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華為可折疊AR眼鏡專利獲授權 多家科技公司搶奪元宇宙入場券
天眼查顯示,4月19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一種AR眼鏡”專利獲授權,應用于可折疊AR眼鏡。據了解,該專利是在去年10月8日進行申請的。
“這款AR設備或將搭載鴻蒙3.0系統,也是華為布局元宇宙硬件設備重要標志。而鴻蒙VR、鴻蒙汽車、鴻蒙無人機、鴻蒙手機將共同建立起華為的元宇宙的體系。”華為云MVP馬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華為悄然布局元宇宙?
據悉,元宇宙的底層技術包括VR、AR、智能設備、物聯網、區塊鏈等,隨著這些技術逐漸成熟,元宇宙將從概念逐步落地。
目前,華為已經圍繞XR芯片、游戲控制器和VR頭顯等相關領域進行研發,并發布若干個專利。雖然華為未正式宣布進軍元宇宙,但其業務布局早已深入元宇宙底層架構眾多環節,并試圖爭奪XR核心環節自主權與元宇宙關鍵技術5G標準的制定權。
記者從天眼查不完全統計,從2月份至今,華為已公布超過6項與VR/AR有關的專利,涉及VR頭戴式設備、AR眼鏡、VR應用設計方法及系統、存儲介質等內容。據了解,目前華為或正在申請注冊元服務、HarmonyOS元服務、元OS等商標。此舉也被外界視為是華為進軍元宇宙,打造全生態鏈產品服務的信號。
同時,在5G、云服務、AI、VR/AR等一系列新技術領域,華為通過合作、共享等,吸引開發者、終端企業、游戲內容商進入,豐富鴻蒙生態。而在未來,鴻蒙與歐拉將進一步生態共享和互通,向多產業、多場景滲透,為華為垂直軍團搭建起系統架構。華為新成立的互動媒體和顯示新核兩個軍團或將與華為支付進一步承擔起向元宇宙探索的任務。與此同時,華為旗下哈勃投資還圍繞智能硬件的核心半導體材料、圖像傳感器等多個細分領域進行投資。
在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看來,元宇宙需要大量的軟件與技術協同,包括但不限于5G、6G、云計算、區塊鏈節點、邊緣計算節點、DPU等。在用戶端需要路由器、傳感器、芯片、VR頭顯、顯示器等必備硬件。基于這些載體之上,元宇宙才可以衍生出相應的應用。技術端、內容端、載體端的相互配合是呈現元宇宙的關鍵。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在底層技術領域的構建,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圖片來源:網絡
多家科技公司搶奪元宇宙入場券
作為掌控著移動互聯網入口終端的頭部玩家,不僅是華為,聯想、小米、OPPO、vivo等均已加入“元宇宙時代”入口的爭奪戰之中。VR/AR頭顯、云服務等成為手機廠商們新的爭奪方向。僅從聯想來看,IPRdaily數據顯示,近兩年里,聯想的VR/AR相關的發明專利數量超697項,進入工培、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
業內人士認為,VR/AR設備可能是繼手機之后的下一代互聯網主要的信息載體,呈現大規模發展趨勢。IDC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全年全球AR/VR設備出貨量達1123萬臺,同比增長92.1%。
“隨著VR、AR、云計算技術進一步常態化,元宇宙勢必會在智慧城市、虛擬消費體系、虛擬化服務等領域大放異彩。目前,眾多科技廠商都在布局,誰能先搶奪到元宇宙的入場券,就會有明顯的先發優勢。不過元宇宙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發展有賴于底層技術和算力層面出現的核心技術突破、技術演進與變化。”袁帥表示。
在華為公司藍軍顧問蔣國文看來,元宇宙短期內可在終端、引擎平臺、內容創作、仿生和識別算法方面快速落地,但其發展仍是漫長的過程。“預計(元宇宙發展)5年可以跨過裂谷,再過10年進入業務商用的初期,真正發展可能還要10年甚至15年的時間。”
來源:證券日報網? 記者 賈麗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