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是教育行業的下一個風口么?
文丨科技茶館(kejichaguan)
9月27日,英語流利說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了。它也成為了繼尚德教育、精銳教育、樸新教育、安博教育后的第五家赴美上市的教育企業。
與此同時,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也在香港提交了招標書,正式啟動上市計劃在線教育市場正以超越人們想象中的速度發展。
英語流利說赴美上市
在線教育市場的異軍突起
在線教育的概念由來以久,但在線教育行業的迅猛發展期基本與移動互聯的蓬勃發展時期相重合。從對互聯網場景的探索,到對授課形式的摸索,再到技術的創新,教育市場革新不斷,各個細分市場的需求也不斷被挖掘,各類在線教育產品最終改變了人們的行為習慣。
一類是如新東方這樣的老牌教育巨頭。他們從某一拳頭教育學科出發,不斷開發新的教育產品,完善教育體系,于此同時,經過圖文、視頻、直播等數次授課形態的更迭,成功將課程搬到線上,補全了業務版圖。
對這樣的品牌而言,教師、門店,依然是品牌的核心資產。通過開設門店覆蓋更廣的人群,開發新的教育產品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以及打造名師擴大影響力之外,品牌已經進入了平穩的發展期,其授課模式和商業模式已經逐漸穩定。
英語流利說頁面展示
而互聯網新生代的教育品牌,則完全是另一種思維。創始人往往是技術或教育學出身,依托前沿的技術手段和教育理念打造產品。從用戶核心需求出發,以狂熱的營銷和 “小而美”的產品獲客。
因滿足當下年輕人的學習需求,又符合他們的行為習慣,近年來,互聯網教育企業的聲量越來越大,英語流利說就屬于此類。
AI會是下一個風口么?
許多公司以在線教育為賣點,比如新東方在線、51talk,也有主打細分市場的企業,比如好未來瞄準K12。而流利說主打AI智能教育,高科技概念使其在眾多教育企業中脫穎而出。
作為教育行業的后入者,在先入者筑起行業壁壘時,流利說只能出奇制勝。
什么是奇?網課只是換了一個地點上課,一對一VIP教育看似將因材施教發揮到最大,其本質上也還是依靠老師以及舊有的教育模式。這些滿足市場需求的創新,依舊是從人數、市場、信息量上出發,不算奇招。
而近年來,教育行業的創新大概只有兩個。其一,是對埃斯賓特曲線的應用,人們有了更科學的記憶方式,也因此衍生出了被譽為背誦神器的anki以及一系列產品。
而另一個,則是對人工智能的應用。這是流利說創始人王翌熟悉的領域。
人們期望中的未來教育,是通過數據和神經網絡為每個人定制不同的學習體系,并預測用戶的天賦點,最大程度發揮用戶潛能。
這是對現有教育體系的幾極大顛覆,也因此,“高效+定制”是教育產品研發AI的核心思路,英語流利說,這個成立于2012年9月的公司,主打人工智能+教育,就用AI技術和大數據提升學習效率。包括不帶任何情感因素對用戶進行測評,針對測評結果將用戶分入不同的學習等級,并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反饋和提升建議。
另一個教育產品也是同樣的做法,gogokid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元素。如基于大數據的學生能力測評系統、學生能力與教學模式的智能匹配、人工智能閱讀學生“微表情”的反饋系統和智能作業系統。
雖然目前,AI還完全不能像人們所期待的那樣,提供高效且個性化的服務。但教育行業確實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即使速度緩慢。
英語流利說仍在燒錢賺吆喝
雖然目前科技的水平還遠遠達不到期望,但“人工智能+教育”顯然一個足夠有吸引力的概念。近六年的時間里,流利說全球擁有8380萬注冊用戶,月活躍訪問用戶從2016年的200萬升到720萬。截至2018年6月30日,流利說的付費用戶已達到月101.61萬人。
英語流利說招標書
但英語流利說,目前為止,還未能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第一、是AI研發的進度緩慢,這也是整個行業的痛點。以高科技概念為主打的公司,其高科技優勢卻并不能為公司筑起高墻,帶來盈利。
第二,是過重的營銷占比。當產品趨于同質化時,用戶粘性降低。與之相對的是,品牌希望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就需要不斷通過營銷手段 “刷存在感”。據財報顯示,英語流利說2017 年的營銷費用接近收入的1.6倍。
第三、是過重的銷售導向。面對AI動能不足的問題,英語流利說采用了“AI+助教”的方式,以人力補全科技的不足。但基于盈利的壓力,課程顧問的第一目標是賣課而不是答疑,這又影響了消費者體驗。
個性和高效,符合未來教育的趨勢,人工智能的加入,也一定會讓教育變得更好。
AI會是下一個風口,但目前,我們仍需要等待人工智能的成長。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