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記走下神壇,逸仙電商何以為繼?
完美日記以一己之力掀起了國產美妝市場浪潮,卻難以守住這千億藍海。
根據《2022百度美妝搜索大數據》顯示,“美妝護膚”相關內容搜索熱度環比上漲32%;Z世代扛起美妝大旗,學生黨、職場新人對美瞳更感興趣;國產美妝品牌搜索占比提升7%,超越日韓泰品牌。
國產美妝日益強盛,完美日記卻越來越難掙錢,新一季度財報中逸仙電商(完美日記母公司)營收大幅下降,而且營收增速連年下降。
財報顯示,逸仙電商2022年一季度營收8.91億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4.4億元,同比下降38.3%,Non GAAP凈虧損1.556億元。逸仙電商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黃金峰解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彩妝品牌的凈收入下降45.6%,部分被我們護膚品品牌的凈收入增長所抵消。”
按理說,國產美妝行業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知名度最高的完美日記產品銷量應只多不少,慘淡的營收數據從何而來?
“過山車”式增長
2016年成立的逸仙電商,2018年便登頂天貓雙十一彩妝榜的國貨品牌,2019年業績同比飆漲377%再次震驚美妝界。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百雀羚、珀萊雅等國產美妝老品牌紛紛讓位,完美日記一時成為“國貨之光”。
與此同時,真格基金、高榕資本、高瓴資本、博裕資本、老虎環球基金等機構為逸仙電商的“美妝帝國”添磚加瓦,直至其登上紐交所。
資料顯示,逸仙電商于2020年12月19日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首日逸仙電商的股價收報18.40美元/股,單日上漲幅度為75.24%,總市值達到122.45億美元,此后逸仙電商的股價一度上漲至25.47美元/股,總市值增至160.97億美元。
好景不長,逸仙電商高增長態勢僅維持了兩年就迅速走下坡路,隨之而來的是股價跌跌不休,市值嚴重縮水面臨退市風險。
財報數據顯示,逸仙電商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30.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7.13%,2020年實現營收52.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65%,2021年實現營收5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6%,三年間營收增速大幅下跌。
與此同時,逸仙電商在資本市場也過得不如意。最新收盤價顯示(美東時間2022年5月27日),逸仙電商報0.452美元/股,市值僅有2.86億美元。也就是說,逸仙電商當下的市值較最高值足足蒸發超150億美元。
四年時間里,逸仙電商表演了一出“過山車”式增長,而營收增速大幅上漲演變成增速幾近停滯,原因在于逸仙電商靠營銷建立起了較高的品牌效應,但沒有真正的建立起出于自己的產品“護城河”。
營銷困境未解
逸仙電商及其旗下品牌完美日記從默默無聞到站上流量頂峰,離不開其“大牌平替”的營銷定位以及“網紅孵化式”的精準營銷。
首先,完美日記斥巨資在內容平臺、直播平臺、短視頻平臺等多渠道宣傳和推廣,打出“小紅書+抖音+淘寶”組合拳,多點觸達消費者增加品牌曝光量,打響了知名度和口碑,增強了銷售轉化。
小紅書上,完美日記平價、國貨等關鍵詞吸引許多愛美女孩種草;直播間里,李佳琦一聲“Oh my god”和海量優惠福利,刺激愛美女孩消費欲,下單量大大提高;短視頻中,諸多美妝博主為完美日記產品講解、試用、測評,刷新完美日記產品好感度。
逸仙電商招股書顯示,其在所有主要社交平臺上大規模使用KOL,與包括李佳琦在內的近15000個不同知名度的KOL有合作,其中800多個擁有超過100萬的粉絲量。另外,據不完全統計,完美日記各類產品的代言人累計超過14位,如朱正廷、賴冠霖、羅云熙、周迅等。
其次,完美日記主張“大牌平價”策略,戳中了95后、00后等年輕人追求“性價比”的消費喜好。
同款產品性能越高價格越低,性價比優勢就越大,完美日記一支口紅定價僅幾十塊錢,和迪奧、蘭蔻、圣羅蘭等兩三百的大牌口紅相比價格上占優勢,和同樣平價的露華濃、卡姿蘭、稚優泉等品牌相比,口碑和品質上占優勢。
完美日記將產品價格定位在平價系列,避開了和大牌的直接競爭,又博得了Z世代消費者的好感。根據德勤報告,70%以上國產彩妝消費者來自二三線城市,相較于以前的年輕人,90后年輕人不再盲目迷信大牌,似乎更加追求產品的性價比。
砸重金去做營銷的完美日記成了美妝界的網紅,但和很多網紅一樣“網紅榮光”僅曇花一現,用金錢堆砌出來的名氣,時刻需要金錢維系,營銷費用降低客流量減少,業績也會降低。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逸仙電商大幅縮減成本,營銷費用從2021年同期10.4億元降至6.047億元,降幅41.85%。縮減營銷費用的結果是營收下降38.30%,這說明完美日記業績與營銷高度綁定有利也有弊。
國潮風口下越來越多本土品牌崛起,線上流量獲取成本飆升,增量空間變小,逸仙電商“只賺吆喝不賺錢”深陷營銷困境,營銷驅動增長并不是長久之計,逸仙電商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
重構品牌壁壘
產品壁壘的高低決定品牌的競爭力,很多美妝品牌斥巨資研發新產品、打造爆款、構建產品矩陣的本質也就是強化產品力,建立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以期在長期競爭中取得穩定的回報和樹立行業地位。
為了挽回業績下滑的頹勢和提升品牌競爭力,逸仙電商早早做出了一些改變:一是多品牌戰略,二是重視產品研發。
在品牌層面,逸仙電商構建多品牌矩陣,開拓美妝、護膚等更多業務線,并嘗試走高端路線。逸仙電商或收購或自主孵化出了完美日記、小奧汀、完子心選、Galénic法國科蘭黎(高端品牌)、DR.WU(中國大陸業務)、EVE LOM(高端品牌)、皮可熊和壹安態等品牌矩陣,只不過其他品牌貢獻收入依然微薄。
讓逸仙電商不安的是,完美日記孵化出“十二色動物眼影”、“小細跟口紅”現象級爆品之后,爆款變少了。產品缺乏爆款,品牌力也隨之下降,完美日記品牌的曝光率大不如以前,逸仙電商競爭力也在下降。
在供應鏈層面,逸仙電商采用工廠代工模式,通過上游科絲美詩、瑩特麗、上海臻臣等知名代工企業生產,然后直接在線上、線下售賣。逸仙電商采用代工模式(輕資產)的好處是可規避重資產的經營風險,弊端是后端供應鏈掌握在代工廠手上,品牌很難建立起產品壁壘。
隨著逸仙電商品牌規模越做越大,工廠代工模式難以監控生產質量的弊端正在逐漸暴露,自建彩妝研發與生產基地被提上日程。此前,逸仙電商預計自建的工廠將于2022年正式投產,逸仙電商供應鏈保障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此外,逸仙電商有意識的減少營銷支出加大研發投入,為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打基礎,也為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逸仙電商在研發上的支出僅有0.67億元,2021年該項支出增加至1.42億元,僅占去年營業收入的2.43%。2022年第一季度,逸仙電商研發費用為358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74萬元增長29.1%,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從去年同期1.9%提高至4.0%。
與此同時,花西子、珀萊雅、薇諾娜、華熙生物等國貨品牌也充分意識到研發的重要性,未來產品壁壘、技術水平會將成為國產美妝品牌的競爭焦點。
據網絡數據,華熙生物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在不斷增長,2021年研發投入2.84億元,占總營收比例達5.75%;花西子宣布未來5年將投入10億元;珀萊雅則與法國國家海藻研究機構合作建立了實驗室……
逸仙電商意圖通過自建工廠、加大研發投入、構建多品牌矩陣等措施,加強加厚產品壁壘,而摒棄“重營銷、輕研發”的選擇后,逸仙電商的高端布局也會更順利,也就有能力向高端美妝品牌“亮劍”。
下一站:機遇、挑戰和勁敵
國潮風口下,國貨美妝產品持續走俏,備受消費者青睞,國產美妝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精細化運營、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正在成為推動國產美妝品牌走向高端化的重要抓手。
一來,品牌需要維持熱度營銷并不可少,但過度營銷又會被“反噬”,而精細化運營可提高營銷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國貨美妝品牌描繪用戶消費畫像、預測美妝消費趨勢孵化爆款產品,積極迎合Z世代消費者的美妝需求,以高質量服務體驗獲取消費者信任,提高產品銷量。
二是,線上品牌布局線下渠道,線下門店建設線上品牌,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是大勢所趨,美妝品牌也都在積極布局開拓線下市場。對于網紅美妝品牌來說,布局線下市場是為了彌補線下渠道的空缺,開拓新增量市場。
據了解,在線下渠道布局方面, 逸仙電商2019年官方的開店計劃未來3年,2020年開店數量達到200+、2021年達到400+、2022年達到600+。而截至2021年底,逸仙電商旗下多品牌合計門店數量為273家。
挑戰伴隨機遇而來,在線下疫情來的突然線下門店被重創,在線上花西子、毛戈平、佰草集等品牌“復制”完美日記的營銷方式,以多元營銷方式挑戰逸仙電商的“網紅孵化式”營銷,以更低價格挑戰逸仙電商的“大牌平替”定位,逸仙電商腹背受敵。
不僅如此,一直以來,外資美妝品牌大行其道,國產美妝品牌圖有爆款產品和網紅頭銜,缺乏品牌沉淀和技術積累,短時間內很難突破日、韓、美等美妝品牌包圍圈。
綜上所述,逸仙電商營收不如人意的原因不外乎彩妝產品賣不動了。接下來,何如提高銷量?逸仙電商選擇構建多品牌、開拓多渠道、加碼研發創新產品,腳踏實地的做好美妝產品、服務好用戶,或許摘下網紅頭銜重構產品壁壘,逸仙電商能走得更穩、更遠。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