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資產遭凍結!跨境賣家又要“生死逃亡”?
作者丨周鈺坤 丁奕然
編輯丨楊佩汶
設計丨晏談夢潔
在今年 3 月底,跨境電商賣家們又“出事兒”了。
據@環球雜志報道,近期在國際支付平臺 PayPal 上,一批賣家的資金被扣除、凍結,而 PayPal 是跨境賣家進行交易時最常使用的賬戶。
截至 3 月 28 日,通拓科技的 PayPal 賬號因違反了《 PayPal 合理使用規則》被劃扣資金 5424.5 萬元,另有 2424.6 萬元資金被凍結。
這已經不是跨境電商賣家們第一次受到重創,去年亞馬遜就對跨境賣家下手,封了近 5 萬商家的賬號。
曾經的跨境電商形勢一片大好,甚至是一群人低調保守的財富密碼。
據@36氪華南消息,一些“大賣”(跨境電商大型賣家)已經做到上千家店鋪,年收入能達到幾億至幾十億元。
但和跨境電商的“黃金時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去年的“亞馬遜封號潮”后,一些賣家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賣房、吃藥、跳樓……
這些受到打擊的跨境電商的賣家們,現狀如何了?
01 亞馬遜商家艱難求生
2021 年 4 月開始,不少亞馬遜賣家的店鋪相繼傳出被封的消息,許多“大賣”也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多款產品被下架,大量資金被凍結。
去年 7 月,有棵樹公司被曝出封了近 340 個站點,1.3 億元資金被凍結,成為當時亞馬遜對國內賣家打擊最重的案例。
據新京報報道,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統計出,亞馬遜封店的中國賣家已超過 5 萬家,預計行業損失超千億元。
1)一年后,商家現狀依舊慘烈
雖然這波“封號潮”似乎已經過去,但對跨境賣家們帶來的影響卻并沒有結束。
封店潮的親歷者@大波表示,當時有人賣房自救,有人吃藥自殺,還有人想不開跳了樓。同時自己知道的許多公司都直接解散了。有不少賣家就此一蹶不振,到現在還沒有緩過來。
大波在去年“封號潮”時也被亞馬遜關了五六家店,亞馬遜以沒有銷售資格為理由,總共凍結了其資金約 800 萬元。
封號過去近一年,這些資金依舊被凍結在亞馬遜的賬戶中。
賣家只能通過發郵件和官方溝通,但迄今為止,大波并沒有收到過回復。多發幾封申訴郵件后,就被提示已經沒有申訴的機會了。
一位亞馬遜跨境賣家@Andy 表示這些被封號的商家,大多數都有不合規的行為,比如找人刷單或者要好評等。
去年 10 月,@證券日報 報道稱,已經有幾十個中國賣家參與了對亞馬遜的集體訴訟,要求亞馬遜返還被凍結的資金,亞馬遜也露出和解之意。但迄今為止,成功拿回資金的賣家并不多。
亞馬遜的打擊行動也并沒有停下,近期,@外土司資訊 發現亞馬遜又有了新的懲罰政策,平臺一旦檢測到商品涉嫌刷評論,就會降低該商品的曝光率,甚至降低整個店鋪的流量。
可以看出,亞馬遜雖然在打擊措施上有所緩和,但整體對賣家的規范依舊十分嚴格。
2)封號潮過后,跨境商家是如何應對的?
“亞馬遜封號潮”后,除了盡量合規操作外,跨境賣家們也開始思考其他出路。
經歷過這次亞馬遜封號的賣家@大波稱,自己不敢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現在公司在市面上發展較好的跨境電商平臺上都開了店,希望通過多平臺發展分散風險。
另一位跨境賣家@Andy 認為自己暫時沒有精力去做亞馬遜之外的平臺,不過在亞馬遜上,他確實也會采取一些方式分散風險,比如開不同的店鋪,注冊多個品牌,就算真的遇到被封號的情況,也不會全部封掉。
某跨境電商公司的速賣通平臺負責人@李馨表示,雖然在封店潮中,自己的公司沒有被波及,但為了增加體量,也開始采取多平臺的策略。
此前公司主要在亞馬遜上經營業務,如今在速賣通、Lazada、Shopee 等平臺上都開始發展了。
同時李馨說明在亞馬遜平臺上,公司避免風險的方式是部分賬號申請和亞馬遜自營商城合作,為其提供商品。這類供應商賬號,相對于普通商家賬號來說,被封的風險會更小。
02商家開辟“新戰場”,跨境電商風云變幻
其實在“亞馬遜封號潮”前,許多跨境賣家就開始了多平臺發展的策略。
而去年這次廣泛的封號行動,讓許多本不確定的亞馬遜賣家也被迫轉向其他平臺。
那么這些跨境商家,都去哪里“開辟新戰場”了呢?
1)流向速賣通、沃爾瑪等綜合電商平臺
除了亞馬遜外,賣家們也紛紛涌向了其他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的綜合性電商平臺。
阿里速賣通則更早地推出了利好賣家的扶持政策。從 2016 年起,速賣通就專門針對中國賣家推出了“中國好賣家”計劃,在流量分配和商家成長上給予支持。
針對發展較好的新手賣家,速賣通也有電商課程和流量曝光等獎勵。
由于這些優惠的政策,許多賣家也選擇同步在速賣通開出店鋪。據速賣通官方消息,其海外成交買家數量已突破 1.5 億。
數據顯示,2021年,速賣通平臺上年銷售額大于100萬美金的商家數量增長了43%,新用戶增長了30%。今年1-2月份,受到封店潮影響最大的深圳地區,商家入駐迎來三位數百分比增長。中國外貿看廣東,廣東外貿看深圳,深圳外貿商家的嗅覺靈敏度最高,可以看作是中國外貿商家的風向標。
再比如,去年 3 月,沃爾瑪解除了電商業務賣家僅限美國的限制,開啟全球招商,并推出了沃爾瑪物流運輸(Walmart Fulfillment Services, WFS)服務。
在沃爾瑪平臺上注冊成功的新賣家可以在 3 個月內享受 50% 的傭金折扣、10% 的配送費折扣以及免費的倉儲服務。
在“亞馬遜封號潮”之后,就有許多賣家都“投奔”了沃爾瑪。根據研究公司 Marketplace Pulse 的報告,從 2021 年 3 月到 2022 年 1 月中旬,沃爾瑪增加了近 8000 名中國賣家,約占新賣家總數的 14% 。
在最近發布的 2021 年第四季度財報中,沃爾瑪在美國地區電商銷售額增長了 69% ,而亞馬遜在北美市場的電商銷售額僅同比增加了 9%。
同時近年來東南亞也成為了跨境電商的熱門市場。
《 2021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2021 年東南亞互聯網人口總數達到 4.4 億,其中數字消費群體達到 3.5 億,占比 79.5% 。可見,東南亞有一定的線上消費潛力。
也正因如此,許多賣家都被吸引至東南亞市場。而面向東南亞的電商綜合平臺 Lazada 和 Shopee 為了吸引更多跨境賣家,推出了各種新手權益政策,包括傭金優惠、流量曝光、專人指導等。
背靠阿里的 Lazada 還推出了針對淘系賣家的“一件簽約”、“及時發貨”等便利措施。
Lazada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9 月,過去 12 個月 Lazada 的 GMV 突破 210 億美元。去年的 11.11 大促期間,共有 80 萬品牌、商家參與。
而 Shopee 在 2021 年的 GMV 為 625 億美元,同比增長76.8%。總收入為 5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6.4%。
由此可見,許多賣家的選擇不再是僅僅入駐某個平臺,而是“廣撒網”,在各個有利好賣家政策扶持、發展相對較好的平臺上都開出店鋪,統一運營。
2)自己建獨立站
除了在多個綜合電商平臺開店外,越來越多商家們也開始做自己的電商獨立站。
獨立站的意思就是“獨立的網站”,顧名思義,賣家們會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電商網站來售賣商品,相當于是建立起了自己的“私域”。比如,熱門獨角獸公司 SHEIN 就是做獨立站電商的代表。
SHEIN 官網
和在電商平臺上開店不同的是,獨立站能夠更直接地觸達到用戶。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獨立站可以自己根據用戶的特點做精準推薦。比如在 SHEIN 的注冊賬號階段,就會提示用戶勾選所喜愛的品類,以便后續通過郵箱給用戶發送額外優惠信息和相關上新信息。
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場,比如北美地區,許多用戶的購物習慣是在搜索引擎上(如 Google)搜索品類,然后跳轉到網站,而不是直接去綜合電商平臺上搜索。
據 Similarweb 數據顯示, SHEIN 官網 45.2% 的流量都來源于“搜索”。
因此,哪怕獨立站的商家不能獲得電商平臺的初始流量支持,只要在 Google 上的排名足夠靠前,就可以直接展現給用戶,獲得更多的曝光機會。
除了谷歌搜索以外,商家也會在社交平臺上做營銷或者直接引流至獨立站。
比如說,SHEIN 在 Facebook 、Twitter 、TikTok 等社交平臺上,就會通過投放廣告、官方賬號發帖、主頁掛官網鏈接、掛可跳轉至官網的商品鏈接等方式,為自己的網站導流。
近年來,開設電商獨立站的跨境賣家越來越多。根據 Genus AI 的數據,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間,海外的跨境電商建站工具 Shopify 中,商店數量增長了 201.53%。
3)去社交平臺做電商
除了綜合性電商平臺和獨立站外,在社交平臺上(如 TikTok)開店,也成為商家們做生意的一種新趨勢。
根據@36氪消息,2021 年 4 月, TikTok 開始以印尼、英國為起點試水直播電商業務;2021 年 TikTok 的GMV 最高達 60 億。
TikTok 除了對新入駐的商家實行三個月免費發貨的優惠外,還在商品價格上也給予補貼。TikTok 團隊目前在英國地區的直播間 GMV 主要靠官方補貼的 3C 品類拉動,一部 iPhone 能給到高達 20% 的補貼。
運營社觀察后發現,商家們在 TikTok 上帶貨的方式和抖音如出一轍——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用戶點擊商品即可直接下單。
然而商家們的運營方式明顯還比較“老套”,并沒有多少新奇的玩法。
譬如,在 2021 年 11 月,長城汽車第一次在泰國市場進行推廣時,請到了明星提迪蓬·德查阿派坤出鏡 TikTok 直播,在直播間通過玩小游戲提升人氣、留住觀眾。
這些玩法在抖音早已“不新鮮”了。并且,有不少商家雖在 TikTok 上直播,但只是把平臺當做引流的工具,最終引導用戶去其他平臺購買。
SUGA蘇嘉創始人@譚嘉榮 在和@雨果跨境 的溝通中也透露,英國當地消費者對 TikTok 的看法普遍還只是社交媒體,對在其上種草、支付等各個購物環節都還不夠信任。同時,TikTok 目前的算法還不完善,雖然流量數據很大,但還無法精準匹配到目標客戶。
不過,雖然現在還在起步階段的社交平臺電商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作為一個新興的渠道,跨境賣家們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研究公司 Coresight Research 數據顯示, 2021 年美國的直播購物市場達到 110 億美元,到2023 年將增長到約 250 億美元。
隨著 TikTok 在美國電商業務的推進,想必會有更多的跨境商家加入進來。
03結語
對前期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商行業來說,2021 年的“亞馬遜封號潮”幾乎是當頭一棒,也讓眾多賣家意識到“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重要性。
入駐多個電商平臺、開設獨立站、社交平臺賣貨,都成為跨境賣家降低風險的手段。
除此之外,各方面的合規性都需要成為跨境賣家注意的重點。
當 Pay Pal 等支付平臺也開始對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后,不論是在電商平臺開店還是自己建獨立站的商家,都會被嚴格管制,跨境賣家更有必要思考如何維持長期的合規運營。
畢竟,僅靠低價商品和投機行為拓展市場,并不是長久之計,優質的產品和品牌塑造才能成為跨境電商真正的護城河。
P.S.如果你也對于出海話題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出海運營交流群,和更多懂行的伙伴們一起探討~掃碼添加運營寶寶,接受入群邀請▲
參考資料:
《深圳跨境大賣家15年:從賣華強北8元數據線,到2億現金買別墅》,袁斯來
《直播數據增百倍,看長城汽車如何升級直播玩法》,TikTok For Business營銷
《跨境電商突圍賽:TikTok的作業,快手海外能抄嗎?》,雨果跨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