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農村廁所革命:下“繡花”功夫 建美麗鄉村
小廁所,大民生。走近山東省莘縣河店鎮賈莊村,街道干凈整潔,繪有彩繪的農房矗立兩旁,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綠意盎然,村保潔員、志愿者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廁所清掃、村莊清潔工作。近年來,河店鎮積極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等,發動大家進行廁所改革,將旱廁改為水沖式廁所,從源頭上阻斷了對大氣、土壤、水資源的污染,該鎮所轄村莊的面貌煥然一新。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快研發干旱、寒冷等地區衛生廁所適用技術和產品,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引導新改戶用廁所基本入院入室,合理規劃布局公共廁所,穩步提高衛生廁所普及率。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
“《方案》圍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12項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183’行動。”中央農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就是制定一個規劃,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8”,就是實施八大工程,加強農村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在農村人居環境方面,重點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統籌農村改廁和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3”,就是健全三個體系,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和鄉村治理。要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圖片來源:網絡
圍繞強化鄉村建設“人、地、錢”要素保障,《方案》提出了一攬子政策支持措施。
“此次發布的《方案》有兩個核心詞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第一個是‘鄉村建設’而不是‘鄉村振興’,建設這個詞體現了要去完備和補充鄉村中的不足或者短板,更為具體和具象化;另一個是‘行動’,這充分體現了方案的精神和宗旨,關鍵在干事,而不是意見或者建議。”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指出。
鄉村建設涉及領域廣、部門多,《方案》從責任落實、項目管理、農民參與、運行管護等方面提出鄉村建設實施機制,確保鄉村建設行動落地見效。
“農民可以干的要盡量交給農民干,比如農村廁所改造、庭院環境衛生和綠化美化等,這些農民戶內和房前屋后的事可以放手發動農民群眾來干。政府重點做農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比如農村改廁涉及的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和集中處理等。”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說。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馬愛平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