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Web3 的“中國特色”
【導讀】Web3 就是要讓用戶完全控制自己創造的內容,價值通過用戶自己認同的協議進行分配。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不同國家的社會結構和政策環境的差異,導致歐美和中國走上了各具特色的Web3之路。
在計算機誕生最初,由于造價昂貴通常被用于軍事和企業,有關工作和生產的信息也被極少數擁有計算機的資本家控制,而隨著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打破了這種信息壟斷的格局。
人們經歷了在網站上瀏覽靜態頁面的Web 1.0時代,以及可以參與信息的發布與創作的Web 2.0時代。然而在這一時期,即便人們通過創作獲得了一定收益,平臺掌握的財富也遠遠大于任何一個網紅或者自媒體創作者。當少數的社交網絡平臺獲得收益而占據了市場之后,它們自然就獲得了對用戶發表的內容進行評判和審核的強大力量。包括但不限于限制流量、刪除視頻,甚至封殺內容的發布者。
工業革命將生產資料集中于少數資本家手里,互聯網革命又將信息掌握在少數互聯網巨頭手中。于是人們開始探尋如何能夠擁有更多對信息的自主權。Web3 就是要讓用戶完全控制自己創造的內容,價值通過用戶自己認同的協議進行分配。
于是全球開始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在這個過程當中,由于不同國家的社會結構和政策環境的差異,導致歐美和中國走上了各具特色的Web3之路。
歐美Wbe 3:技術驅動的市場導向
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都意識到互聯網平臺以現有結構擴張下去的缺陷和風險。實現Web3 的設想,就是打破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復制出中心化平臺的相應功能,并處理好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顏陽博士表示,歐美更多從技術驅動,通過企業運營來推進的市場導向。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去中心化,依靠智能合約約定的制度來規范整個虛擬世界。去中心化應用的三大方向分別為DeFi(去中心化金融),GameFi(鏈游),和NFT(非同質化貨幣)。
根據DappRadar《2021年Dapp行業報告》顯示,DApp首先崛起在DeFi,直到2021年中期,GameFi的活躍錢包數(UAW)超過了DeFi。
數據來源: DappRadar
另外去年最火熱的就是NFT,盡管它的UAW增長并不如其他兩項顯著,但如果從交易額來看,NFT去年絕對是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
數據來源: DappRadar
NFT的應用方向最早還是從藝術/收藏品開始,2021年由于Gamefi鏈游、以及元宇宙的爆發,相關游戲裝備NFT,虛擬土地NFT的交易量也大增。綜合來看,2021年藝術+收藏品的交易額以113億美金穩居NFT第一,游戲的交易額雖然只有52億美金,但是卻以2099萬的交易量以量取勝。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數字化領域專家袁帥表示,在NFT火熱的背后,安全隱患層出不窮,目前NFT已經出現了版權重復銷售、失竊和存儲等安全問題。
2022年4月1日,周杰倫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此前獲贈的無聊猿 BAYC #3738 NFT 被盜,其NFT被盜后很快以 130 ETH(約39萬美元)、155 ETH(約47萬美元) 的價格被多次轉手交易。無聊猿是目前最火熱的NFT項目之一,當前地板價也超過100ETH(約30萬美元),近一年時間翻了1萬多倍。
全球最大的 NFT 平臺 OpenSea 曾因有用戶出售失竊NFT卻為了利潤而拒絕停止平臺交易,被告上法院。
加密貨幣與NFT交易,存在的大量的金融監管缺失,也成為全球最新的洗錢管道,使用多人多加密錢包的形式,有組織地操作價值之間的流轉,很容易就能將錢洗白或洗出境內,逃離境內的管制與追查。
中國Web3:政府主導的“特色”市場
與歐美國家的市場導向不同,中國的Web3產業由政府主導,自上而下發展。為規避虛擬貨幣帶來的種種問題,我國于2012年將發售、流通虛擬貨幣列為違法活動。但對于數字貨幣尤其是法定數字貨幣,央行一直在研究探索,并推出了數字人民幣。
中國Web3因為有數字人民幣與政府的介入,共建完整的聯盟鏈而具備了底層穩定的經濟體系。并打通民營企業、公有機構的鴻溝,讓虛擬世界所有的資產價值都能直接兌換成現實世界中的價值(數字人民幣),并且政府有全國土地的所有權,用現實土地與虛擬世界資產聯動。
根據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發布的文章《Web3.0:漸行漸近的新一代互聯網》,里面提到了: Web3.0將能有效解決現有的Web2.0生態中存在的“壟斷”、“隱私保護缺失”、“算法作惡”等問題。 所以中國Web3不僅能通過數字人民幣、土地資產等方式融合虛擬、現實世界,更能重構所有的經濟形態。
中國的區塊鏈應用正在數字票據、跨境支付、能源交易等領域探索實現鏈上價值轉移;通過鏈上協作功能實現在醫療、政務等領域的數據共享、智能制造和能源分布式生產;在供應鏈領域也實現了農產品、工業產品、電子病歷、電子發票、司法證據等的鏈上存證溯源。
杭州復雜美科技有限公司區塊鏈及應用技術負責人袁海磊表示,國內企業也呈現了中國式探索。從數字藏品、版權等方面入手,強調無幣化NFT。比如阿里鯨探、騰訊幻核、加密空間等數字藏品平臺。由于不能用token進行二級市場的交易,中國主流市場上的 NFT 產品多發行于聯盟鏈上,這是中國 NFT 市場與海外市場最大的差異。
誠然,這些領域都具有一定的門檻,創業者想參與其中并非易事,且縱觀歷史,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在技術創新上具有一定的弊端,特別是難以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和領先。
但是,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對于社會經濟的穩定、金融秩序的維護具有顯著作用,這也符合中國目前的國情要求。因此,Web3.0想要在中國合規生存,就需要把握社會穩定的底線,合規發展。
加強監管推動良性產業鏈
由于當前國際形勢的復雜性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成為了當前國內Web3 技術創新的最大紅線。
NFT數字藏品的“無幣化”合規改造就是在此思路下產生并執行的。2022年4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簡稱《倡議》),倡議提出“對發行、售賣、購買主體進行實名認證,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發行交易記錄,積極配合反洗錢工作。”
但由于NFT天生攜帶的金融屬性,即使已經經過改造,但其本身攜帶的炒作和金融風險也只能做到降低而不能完全剔除。NFT數字藏品行業或將正式進入監管視野,下一步有可能出臺監管措施對數字藏品行業進行整改。
總的來說,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的出臺,對企業數據收集、處理、流動和存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知識產權保護在Web3行業中也日益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領域,稍有不慎就有引發法律風險的可能。當前Web3企業的合規業務與傳統企業合規相比,需要具備更加綜合、系統的知識體系,在合規體系構建中需要長期保持全局性、敏感性和長遠性的目光,才能有效防范各類法律風險。
除了金融方面的監管,Web3還需要很多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和傳統的基礎設施相比,這種基礎設施并不能依靠政府,或是少數幾個大型企業來承擔完成,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因而,政府需要出臺相關的引導政策,對社會自發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協調,確保相關設施的供給變得更有效率。
顏陽認為,中國的技術推動一直以來由國家政策引領,地方產業經濟布局輔助,使局部可控性與整體市場化競爭結合。既兼顧了生產關系之間的合理調節,又能通過市場化競爭提高生產力。社會生產資料分配也將變得更加透明和公正。所以中外Web3的發展隨著一些差異產生了各具特色的效果。
Web3的到來,讓人們看到了資源分配發更多可能,它的確有著非常美好的未來設想。但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發展中有新的機遇,也將帶來更多新的挑戰。(以上來源:至頂網金融科技頻道 作者:張曉迪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圖片來源:互聯網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在NFT火熱的背后,安全隱患層出不窮,目前NFT已經出現了版權重復銷售、失竊和存儲等安全問題。由于NFT市場有利可圖,侵權事件也屢屢發生,這些都是NFT市場早期不可避免的現象,此外,天價NFT背后反映出當前市場的隱患:缺乏公允的定價體系。簡單來說,目前NFT作品缺乏統一的估值標準,無法做到公開、公正,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靠共識在支撐,但NFT本身流動性較差,一旦共識消失,NFT的崩盤速度可能比其他虛擬貨幣還要快。
NFT的發展有其兩面性。目前NFT市場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尚沒有針對NFT的監管機構對其監管和規范,所以更多的時候需要持有者強化自身的防護意識,保證自己NFT的安全性。在此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在存放收藏品時,不應把收藏品全部放在一個錢包中,分散來放是最能提高防盜安全性的方法;
二是定期清理權限授予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三是注意分辨真假,關注官方信息。如果遇到可疑郵件,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聯系確認;
四是杜絕投機心理,選擇一個安全正規的良好平臺。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