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暑期旅游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預計鄉村游持續火熱
隨著各地新冠疫情防控形式持續向好態勢鞏固,旅游業加快復工復產,端午假期旅游市場逐漸回暖。暑期旅游旺季將至,旅游消費潛力是否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暑期旅游市場的熱點又是什么?
多位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暑期旅游消費潛力必然會得到進一步釋放,預測鄉村旅游將是較為活躍的旅游形式之一,同時露營、登山等戶外旅游項目也將大受歡迎。
配圖: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京西古道景區內 靜花緣·妙峰小筑精品民宿小院
鄉村旅游市場持續火熱
近年來在近郊住民宿、體驗鄉村文化已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假期旅游的選擇。據民宿預訂平臺途家民宿此前發布的端午小長假報告顯示,隨著全國疫情防控趨穩,北京、上海民宿市場加速回暖,部分熱點鄉村民宿一房難求,京郊民宿端午預訂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七成;廣東省民宿預訂量較去年端午同比增一倍。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記者表示:“暑期旅游消費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但今年增長較往年可能會略顯乏力,近郊游、鄉村游預計會繼續成為熱點之一。”
某民宿預定平臺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期,消費者出行旅游意愿強烈,六月中下旬各地酒店預訂數量較前幾個月有明顯提升,其中鄉村民宿預訂尤其火熱,咨詢電話也明顯變多,咨詢問題主要集中于親子出行住宿等方面。”
浙江杭州的一位八零后周女士向記者分享了她的暑期計劃:“兒子六月末放暑假了,七月份給孩子報了興趣班,想在開班前帶他出去放松一下,但時間太短又不能走太遠,在湖州定了兩間民宿,價格經濟實惠。”
和弘連鎖咨詢董事長兼總經理文志宏對鄉村民宿預訂的火熱表示并不意外,他告訴記者:“鄉村在地理環境、餐飲特色等方面具備優勢,同時住宿性價比較高,因此廣受歡迎。而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配套產業不斷成熟,鄉村民宿的設計風格、服務品質、餐飲特色不斷升級,相應的市場也越來越大。”
配圖:位于北京市密云區高嶺鎮小開嶺村內 靜花緣·花田山舍精品民宿小院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鄉村旅游已是當下是最為活躍的旅游形式之一。近幾年,鄉村旅游市場需求旺盛,我國鄉村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4.5%,尤其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下,鄉村旅游市場發展潛力十足。”
露營旅游市場發展壯大
除了鄉村旅游市場持續火熱外,今年春天以來,露營旅游市場迅速發展壯大,并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和潮流。“賞花+露營”“房車+露營”“露天音樂會+露營”“旅拍+露營”等眾多特色精致露營產品受到游客青睞。據去哪兒平臺顯示,今年端午相關露營產品搜索量較去年增長2倍,預訂量漲幅近三成。
全聯并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有許多城市在市內公園、綠道劃定帳篷區,對露營加以引導并提供配套服務,還有很多城市借節假日名義打造露營節,希望以此帶動更多旅游消費,預計暑期露營依舊是最熱門的度假產品之一。”
記者咨詢了浙江寧波一露營基地負責人了解到:“最近一到周末營地內帳篷、餐位都是爆滿,暑假將至,已經有許多人開始預訂六月底和七月初的場地。”
配圖: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京西古道景區內 靜花緣·夢回古道精品民宿小院
安光勇稱:“受疫情影響,主題公園、電影院等傳統的游樂項目開放受限,而露營這種旅游方式既可以滿足市民節假日出行的需求,又可以滿足特殊時期小規模、人群不那么集中的安全需求,因此備受游客青睞。另外,越來越完善的居住環境使得大家在住所附近也能夠找到露營點,大大降低了露營的移動成本,露營裝備的價格也越來越實惠,使得能夠參與露營活動的群體不斷擴大,露營旅游發展前景廣闊。”
袁帥也看好露營旅游的發展前景,但他也表示:“露營旅游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露營地存量不多、基地配套設施也不是十分完備,相關人員、安全、衛生等問題尚需解決。”(以上來源:證券日報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配圖:位于泰山風景區東麓大津口鄉 東岳山居精品民宿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自新冠疫情席卷以來,旅游業受到的沖擊很大、損失也十分慘重。雖然之后有所恢復,但反反復復的業務成本相當大,旅游企業挑戰不斷。門票降價必然會的旅游業帶來促進作用,但是我認為這是短期的提振效益手段。
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與其它產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新業態也在不斷涌現,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綜合帶動作用更加凸顯。通過旅游飽覽祖國秀美山河、感受燦爛文化魅力,有力地提升了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旅游演藝、文化遺產旅游等蓬勃發展,旅游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發揮了更大作用,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領域,更加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振興支撐點!
當前旅游業發展,我認為要具備充分深刻的認知,打破傳統的經營觀念,首先,我國已全面進入“碎片化旅游時代”,90后新消費主體的登場,正自下而上地加速著供應鏈的迭代,消費移動化、需求個性化、目的地IP化、產品細分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其次,要推進區域旅游合作體系建設,加速旅游業態標準化推進,完善執法監督體系、旅游人才培養體系,提升旅游業“軟實力”,將傳統旅游與數字技術、電子商務、直播、融媒體等有機結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切實提高旅游業等第三產業服務的質和效。最后,文旅融合是旅游目的地實現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徑。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資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場。要以旅彰文,讓旅游助力文化傳承,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文化和旅游的結合,實現進一步拉動內需、踐行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繁榮市場、擴大就業、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文化+旅游”重要橋梁和紐帶作用;同時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打造智慧全域旅游升級態勢,提高旅游業務的綜合管理和運營能力,創建優質的旅游生態環境,提升旅游的服務品質。
隨著5G、VR、AI等數字技術日臻成熟,以及近些年新冠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數字化旅游更多的場景正在加速落地:智慧景區、云旅游、元宇宙……當傳統旅游產業與科技相遇,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應運而生。科技賦能,讓旅游產業的發展擁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技術橋梁的搭建,也讓旅游有了更加具體的場景,我認為在后疫情時代消費市場將迎來一場更深刻的變革,以線上升級消費和創新體驗為代表的需求,將加速旅游產業融合駛向在云端升級的快車道。
產業融合是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新選擇,并逐漸成為產業提高生產能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跨界融合,充分發揮旅游業其自身極強包容性和產業帶動性的特點,讓“旅游+”成為多產業發展“增效器”,成為帶動產業振興的串聯,通過旅游業第三產業,與一產融合,帶動拉動二產,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如此能夠進一步提振旅游產業的經濟效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