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WPS,距離再次偉大還差個求伯君
作者丨谷子
廣告元宇宙
金山也曾偉大過。
1990年代初,一切與漢字有關的電子設備,它們的大屁股顯示器都閃爍著一行大字:WPS文字處理系統——香港金山公司。那算是「電子計算機」的象征。
它的另一個故事可能更為人所知,作為跟隨中國信息化時代洪流走過的金山,培育過一群“金山系”大佬,雷軍、傅盛、馮鑫、王峰、尚進、許曉輝、朱傳靖……
但曾經互聯網屆的黃埔軍校,從1990年代到今天,中間卻消失了幾十年。
這是一段曲折而又耐人尋味的故事,它牽扯到一家擁有三十年歷史的計算機軟件公司、幾個中國最早的程序員、世界軟件巨頭微軟……
當然,還有國產IT的三十年。
天才程序員和金山
如果說人生下來就注定是吃某碗飯的,有人的飯碗里一定堆滿了0和1。
1983年,有兩件事在長沙上了頭條:「銀河超級計算機在長沙國防科大誕生,每秒運算一億次」和「一學生單槍匹馬成功開發國防科大圖書管理系統」。這似乎是某種蒙太奇式的隱喻:中國即將迎來電子信息科技時代,國防科大也即將誕生一名天才程序員。
這名天才程序員,叫求伯君。
1980年,以數學滿分考入國防科大的求伯君,剛入校沒多久就對編程萌發了濃厚興趣。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河北徐水縣某個基層工廠。當年年底,他就解決了單位電腦系統的漢字輸入法bug,提升了一倍工作效率。▲年輕時的求伯君
后來,一個老同學來找求伯君解決打印機的問題,他熬了幾個通宵,重寫了整套驅動,技驚四座。這套程序后來被北京的四通軟件公司看中,以2000元的價格買下了版權。
四通轉手就以500元的單價把求伯君的軟件賣了600多套。
求伯君沒往心里去,他的心中只有0和1。在四通的強力挽留下,求伯君留在了北京,成了四通當時唯一的外地員工。
求伯君考入大學的1980年,遠在香港的一個叫張旋龍的青年,放棄導游工作進了父親的公司。▲張旋龍
他的父親叫張鎧卿,頗有生意頭腦。80年代,改革開放急需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由于政策原因卻無法直接進口。張鎧卿通過在香港中轉的方式,為一些科研機構淘換到不少西方電子設備。
憑借這條路,張鎧卿開了一家貿易公司。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鎧」做了個拆分,給公司起名「金山」。金山當時的業務主要是代理各種芯片、顯示器、兼容機、蘋果機的組裝與銷售,說好聽點叫IT科技企業,說白了就是倒騰電腦的。
既然是倒騰,免不了跑生意。1984年,張旋龍來到北京中關村,開展新業務,合作對象便是四通。
一次電腦展覽會上,送展的電腦突然出現故障,張旋龍心急不已。然而第二天四通告訴他,電腦問題已經被公司一個程序員通宵解決了。張旋龍大喜過望,忙問他的名字。四通告訴張旋龍,他叫求伯君。
張旋龍記住了這個外表木訥,卻實力高強的程序開發天才。
不久后,求伯君被四通派往深圳分公司,此時,他與公司在業務上屢次發生分歧。當時,四通壟斷了80%的國內辦公設備市場,但他們生產的打字機只是顯示三行字符的黑白一體機,效率極其低下。求伯君想要開發一款適用于個人電腦的打字辦公軟件,公司上層對此卻并不感興趣。▲四通MS-2403打字機,展于中關村創業博物館
張旋龍乘機拋來邀約:別跟他們矯情了,你不就是想寫代碼嗎?來金山,我讓你專心開發軟件!雙方一拍即合,求伯君入職金山公司。接下來的故事,被復讀得快成了一段傳奇:
張旋龍給求伯君在深圳蔡屋圍酒店501號開了房間,求伯君過了整整一年半如同閉關修仙的日子。陪伴他的只有一臺386電腦和無數的泡面桶,除了肝病發作三次送醫外幾乎沒有出門,甚至在醫院里還抱著電腦敲代碼。對于一個程序員來說,0和1就是偉大的全部。
1988年,12萬行匯編代碼的WPS 1.0誕生。
大佬求伯君與崇拜者雷軍
今天,人們恐怕很難理解,一款中文處理軟件為何在當時有如此大的轟動效應?
那是因為,打字幾乎是彼時電腦的最主要需求,而大家,都沒把這項功課做好。WPS并非第一款文字處理軟件,他的前輩還有WordStar、WordPerfect等。然而,WPS在易用性上遠遠甩開了這些競爭對手。
當時,絕大部分文字軟件的最終打印效果只能靠猜,因為字體大小、字型、行間距等格式信息都以控制字符的形式呈現,只有真正印出來才知道它是什么樣子,WPS可以將最終打印效果直接「預覽」給你——這個在今天是辦公軟件標配基礎的功能,當時WPS卻是獨一份。此外,還有下拉菜單,Ctrl快捷鍵等功能,讓WPS摧枯拉朽般席卷辦公軟件市場。
在幾乎毫無宣傳的情況下,上市當天,WPS賣出了1000套,年銷量3萬余套。巔峰時期,全國90%的中文軟件市場被WPS壟斷。各個大學機房、政府單位、打印店和公司工廠的電腦上,幾乎都跳動著藍色界面。
求伯君一戰成名,成為中國最紅的偶像級程序員。很快,他就遇到了他的崇拜者。
1991年11月4日,在一次電腦行業展銷會上,一個湖北年輕人慕名而來,向求伯君遞上了印有自己聯系方式的名片,求伯君也回贈他一張「香港金山公司副總裁」的名片。
兩人一見如故,后來還一起吃了烤鴨。在飯局上,求伯君正式邀請他加盟金山。年輕人受寵若驚,但等他入職后才知道,這個「香港金山」算上求伯君,也總共只有5個員工年輕人成了光榮的「第六號」,甚至連工資待遇都忘了談。
這位糊里糊涂就當了金山「創始人」的年輕人,叫雷軍。
三十年后,雷軍依然把那一天稱作「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一頓烤鴨,不但開啟了雷軍和求伯君三十年的友誼,也開啟了中國IT行業「金山系」的傳奇。▲雷軍和求伯君
1994年,香港金山業務變動,張旋龍把軟件領域拆分出來,成立珠海金山公司。同時期,雷軍在北京成立金山的北京分公司,兩者共同構成了后來的金山軟件公司。對于雷軍等一眾金山人來說,求伯君寫下WPS 1.0的1988年,才是金山的「創業元年」——盡管大陸的金山公司并非成立在那一年。2018年金山30周年慶典上,擅長演講的雷軍說:金山有濃郁程序員文化,始終把技術放在第一位,所以能歷經多個經濟周期。▲2018 年金山 30 周年慶典上的雷軍,張旋龍,求伯君
整個九十年代初期,WPS在國內混得風生水起。書店里賣得最火的計算機書籍是《WPS入門》《WPS操作指南》,大大小小的「計算機培訓班」也以教授WPS為賣點。「WPS+五筆打字」,幾乎構成了那個時代中國人對「計算機」的絕大部分印象。
彼時都還不到30歲的求伯君和雷軍,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準備大干一場。但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窺伺很久了。
微軟!微軟!!微軟!!!
在雷軍加入金山的 1992 年,微軟正式在北京設立辦事處,開始涉足中國大陸市場。之后的故事,有些羅生門。
有人說,微軟收購金山不成,便哄騙金山與它簽下了格式共享協議,讓WPS兼容微軟的Word,隨后,靠Windows和Word的海量裝機量打敗了WPS;
有人說,WPS因為盜版大量泛濫而損失慘重,彼時的微軟雖也面臨盜版,卻家大業大承擔得起損失,活活耗死了WPS;
也有人說,根本不是微軟「奸詐」,完全是因為金山的市場方向出現嚴重誤判,沒有在后續開發軟件中引入新技術,導致使用體驗完全比不上Word,最后丟掉了大部分市場。
這些或許都有道理,不爭的事實則是:1995年,微軟推出劃時代的Windows 95,伴隨而來的微軟辦公軟件Word,給了金山當頭一棒。
90年代中期,中國的電腦市場進入快速增長階段。越來越多的公司和家庭開始購買個人電腦。這些從未接觸計算機的新消費者并沒有對WPS的慣性依賴,他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微軟的Word。
同時期,金山耗時三年,研發了以WPS為基礎的「盤古辦公組件」,這套肩負著雷軍和求伯君「開天辟地」夢想的產品卻未能復制WPS 1.0的神話,原計劃的2萬銷量只賣出了不到2000套,完敗于微軟。
而且,Word還有WPS所沒有的「所見即所得」,即圖形化界面的文字處理窗口。辦公文秘們第一次可以直觀地看到,他們打出來的字就是打印出來的樣子,再也不用輸入標記符號了。一如當年WPS憑借「打印預覽」碾壓了WordStar,微軟也憑借「所見即所得」領先了WPS一個身位。
歸根結底,這是東西方當時巨大技術實力差距的寫照。金山公司當時在WPS業務上的程序員僅有數十人,而微軟僅僅為東亞地區優化Word的團隊人數就數倍于此。更不用提 Windows當時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巨大優勢。金山想憑借一己之力抗衡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難度可想而知。
那幾年是金山最走下坡路的時候。盤古失利,市場萎縮,200多人的公司跑得只剩十幾人。微軟中國甚至把辦公地點搬到了雷軍的北京分公司對面,還開出了70萬年薪的高價試圖挖走求伯君。
心灰意冷的雷軍一度提出辭職,準備離開中關村回湖北老家開酒吧,好兄弟求伯君拉住了他,給他放了半年假。
求伯君沒有放棄,WPS是他的親兒子,他不想眼看著自己的心血付之東流,更不想金山成為下一個網景。于是,他賣掉了自己的200萬的別墅,帶領雷軍和其他程序員重新上馬。他們采取了兩條路線并舉的策略對抗微軟:
一方面,打「持久戰」,不再計較被微軟搶走的市場,而是穩扎穩打慢慢發展WPS,以退為進,先茍下來再說;
另一方面,打「游擊戰」,找微軟不做的領域,做些不賺大錢,但競爭壓力小的副產品,靠「薄利多銷」來補貼公司的虧空,同時支撐 WPS 的長期開發。
在這一階段,金山開發了金山毒霸、金山打字通、金山游俠、金山詞典、金山畫王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軟件,并都獲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相信很多80后 90 后第一次知道金山的名字,往往都是通過這些「小作品」。
▲刻在無數 90 后 DNA 里的畫面:金山打字通-生死時速小游戲甚至還有些意外收獲。1995年,求伯君以大學時期的綽號「西山居士」為名,在金山內部孵化了西山居游戲工作室。1996年,工作室出品了中國大陸第一款商業電腦游戲《中關村啟示錄》,次年發布了后來大名鼎鼎的 《劍俠情緣》,從此開創了一個持續二十多年的IP。▲劍俠情緣一
在上一個版本整整過了四年之后,金山發布了WPS 97,一改WPS過去的風格,全面模仿微軟圖形界面,并開始和微軟的Word兼容。
兩個月,軟件賣出13000套,一度被人們以為已經「壽終正寢」的WPS絕地重生。
求伯君二度回到風口。作為國內軟件行業只身抗「軟」的代表,他到各地演講推廣WPS。在東南大學,學生為他送上千人簽名的橫幅;在重慶,會場內聽眾齊聲高喊「向金山公司學習」;1997年,比爾蓋茨到訪中國的當天,央視《東方時空》專訪求伯君,聊了整整五個小時。
然而,這只是階段性的小勝利,WPS活了下來,卻再也沒有像當年那般轟轟烈烈。
推倒重寫的WPS,回不去的輝煌
金山的偉大,有兩層含義:它曾以一個程序員的視角開創過中國辦公軟件的新局面;也曾在大浪淘沙的歷史夾縫中尋求新生。
1999年,WPS 2000辦公套件上市,次年追隨微軟改名為WPS Office,并開始從專職文字處理,轉型向個人綜合辦公軟件。
然而,無論是2000、2001還是之后的2003,WPS和微軟Office之間肉眼可見的差距越拉越大。不僅性能上無法比擬,甚至兼容度也存在問題,如果不做大的變革,再次被微軟打敗只是時間問題。求伯君和雷軍做出了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
推倒重寫WPS,全面靠攏Office。
這個決定意味著此前十年的開發之功毀于一旦,也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了微軟的辦公行業「老大」地位。在當時,很多金山程序員感情上無法接受,雷軍和求伯君不得不苦口婆心一一安撫這些老人。
「這個工作量是非常空前的,需要的勇氣也是空前。很少有軟件企業有勇氣去這樣做,包括微軟在內。」雷軍當年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金山組建了350人的研發團隊,歷時三年時間,耗資3500千萬人民幣,500萬行代碼,來重構一個嶄新的WPS。為了避免陷入「抄襲 Office」的指責,金山不僅聘請專業法務團隊一一篩查微軟在中國的各項專利,甚至連開發團隊里也沒有一個前微軟員工。
終于,2005年,WPS Office 2005上市。雖然它已和求伯君的WPS1.0無任何關系,但它幫助金山保住了WPS的名字——體積更小,安裝更便捷,對微軟的兼容度比以往所有版本都好。WPS成了唯一可和微軟Office相提并論的辦公軟件。
同時期,WPS還有一個微軟無法比擬的優勢:國產化。
2003年,《政府采購法》正式實施,第十條明確了政府采購「應當采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WPS在政府國企大客戶市場上打敗微軟。很快,WPS在國務院57個部委、全國31個省市機關的標準辦公平臺中被推廣使用。2016年,60% 以上的政府事業機關使用WPS。
這成為WPS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WPS重構的底氣之一。
金山就此開展了自助技術研發。例如為國企開發二次接口,實現與辦公系統OA的無縫對接。成功贏得電力、通訊、金融、能源等多個部門的青睞。在某些領域,WPS甚至比Office更加好用。
互聯網辦公大潮來臨后,金山也抓住了機遇,2018年從WPS內部孵化了金山在線文檔,成為國內較早涉足在線協作辦公的廠商。時至今日,以金山文檔為核心的「云辦公」已成為金山辦公四大營收業務之一,與WPS幾乎平起平坐。
同樣是這一年年底,金山辦了個創業三十年典禮。早在2011年就退休的求伯君、喝著小米粥再創業的雷軍、張旋龍三位創始人同時出現。
在給全體員工寫的公開信中,雷軍稱:金山是一家有夢想的公司——金山的夢想就是用技術改善、服務整個世界。
至此,WPS這個產品走過了二十年的風雨,經歷了兩起兩落。隨后,它開始拐向了另一條爭議之路。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迎來爆發式增長,「免費軟件」的理念開始流行。金山抓住了時機,將WPS個人版改為在線免費下載軟件,憑借「不要錢」的金字招牌招攬顧客,金山也開始向互聯網企業轉型。
這也導致WPS在電腦上的裝機量一路飆升,用戶也越來越多,但眾所周知,「免費的才是最貴的」,從個人用戶身上賺不到錢的金山選擇了廣告,「免費+廣告」成了金山辦公的主要商業模式,卻嚴重低估了用戶對廣告的厭惡程度。
以「WPS 廣告」為關鍵詞在各個社交平臺和搜索引擎搜索,檢索結果一半是教你以各種手段去除廣告的技術貼,另一半則是大罵WPS的廣告有多惹人討厭。此外,「性能不穩」「誘導下載」「流氓軟件」「亂收費」的說法也時常見諸網上。
廣告收入一度占據WPS營收的近50%,這么大一塊割舍不掉的蛋糕,讓官方賬號都承認自己廣告太多,希望用戶「理解」。并表示:廣告的問題如果是個人免費版,可以通過手動關閉廣告,在配置工具里。
尾聲
WPS算成功嗎?
可以說非常成功了。從90年代初期的輝煌,到扛過微軟陰影之后的重生,再到今天成為Office之外的唯一辦公軟件選擇,世上除了WPS,幾無第二。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它并沒有獲得與之匹配的聲譽。90年代的榮耀屬于求伯君,與今天的WPS毫無關系;而近幾年的「廣告分發機」罵名,更是讓它在年輕一代中鮮有贊譽。
金山也并非不知道這一點。從過往財報可以看出,WPS已經在努力壓縮廣告占據的收入比例:從2016年的45%,一路壓到去年的12%。憑借「唯一國產辦公軟件」的地位,金山拿到了大量政企大客戶訂單,這也讓授權費營收和服務訂閱營收,開始逐漸成為WPS的盈利大頭。
但想擺脫廣告的「原罪」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金山能否重塑昔日WPS的輝煌,差的也不再是一個求伯君了。而那種程序員的「風流」,在金山成為「互聯網企業」之后,已隨流水東去。END
==往期文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