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司品牌部,組織如何建立
作者:朱立陽
最近收到了讀者留言,問:品牌部架構怎么搭建?
因為過于復雜,所以用書面進行簡單答復。
前言:品牌部,因業務而生正如大家所困惑的,百度搜不到品牌部的架構。
因為各個公司,各個行業,各個組織對品牌的理解不同,需求不同,所以各個公司品牌部的架構都不盡相同。
如果想問:品牌部如何設定?那要往前再問一個問題:你的品牌部目的是什么、工作職責是什么?樂視有個血的教訓:戰略決定業務、業務決定組織、組織決定人員。這就是所謂的體系化思考,落在品牌部為什么要有上面的具體案例了。
01.為什么有品牌部,不只有市場部
品牌,是高級營銷工具,是企業進入高級營銷市場,脫離傳統促銷思維的高端營銷領域。我們所向往的頂級大牌,都是脫離促銷走入品牌價值經營而打造的,這恰巧是我們國內品牌的弱點。因為我們過于利益導向,促銷為核心的市場工作做多了,品牌價值反而在受到反噬。
舉個例子:市場部雖然在一直幫助業務賺錢,但是,市場工作在消費者側看起來,更像短期的利益交換談判。促銷往往冰冷而讓消費者缺乏情感依戀,很多企業投廣告有銷量,一停廣告就無人知曉,就是這個原因。這也是“企業反復砸流量有銷量,但一直做不出高價值品牌”的原因。(所謂高價值,就是在封樓的時候,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交換的可樂????)
品牌部的存在,是為了經營長時間存在的品牌。它是為持續增長,而能進入高價值競爭領域,所必須的軟實力載體。雖然依靠不斷投入廣告,形成市場占有,也能做到形式相似,但在長期留住用戶,不斷形成粘性的習慣上,離不開品牌的經營和努力。
02.品牌部的組織機構,因目標而定
一般的公司,品牌和市場往往是合并的。這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很多大型企業,尤其是在有相對完善的品牌管理的公司里,市場和品牌是嚴格分開的,因為KPI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品牌部是獨立運作的公司,那企業的品牌部,必須要完成以下幾個任務。這幾個任務,決定了有多少部門和多少人員。
Mission 1:品牌資產管理
一個企業的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對于國人來說,是很虛的。但是,你又能看到矛盾的一面:國人愛去迪士尼,也愛看海賊王,這無一不是無形資產。
大家往往無法深刻感知:無形資產是這么值錢。有些公司,很容易口頭認可這種價值,是實際上,預算分配、組織架構,是毫無行動的。因而,這些公司的資產,也不會得到特別好的累積。
從學術看:Brand Equity/ Brand Asset,都是品牌資產管理中常見的術語,從這個名字上大家可以清晰感知,這些都是值錢的東西。這么值錢的東西,我們不重視,是損失。因此,我們才看到了重視資產的案例:
網易主編王三三是資產、熊本熊是營銷產生的資產、美團的袋鼠耳朵是資產、奧利奧的扭一扭是資產、intel的等燈等燈是資產,這些都為長期品牌帶來認知收益。
如果有了資產不管理,它就會變得混亂,后果是:資產被混淆濫用。這并非危言聳聽,基本所有公司都會遇到這種混亂:集團自上而下的Logo不一樣、口號各異、顏色不同,就像是一家人穿紅戴綠,雖然都姓朱,但是不像一個宗族成員。
因此,公司要管理品牌資產,也就必須有品牌總監和主管。這樣品牌的戰略、品牌的策略、品牌的結構、品牌的規范、乃至品牌的價值經營,都有了歸屬。
Mission 2:品牌價值輸出
品牌的價值輸出,必然是依靠傳播的。品牌的傳播,認知度提升、美譽度、認可度都是關鍵指標。而品牌的輸出,手段是多樣的。
品牌的輸出,一般會以7個形式來展現:
1,品牌公關、企業公關:維護公眾形象,保護企業聲譽。長期企業對外溝通、關系管理、投資者關系、企業社會責任、危機公關。
2,品牌戰役:完成長期品牌戰略的規劃落地。
3,品牌合作:給公司置換資源,為公司獲取外部合作關系。
4,品牌媒介投放:降本增效,為公司進行批量采買,減少資金損耗,提高投放效率的部門。
5,品牌設計和活動:部分公司,有長期需求,例如年會和經銷商大會,難免要單獨成立的部門。
6,企業自有媒體:完成內容對外輸出和整理的內容部門。
7,內容營銷部門:專門負責內容營銷的部門。
這7個形式中,一般以品牌總監和經理為核心,管理品牌戰役。商務BD來負責異業合作,公關負責活動和對外長期溝通,編輯負責內容,媒介負責降本增效。遇到整合戰役,大家協同完成工作。
以上為一般企業的品牌部結構。這些結構,會隨著企業內部的戰略、人才能力,有一些變動。例如:不少公司,因為極為重視公關也會把公關列為副總級別管理的單獨部門,與CEO、董秘有更深入的生意上的整合關系。
進階模式:品牌賦能,不是口號
以前有個CMO講過一個笑話說:好的品牌部,還能看到回頭錢。這句話,其實蠻有意思,它體現了一種跳出盒子的理念。
我們雖然介紹了一些基本的組織架構職能。但這是套路,故而套路之外必有例外。之前我們講過,因為目標,所以做法不同。我們不妨做個大膽假設:品牌部的目標,就是“為組織賦能”。那它會變成什么樣呢?
答案是:任天堂法務部。
品牌部以往最受人詬病的就是只會花錢。
但我們也發現,很多品牌部正在采用以攻為守的態度。新的品牌工作者,發現了一個優勢——只有品牌部可以以“品牌”為交換價值,來獲得外部關系和利益。這使得品牌部不止于消耗預算,而有可能帶來反哺賦能的機會。
我們在目前的營銷環境中,可以清晰看到自造IP、與其他企業結為營銷盟友、自建品牌用戶的陣地等行動。賦能的思潮不僅在質問品牌部的價值,也在給品牌部指導新的方向。
新的模式中,品牌部可以成為發動機,而不是邊緣人。它可以帶來想法和資源,它可以幫助其他部門整合提效。其他業務部門,也不會認為這些品牌部“只會花錢”。畢竟約定俗成:在企業中,所謂的強勢部門和有用部門,就是創造價值的部門。決定這種能力的,不是部門名稱,而是部門實力。
所以,當任天堂法務部,打遍了世界無敵手。這樣的例子也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開闊思路,所謂的規矩,是人給人自己的限制。心里沒有墻,世上的路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最后,套一個公式:品牌部策劃+什么資源+什么其他部門=什么事
代入一下,你是不是會有些新想法呢?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