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賣咖啡,這是為什么呢?
大家好
我是愛問為什么的魏家東,靈魂三問為什么,刨根問底探究竟!
本期《這是魏什么》我們說說知名運動品牌李寧賣咖啡的話題,近日,李寧被曝正在申請“寧咖啡 NING COFFEE”商標,這意味著繼中國郵政、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同仁堂、萬達等龍頭企業跨界賣咖啡之后,李寧也要開始賣咖啡了。根據2021年財報,李寧包括特許經銷商在內,共計7137家門店。這要全都賣了咖啡,瞬間門店數就可以超越瑞幸咖啡(2021年末,門店總數已達到6024家),但事實真的會是這樣嗎?
我們今天的靈魂三問是:
一問:李寧為什么要賣咖啡?
二問:為什么各大品牌都喜歡跨界賣咖啡、賣奶茶?
三問:為什么有些品牌跨界成功,有些卻失敗?
我們先看:
一問:李寧為什么要賣咖啡?
李寧公司回應稱,希望通過優化店內服務,提升顧客在購物時的舒適度和體驗感。在店內提供咖啡服務,將會是李寧針對零售終端消費體驗環節的一次創新嘗試。
回答的很官方!很官方!很官方!
我們要看“寧咖啡”是免費還是收費,免費就是消費體驗一部分,目前有的服裝店提供的還更多呢?收費就是新的業務,核心還是增長!
二問:為什么各大品牌都喜歡跨界賣咖啡、賣奶茶?
第二曲線增長: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增長瓶頸,比如現在疫情期間,某些業務受到影響,需要挖掘新機會,融入新的業態就能增加收入,不論中國郵政、故宮、中國石化、還是萬達、李寧,賣咖啡的商業模式可以帶來收入增長;
中國石化易捷咖啡
中國郵政咖啡
用戶增長:咖啡、奶茶等這幾年年輕人喜歡的產品,更容易拉近品牌與用戶關系,同時也能吸引新用戶加入,自然關聯到品牌的其他業務,增加用戶規模是目的
品牌增長:有新的話題,各個圈層的討論,提升品牌熱度
三問:為什么有些品牌跨界成功,有些卻失敗?
產品力不足:產品僅僅為了制造噱頭,沒有深耕,甚至難以持續,消費市場、零售市場,需要不斷推出新品,對產品開發尤其重要;
渠道力不足:賣服裝與賣咖啡是兩回事,看著都是在賣貨,還是有本質區別,比如咖啡店就需要咖啡師,管理上也服裝門店導購不同,能否成功取決于是否有專業團隊操盤,同時與現有業務的沖突、協作是否得當
對于李寧賣咖啡,我想用四個字總結:
不WU正業
希望咖啡能給品牌新的助力,而不要成為不務正業的代表,這個WU是業務的務。
也祝福李寧,在未來咖啡賣得好,也能不誤正業,這個WU是耽誤的誤。
本期視頻就到這里,我是愛問為什么的魏家東。
靈魂三問為什么,刨根問底探究竟!
下期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