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發布亞太區節日大促購物新趨勢
2022年過半,但是值得中國出海商家與品牌把握的大型購物季正在開啟,眼前有延續至七八月的夏日購物季,遠一些還有包含雙十一、黑五的年終購物季。為了幫助商家和品牌更好地了解人們在節慶購物季期間的偏好與購物模式,以及跨境消費行為習慣,打造更符合人們期望的高效的大促營銷活動,Meta Foresight委托專業調研機構展開了一項新的調研,范圍涵蓋亞太地區12個市場的18,000多人,了解他們對年終大促購物的態度和喜好。今年的研究報告預告了以下六大年終大促購物趨勢。
消費者重返實體店,但網上購物趨勢不減
Meta的最新調研顯示,消費者正在回歸實體店,但人們在疫情期間形成的數字購物習慣仍然具有現實意義,這一點從人們對移動端的同等依賴可以看出:67%受訪的年終購物者表示他們會在實體店內發現令其感興趣的之前沒接觸的產品與服務,也有66%的人表示他們會通過手機發現這類新產品。總體而言,十分之七的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今年的年終消費金額將有所增加或與去年持平。
購物季也是探索季,大型促銷活動推動新產品被消費者發現和采納
人們會為購物季提前做準備和規劃,采購常用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樂于隨機地探索新產品和新品牌,享受發現的樂趣。有94%的受訪年終購物者表示,他們可能會嘗試一個新品牌,尤其是以下品類的產品:服裝和時尚(46%)、食品(46%)和電子產品(41%)。66%的年終購物者表示,他們喜歡意外發現自己不曾主動尋找的相關商品。
購物者對于不同節日促銷態度有所不同,購物習慣也不盡相同
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讓大眾對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得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它也為電子商務帶來一番新的繁榮景象,像“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和“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這樣的特定促銷節,變得比往常更加重要。
雙十二和雙十一是最受歡迎的大型促銷日,分別有79%及77%的受訪年終購物者參與。人們在這兩大促銷日購買的產品也有差別,人們在雙十二購買東西多是為即將到來的假日做準備,相對集中于服裝和時尚(39%),健康與美容(27%)。雙十一的銷售則主要集中在服裝與時裝(38%)和食品(31%)上。
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社交平臺上購物的比例更高
節慶購物季往往會帶來各式各樣的消費行為,從為他人挑選適合的禮物,買東西犒賞自己,到為家中聚會做準備等等。但人們搜索、發現和實現購物的渠道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社交媒體發現和購買感興趣的商品和服務,這類消費者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中比例更高,達到61%。
40%的受訪者表示曾在社交平臺上發現感興趣的商品并實現購買。89%的社交平臺購物者在網上購物時有過心血來潮的意外發現。這類購物者在移動端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可能性,與非社交平臺購物者高出1.3倍。67%的社交購物者購買過他們通過個性化廣告發現的產品。此外,66%的受訪社交購物者極有可能對那些與值得信賴的內容創造者和KoL合作的品牌產生信任。
娛樂性和沉浸式體驗會影響消費者的大促日購買決策
視頻或增強現實等沉浸式和娛樂性購物體驗日益成熟,為品牌與購物者建立聯系提供了新的機會。借助個人聯結和推薦(74%)、推廣內容(66%)和視頻內容(56%),社交媒體成為消費者發現和探索新產品與服務的有力渠道。
在接受調查的社交購物者中,有77%的人在網上觀看過或對直播購物活動持開放態度,在這類活動中,消費者會在短時間內完成從認知到實現購買的過程。增強現實(AR)技術對購物者也有很大影響,81%的人認為AR工具對他們的消費決策有影響。
跨境購物者更早開始購物,依賴即時商業通訊,關注品牌價值
過去幾年,跨境節慶消費者人數正在全球各地不斷增加,Meta對此類人群的定義標準是節慶消費品超過一半來自海外的消費者。Meta最新的調研顯示,55%的亞太地區購物者進行過跨境購物,而這些亞太區的跨境購物者往往比較早就開始規劃其大促期間的購物計劃,有33%的人會早于(在11月底之前)普通購物者。
在去年年底接受調查的亞太地區跨境購物者中,有70%的人向商家發送過短消息。他們表示,與真人交流的便利性和即時回復是他們給企業發信息的首要原因。品牌價值對亞太地區的跨境購物者也很重要,他們更加關注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46%)、講求道德/公平貿易的商業行為(42%)和可持續性(41%)。
品牌需要在大型促銷日之前開始創造曝光度,成為消費者考慮決策的一部分。品牌也需要出現在人們所在的地方,與他們不期而遇。Meta推薦四種關鍵的方式來幫助商家和品牌實現切實的觸達與互動。首先,品牌需要以社交媒體和移動端為先,并提供高度個性化的廣告體驗。其次,要能夠讓購物者通過一對一的即時通訊在真實的對話中與品牌建立聯系。第三,品牌應該借助AR、直播購物,以及可信賴的創作者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最后,品牌需要圍繞其品牌價值和目標幫助消費者建立信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