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農商行評級被下調 旗下村鎮銀行利用“白名單”高息異地攬儲
【摘要】村鎮銀行再現存款“白名單”,意在突破地域限制高息攬儲。
近日,記者獲悉集安惠鑫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安惠鑫村鎮銀行”)的APP原本顯示存款產品均已售罄,但在用戶開通存款“白名單”后,界面則出現9款存款產品,且存款產品利率均高于銀行掛牌利率。公開資料顯示,集安惠鑫村鎮銀行系延邊農商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延邊農商行”)子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延邊農商行總資產為469.43億元,營業收入由2020年的15.55億元下降至11.24億元,凈利潤由1.35億元跌至0.33億元。延邊農商行發起設立共計28家村鎮銀行,截至2020年末,28家銀行各項存款合計367.51億元,各項貸款合計286.22億元,全年凈利潤合計2.49億元,同比下降8.69%。另外,延邊農商行大股東剛剛經歷破產、合并重組等問題。
旗下銀行違規異地攬儲
近日,記者獲悉用戶在集安惠鑫村鎮銀行開通“白名單”后,即可在該銀行APP上購買存款產品。
在未開通“白名單”前,集安惠鑫村鎮銀行APP顯示,“惠心存3個月”“惠心存6個月”“惠心存1年”等存款產品均為“已售罄”狀態,用戶亦不能購買其他存款產品。
*普通用戶軟件界面,截圖自集安惠鑫村鎮銀行APP
但在提供用戶姓名、身份證及電話號碼后,集安惠鑫村鎮銀行某客戶經理便為用戶申請存款“白名單”。隨后,用戶即可通過上述信息開通該銀行電子賬戶并進行存款。此時,集安惠鑫村鎮銀行APP顯示出9款“整整自由存”系列存款產品,存期分別為30天、46天、66天、90天、108天、180天、188天、360天、365天,起存金額為50元至5萬元不等。
*開通白名單后存款界面,截圖自集安惠鑫村鎮銀行APP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身在上海,身份信息亦非吉林省。此前,央行在《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起,禁止銀行通過各種渠道開辦異地存款,已發生的存量存款自然到期結清。
此外,集安惠鑫村鎮銀行多款存款產品利率高于銀行掛牌利率。銀行公布的存款利率表顯示,集安惠鑫村鎮銀行3個月、6個月、1年、2年期等存款產品利率分別為1.85%、2.05%、2.25%、2.85%,而開通白名單后的銀行APP則顯示,66天、108天、180天、365天的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分別為4.2%、4.5%、4.4%、4.6%。《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商業銀行不得采取以下手段違規吸收和虛假增加存款,其中包括高息攬儲吸存(違反規定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檔次,另設專門賬戶支付存款戶高息)。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除集安惠鑫村鎮銀行外,貴安新區發展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遼寧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銀行均曾出現或仍存在存款“白名單”,上述銀行大都為地方性中小銀行或民營銀行。
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金融與財務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長漢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銀行存款“白名單”制是銀行根據存款監管政策和存款客戶信用分層分類而采用的一種存款經營方式,其可促進銀行吸引優質客戶、促進銀行加強存款合規管理、優化負債結構和規模管理,但是,存款“白名單”制也可能帶來“存款平權”和存款便利性相關的爭議。
針對異地存款的風險問題,楊長漢表示,地方中小銀行出于盈利擴張和資產負債擴張沖動,在未經審批、未按法規要求的前提下跨區域經營如異地攬儲,易導致這些銀行忽略經營風險、突破審慎監管紅線。銀行線上APP具有跨時空經營優勢,但也須遵循有關互聯網存款、互聯網金融法規要求。
楊長漢進一步分析道,相比于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的攬儲壓力更大。客觀上,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在機構、人員、網點及網絡平臺等硬性方面遠不及國有大行,同時在品牌、信用、市場動員、負債管理能力等軟性方面也遠遜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在儲蓄存款業務方面,應在產品上加強存款創新、在經營上加強客戶服務、在渠道上以合規為前提加強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在市場上深耕區域地方下沉市場、在客戶選擇上優先零售客戶和長尾客戶。
“具體到村鎮銀行,它們的發展一直是我國關注的重點問題”,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表示,“村鎮銀行自誕生就肩負著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重任,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致力于服務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扶持涉農中小企業發展,為緩解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袁帥認為,村鎮銀行的設立宗旨是為了服務“三農”,應要實現親農、扶農、幫農、惠農、建“農民銀行”,村鎮銀行被賦予“立足地方、服務村鎮”的市場定位。
袁帥亦表示,村鎮銀行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如社會認可度不高,吸收存款能力較弱;產品單一,中間業務欠缺;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健全;法律體系尚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金融相關人才短缺,專業人才不足,隊伍建設乏力等,“因此,鑒于當前農村金融體系薄弱,資金供需失衡的現狀,大型商業銀行有責任、有義務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給予支持,要推行大型商業銀行與村鎮銀行合作。”
業績疲軟、股東重組
公開資料顯示,集安惠鑫村鎮銀行始建于2013年初,注冊實收資本2000萬元,股東結構為法人股與自然人股,其中法人股占總股本的25.1%,即為延邊農商行。集安惠鑫村鎮銀行為延邊農商行納入合并報表子公司之一。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發布的延邊農商行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延邊農商行共發起設立28家村鎮銀行,均納入并表管理。按區域劃分,位于吉林省內15家,河北省6家,福建省3家,云南省2家,湖北省2家;按股權份額劃分,該行持股51%(含)以上的有19家,低于51%的有9家。業務管理方面,各村鎮銀行獨立開展業務,延邊農商行對各村鎮銀行派駐董事,并視情況派駐監事長或行長,其他管理層由當地選聘。
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末,28家村鎮銀行總資產合計423.50億元,各項存款合計367.51億元,各項貸款合計286.22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合計2.49億元,同比下降8.69%。
延邊農商行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9月,銀行總資產為469.43億元,營業收入由2020年的15.55億元下降至11.24億元,凈利潤由1.35億元跌至0.33億元。去年7月,中誠信國際已將延邊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A+。
此外,延邊農商行第一大股東永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集團”)剛剛經歷了合并重組。永泰集團持有延邊農商行8.87%的股份,前身為永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控股”),旗下有兩家上市公司,分別系永泰能源(600157.SH)及海德股份(000567.SZ)。
2020年,發生債務風險的永泰能源先進行破產重整。2021年9月22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永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泰科技”)管理人的申請,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受理對永泰科技、永泰集團、海南祥源投資有限公司、海南新海基投資有限公司、永泰城建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實質合并重整。
*永泰集團部分資產被凍結,截圖自裁判文書網
2021年12月,永泰能源發布公告表示,南京中院裁定批準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永泰科技與控股股東永泰集團等五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計劃,新成立公司即為永泰集團,化解債務近600億元。該破產案例入選2021年江蘇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中國科技投資》記者分析道,大股東破產重組或將引發銀行股東結構的變化,從而使得銀行的公司治理與戰略不穩定,甚至會波及運營層面以及關聯交易風險,“銀行除了要力求股東相對分散,以及篩選股東要格外關注實力與規范原則外,還要盡量減少關聯交易和股東干預經營所引發的潛在風險。而在大股東爆發債務風險后更需要減持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以努力規避和減少關聯風險與損失”,柏文喜表示。
針對延邊農商行旗下村鎮銀行存款情況及其大股東破產重組對其影響等相關問題,記者分別致函延邊農商行和集安惠鑫村鎮銀行,截至發稿,均未獲回復。(以上來源:中科財經 記者 張婷 楊永潔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三農”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然而,長期以來,“三農”一直是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為了系統性地解決“三農領域”的金融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深化農村金融機構改革,提高農村金融服務質量。
當前農村金融供給未能完全匹配轉變的農村金融需求。農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收入來源相對集中、農業經營抗風險能力差等因素,給農村金融機構加大了風控的難度,導致了涉農貸款的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又進一步使得金融機構對農業,特別是對小微主體,的放貸意愿低。
目前,村鎮銀行已發展成為銀行體系內法人數量最多、單體規模最小、服務客戶最基層、支農支小特色最突出的“微小銀行”。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不僅具有“支農支小”的政策屬性,還具有 “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的銀行經營屬性。
村鎮銀行發展一直是我國關注的重點問題,村鎮銀行自誕生就肩負著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重任,作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致力于服務農村地區生產生活、扶持涉農中小企業發展,為緩解農村地區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村鎮銀行的設立宗旨是為了服務“三農”,就是要實現親農、扶農、幫農、惠農、建“農民銀行”,村鎮銀行被賦予“立足地方、服務村鎮”的市場定位。
但是村鎮銀行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突出體現在幾個方面,社會認可度不高,吸收存款能力較弱;產品單一,中間業務欠缺;風險管理體系不夠健全;法律體系尚不完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金融相關人才短缺,專業人才不足,隊伍建設乏力。
由于村鎮銀行的授信對象主要面向農戶和小微企業,這兩者均具有脆弱性和風險性,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盈利能力有限,且受自然條件的影響,不可預料的自然災害常使農戶暴露在風險之中。小微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薄弱,缺乏競爭力和經營管理不善,也存在著虧損的風險。并且,村鎮銀行成立的時間較短,農村居民對其缺乏了解,與國有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相比,農村居民對村鎮銀行的認可程度大打折扣。針對村鎮銀行的知名度不及商業銀行和農信系統,成立之初相當多的客戶認為村鎮銀行不保險,不敢存,我個人建議一定要強化村鎮銀行與地方政府部門,地方央企、國營企業的聯動機制,強化自身背書,進一步獲得當地群眾和企業的信任,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針對村鎮銀行應如何控制風險,我個人認為:
1)鑒于當前農村金融體系薄弱,資金供需失衡的現狀,大型商業銀行有責任、有義務對村鎮銀行的發展給予支持,要推行大型商業銀行與村鎮銀行合作。
2)地方政府要為村鎮銀行搭建宣傳平臺,幫助村鎮銀行提高社會知名度,村鎮銀行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業務營銷宣傳力度,進一步用優質、高效、誠信的實際行動來提高社會公眾對村鎮銀行的信任度。引導村鎮銀行科學分析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實際細分市場,在成本、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找準市場定位,推出與自身管理相適應,與“三農”和微小企業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3)盡快完善農村金融政策法規建設,從法律層面上為村鎮銀行良性運轉提供支撐保障,通過稅收、土地等多方面優惠以及賬目核銷政策促進資本融資積累,改善村鎮銀行信用創造能力,完善農村金融支農政策體系,擴展農戶借貸抵押資產的范圍,并對三農貸款給予適當的財政貼息補貼政策。
4)村鎮銀行可以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等信用工程創建活動,強化和農村各部門的溝通和聯系,掌握農戶、工商戶和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電子信用檔案,作為貸款的依據。
5)加強與縣政府、村政府的溝通,開展下鄉活動,強化對農戶、工商戶、企業的誠實守信的意識。
6)通過創新貸款抵押機制,如建立小組聯保、訂單擔保、倉單質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質押、農村房屋質押、大棚、養殖圈舍等農業生產要素質押機制、讓活體動物、果園等生物資產形成可質押物,并可參照大行的相關較為成熟的風控機制和管理機制,來填充解決客戶抵押物不足的難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