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云大功率“百瓦棒燈”突破技術壁壘,開辟補光燈新品類
眾所周知,攝影是光影的藝術,為了實現更多進光量和光照效果,專業相機廠商都會在感光原件(CMOS)上投入高額研發成本。專業攝影師在前期就能協調充足的補光,保障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下更好輸出商業畫質,但絕大部分團隊礙于設備成本和補光操作繁瑣,會采取景深調淺,ISO調大和大量后期修正的方法彌補前期光線不足的問題,有損畫質也降低了拍攝效率。
那么,市面上是否具備一款專業燈光功率,便攜免于調試,又能隨時隨地使用的大功率專業燈具呢?
智云填補市場空缺,實現便攜兼具大功率
“補光燈可以分為兩個大類目,一是便攜補光燈,功率在20-30W之間,使用場景有限;二是高功率攝影燈,功率大但繁瑣笨重,成本高,這就導致攝影師很難選擇均衡大功率和便攜性的外拍燈具,在此之前市場處于空缺狀態。”智云創始人描述到。為了減輕攝影師設備和效率負擔,順應市場用戶需求,深耕影像技術的智云將積累多年的電氣工程技術應用于補光燈研發,智云五倍FR100C棒燈(以下簡稱“智云棒燈”)也如期而至。
“智云棒燈我們稱之為“百瓦棒燈”,它同時具備專業的光效性能和普通發光道具燈輕便易用的特點,極具技術難度,目前在行業是全新的品類,也是一種全新的概念形態。”正如智云研發人員描述,這可能是目前市面上僅有的一款100W大功率便攜棒燈,完全彌補了市場空缺。智云棒燈綜合了專業和便攜燈具優勢,它僅有50cm的長度和920g的重量,就能實現同等輕量棒燈難以企及的100W亮度,照度更是達到了20708Lux,足夠照亮整個空間環境。一貫以“技術先行”為研發路線的智云,此次在棒燈的技術應用堪稱出道即巔峰。
突破輕量結構瓶頸,核心技術實現百萬功率
據了解,傳統燈廠雖有技術積累,但遲遲沒有開發大功率便攜棒燈。究其原因是研發百瓦棒燈難度較大,燈廠普遍使用較笨重的970電池方案,只能達到單顆30W功率,內置鋰電池雖有足夠功率,但無法兼顧大功率充放電,內置電池方案的供電功率技術遠遠無法滿足百萬輸出;其次是電調散熱問題,主流燈廠的電調部分效率不高,發熱嚴重,集中于體積小的便攜式燈光中會影響安全性和使用感受。最后,燈珠散熱結構和成本的沖突,無電池的百瓦專業影視燈價格大約在1000元左右,高額的成本也讓一眾廠商望而卻步。那么在燈具方面“初出茅廬”的智云采用了哪些方案突破行業技術壁壘,實現便攜大功率的彎道超車呢?
根據智云研發團隊描述,單一的散熱技術無法實現大功率散熱兼具便攜性,智云棒燈采用“散熱器+風扇矩陣”雙重散熱技術,有別于其他廠商為了降低開模成本和提高良品率采用縱向筋散熱器,智云棒燈率先使用橫向筋散熱器,效率更高、工藝更復雜,成本也更高,在同等風扇散熱硬件下,風道阻力更小,風壓更小,即便同樣分貝噪音也能保證5倍的散熱效率;此外,智云棒燈采用更密集的燈珠矩陣排布,同等體積發光面積更大更亮。高效散熱只是智云棒燈可實現100W大功率的技術基礎,作為一款便攜棒燈,大功率充放電也是行業一大難題。
據悉,智云積累的穩定器電調技術遠遠高于棒燈的生產要求,行業大多是百分級的調節精度,穩定器下放的技術可以實現千分級調節,效率由85%提高到了93%,達到精細調光不發熱效果;為了保證拿起就能用,拿出就能拍,智云棒燈使用的電路技術能實現PD快充兼容120W電源適配器邊充邊用,安全且便捷,充分為戶外拍攝和室內拍攝考慮。得益于優秀ID和比燈光復雜的動態結構,智云將核心技術整合,使得這款100W便攜棒燈成本更低、可靠性強、顏值出眾。
“工業的價值是提高效率,只有提高效率的產品才能生產更多紅利和價值,棒燈的高效率是智云多種技術的組合,也是研發為攝影師需求做的全情投入?!闭缰窃苿撌既嗣枋?效率決定了價值,每1W功率的提高都需要更多的電氣工程技術支持,作為市面僅有的100W大功率便攜棒燈,在開啟電源的那一刻,帶給攝影師的不僅僅是“亮得像太陽”一樣的震撼和驚喜,也十足看出智云為讓攝影師純粹回歸藝術創作的堅定決心和推動影像發展的企業責任。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