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結構怎么畫?繪畫人體基礎教程
人體結構怎么畫?繪畫人體基礎教程!前幾天看到一個好問題,拿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請問有什么好辦法檢查畫的人體是否正確?在我們練習的時候如何能夠檢查自己設計的動態中人體是否合格呢?如果人體掌握不好的同學就算是臨摹人體可能都會有一定的錯誤,置之不理會影響練習的效果。有什么好辦法嗎?
日本畫師ゆづあ的作品
如果大家想要學習繪畫的話,可以去輕微課網站看一下,里面有大量的繪畫學習資源、教程、素材。下載“輕微課APP”學習更方便!
但是在人體練習中并沒有絕對標準的說法,要練習人體,你得明白人體基礎是怎么回事:人體基礎其實可以分為2部分——比例+結構,像各種骨骼長短、肌肉的大小屬于比例可以處理的部分。那結構是什么?是關節的活動方式跟活動區間。
有些比例是可以夸張/變形/主觀處理的部分,但結構是基于生物科學的客觀事實,以理解為準。比例的變化,在不同風格下看似百變,但其實基本上畫手都是有遵循著一套其風格下相對完整的造型邏輯的。
寫實有寫實的比例,邏輯就是表現真實:
國內影視概設大佬 徐天華 作品
日系有日系的比例,邏輯就是簡化+適量夸張=可愛、萌。
比如弱化口鼻放大眼睛什么的。
國人畫師@Liyu黎 的作品
美式有美式(廣義上的美式)的比例,邏輯是更加強烈的夸張越取舍=更為突出的特征與動感。
法國畫師 Cécile Carre 作品
Q版有Q版的比例,邏輯是形似嬰兒,放大頭部比例達到可愛的效果。
新加坡畫師 Jr Pencil 作品
像上面這里Q版的比例基礎上,這位新加坡畫師加上了對眉毛又大又圓的處理,從而提升了辨識度,形成了個人化的風格。你想做人體創作練習,就得明確自己的造型邏輯是什么,例如并不能都以寫實邏輯去套就完事兒的。其次在某些不同畫師在個人化的風格處理中,那些普適性造型邏輯下的比例壓根不是按你普遍理解的來,是看人家他的作品里是怎么畫的。
更傾向那種藝術范疇里的表現風格。
而成熟的個人風格中,不管是像阿切的橡皮糖四肢、小頭小眼,小手小腳,
馬來西亞畫師,A站: @Tan Zhi Hui
馬來西亞大佬的大收大放,還是哈薩克斯坦太太的粗腿萌妹:
Nurzhan Bekkaliyev 畫師作品
這些畫師筆下的人物,雖然也都是“奇形怪狀”,不談你覺得好不好看/喜不喜歡的問題,但事實是這些人物的各部分比例依然維持著某種平衡。是的,“平衡”很重要。這種平衡不單體現了他們對變形節奏把控的功力,更說明了他們作畫時,自己心里/手上是遵循他自己的某種“邏輯”去做處理的。
雖然有時候這個“邏輯”具體是怎么樣,可能觀眾可能說不清、作者也沒想過要說清楚,但結果與邏輯一致,這就是“自洽”了。自洽啥意思?就是一些畫師會畫符合某種自我創作邏輯的內容,自己感興趣且自己看得懂的東西,不需要在意別人對其作品有額外偏差的解讀,就屬于“自洽”的創作形式。
想要做到邏輯自洽的變形,起碼需要先做到寫實/二次元的邏輯畫好人體比例。而除了比例節奏上的平衡,還有就是,至少他們不會讓你覺得“怪怪的”。這就是因為:除去各種比例變化,他們人物各個關節的結構都是處理得很正確的。
了解了關節才是真的了解了人體結構的關鍵。這里我從大佬proko的一段視頻中截取了一部分,做了這幾張四格圖來作為例子。而要想正確地處理好關節結構,也可分3個部分去理解~
1、關節的活動方式:
來自proko的某視頻,閱讀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往下
2、關節活動的位置:
3、關節可活動的區間:
而學習了這3個部分的知識之后,真正的難點在于:不同活動方式的關節是相互搭配組合,去讓我們完成各種復雜的動作的
這些基礎知識點不是短期內就能很快吸收成自己的繪畫知識儲備的,如果真的想練好人體,就這一小段的關節構造都需要經過學習理論+實操才能融會貫通。
新手如何畫出人體?繪畫人體結構教程!如果還有看不懂的朋友,可以多看幾遍,反正學畫畫就是一個死理,多練、多畫。希望大家在看完教程后能拿起筆勤加練習。好了,本期的教程就分享到這里了,我們下期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