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丟掉百億美元市值,步俞敏洪后塵,又一位大佬“直播賣菜”
【摘要】和羅永浩、俞敏洪一樣,直播帶貨仿佛成為失意大佬們共同的選擇。“屢敗屢戰”的羅敏,能在預制菜風口上再度起飛嗎?
東方甄選直播間近日火出天際,帶動了其背后的新東方在線股價也一度枯木逢春。趁著這股東風,下場親自直播帶貨的大佬,也不只俞敏洪一人。
趣店創始人羅敏,日前也開始直播“賣菜”了。6月15日晚,羅敏與前《奇葩說》選手楊奇函一起搭檔,在抖音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首秀,為自家公司新項目“趣店預制菜”帶貨。
在羅敏的直播間里,一款酸菜魚能夠賣到9.9元的低價。在直播過程中,羅敏多次親自上陣試吃,中間還穿插了“報菜名”表演活躍氣氛,以及對名菜的發展歷史進行文化科普,并稱自己“和新東方的俞老師一樣,在做業務轉型”。
蟬媽媽數據顯示,6月15-16日兩天時間內,在名為“趣店羅老板”的抖音賬號里,羅敏連續開了四場預制菜賣貨直播,單場直播最高在線人數超3萬,銷售額為238.5萬元。截至6月20日,這個賬號的粉絲為24.6萬。
在賬號的自我介紹中,羅敏寫道,自己“2005年北漂創業,2017年帶領趣店美國上市,2021年二次創業預制菜行業”。至于為什么進軍這個行業,羅敏稱,“因為它能真正幫助到數以萬計的農民、漁民、牧民。用互聯網去幫他們打開銷路。”
了解羅敏的人都知道,“創業”二字一直貫穿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據《財經天下》周刊粗略統計,預制菜至少是他的第15次創業。根據公開報道,包括趣店誕生之前的各種小試牛刀的經歷,羅敏創業經歷異常豐富,其中不乏送餐、在線教育、社交等熱門風口,可謂是互聯網領域最強“追趕風口”的人之一。但目前,羅敏的趣店市值已經從當年的百億美元跌落至不到3億美元,羅敏曾經涉足的汽車、教育、奢侈品電商等項目也都先后折戟。
和羅永浩、俞敏洪一樣,直播帶貨仿佛成為失意大佬們共同的選擇。但“屢敗屢戰”的羅敏,能在預制菜風口上再度起飛嗎?
趣店蒸發百億市值,羅敏屢敗屢戰
羅敏踏進直播間前不久,趣店剛剛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但業績并不令人滿意。財報顯示,趣店第一季度總營收為2.018億元,同比下滑60.9%;歸屬于趣店股東的凈虧損為1.42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凈利潤4.784億元,由盈轉虧。
趣店于2014年4月創立,從為大學生提供信貸解決方案起家,經營包括校園貸在內的小額信貸產品,但其業績已經連續幾年下滑。年報顯示,集團總收入從2019年的88.40億元減少至2020年的36.88億元,并在2021年繼續下降至16.54億元。對應的同期凈收入分別為32.643億元、9.588億元及5.859億元,也是逐年降低。
趣店在財報中稱,歷年來幾乎所有收入均來自其信貸業務;鑒于國內在線消費金融市場監管的不確定性,為保持資產質量,集團大幅縮減信貸業務,并預計其收入將在2022年上半年繼續錄得下降。
趣店的股價也長期在1美元上下徘徊。截至6月21日美股收盤,趣店每股報1.13美元,總市值僅為2.85億美元。在幾個月前,趣店還因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收到了紐交所的退市警告。
80后羅敏的創業人生,是被李彥宏、馬云等的成功故事開啟的。
2004年,羅敏在大學畢業后先是找了一份波導手機東南亞市場銷售的工作;一年后,他決定考研,目標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但初入北京的羅敏沒有急于備考,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聽企業家講座之上。聽了200多場講座后,受到互聯網大佬們創業故事的激勵,他果斷放棄了考研,一頭扎進了當時的創業大軍之中。
彼時,王興的校內網正如火如荼,羅敏也做了一家社交網站“底片網”,但在花光了啟動資金后這個項目不了了之。據媒體報道,后來,他又創辦了“紀念日”禮品銷售網站、做了PC版的賣盒飯平臺,前后經歷了五六個項目,方向涉及汽車團購、在線教育到智能設備等,平均每兩個月就會嘗試一個新項目。
2014年3月,羅敏上線了針對大學生分期購物的平臺趣分期。這一次,他終于站對了風口。趣分期獲得了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唱吧創始人陳華 、梅花天使創始人吳世春等知名投資人投資,并拿下了支付寶這一重要的流量渠道。2016年,公司全年凈利潤達到5.77億元。
2017年10月8日,屬于羅敏人生的高光時刻到來,趣分期升級為趣店集團,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當年在美國融資規模最大的中概股之一;在敲鐘上市當天,其市值一舉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13億美元。趣店的投資人們也獲得了豐富回報,據報道,梅花創投創始人吳世春從中獲得的回報超過1000倍,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則直接套現了3.45億元。這一年,34歲的羅敏也以125億元身家登上《2017年胡潤80后富豪榜》的第7位。
(圖/抖音號“趣店羅老板”頭像)
然而,趣店“上市即巔峰”,迅速迎來了轉折。2017年底,《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發,隨著監管加強,趣店的核心業務陷入校園貸爭議,公司和羅敏都因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羅敏公開回應稱,用戶“不還錢就算了,當作福利送你了”,也沒能抹平輿論風波。趣店的股價也一路下跌,市值在半年之內就跌到了10億美元以下。
羅敏不得不為公司尋找新的增長點。
2017年10月,羅敏正式對外披露了旗下汽車新零售業務“大白汽車”。與趣店類似,大白汽車的目標客戶群體也是低線城市的“小鎮青年”,要幫他們通過融資租賃,以最低10%的首付,買上“人生第一輛車”。
大白汽車項目推出后,迅速布局了超百家自營門店。在2018年前三季度,大白汽車在集團的季度營收中占比都在30%以上。羅敏曾稱,“2018年大白汽車要賣出10萬輛,躋身全國汽車零售商的TOP 5”。
但在看似優惠的購車方案背后,大白汽車的“高月供”模式也遭到不少消費者的吐槽。據報道,有消費者稱,大白汽車所謂的“零利率購車”,最后的利息最高可達到車價的30%。快速擴張的大白汽車又經歷了快速的關店、縮減規模。2019年5月21日,其平臺上的新車銷售業務正式停止,項目宣告夭折。
隨后,羅敏又瞄上了奢侈品電商領域。2020年3月,趣店高調推出了跨境奢侈品電商平臺“萬里目”。萬里目平臺名稱寓意“不遠萬里,全球甄選”,平臺涵蓋的商品品類有包袋、服飾、鞋履、護膚美妝等。隨后,趣店又用1億美元投資了寺庫,成為其大股東。
為了向外界表示公司向該領域進軍的決心,萬里目曾重金聘請了賈乃亮等明星作為代言人,并推出了“百億補貼”活動。有消費者表示,其售賣的商品甚至能比其他平臺便宜幾百到上千元。
但趣店選擇的奢侈品電商之路并不好走。零售電商智庫及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曾表示,用戶已習慣線下消費奢侈品,而奢侈品在線銷售也還要面臨產品鑒定的高成本和供應鏈端的挑戰。2021年1月,寺庫宣布私有化,趣店也因此損失慘重。同年4月,“萬里目”也進行了庫存清倉。
奢侈品電商出師不利,但羅敏對“萬里目”這個名字寄予的期待仍在。于是,他將希望轉移到了2020年底趣店啟動的教育項目“萬里目少兒”身上。該項目主打少兒全品類素質教育,包括游泳、樂高、網球運動等。趣店曾表示,在2021年第三季度,該項目已簽署了37個萬里目少兒成長中心租賃協議。
但K12教育的風口也在2021年止歇。2022年3月2日,羅敏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是時候說告別了,讓小朋友快樂健康成長的初心仍在,但疫情不允許,太多太多的不允許……”文下還配了一張萬里目少兒項目相關的圖片。
實際上,趣店的嘗試還遠不止這些。據了解,集團還曾推出高端家政項目“唯譜家”、K12項目“趣學習”、校友匿名社交項目“相同”等,但這些項目幾乎都只維持了幾個月而已。一位趣店內部員工曾向媒體透露稱,公司的“新項目做了一個又一個,卻沒一個成功的”。
趣店上市之初,羅敏在35歲生日時曾意氣風發地放出豪言稱,從2018年開始,“公司市值不達到1000億美元,我不領薪水和獎金”。但短短4年之后,趣店卻走到了退市邊緣。
“羅敏身上的最大問題是太容易受別人影響,這注定讓他沒法在一條路上堅持下來。”一位與羅敏有過接觸的人士對《財經天下》周刊說。
現在,羅敏又“看中”了電商直播賣預制菜。但是,它能撐起羅敏新的夢想嗎?
預制菜是下一根“救命稻草”?
2022年3月,趣店推出了趣店預制菜品牌“QD食品”。根據官方描述,QD食品面向工薪階層家庭,旨在為用戶提供方便的烹飪體驗、新鮮的食材、美味的口味和“物有所值”,商品價格范圍在折扣前基本約在12.9-44.9元之間,消費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和抖音進行訂購。截至2022年4月15日,其已提供超過30個SKU,有超過8萬名獨立用戶下單。此外,趣店還再度邀請了明星賈乃亮作為其品牌代言人。
《財經天下》周刊在“趣店預制菜”小程序上看到,售賣的產品涵蓋了家常菜以及川菜、湘菜、粵菜等菜系,熱門產品包括49.9元的肥腸雞火鍋、29.9元的小炒黃牛肉、19.9元的啤酒鴨等。并且,公司還在招聘電商直播運營、抖音直播運營負責人、供應鏈管培生、短視頻攝影剪輯師等與直播帶貨相關的工作崗位。
(圖/趣店預制菜小程序截圖)
羅敏所售賣的預制菜,在很多人眼中,已經不算新鮮事物了。近年來,預制菜行業成為新的風口。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并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在羅敏之前,另一位大佬陸正耀也同樣被預制菜領域的熱度所吸引。瑞幸之后,陸正耀先是跟隨創投圈的“吃面”風潮,做了趣小面項目;隨后,在今年年初,其預制菜項目“舌尖工坊”也正式啟動。
一向喜愛“追風口”的羅敏,選擇將預制菜作為下一個“賭注”,也就不難理解了。
趣店在2021年年報中,也用了較大篇幅講述其預制菜業務,其中稱,“預計近期的現金需求將在很大程度上與擴大QD食品業務的計劃有關”,比如將投入大量營銷費用,以擴大QD食品的用戶群;此外,為支持QD食品的增長,集團也可能投入大量開支以建立食品制備及履行設施。
財報中還提到,QD食品將在2022年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此看來,預制菜被趣店寄予厚望。
但是,在這個領域內,趣店還要面對眾多的競爭對手。太平洋證券報告中提到,預制菜行業已聚集了眾多玩家,包括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以及海底撈、賈國龍功夫菜等餐飲企業,也有味知香等預制菜和餐飲供應鏈龍頭企業。而新入局的趣店,在預制菜領域還明顯缺乏足夠的積累。
趣店也清楚這一點。公司在年報中提道,集團將應用一套全面的標準來評估每個潛在的食品供應商,標準包括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市場聲譽、資格、生產能力和定價等;每道新菜在提供給消費者之前,都要經過集團員工和外部各方的幾輪品嘗。此外,集團 還會定期推出新菜肴,以擴大消費者的選擇,并提升其體驗。
但公司也提到,QD食品業務運營的大部分方面經驗非常有限,例如產品設計、供應鏈管理、履行和用戶獲取等,因此,初期公司也可能會因經營該業務而蒙受損失。
對于創業者來說,預制菜是一個好選擇嗎?
對此,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雖然預制菜市場發展迅速,但行業中也依然面臨痛點。例如,在物流方面,預制半成品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對產品新鮮度的要求限制了單個企業的產品配送半徑,物流成本較高。因此,目前的半成品菜企業通常只能覆蓋一定地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半成品菜龍頭企業。另外,由于我國不同地區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多數預制菜商品很難在其他區域銷售。
部分業內人士對預制菜創業項目的發展情況也并不樂觀。一位行業人士介紹稱,近期能走進大眾視野內的預制菜產品,普遍指的是預制菜肴,占整個預制菜行業的市場份額極小;因此他認為,預制菜市場在經歷了目前的“吸金期”后,也許很快就將進入“萎縮”期。
有助科技首席運營官張艾潮早年也曾在預制菜賽道創業,他甚至一度判斷說,預制菜的風口期在今年一季度就要結束,“但現在受到疫情的影響,預制菜又熱了起來,但這個熱度能持續多久還不好說。誰能真正在行業里留下來,預計到三四季度才能看到。”他對《財經天下》周刊表示。
大佬創業的盡頭,都逃不過直播賣貨
幾次轉換賽道的羅敏,還是進軍了直播領域賣菜。轉行“帶貨主播”,似乎成了商業大佬們的共同選擇。
隨著直播帶貨成為新零售業態流量的新法寶,自2020年起,一眾企業家都紛紛踏入了這一行,挑戰起了自己的“鏡頭感”。包括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也都先后下場親自直播。
2018年年底,董明珠和雷軍的賭約快要出結果時,董明珠還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年輕人不能都去搞抖音”。但2020年一季度,格力出現營收凈利雙降,銷售額比預期目標少了300多億元,董明珠也毫不猶豫地走進了直播間。“沒有銷售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利潤,但9萬員工的工資還繼續開。”董明珠說,“怎么讓幾萬個專賣店重新認識自己,怎么樣改變自己的營銷模式,這是我去嘗試直播的原因之一。”
據公開數據,董明珠在2020年親自參與了13場直播,帶貨金額476.2億元,相當于10部《流浪地球》的總票房。在今年剛剛過去的“618”電商大促期間,董明珠也不遺余力地給品牌周邊產品帶貨,一款原價5000元的格力智能手機售價只有2000多元,還有99元的臺式小風扇,她說“一臺只賺幾塊錢”。
比董明珠“下海”還早的梁建章,直播風格更加放得開。2020年的直播里,為了效果,梁建章“放飛自我”,不僅秀出了各種造型形象,還在直播中玩變臉、跳海草舞、組樂隊、唱越劇。
2020年4月走進直播間的羅永浩,后來成為了“抖音一哥”,并用兩年時間,基本還完了錘子科技的6億元債務,羅永浩在日前宣布,“真還傳”接近尾聲,自己將退網重新創業。隨后,俞敏洪的東方甄選直播間用“雙語直播”的獨特方式,接過了老羅的“班”,新東方在線的股價也在近日經歷了一輪暴漲暴跌。此外,搜狐創始人張朝陽直播講物理課、當當創始人李國慶帶著美女模特直播賣酒也先后出圈。
直播帶貨,似乎已經通過了市場驗證,成為企業們成功“轉型”的一條捷徑。因此,羅敏也選中了直播帶貨,作為其預制菜項目的重要營銷渠道。
但是,這并不是一條所有人都能一帆風順走通的路。董明珠在線上收獲流量的同時,格力的線下渠道轉型問題仍然存在。俞敏洪在去年11月開始直播帶貨后,也曾有長達半年的時間“無人問津”,業績慘淡。
羅敏想要通過“直播賣菜”方式“翻身”,還要經過更多的考驗。(來源:《財經天下》周刊 AI財經社 作者:陳暢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
(2022年2月26日,北京朝陽路盒馬鮮生超市的預制菜銷售區,圖/視覺中國)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近年來,由于疫情的影響以及冷鏈技術水平的逐步完善,預制菜行業在餐飲和居家消費的推動下迎來行業風口,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預制菜在中國屬于剛起步階段,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冷鏈物流布局,預制菜市場將BC端同時加速發展,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中國預制菜規模約為10720億元。
對于預制菜的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目前中國預制菜行業多以B端市場為主,近年來在互聯網多元化營銷的助力下,預制菜產品將在C端市場快速發展。目前,預制菜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于一二線城市,主要原因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忙于工作,無暇做飯,同時又注重格外關注飲食健康,外賣和外出就餐不能滿足他們的就餐需求。
雖然預制菜市場發展迅速,但行業依然面臨一些痛點制約行業發展,比如產品口味、供應鏈以及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等。其中,物流配上方面,預制半成品菜產品依賴冷鏈運輸,物流成本及產品新鮮度要求限制了單個企業產品配送半徑。目前半成品菜企業通常只能覆蓋一定地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半成品菜龍頭企業。另外,由于我國不同地區飲食習慣差異較大,多數預制菜商品很難在其他區域銷售。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