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數字人助理“秒”成高考贏家 虛擬服務待市場檢驗
6月7日,高考首日,由百度推出的虛擬數字人度曉曉根據全國新高考Ⅰ卷題作文要求《本手、妙手、俗手》用1秒即興寫成的《苦練本手,方能妙手隨成》的作文刷屏網絡。實際上,機器人挑戰“高考”考題的例子屢見不鮮,2017年,“成都造”AT-MATHS僅用22分鐘就完成2017年北京文科卷數學題,得了105分。而此次度曉曉的寫作能力再一次重現刷新了人們對于“虛擬數字人”的認識。據悉,除了能夠“應試”,“度曉曉”的主要身份是為考生提供多種虛擬高考服務。
虛擬數字人和機器人相比,有哪些不同或者優勢? 相比身份型虛擬數字人而言,服務型虛擬數字人有哪些特點?未來市場前景是怎樣的?是否可以看作是一種對服務型機器人的替代或補充?
圖片來源:互聯網
理解能力和創作能力更強
據悉,度曉曉僅需40秒就能根據作文題創作40多篇文章。《苦練本手,方能妙手隨成》作文篇幅總長800余字,其中,既有心無旁騖、暗度陳倉、急功近利等常見成語,也不乏“YYDS”這種相對網絡熱詞。此外,文章還引用了古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窮山距海,不能限也”“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等古文,以及“一日新,翌日新”等俗語,“知識功底”可見一斑。曾擔任北京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的申怡老師給出了48分的成績, 而這樣的作文分數已趕超約75%高考考生。
百度集團副總裁肖陽指出,度曉曉此次寫作文獲得了百度文心大模型的加持,具體來說,是最新推出的ERNIE 3.0 Zeus千億大模型。通俗點講,文心大模型就像是一個見多識廣的“尖子生”“學霸”,它的理解能力和創作能力會比普通學生更強。
除了AI寫作,還有很多AI已經涉獵的領域。肖陽表示:“百度AIGC(AI創造內容)生產效果和效率的不斷提升,為實現創意內容生產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文心大模型的支持下,AI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夠實現創意作品的自動生成,包括AI作畫、AI寫歌、AI剪輯等。未來,基于大模型的AIGC將會開放賦能到更多的內容生產領域。”
“我們看到數字虛擬人的本質實際上是具有人類的外觀特征、行為特征或者思想特征的一種虛擬形象。和大部分的機器人來說,機器人更多是為了完成某一個任務或者某多類任務而制作的一類形體,所以虛擬人和機器人在某種意義上是不一樣的,虛擬人更加傾向于說存在于整個互聯網網絡之中,目前的虛擬人暫時是沒有實體的,而整個的機器人甚至于他是沒有人的形象,而有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機器人都是有實體的,這可以說是數字虛擬人和機器人最大的不同。”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記者表示。
互聯網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虛擬數字人某種意義上是各大互聯網科技廠商展示肌肉的一個集中呈現物,即內容創造、人工智能、動作捕捉和各種與之相關的技術的融匯,本質上,虛擬數字人不誕生新技術,而是用受眾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黑科技成果。
張書樂表示,服務型虛擬數字人更切合用戶剛需,即痛點上提供解決方案,類似常見的智能客服,且在痛點解決上會逐步通過垂直領域來發力,例如高考。這種在垂直領域發力的關鍵點,即人工智能技術還不夠“智能”,只有在垂直領域才能夠讓用戶少一些“智障”體驗。或者說,是過去生硬的智能客服的升級版。
能夠更好地完成交互需求
除了能夠“應試”,“度曉曉”的主要身份是為考生提供虛擬服務。據悉,這款服務型虛擬高考數字人助理,其整合了多模態交互技術、3D數字人建模、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多項技術能力。度曉曉不僅能在查分、報志愿、查錄取等重要高考節點推送提醒,確保考生、家長不錯過任何重要信息,還能根據考生的不同特點智能推送個性化的報考推薦和優質內容。
同時,度曉曉還能與考生進行智能聊天對話,通過情感陪伴的方式幫助用戶緩解壓力與情緒波動,全程陪伴考生和家長。
江瀚表示,當前我們看到的是數字虛擬人和服務型機器人來說,最大的優勢是它更多的能夠完成交互的需求,而不是去完成某些具體的工作任務。虛擬人的整個概念實際上代表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更進一步。“所以對于當前來說,數字虛擬人代表整個人工智能體系正在向著有自我思考能力,有整體的市場發展和服務能力,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應用場景更加廣泛等方向發展的一個新技術體系。”江瀚說。
據悉,服務型虛擬數字人區別于身份型虛擬數字人的一大核心要素在于其可利用深度學習模型,驅動呈現自然逼真的語音表達、面部表情和動作,還可通過預設的問答庫、知識圖譜,實現與現實世界的交互,原本需要真人但可以標準化的工作,都可以用服務型數字人代替。
張書樂則認為,服務型虛擬數字人給用戶一個更親近的感覺,較之機器人而言,內核并無區別,但容易被用戶自動帶入“人性化”的人設。
江瀚表示,當前的數字服務型數字虛擬人完全可以完成很多類的工作,而且在很多的場景,特別是客服類場景以及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的場景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數字虛擬人的應用可以極大地節省人力成本,降低企業的相對而言的經營壓力,能夠真正地推動整個服務體系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服務型數字虛擬人會比單純的服務機器人有更加廣闊的空間,而且伴隨著技術的普及,成本也會逐漸降低,整個市場值得更好的期待。
“它的優勢就在于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全時化、個性化、定制化的內容版本的升級。服務型機器人更多是服務于實體,其改造、升級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而服務型虛擬數字人進行一個迭代改造,成本比較低。”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副教授王鵬也如此表示。
新嘗試試還需時間驗證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記者表示,目前,虛擬數字人技術結合實際應用場景領域,切入各類,形成行業應用解決方案,賦能影視、傳媒、游戲、金融、文旅等領域,根據需求為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但更為客觀的事實是,虛擬數字人當前仍處在比較早期階段,需要不斷的試錯與探索,很多技術仍不成熟,能實現的展現方式也有待優化。
從虛擬主播到虛擬數字人,一片新的藍海正在打開,放眼未來,可能還會出現“虛擬教師、虛擬心理咨詢師、虛擬陪伴助手”等身份。虛擬數字人產業呈現出極大繁榮前景,基于虛擬形象帶來品牌價值的增益,開啟了品牌IP數字化的布局。未來,虛擬數字人一定會為品牌傳播與品牌數字化帶來更多的創意可能。
“ 在目前階段,打造數字虛擬人具備不低的技術門檻,這或許也是許多創業公司并沒有選擇從一開始就走這條道路的原因。”袁帥說,任何一個行業若想真正擁有長久地發展,則必然需要在市場上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在商業化探索上,虛擬數字人不過處于剛剛開跑的階段。究其原因,作為一個高科技物種,相較于打造一個虛擬數字人所需要的成本,目前的虛擬數字人變現情況顯然并不盡如人意。
“在對于未來的探索上,虛擬數字人產業尚還面臨著一些需要突破的難題。由于企業主要應對的場景高度定制化,大規模化復制上存在一定問題,導致虛擬數字人的應用無法快速推廣到各行業。虛擬數字人在行業標準上的匱乏,也成為了限制虛擬數字人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主要原因。”袁帥認為。
博士智庫主任鄧偉強對記者表示,虛擬數字人產業目前發展制約于開源碼較少、技術高、平臺未見聚集效應三大問題,百度高考助理度曉曉是虛擬人的新突破,新嘗試試還需要時間驗證成效和變現能力,問題關鍵還是回到虛擬人的作用是服務需求側還是創造供給側,市場是虛擬人最好的教室。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李洋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