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群」打造九大法則(1):「界線」、「符號」和「故事」
在《「新社群」創(chuàng)新方法論(2),四大基柱玩好社群營銷》給出了搭建殿堂級的「新社群」的四大基柱,今天,我們談談「新社群」打造的九大法則。
這些法則一部分來自分享過的蔚來、小米、樂高、阿那亞、露露檸檬這些「新社群」品牌的成功經(jīng)驗,還有一些出自近期正在研究的小興趣商業(yè)、TOPTOY、混沌學園等,更多的則來自《參與感》、《社群運營的藝術》、《你的顧客需要一個好故事》、《行為設計學》。
這些法則或許就是淺顯易明的道理,一旦運用自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可能是每個「新社群」妙藥。
界線法則
符號法則
故事法則
成長法則
布道者法則
儀式法則
神殿法則
行動法則
共建共創(chuàng)法則
法則1:「界線」法則
——成員和外部人員之間的公認分界
有門檻才有紐帶;有界線才有內(nèi)外。
界線,是指社群內(nèi)部成員與外部人員的分界線。這條界線的意義更偏重于為內(nèi)部人員營造安全的內(nèi)部環(huán)境,而非將外部人員拒之門外。有了界線,內(nèi)部人員會更堅信他們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并比外人更能理解彼此。——《社群運營的藝術》
「新社群」絕不能向所有人敞開大門,對任何人開放社群與“無社群”沒有區(qū)別。
設定界線有以下6個原則。
原則1:這條界線需要「有意義」。
對于愿意加入一個社群的人來說,尋找歸屬感很重要:我們希望這個社群能夠支持自己,保護自己,定義自己,幫助自己理解這個紛繁復雜卻無法阻擋的世界。
所以「新社群」的界線,絕非會員費,京東PILUS、阿里88會員,亞馬遜prime會員,也不能僅參考轉發(fā)評論等貢獻度,而是包括對社群價值觀、理念的認同度和對事情的熱愛度等多維度設立。
如果只以金錢作為標準,缺乏“意義”,歸屬感蕩然無存;假如只匹配貢獻,就毫無溫度,不會產(chǎn)生凝聚力。所以一條好的“界線”必然需要“有意義”,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價值觀為核, 熱愛度和貢獻度為枝干。
「有意義」的界線,才會吸引和產(chǎn)生足夠多的信念相同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稱為伙伴,才會對社群的健康成長有價值。
B站要想成為正式會員,你要有耐心花時間去完成基礎題目才能成為正式會員,沒有強烈熱愛或者是成年人,誰又會去答題?
原則2:這條界線非常清晰。
清晰的界線能讓內(nèi)部的成員才會心安理得,外部的會員才能趨之若鶩。
歐洲貴族俱樂部,至少需要3個人同時介紹才能加入某一貴族俱樂部,甚至還需要完成額外的任務,比如一個重大的探險和發(fā)現(xiàn)。
曾經(jīng)的湖畔大學,界線非常清晰,創(chuàng)業(yè)3年以上、年度營收超過3000萬元、企業(yè)納稅3年以上、公司規(guī)模超過30人、3位推薦人。
蔚來的E8會員,需要每年蔚來值排名的前百位用戶;樂高的「樂高認證玩家社群」,需要一年組織3次活動,擁有樂高大使一名。
因為清晰地劃下道來,內(nèi)部的成員才會心安理得,“無價值”的外部人員才能被隔離。
當然,你也要清晰劃出一道被禁止加入或者驅(qū)逐出社群的界線。
原則3:「界線守護者」。
就像《黑客帝國》的先知守護者Seraph一樣,每一個新社群需要一個或者幾個“界線守護者”。
他們是社群成員眾所周知的有權吸收和拒絕外部成員,驅(qū)逐不合格成員的“界線守護者”;他們是能讓新成員隨時找到的社群“引路人”;最重要的是,他們是迎接新成員加入的“開門人”。
他們可以是管理員,也可以是被賦權的用戶,或者一個聯(lián)合委員會。
原則4:跨過界線需要有「加入儀式」 。
新人需要知道他們正式加入社群的起點在哪里,這就需要一個儀式,就像教徒需要洗禮才被承認,和尚需要剃度才能認可,總統(tǒng)需要宣誓才能就職
所謂「加入儀式」,是指任何被視為正式認證及歡迎加入社群的活動。
這類儀式被心理學稱為「積極的決定性時刻」或「峰值時刻」,可以讓情感變得更為牢固。
有了「加入儀式」,證明你已經(jīng)跨過界線,會得到新的特權,無需再證明什么,就形成一定的歸屬感,感到自信,也體會到了他人的歡迎。
對于品牌的新社群來說,「加入儀式」可以是任何形式:一通電話,一個歡迎郵件,一次自我介紹,一個徽章,一個證書、一次晚餐,一個禮物,一杯小酒,拉進微信群,一個專屬外號,甚至是拍拍肩膀、握握手。
想想看,當年為人樂道的阿里武俠花名,就是一種加入儀式。
原則5:需要有個漸進的「空間」。
對于初次來訪者而言,一個可以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很重要。
設定這種空間,既可以保護內(nèi)部成員,也會給外來者參與和體驗的機會,讓每個人可以更多地了解社群,并判斷是否適合自己。
為了鼓勵外圈成員的“探索”,新社群需要開放一些特定的活動和場所:觀看一次內(nèi)部社群分享會,體驗一次專屬咖啡師的服務,做一次志愿者,完成一次簡單的挑戰(zhàn),這些活動可以讓他們安心地了解并不擔心無意之間會成為社群一員。
原則6:界線需要維護和不斷「保持變化」。
一個新社群如果想常青,就要像樹木一樣,不停修剪枝葉,鞏固界線,保護社群價值觀;一個新社群如果想長存,就要像進化一樣,步履不停,否則必然會被淘汰。
我們可以看到蔚來的社群進化速度,我們也可以看到多少社群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變。
想要以新社群構建品牌,破局創(chuàng)新,請先設定你的社群界線。
最后請記住:無界限=無社群,無門檻=無價值。
法則2:「符號」法則
——簡單有效的新社群「連接」工具
「符號」,因為華與華的「超級符號」而被放到一個品牌構建的戰(zhàn)略高度。
確實,「符號」具有這樣的作用,理應得到如此地位。
「符號」對于新社群尤為重要,歷史上那些磅礴的“社群”:部落、宗教、國家、組織、軍隊,都擁有獨一無二的超級符號——圖騰/標識/旗幟,并以此吸引、連接和凝聚著追隨的人們。
「符號」是建立新社群的強有力工具之一,使用「符號」是一種簡單的讓社群變得更強大的方式之一,它代表了一系列的理念和價值觀,并時時提醒著成員。————《社群運營的藝術》
顯而易見,對于「新社群」而言,「符號」遠遠不止是一個標識、一個畫面,一句廣告語,一段音樂,或者一段理念,一個故事;還可以是一個信物,一個場景,一次體驗,一段時間,就像團圓飯,餃子、月餅和湯圓。
構建「新社群」的符號,有以下3點值得注意:
1、「符號」要有「意義」,還需要有想象空間。
符號對新社群的重要價值在于——讓成員看到就能想起自己的身份,所做的事情,意義何在。
所以,符號的意義,必須能體現(xiàn)新社群的價值觀或理念:比如代表和平的鴿子,代表著五大洲奧運五環(huán)。
符號的意義,不能淺顯易懂,要充滿想象,能聯(lián)系到未來,其內(nèi)涵能夠涵蓋不斷演進和發(fā)展的新的社群理念,比如天主教圣餐儀式中的葡萄酒和馬拿。
2、信物「符號」,「新社群」的秘密武器。
一件「信物」就是一種贈予別人的符號,用來代表一種理念,一項活動或是一套價值觀;信物往往能提醒人們回憶起某項成就、歸屬感或是忠誠感————《社群運營的藝術》
為什么奧斯卡的小金人讓諸多明星們追捧?為什么粉絲們要花2000元購買一件不能穿的哈利波特的袍子?為什么“吃雞”游戲的各種虛擬胸章讓人不斷努力?因為這些「信物」帶給人們某種象征、成就和榮譽,進而形成歸屬。
同理,新社群「信物」也具有同樣“連接”功效。
好的社群「信物」,能夠讓大家不要忘記自己所處的群落,取得的成就和付出。
好的社群「信物」,還能夠時刻提醒,你加入的初心和堅持,你期望的改變,你希望的未來。
好的社群「信物」,不僅代表了某種榮譽,還有社群全體成員的感激以及尊重。
一次植物體驗后獲得印染的方巾,一個環(huán)繞青海湖撿完垃圾的石子,一個堅持寫作半年獲得徽章……,很小但很有意義。
參加三頓半返航計劃獲得的各種環(huán)保禮品「信物」;編織或者購買得到天真果汁的愛的“帽子”;2022年《時間的朋友》羅振宇贈送熊貓玩偶給所有的觀眾……..,當你每次在看到的時候,那種連接和歸屬, 自然生出。
需要說明的是,期望新社群的「信物」能產(chǎn)生有效“連接”,價值無需太高,但絕不能低劣或普通,比如一件放著大大LOGO的T 恤衫,一頂質(zhì)量低劣的帽子,都不是好的信物。
3、一個社群「符號」可以是多個,多元的。
一個社群可以擁有多個「符號」。
或是自然形成,或是無中生有,或是用心設計,或是精心挑選。就如哈利波特社群的符號,魔法語言,魔法棒,帽子,掃把,甚至貓頭鷹…….,不拘一格,無限多無窮廣。
「符號」可以是多元的。
一種體驗,一段時間,一個過程都可以是一種「符號」。
TOPTOY在2021年的一次社群活動中,邀請100位年輕人來幫他們拆盲盒,拆完后在IP上留下自己的祝福/心愿,這也是一種「符號」。
想象力有多大,「符號」就有多變,「符號」是新社群一個簡單有效的連接和工具。
法則3:「故事」法則
——人類最有吸引力的建群方式
在《人類簡史》里,赫拉利將人類文明的產(chǎn)生歸因于“善于講故事”,進而形成大規(guī)模的協(xié)作和組織,讓智人從茹毛飲血中最終存活下來。
那些偉大的宗教(社群),有同樣的范式,凡是想要讓大眾了解,必須先有一些故事:摩西出埃及記,基督受難記,佛陀菩提樹下頓悟、老子騎牛出函谷關、孔子周游列國…….。
中國亦是講故事的高手,南湖上那條船,紅旗渠的人造天河,雷鋒為人民服務,華西村的故事,直到現(xiàn)在,各類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故事,共富的故事……。
在商業(yè)領域和品牌傳播上,故事的速度及效果是任何廣告所不及;而對于人和人關系構成的社群來說,除了認知認可,還有鞏固創(chuàng)新,故事更是至關重要。
如果外部的人不知道社群的故事,或者沒有途徑了解你的故事,那么他們就不知道或者不理解你的社群,無法知道你在做什么,做的事情有什么意義和為什么要加入你們。
每個社群成員以及每個社群都有很多故事,分享某些故事可以加深社群的聯(lián)系和聯(lián)結;或者說,故事是社群間最高速流動、最頻繁交互、最豐富傳感、最集成分享的一種工具。
故事是現(xiàn)任成員、未來成員以及圈外人真正了解社群價值觀的方式,話說千遍不如實事一件,想要讓成員們理解社群的真正價值觀,故事簡單高效。
想象一下,遠古時代,裸猿們圍坐在篝火旁邊,講著故事,族群、部落、民族由此形成。
想象一下,當你聽著旁人講著故事,參觀神跡和遺跡,博物館和紀念堂之時,傳承由此建立。
想象一下,你的社群成員,在野外帳篷邊喝著咖啡吃著燒烤,講著各自的故事,新關系不斷被建立。
再想想,你所喜歡的宗教、組織、團體、社群,考慮一下這個組織會對新會員講述什么樣的故事,老成員一遍遍分享的故事有哪些?
「新社群」的故事一般有以下幾種:
1、起源故事——初心驅(qū)動
起源的故事是所有故事中不可或缺的。
1)、從定義來說,起源故事解釋了事情是如何開始和為什么開始。
一個社群的各部分起源故事可能不同,但是,關于社群創(chuàng)始人受什么影響或感召,組建社群的起源故事,只能有一個。
這個故事最好是創(chuàng)始人如何得到新的認識,做了新的事情,并邀請別人加入其中。
Innocent(天真)果汁雖然不是社群起家,但是他的起源故事更具參考價值:除了傳遞初心,他把自己成立品牌的原因,通過故事演繹成為“奉天承命”。
“1998年夏天,我們研發(fā)了第一款奶昔的配方,但是我們非常焦慮要不要放棄正規(guī)的工作創(chuàng)業(yè),我們買了500英鎊的水果,做成了果昔,在倫敦音樂節(jié)上售賣,我們掛起了一個大標語,上面寫著“你覺得我們應該辭職來做果昔嗎?”
我們放了兩個垃圾桶,一個上面寫著YES,另一個上面寫著NO,我們請顧客們把空瓶扔在對應的垃圾桶里。到了周末,寫著Yes的垃圾桶都填滿了,于是我們第二天就去辭職了。”
第二年的四月,Innocent Drinks成立。
小米社群的故事成為耳熟能詳?shù)钠鹪吹浞丁?/p>
2010年小米初建社群時,并沒有直接開賣手機,而是找了100個手機發(fā)燒友體驗正在開發(fā)的MIUI。據(jù)說,有一些發(fā)燒友甚至是雷軍親自打電話邀請。
為了表示感謝,小米把這100個KOC的論壇ID寫在了開機頁面上,還被拍成了微電影,被小米稱作“100個夢想的贊助商”。
阿那亞社群起源的故事就是妥妥的教科書式的開局。
創(chuàng)始人馬寅在一期業(yè)主收房時,他建立了微信群給業(yè)主投訴用,自己在群里的名字是“村長”。他當時的承諾是,在這社區(qū)里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社群里投訴,只要@村長,保證1個小時內(nèi)回復,24小時給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誰都沒想到的是,原先處理投訴的微信群后來迅速發(fā)展,約飯、約活動……最后變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分群,主題和話題五花八門。業(yè)主們因愛好成為朋友,結成社群水到渠成。
一個真實的,情緒性、戲劇感的起源故事,不但容易被記住,傳遞了社群的服務對象和提供服務的原因,并因為共情而產(chǎn)生“信任感”。
2)、從理論上說,社群的起源故事都是真實的,但是所謂真實是可以篩選。
起源故事的真實,一般包含事實,情感或是理論上的真相。
而起源故事除了傳遞社群組建的原因及方式,最重要的還傳遞了創(chuàng)始人的初心和價值觀,并且解釋了我們和其他社群的不同,我們?nèi)绾螒獙μ魬?zhàn)以及隨機應變。
比如阿那亞傳遞的價值觀——自治。從馬寅自稱為“村長”,業(yè)主們將自己稱為“村民” 時就被打開。在后來的10年的時間里,“阿那亞人”就一直著手建立以放松、自治為特征的社群文化。
比如小米起源故事傳遞的價值觀——相信米粉,依靠米粉。
3)、關于創(chuàng)始人起源故事的小技巧
首先需要建立一個不證自明的認知——人們愿意加入你,是因為在尋找能夠幫助自己生存和成長的品牌和社群。
所以,故事的主角是消費者、顧客、用戶和成員,而不是自己(創(chuàng)始人/品牌/社群);成員們不是尋找英雄,而是尋找一位引導者。
因此,在起源的故事中,創(chuàng)始人角色應該《星球大戰(zhàn)》里的絕地大師,《007》里的Q,《奇異博士》里的古一法師。
即使提出“顧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喬布斯,在講述起源故事時,傳遞的也是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可以用來表達自己的工具。
2、傳遞價值觀的故事——普及和承繼
除了起源故事,「新社群」中必須有關于價值觀如何表達和如何影響現(xiàn)實生活的故事。
這些故事對比口號式價值觀,比其他因素加起來還有效得多。
innocent(天真)果汁「有愛」的故事。
innocent在英國的產(chǎn)品更換了包裝,一位不愛吃水果卻愛喝innocent果汁的自閉癥孩子無法接受,只愿意接受老版包裝。無奈的父母找到了innocent,結果,他們專門制作了一整本畫冊,講述了一個小果汁也要穿衣服的生動故事,幫助孩子順利接受了新版包裝。
有一次,一位英國innocent用戶前往美國定居,而美國還沒有銷售,于是他就在推特中表達了對innocent的想念。一位正好要去美國旅行的innocent員工看到后,居然帶著一箱果汁飛越大西洋,專程送給這位消費者,幫他緩解“鄉(xiāng)愁”。
蔚來同樣在社群中分享著有關「用戶企業(yè) 」價值觀的故事。
從品牌初始,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和秦力洪就不斷奔波各地與車主交流,從用戶見面會到私下吃飯,甚至參加生日派對或者婚禮。據(jù)言,2019年走過40多個城市,2020年有30多個周末與車友們一起度過。蔚來車主小李飛刀表示,“在參加長沙見面會時,斌哥一個億萬身家的老板,一個人出門不帶秘書,在小飯館和我們吃飯,幾乎能叫上每個用戶的名字,有問題還可以微信找老板”。
“蔚來的創(chuàng)始團隊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用戶好。出發(fā)點不一樣,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時間越長,不同的出發(fā)點顯示出的差異就會越大。我們還會帶動員工這么做,這沒有什么特別嚴肅的,也沒有什么特別復雜的。”——秦力洪
3、分享個人成長/變化的故事——溫度聯(lián)結
社群的成員想要聆聽創(chuàng)始人和領袖們的故事,他們更想知道彼此的故事。
當社群不斷講述如何幫助成員成長,當成員自己講述自己如何發(fā)生改變,此時,外部的人員就會更容易加入。
這一點被基督教和其他各類組織頻繁使用。
到了數(shù)字連接時代,社群不但需要鼓勵成員們講出自己的故事,還要為他們提供分享故事的方式(文字、圖片、短視頻、訪談)和各種渠道。
DTC品牌「化妝品界的Supreme」Glossier。
Glossier將Instagram的展示空間部分轉讓給了用戶,轉發(fā)用戶的帖子除了增加真實感,提高用戶互動外,也刺激了用戶的表達欲望;線下店鋪的「打卡貼」在官方渠道發(fā)布;在粉絲中選出品牌大使,每位大使在官網(wǎng)擁有自己的個人主頁,展示他們的生活和她們推薦的產(chǎn)品。
innocent(天真)果汁把每個人的故事放在了包裝上。
在innocent每一瓶包裝背面,有90到100個詞的空間(與人溝通的空間),里面印著隨時變化的小段故事。這里的小故事大部分來源用戶電話和電子郵件講述的故事。
還可以說,小紅書就是一個依靠KOC/KOL用戶講故事而成長起來的空間,也是當下各個品牌社群活躍的故事陣地。
請記住,你所講述的故事以及故事中凸顯的人物,比任何東西能揭示你的社群本質(zhì)。
4、分享失敗的故事——強化信任
很多品牌和社群害怕分享失敗的故事,或者是脆弱的故事。
其實,強大的社群會展示領導者、成員甚至整個社群脆弱一面的故事,包括失敗、恐懼、彷徨、迷茫,這樣反而有著非凡的意義,結成更堅固紐帶。
2020年疫情期間,許知遠為單向空間發(fā)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求眾籌續(xù)命,暴露了軟弱,卻迎來繼續(xù)生存之路和更多的擁泵。
背負6億債務羅永浩,2019年寫下那篇《“老賴”CEO的自白》,邁向“并非我理想與熱愛的方向”的「交個朋友」直播后,3年“翻身”,這離不開那些支持他的伙伴們。
「坦誠」和「責任」是任何新社群都需要的價值觀,有助于與成員建立持久的信賴關系。
社群不能像企業(yè)一樣強制員工背誦公司理念,通過故事,創(chuàng)造簡單而重要的信息,顛過來倒過去重復它,以此把理念刻入成員的意識之中,這就是「故事」原則的要義。
假如故事融入到另一種“社群”——公司,創(chuàng)始人的故事,挑戰(zhàn)的故事,夢想的故事,將公司的使命和每個人的夢想捆綁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形成真正的深入人心的企業(yè)文化,而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
當每一個團隊成員都知道自己將要做什么,如何做什么,和做什么才意義的時候,將產(chǎn)生一種叫“歸屬感”和“向心力”的東西。
沒有故事的地方,就沒有全身心地投入。
▼▼▼
「待續(xù)」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jīng)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shù)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