釘釘走向商業化是國內移動數字化平臺軟件市場良性發展的信號?
搭載著5G快車,移動互聯網進入了新紀元,日新月異的數字化變革正在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越來越多的用戶涌入在線辦公平臺開會、學習、辦公,所以企業全面走向移動辦公是必然趨勢。于是大多數企業在數字化浪潮和自身業務需求的促使下都跟上了移動辦公的步伐,優先選擇釘釘、企業微信作為自己公司商務溝通和工作協同的移動門戶。
以釘釘(DingTalk)為例,它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專為中國企業和組織打造免費的工作商務協同平臺與即時通訊軟件,自2014年面世至今為很多公司提供了許多便利。而前不久在釘釘召開主題為“科技向實·萬物生長”的發布會上公布了2022年公司策略,借助宣布品牌升級的契機,釘釘總裁葉軍在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釘釘的商業化路徑。釘釘副總裁楊猛介紹了釘釘的商業化產品矩陣,主要包括云服務器等基礎設施、IM底座、開放平臺、釘釘官方應用、第三方應用等。其布局主要有三個部分:1、“三專模式“,專業版、專屬版、專有版。一年服務費用分別在9800元/年、10萬元起/年、100萬元起/年;2、平臺分傭模式,釘釘的應用開放平臺上集成了大量ISV服務商,他們基于這一開發平臺為企業開發定制化應用,釘釘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交易傭金;3、硬件銷售模式,釘釘與生態內硬件廠商共創,釘釘負責軟件開發的部分,硬件廠商負責產品,釘釘從中獲得軟件開發稅收以及硬件銷售分成,如此次發布會發布的新的會議硬件“釘閃會”、AR眼鏡等會在第三方平臺銷售。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認為“產品的本質核心就是商業?;ヂ摼W產品平臺賦能的初衷,就是雙生共贏“。當釘釘開始直面市場,快速向商業化邁入,目前看來其實不失為國內軟件市場一個良性發展的信號。過去以第一批企業協同辦公軟件身份入市的Saas廠商,靠免費的、壟斷性的方式來大規模地增加用戶的策略已發生改變,開啟商業化元年更加地回歸市場。釘釘開了商業化模式先河,相信不久后包括企業微信在內的頭部軟件公司也會往這個方向邁進。在華夏時報報道中就有相關人士提到在線辦公平臺都有試水商業化的苗頭,對B端廠商嘗試收費。這樣,其實可以讓許多國內軟件公司蹚出一條新路,站在一個較好的、相對公平的市場起點上作競爭,而不是幾個頭部玩家的競爭和壟斷,有利于國內移動數字化平臺軟件的生態發展。
釘釘一直以免費模式獲取客戶,這也是釘釘用戶體量能快速發展的原因。當其步入商業化時代開啟收費模式,其實對架構多、規模大的中大型企業來說是有影響的。他們曾極度依賴于釘釘免費版本的功能模塊,為企業的數字化溝通、管理、協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而現在如果企業有擁有自己的數字化底座對業務進行精細化的場景管理、提高協同效率的需求,則需要提交高昂的年費用才可以使用。而且一些增值應用功能如:網盤用到一定程度需要按內存擴容繳費、音視頻會議人數限制按時間繳費、關聯組織按人數遞增收費等。不僅如此,這些中大型企業還擁有極大的私有化、二次開發、個性化定制等需求,如果需要部署自己專屬的移動數字化平臺則需要花費更加龐大的費用,這么一看其實性價比并不高。以前使用諸如此類免費、壟斷的軟件用戶從成本、性價比、功能性要求增多的角度考慮將會重新物色更好的選擇。畢竟如今雖然在線辦公的需求量呈現井噴式的增長,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企業可能并不愿意為協同花更多的錢,有能省就省的心態,所以當很多互聯網企業客戶習慣于免費,收費可能會造成用戶逃離。
而在私有化部署移動數字化平臺領域,有如WorkPlus、融云、環信、閃布、企達信息等優秀的移動平臺軟件就會受到關注。在私有化定制部署方面,其實筆者認為WorkPlus是做得相對較好的,其定位是中大型企業數字服務平臺的定制與開發。它不僅具備像企業微信、釘釘的所有功能外,還有更適合中大型企業的增值應用模塊。價格方面極具誘惑力,無需按版本收費或者年固定收費,并且能夠支持私有云、內網部署、適配信創、滿足定制化需求并支持平臺級二次開發,集齊了強定制、強安全、強擴展、高性價比的特點。還如同很多數字化平臺廠商一樣,擁有50人以下免費使用的版本,為微小型企業組織提供數字化生態平臺空間。據筆者了解到,他們還擁有像寶馬、深i企、嘉士伯、長江存儲、聯寶科技、中交建四航局等各領域頭部企業標桿客戶,不斷專注在移動數字化平臺領域的深耕和精進。
數字化時代,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已經成為企業最看重的核心要素,畢竟一旦重要數據泄露,將給企業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而在功能性方面則會考慮是否能完成企業信息化,幫助企業完成管理運營生態,為業務和員工賦能。企業引入任何軟件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謀求持續的發展,選擇辦公軟件也是如此,軟件是否能夠帶來有效的降本增效,為企業帶來實際可觀的價值呈現。所以關于費用、安全性、功能性的問題是企業選擇移動辦公平臺時所先要著重考慮的,這也為我們預示著企業移動數字化平臺廠商發展的未來方向。
“互聯網的思想本質就是以人為本、數據驅動、服務導向、快速迭代。“其實這些移動軟件平臺的初衷都是為了通過技術實現在線即時溝通、在線數字化組織,集合所有互聯網工作實現高效協同、集中全球共享資源實現統一移動數據服務,讓企業業務更加的高效、更具生態化,為大家帶來真正的工作方式變化。筆者相信,未來在這種平臺軟件市場的良性競爭下,能夠更加賦予各大企業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的動力,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贏得新未來!
內容來源:財報網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