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最新財報!這個公司憑什么狂賺68億元?
作者 |魏宇卓
編輯 |楊佩汶
設計 |王浩南
3 月 21 日,拼多多發布了 2021 年 Q4 及全年的最新財報,公布了一組關鍵數據:
2021 年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達到 8.687 億,同比去年增長 10%,增長 8030 萬;
2021 年度經營利潤超 68 億元;
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全年共花費了 448 億元。
圖片來源:拼多多 2021 年 Q4 及全年財報
在一般的統計口徑中,付費用戶獲取成本 = 全年營銷費用 /(本年度付費用戶數-上年度付費用戶數)。
如果按照這個方法計算,在 2021 年拼多多要花 578 元,才能獲得一個全新的付費用戶,這樣的獲客成本顯然不低。
對于當下用戶爭奪激烈的互聯網企業來說,若只是把用戶吸引過來,不考慮 App 的變現和留存,相當于是把錢扔進了“無底洞”。
因此,存量時代,運營人必須轉變思路、優化運營策略。在《商業化運營實戰指南》欄目中,運營社提出了 RRA 模型(第一期內容點擊查看),探討商業化視角中該如何優化變現、留存與引流。
我們在第二期(點擊查看)和第三期(點擊查看)內容中談論到「R - 營收」中的「流量變現」和「服務變現」,并給到了詳細的運營方法以及實操案例。
本期內容,運營社將進入 RRA 模型的第二個環節「R - 留存」,和大家聊聊以下幾個問題。(PS. 看到最后有文末福利哦~)
為什么留存是實現營收增長的關鍵?
如何做到“保量”又“保質”的留存?
有什么工具可以幫助實現留存?
01
為什么“留存”是實現「營收增長」的關鍵?
很多時候,運營人容易把「留存」簡單理解為把用戶留下來,因而拼盡全力「留住用戶」變成了留存的最終目的。在關鍵指標上,大家也更關心用戶「次日、7 日、30 日留存率」等指標。
然而,存量時代,運營人若把「留存」當做一個單獨的模塊來運營,不考慮如何利用「留存」助力 App 實現營收增長,那么就無法發揮“留存”真正價值。
在商業化運營中,對「留存」這件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留存」和「營收」有效結合。
做好留存,意味著企業可以充分挖掘用戶價值,持續變現;做好營收,意味著企業將擁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用戶留存,從而形成“雙向互助”的關系。
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留存」對「營收」的影響。
在 RRA 模型中,運營社提到第一個「R — 營收」有「流量變現」和「服務變現」兩種模式,不同的模式下,影響營收的關鍵因素也不同。
首先,采用「流量變現」的公司,其營收公式 = DAU x 加載率 x 填充率 x 點擊率 x eCPM。
這些變量中,被「留存」直接影響的是 DAU,留存率越高,DAU 規模越大,這不難理解。
對于采用「流量變現」的企業來說,在做留存時,除了關注 DAU 的總量之外,還需要重點關注留下來的用戶質量也就是「用戶在線時長」。用戶的在線時間越長,意味著他們可以被廣告進行多次觸達,進而企業也就擁有了更多用于變現廣告的流量資源。
所以,對于流量廣告變現模式的 App 來說,留存的代表不僅是 DAU 的提升,還有在線時長的提升,進而提升流量變現的收入。
其次,我們來看以「服務變現」作為主要商業模式的公司,影響營收的因素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營收 = DAU * 轉化率 * ARPPU
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s 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
留存對于服務變現來說,有兩個意義:一方面拉高 DAU ,提升產品中可以用于變現的流量總量;另一方面,則是挖掘高意向用戶,即留住真正有付費能力或者高付費意愿的用戶。
總體來說,在互聯網存量時代對「留存」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是關注「流量數量」的增長,另外一方面是關注「流量質量」的提升,這樣做留存,才能對App營收有大的促進。
那么,如何留住高質量用戶以及加強用戶停留時長呢?
運營社建議分別采取「用戶分群留存」以及「用戶內容留存」的運營策略:
通過「用戶分群留存」實現高價值用戶的留存;通過「用戶內容留存」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用戶分群留存」,進行深度講解(用戶內容留存下一篇講解)。
02
如何利用「用戶分群」做到高質量留存?
商業化運營想要通過「用戶分群」實現高質量留存,留下高價值的用戶。首先要搞懂,什么是「用戶分群」?
1)什么是「用戶分群」
「用戶分群」的理論最早由科特勒在市場營銷理論中提出,將購買者根據用戶需求和購買行為進行分類,將有相似的購買需求和購買行為的用戶劃分為一個市場細分,為每個細分市場設計特定的產品和服務以及觸達渠道。
簡單來說,用戶分群就是對目標用戶按照某種標簽或行為特征進行分群。比如,我們可以對新注冊用戶按照渠道來源做分群,通過用戶分群來分析不同渠道的注冊用戶量以及質量。
同樣,在做用戶留存時運營人員可以按照活躍用戶來源,將 App 里的用戶進行「用戶分群」,并且分別采用不同的留存方式。
第一類:新增用戶,即剛下載或者注冊 App 的用戶;第二類:老用戶,即在 App 里已經活躍很長時間的用戶;第三類:回流用戶,即被召回的老用戶。
對于「新增用戶」,我們可以通過新人注冊引導、新人禮包、首充返利等方式進行留存。圖片來源:bilibili漫畫
對于「老用戶」,便可以通過積分商城、會員等級特權等方式進行留存:圖片來源:支付寶
而針對「回流用戶」,大部分游戲類 App 都會設置回歸禮包和累等獎勵來實現留存。圖片來源:王者榮耀
但是,僅僅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留存住那些可以為 App 創造更多營收的用戶了么?
答案是否定的,不論哪個活躍用戶群體里,都有一部分“白嫖用戶”,他們并不會給企業帶來營收。
在資源和精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商業化運營如果資源做平均分配,很可能會丟失一部分高質量的用戶,發生“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
因而,挖掘并留下高價值的用戶,才是留存運營的核心。
2)如何高效留下高價值的用戶
想要高效留住高價值的用戶,就需要“層層剝殼”,準確地抓住最有價值的用戶。
第一步,對用戶進行價值分群。
這一步的作用,就是初步抓住所有用戶中,相對有價值的用戶。
我們需要根據 App 產品的「商業模式」去尋找哪類人群才是我們想要找的「高價值、核心」用戶群體。商業化運營需要通過用戶價值分群,快速找到和營收目標相關的核心用戶。
拿健身 KEEP 舉例,運營社觀察到, KEEP 根據用戶的內容參與度,對用戶進行價值分群,共把用戶分為七個維度:
其中,活躍的內容生產者是 KEEP 的高價值用戶群體。這是因為對于 KEEP 而言,這類用戶不僅在 APP 中產生過購買行為,還會主動分享健身相關內容,帶動其他用戶購買。
第二步,用戶價值與用戶活躍狀態交叉分群。
為了留住高質量、高價值用戶,在做留存時我們需要將「用戶價值等級」和「用戶活躍來源」進行交叉分群。
這一步的作用的在于,可以精準的定位到每一類活躍用戶中的高價值用戶,并對這些用戶進行再一次的重點“關照”,甚至是單獨統計這批高質量的留存率。
高質量新用戶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
高質量老用戶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高質量回流老用戶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
第三步,分群運營提升高價值用戶留存率。
因為我們要留存住最有價值的用戶,所以相對于「次留存率」、「7 日留存率」等指標,「高質量新增用戶留存率」、「高價值老用戶留存率」和「高價值回流老用戶」三個指標更有價值。
具體策略主要有兩個方向:
第一,從用戶源頭出發,讓高質量用戶成為產品活躍用戶。
在新增用戶獲取時,關注渠道質量,持續關注每個渠道來的用戶留存以及后續關鍵行為數據,持續篩選,留下高質量的渠道。在進行流失用戶召回時,不進行全員召回,按照用戶價值做評估,重點召回高價值用戶。
第二,用戶行為出發,讓活躍用戶成為高質量用戶。
在用戶留存過程中,我們要對關鍵行為進行統計和引導,讓普通活躍用戶成為高質量用戶。
以工具類產品為例,統計用戶使用產品的次數和持續天數,能夠更好地反映用戶對產品價值的認可度,也能監測到用戶從小白變成一個核心用戶的轉化情況,同時為了讓更多用戶成為產品的高質量用戶,可以設置任務體系,引導用戶持續使用和深度使用產品。
03
有什么工具可以幫助實現留存?
讀到這里,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留存與營收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用戶分群」留住用戶(含高質量用戶)。
為了實現更好地對用戶進行「分群」且精準定位 App 里的高價值用戶,并達成商業化留存的最終目的 —— 變現,我們要關注以下 2 類工具:
1、判斷用戶價值、分析用戶數據的工具2、幫助針對高價值用戶留存,從而變現的工具
第一類,統計用戶行為的數據分析工具。
這類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App 內的用戶,從而更精準、細致地進行用戶分群,精準抓住高價值用戶。
海外運用比較廣泛的工具,例如谷歌的數據分析的工具 Google Analytics、蘋果官方的 App 分析工具 Apple APP Analytics,以及 App Annie(現改名 data.ai)等等;國內則有例如七麥數據、神策數據等分析平臺。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工具都是針對 App 用戶的分析工具,可以追蹤到用戶基礎數據(手機型號、注冊來源等)以及行為數據,并且提供了基于用戶數據的用戶分群功能等。
第二類,針對高價值用戶做留存且優化變現的工具。
通過分析行為數據進行「用戶分群」后,我們也需要一類工具幫助我們針對高價值用戶進行留存。
國內針對開發者的一站式服務平臺「穿山甲」,不僅可以一鍵接入實現流量變現,還能提供一系列優化分析工具,來提升 App 的留存和營收能力。
比如,穿山甲的「智能分層」功能,可以幫助App快速進行用戶價值分群,預估用戶付費意愿度,篩選出高價值的用戶人群。方便運營人員進行精細化運營和廣告變現,從而提高留存和收益。
例如,點眾在接入穿山甲智能分層后,用戶留存指標和收入顯著提升,實現了 3 天用戶留存率提升 25%,7 天用戶留存率提升 65%。圖片來源:穿山甲幫助中心
穿山甲的另一個功能「 A/B 測試」,可以幫助App快速創建不同的流量分組,分別進行方案的測試。圖片來源:穿山甲幫助中心
這樣,我們可以針對 App 里的用戶,將其進行流量分組,實施不同的運營動作,快速根據結果進行調試,直至制定出每個流量分組(也就是用戶群體)的留存策略。
04結語
總結來看,用戶「留存」與流量增長和產品營收密度相關,是影響著產品規模和營收水平的重要環節。
前文提到,想要提高留存并同時提高收入,則需要留住高質量用戶以及加強用戶停留時長。
首先,留下高價值的用戶,我們可以使用「用戶分群留存」對其進行精細化運營:
第一步,對用戶進行價值分群;第二步,用戶價值及活躍狀態交叉分群;第三步,分群運營提升高價值用戶留存率。
那么下一步,則是針對加強用戶停留時長,而使用「用戶內容留存」策略。
下一期《商業化運營實戰指南》,我們將對「內容運營留存」進行深度講解,你將看到商業化視角下該如何通過內容更好地進行留存。
以下是專欄的內容預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