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其實是一家優秀的VC,江南春是潛伏的投資大佬!
導語:分眾傳媒投資模式逐漸成熟,除了做好樓宇梯媒,也將觸角伸到多個領域。
《證券時報》e公司訊,2022年4月22日,“穩中求進 篤定前行”證券時報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天馬獎評選榜單揭曉,分眾傳媒榮獲本次活動中國上市公司最佳投資者關系獎。
眾多上市公司,為何就分眾獨秀,榮獲最佳投資者關系獎呢?不僅是因為公司在投資方面的有獨特的考量制度,更是因為總裁江南春有巧妙的投資技巧。
利用閑置媒體投資企業
中國大型戶外媒體運營公司的上刊率一般都達不到100%,以整個中國戶外廣告行業業績最好的分眾傳媒2020年Q4為例,像LED屏在一線城市的上刊率是90%,二線城市80%,三四線城市30%左右。
智能屏的話,一二線城市75%—80%,三四線城市60%;框架一二線城市75%—80%,三四線城市90%。幾乎都存在一定閑置率,主要是受兩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是下沉策略,自從進入了二三線城市,分眾傳媒的平均上刊率由一線城市的45%—60%,下降到二三線城市的30%左右(也就是說還有70%是閑置的);
另外就是刊例價的影響,刊例價的底層邏輯就是周期。廣告行業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經濟好的時候,愿意投廣告的企業就多;經濟不好的時候,廣告主的預算也會縮減,并且更傾向于投向能夠快速產出效果的互聯網廣告等渠道。
2019年數據顯示(下圖),全媒體及傳統媒體刊例花費同比增速就出現了較大幅大下滑。疫情當下,經濟不景氣,戶外廣告受到沖擊,梯媒自然不能獨善其身。廣告主投放梯媒的預算就會縮減,上刊率自然下降。
(圖源:知乎@投研小師弟)
上刊率走低,毛利潤和凈利潤相應下滑嚴重,如果業績持續不好,分眾傳媒閑置的媒體資源都會成為負擔。收入不及預期,而物業場地租賃和廣告設備折舊的成本卻還在。
(圖源:知乎@投研小師弟)
那么閑置的媒體資源就這么坐等虧損嗎?
不是的,正因為無法達到100%的上刊率,分眾傳媒想到通過投資來合理利用閑置資源,戶外廣告內參大致推算:分眾傳媒的平均上刊率最多約為70%左右,也就是說起碼有30%的閑置率,分眾經常用閑置的媒體去投資企業。
根據分眾傳媒投資者關系資訊顯示,2021年4月召開的董事會同意:在不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并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使用閑置媒體資源進行風險投資。有利于提高公司自有閑置媒體的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
媒體投資為廣告主提供了媒體投放渠道和資源,相應從廣告主獲得一定分紅。將金錢投資質化成為了媒體資源投資,在已有的點位資源基礎上出力不出錢。這樣既可以解決分眾閑置媒體利用率低的問題,又可以從這些企業謀得利益。
帶資入局
乙方變甲方話語權重加大
除了利用閑置媒體投資,江南春也有一套獨特的投資模式。江南春在中國戶外廣告行業內有個外號叫“第一銷售”,圈內經常說他自己一個人常年占領整個分眾傳媒公司60%的銷售業績額。江南春作為一個廣告公司銷售,去哪都很受歡迎,這不符合常態。
背后的原因就是:江南春經常不是單單以賣方身份去的,而是以投資方話事人身份去的。他經常自己出手或者拉著朋友們出手投資一些好的公司,這樣在行業話語權就高了,乙方(廣告商)變甲方(投資人),變成甲方的金主爸爸。
江南春從2016年Q2開始研究投資機會,同年宣布與方源資本成立體育基金,共同領投咕咚3000萬美元,一個月后又以3億元領投拿下英雄互娛旗下天津英雄體育管理有限公司8.242%股權,成為繼咕咚之后其在體育領域布下的第二子。
據了解,上述投資基金最高募資額都是5億元,主要用于涉及互聯網、高科技、消費升級或服務升級的產品或服務的非上市企業股權投資。
2016年分眾營收102.13億,同比增長18.38%。可以看出分眾邁入投資之路后,營收利潤節節攀升。
當時江南春還向外界透露:分眾傳媒未來不排除通過組建各行各業的基金深入開發垂直領域的可能。
作為一位新晉VC,果然言出必行,帶領分眾傳媒不斷拓寬投資領域。截至2019年Q2,分眾對外投資了不少企業,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長期股權投資、二是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三是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有以下7家聯合企業。
(圖源:雪球@風鷹俠)
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總額約10.7億,總共18家公司。
(圖源:雪球@風鷹俠)
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總計投資19億,總共15家公司,全部是有限合伙企業。
(圖源:雪球@風鷹俠)
各種經濟危機下的2019年,市場低迷,廣告投放收縮,江南春仔細考慮后,對優質公司進行密集投資,這樣的思路也讓他很好地維持公司韌性,亂中求穩。
江南春稱:“市場低迷的時候,資金會向一些優質公司集合,這些優質公司只要有足夠的資本,飽和攻擊就很容易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創建成功,因為競爭對手們都沒有聲音。”
通過投資,江南春在這些公司也占據了很好的話語權,不僅拉近了與合作者的距離,也更方便引導這些企業在分眾傳媒投放廣告,乙方變甲方,可稱為投資鬼才。
江南春的投資并未停止,企查查APP顯示,今年三月,天津市睿雪光年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發生工商變更,新增分眾傳媒為企業股東。
未來,他將還會帶著更多資本入局優質公司。
占據售賣主動權
價、利、稅三高激活股票漲幅
江南春投資完企業后,充分具備了其公司話事人身份。并不走尋常伙伴關系售賣套路,而是以高價售賣分眾傳媒的媒體資源,甚至不排除能直接以接近刊例價的高價去售賣,以確保分眾傳媒的高利潤。
由于強大的品牌效應、全國覆蓋范圍僅次于央視的媒體資源優勢、另外又是甲方的金主爸爸,不愁廣告資源賣不出去。
國內某位和分眾傳媒高層相熟的投資公司鐘總(化名)對戶外廣告內參說:分眾傳媒通過高價售賣媒體資源,利潤很高,但需要繳納的稅收也很高。可是分眾并不在意,因為這樣它的股票賬務報表都會很漂亮,給股東的回報很好,股價會很高漲。
從過往來看,即便在經濟預期和資本市場情緒較差的2018和2019年,分眾的PE TTM(滾動市盈率)估值中樞仍然能維持在15—20左右。
此外2021年疫情同樣在國內大范圍擴散,國家政策導向之下,教育類廣告主大幅收縮廣告投放,但分眾仍然完成了2021年60.2—62億元利潤的目標。
東吳證券預計分眾傳媒2021—2023年EPS(每股盈余)由0.42/0.51/0.61 元調整至0.42/0.48/0.55 元,對應當前PE 分別為13.50/11.84/10.21 倍,維持“買入”評級。
分眾此舉可謂是雙贏,通過高價售賣媒體資源給被投資方,分眾不僅完成了媒體售賣的基礎業務,又可以很好抬高股票漲幅。
將股票賬務打造得漂亮,將為更多正在觀望的股民提供正面信息,“買入”情緒相應加重。
受分眾傳媒影響
國內企業整合戶外媒體跑通商業模式
如果說分眾傳媒是用自有的戶外媒體資源去進行投資,國內的某某VC和某伙某等公司,則是按照類似模式去整合中國的戶外媒體,組成類似“戶外廣告投資聯盟”的組織,帶著大量的戶外媒體公司去對創業企業進行投資,目前也跑通了商業模式。
這些公司都是整合簽約了中國約800到1000家戶外媒體公司,利用戶外媒體資源投資了不少具有投資價值、未來有股票上市可能的公司。最新資訊顯示,某某VC基金公司以廣告資源作價投資跟進的模式,對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循力源口腔等項目進行了投資,然后換取這些公司百分之幾不等的股份,目前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估值近100億人民幣,即將IPO,讓相應廣告投資基金獲利不菲。
大規模的廣告投放和廣告策略共同賦能下,有效幫助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循力源口腔提高了知名度,降低獲客成本,助推銷售的轉化率。這些廣告投資基金也從中獲利。和分眾傳媒利用媒體資源投資一樣,都將會產生高于廣告收入的投入。
小結:分眾可以獲最佳投資者關系獎不是偶然,是經過公司及創始人的一番努力才收獲的,現在成為國內多家企業參照的模式,足以見得分眾傳媒是一家優秀的VC,江南春是潛伏的投資大佬!
【免責聲明: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