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畫面更具有立體感?表現立體感技巧
如何使畫面更具有立體感?表現立體感技巧!不知道大家在畫畫時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問題:不知道遠近法,雖然感覺畫的時候體現出了深度,但是卻傳達不到。雖然加上了特效,但是看上去還是非常平面。今天就來看看插畫師りんござかまりこ老師分享的,關于畫面立體感這方面的一些經驗。以“畫面顯得非常平面的原因”、“不讓畫面表現出平面感的方法”這兩個步驟來進行介紹,并針對這些原因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日本畫師ゆづあ的作品
如果大家想要學習繪畫的話,可以去輕微課網站看一下,里面有大量的繪畫學習資源、教程、素材。下載“輕微課APP”學習更方便!
1、作品顯得平面是因為一開始就把畫面當作了一個平面:
作品之所以顯得平面,是因為看到或者想到的東西就這樣原封不動地以平面的形象進行了認知。因此,面部或者身體雖然有一些角度,但是完全沒有理解到側面的形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無法將意識中模擬的東西進行3D立體化的構造。
在作畫時,以捕捉立體形態來提高作畫水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目前活躍的一些畫家基本都能熟練掌握和使用這個技能。
但是,對于立體認識較弱的人而言,就算進行「深度」和「體現空間的方法」、「近景?中景?遠景」等技巧的說明也無法讓他們馬上了解到具體是什么東西。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將圖像以平面的眼光來進行查看的習慣。
2、為了抓住立體感我們需要什么?
那么,接下來讓我將介紹消除平面感的2個方法。
① 嘗試以俯視或者仰視來進行作畫
避免正面或者側面的構圖,盡可能地采用俯視或者仰視的視角來進行作畫。因為有一定的角度,所以會強制讓自己意識到空間感。
② 將畫面以球體的方式進行捕捉
嘗試將畫面不是以「球體」而是以「球體」來進行捕捉。當然,光這么說也無法傳達出我的意思,請看下圖。
首先是以平面的認知來看下草稿圖。
接下來,將草稿圖以球體的形式來進行捕捉。通過以球體的形似來查看圖像,可以強制性地增強空間感。用簡單的意思來概括這個狀況就是,在公園中經常看到的球形旋轉鐵架中放入角色和道具的感覺。
讓我們嘗試在已經畫好的作品上加入球體的輔助線。
· 因為從球體中間到旁邊的距離能很好地強調空間感。
· 前面畫紅線,后面畫藍線,是不是可以有效地讓它更加具有空間感呢?
配合球形的輔助線來進行特效作畫,可以非常簡單的進行空間的表現,也可以很好的體現出深度。
3、空間制作技巧的總結:
本篇文章中主要傳達的2個重點:
. 以仰視或俯視的構圖進行作畫。
. 將畫面以球體來進行捕捉。
通過這些技巧,完成后的插畫就是下圖。
△右:最新的作品 左:過去的作品
與過去的作品進行對比后,通過球體輔助線,更加具有深度與空間感,并且消除了一些平面感。在有一定的作畫能力后,通過這些思考方式來增加空間感也是提高作畫能力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畫面的立體感該怎樣畫?繪制畫面立體感的方法!好了,以上就是今天關于畫畫沒有立體感?如何提高畫面的立體感?就分享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收獲呢?快動手試試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