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名校碩博爭相涌入 縣城就業有何吸引力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今年以來,已有多個縣城的人才引進瞄準碩博畢業生,更有不少雙一流名校畢業生出現在縣城的擬聘用人員公示名單上。在這場“雙向奔赴”中,名校畢業生為何涌向小縣城,而小縣城就業又有著怎樣的吸引力引發外界關注。
名校碩博涌入小縣城
日前,山東德州市下轄多地發布2022年事業單位優秀青年人才引進公告,共計劃引進658人。其中,寧津縣、齊河縣、臨邑縣、平原縣、武城縣、夏津縣,以及慶云縣七縣擬引進351人,且均明確對引進對象的要求:國內普通高等院校碩士、博士研究生,承擔國家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任務的科研機構畢業生。經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的國(境)外高校碩士、博士研究生。此外,黑龍江雙鴨山市寶清縣也在2022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公告中,將最低學歷要求認定為碩士。
而在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政府辦5月10日發布的《阜寧縣2022年面向全國部分高校和境外世界名校引進優秀畢業生擬聘用人員公示(第一批)》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國內雙一流高校的100余名畢業生赫然在列。
無獨有偶,此前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的《2022年遂昌縣面向世界一流大學引進優秀畢業生入圍體檢人員公告》公示名單也曾因入圍體檢人員均來自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雙一流高校而引發關注。
小縣城為何瞄準名校生
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一名人社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針對的就是高層次人才,所以才有相應的硬性規定。事業單位的招聘也不僅是人才引進這一條路徑,每年都會有適合本科生報考的崗位。
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楊國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縣城瞄準高學歷畢業生,既有學歷崇拜的推波助瀾,也是現實事業發展所需。“在學歷稀缺的年代,縣城擁有名校高學歷人才幾乎是一種夢想,而如今的學歷稀釋使縣城招聘到名校高學歷畢業生有了可能。中央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對縣城的重要性進行充分肯定,這也預示著縣城必將有較大的事業發展空間。高學歷者相對具有智商高、肯努力的優勢,能夠通過鯰魚效應打破縣城的固有格局,為其帶來新的理念和朝氣。”楊國慶說道。
高福利下的“雙向奔赴”
高質量人才愿意到小地方就業嗎?事實上,人才引進不是縣城的一廂情愿,崗位也并非唾手可得。鹽城市一下轄縣的相關工作人員曾對媒體表示,即便學校滿足要求也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入選,還需經過層層考核,最終擇優錄取。
以山東省德州市人才引進人數最多的齊河縣為例,中國商報記者通過查閱報名統計表發現,齊河縣提供的應聘崗位中,除齊河縣數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文秘崗等兩個崗位未有人報名,其他崗位報名人數均大于崗位需求人數。據悉,本次招聘總人數為84人,報名人數達到568人。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的當下更是如此。想去縣城就業主要是看中了高工資和福利待遇。相對大城市而言,15萬元年薪的縣城工資不算低,但當地房價卻低很多,且還有高標準的購房補助,生活一定會很舒適。”一位曾參與阜寧縣2021年名校優等生人才引進考評的人士對記者如此表示。
楊國慶也表示,從近年發展趨勢來看,受疫情影響,加上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增加,到體制內就業成為越來越多畢業生的主要目標。包括穩崗位、穩收入、穩生活、穩預期在內的求穩心態似乎成了畢業生及家長的主流考慮。
記者了解到,為攬聚英才,實現“雙向奔赴”,縣城紛紛許下高福利。
根據阜寧縣名校優等生引進工作通告,本碩博高層次人才到縣屬一檔國有企業工作的優秀畢業生稅前年薪為博士研究生不低于30萬元/年、碩士研究生不低于20萬元/年、大學本科生不低于15萬元/年,并建立正常的薪酬待遇增長機制。
在薪資之外,這些名校畢業生還享有生活、交通、購房等補貼。如優秀畢業生五年內在阜寧購房的,在簽訂五年的最低服務期限協議后,可分別按照博士研究生40萬元、碩士研究生20萬元、大學本科生15萬元的標準給予購房補貼。
為解決后顧之憂,如何安置優秀畢業生配偶也被納入縣城引才政策的考慮范圍。阜寧縣明確,引進的優秀畢業生如配偶在異地工作的,可以協調安排到阜寧縣相應性質的單位工作。寶清縣的政策待遇則更進一步,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配偶屬未就業但符合條件人員,可給予簽訂公益性崗位聘用合同、政府聘用人員等方式解決就業。
高學歷和小縣城互相成就
在縣城攬才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高學歷名校畢業生扎堆小縣城是否是大材小用的疑問也隨之產生。在受訪專家看來,縣城雖小,但繁榮程度早已今非昔比,且未來大有可為。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縣城的發展和經濟狀況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不應單純刻板地將縣城與“落后”“閉塞”等傳統慣性思維劃等號。
政策的出臺為縣城吹來了發展的東風。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意見還對不同類型縣城的發展方向給出差異化引導: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作為示范地區重點發展,防止人口流失而致盲目建設。
“十四五時期是鄉村振興實施落地的重要時期,而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撐點便是縣域,這也意味著在國家經濟大潮流發展的趨勢下,未來的縣域將具備巨大的機會,也將是高端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袁帥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引才只是人才強縣的起點,或還需在如何“物盡其用”方面下功夫。
“入職之后一直很不適應。工作內容與在校所學關系不大,且缺乏成長性,這使我對這份工作的認同感不高,工作勁頭也不足。而且需要溝通和協調的事務非常多,在人際關系方面也較為復雜,我正在考慮要不要在服務期滿后離開。”在山東省內某縣城事業單位工作的李清(化名)對記者表示。此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有關“下基層辛苦”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袁帥認為,“未來是屬于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而人才是鄉村建設的關鍵所在。縣域發展需要的是能夠扎根到地方、扎根到基層的高層次且踏實肯干的人才。因此,更應引起重視和關注的是,他們投身縣域或體制內工作后的工作狀態如何、是否扎根基層、是否能夠發揮能力帶來貢獻。”
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兼職教授、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縣城有關各方應將眼光放在如何用好這些人才上,既要為他們提供可發揮才能的空間,也要通過碩博引入形成學習、創新、改革的氛圍,從而為縣域發展注入更多能量。
此外,袁帥還建議,高校畢業生應樹立正確的社會就業和職場觀念,并敢于突破自身、迎接時代挑戰。“在任何時候,就業環境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市場經濟在飛速發展,市場規則本就是優勝劣汰。這時刻提醒和要求畢業生要提前做好技能和心理上的準備,當前時代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只有不斷提升、突破自我認知,學習技能,提高應用能力,鍛造出‘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不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端起了就業的‘鐵飯碗’。”袁帥說道。(以上來源:中國商報網 記者:王彤旭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碩博涌進縣城體制內,此現象我個人認為要辯證的來看,不可單一片面來分析。
首先,我認為要打破一個傳統的慣性思維,就是當前的縣城,縣域早已經不是早些年的發展和經濟現狀了,不可單純刻板的讓縣城與“落后、閉塞、單一”這樣的詞語畫等號。
其次,前幾天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十四五時期是鄉村振興的實施落地重要時期,而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撐點便是縣域,這也意味著在國家經濟大潮流發展的趨勢下,未來的縣域將是具備著巨大的機會與機遇點,也將是高端人才發揮才能的舞臺。
再次,當然,近些年全球經濟競爭局面一直很緊張,特別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更加可謂是雪上加霜,就業壓力顯著增強,一線發達經濟城市,國企、央企、大廠裁員潮,中小企業倒閉潮的聲音一直伴隨著影響著畢業生,在這樣的沖擊下,畢業生尋求新的機遇、新的方向點,也是必然,國家也大力支持畢業生投身返鄉支持地區發展,也持續出臺了各項政策方針。
我個人來看,不要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高學歷畢業生選擇基層、或者扎堆地“擠”進縣城體制應該是鼓勵和認可的,當然核心的關鍵還是在于它們到基層做了什么!“鐵飯碗”思想在我國職場領域是由來已久的,不可過度解讀或者加蓋,對應屆畢業生或者工作經驗和社會綜合能力相對缺乏鍛煉的他們,尋求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無可厚非!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和關注的是,高學歷的畢業生投身縣域或者體制內工作,他們的工作狀態,是否扎根基層,發揮其能力,帶來貢獻和取得成效,要關注是否縣域和體制給予高端學歷畢業生合適的發展機會和才能展示平臺。
未來是屬于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的時代,而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的關鍵還是在干,而干事兒、做事的關鍵還是在人。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縣域發展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是能夠扎根到地方,扎根到基層,扎根到一線的掌握理論技能,卻又實干的人才,是需要具備高學識、高認知的人才。
另外,也建議高校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職場和社會就業觀念,也要敢于突破自身,敢于迎接時代的挑戰,任何時候就業形式環境都不會是所期許的,市場經濟在飛速發展,市場的規則本身就是優勝劣汰,所以也時刻提醒和要求著畢業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準備,不進則退,時代已經沒有“鐵飯碗”,真正的“鐵飯碗”工作是不斷適應時代,不斷突破和提升自我認知和技能的學習和應用能力,是具備更多的可能性,鍛煉出不可替代性,快速打造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快速構建符合自己的職業賽道發展。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