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騰訊成立XR部門 不止于為游戲服務
6月21日,市場傳出了騰訊正式成立XR(擴展現實)部門的消息。這也意味著騰訊正在向虛擬的元宇宙概念下注。
6月27日,在騰訊游戲“SPARK 2022”線上會議中,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馬曉軼以高保真數字人形式出席并發言。會后,馬曉軼對近期的市場傳聞作出回應:“我們最近成立了軟硬一體的XR業務線(部門),希望抓住未來4~5年內的機會,在軟件、內容、系統、工具SDK(軟件開發工具包)、硬件等各環節積極嘗試,打造行業標桿的VR(虛擬現實)產品與體驗。”
騰訊XR部門在組織架構上隸屬于互動娛樂事業群(IEG),該事業群主要包括騰訊游戲、騰訊文學、騰訊動漫等部門,馬曉軼負責IEG,向騰訊集團COO、IEG總裁、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總裁任宇昕匯報。
在今年的“SPARK 2022”上,騰訊鮮少談論游戲,而是花費了大量時間分享騰訊游戲技術在數字文物保護、工業孿生等非游戲產業上的解決方案。馬曉軼認為,在虛擬與現實加速融合的趨勢下,游戲技術正在數字文保、工業仿真、智慧城市、影視創作等越來越多的領域中被應用。對于此次新成立的XR部門,多位行業觀察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騰訊XR部門將不止于為游戲產業服務。
短期看好VR發展
此前相關消息顯示,騰訊XR業務的總負責人為馬曉軼,具體業務由NExT Studios的沈黎負責。NExT Studios是騰訊游戲旗下的獨立游戲工作室,該工作室開發的《三竹里》《死神來了》《尼山薩滿》等游戲曾收獲市場的關注與好評。沈黎曾在游戲公司育碧以及Epic Games China先后擔任重要職位,于2013年正式加入騰訊,2017年加入NExT Studios。
騰訊之所以選擇由IEG部門負責發展XR業務,是因為如今人們在廣泛討論元宇宙的背后,其實是對虛實融合的下一代互聯網形態有更強的需求和期待。“而游戲天然就追求高沉浸感、強互動性的體驗,尤其是隨著網絡游戲的普及,人們在線上已經可以構建非常有序的互動方式和虛擬生活形態。”馬曉軼說道。
易觀分析文化消費行業高級分析師王媛婭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在消費端市場,游戲是XR最重要的落地領域,游戲業務又是騰訊收入的半壁江山,騰訊能夠充分利用其游戲業務實力推動XR業務在行業內彎道超車。
XR是VR、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等技術的統稱,該技術利用硬件設備結合多種技術手段,將虛擬的內容和真實場景融合打造出更加真實的虛擬現實感。就像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如今業界普遍認為XR可能成為元宇宙的入口。字節跳動在去年斥巨資收購了VR公司Pico,據報道Meta(原Facebook)也將在未來四年內發布四款VR頭顯和兩款AR眼鏡。
目前,騰訊XR部門并未披露更具體的業務方向。馬曉軼透露,其一直在關注XR領域,并認為在VR交互設備方面,許多關鍵技術已在不斷取得突破,顯示屏在4K分辨率和亮度上已經得到提升,折疊光路方案在設備重量和體積上得以減輕,手部、眼動、表情追蹤的人機交互進化都將帶來顯著的沉浸感體驗升級。
馬曉軼判斷,技術突破之上,VR大概率在近幾年仍將保持專用設備的形態,大部分廠商將選擇像蘋果一樣,打造軟硬一體、垂直的、相對封閉的生態。因此,騰訊最近成立了軟硬一體的XR部門,希望抓住未來4~5年內的機會,在軟件、內容、系統、工具SDK、硬件等各環節積極嘗試,打造行業標桿的VR產品與體驗。但他并未透露騰訊XR是否也會打造相對封閉的生態。
在XR內容方面,馬曉軼也未作出更多披露,僅表示,騰訊已經在云游戲技術方面取得一些新的突破。“云游戲雖然仍處于探索階段,但在技術上,有望讓游戲突破物理計算瓶頸,實現更大規模的場景,以及更逼真、更精細的交互。”
愈發重視技術溢出效應
騰訊在元宇宙的布局其實很早。在2019年5月,騰訊就與元宇宙沙盒游戲平臺Roblox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其國內代理權。2020年在騰訊內部刊物《三觀》中,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第一次提出“全真互聯網”概念。全真互聯意味著連接一切、打通虛實。“全真”意味著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一樣,兩者密不可分。線上和線下更全面地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更深度地融合,從而將人、信息、物、服務、制造越來越緊密地連接到一起。
從更廣的范圍來看,騰訊也早已涉足元宇宙,特別是在AR、VR、游戲、社交、音樂等領域,主要通過投資完善的元宇宙生態,比如投資世界頂級引擎研發企業Epic。“成立XR部門能夠進一步整合騰訊的優勢,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在打造元宇宙生態方面做得更加深入。”王媛婭對記者說道。
此次騰訊成立XR業務線,目的或并不止于游戲領域。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副教授王鵬認為,短期來看,元宇宙和游戲、社交、電商領域會產生更多的結合;長遠來看,元宇宙在B端產業,包括交易、醫療、軍事等領域的發展潛力更為巨大。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執行院長袁帥也對記者指出,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場信息革命。隨著VR、AR、云計算技術進一步普及,元宇宙勢必會在智慧城市、虛擬消費體系、虛擬化服務等領域大放異彩。
從兩年前開始,騰訊就已開啟轉型,宣布積極擁抱產業互聯網。游戲業務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騰訊的收入支柱,但近年來騰訊正在逐漸弱化“游戲”公司的標簽。
在今年的“SPARK 2022”中,騰訊只花了很短的時間介紹游戲業務本身,導致有觀眾疑問“這是游戲發布會嗎?”
據悉,該發布會上大量的時間是在對外分享騰訊游戲技術在數字文保、工業仿真、智慧城市、影視創作等越來越多的領域中的運用實踐,包括數字長城、數字敦煌、數字中軸申遺、與寶鋼在工廠級孿生方面打造的全息3D裸眼效果的“全真互聯數字工廠”等。
騰訊方面稱,游戲產業經過多年技術積累,已經形成了一個能夠極致調用芯片算力、圖像顯示、網絡帶寬、交互技術等科技能力的技術種群,具備應用于不同場景、加速不同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能力。
以數字長城項目為例,用戶通過“云游長城”小程序,就能立即“穿越”到喜峰口數字長城。數字長城的背后與游戲研發其實是相通的,應用了能夠實現高精度數字還原的照片掃描和游戲引擎渲染技術、能夠提升數字資產制作效率的自動化生成技術以及幫助用戶擺脫終端算力限制的云游戲技術等。
“游戲領域是業界普遍認為和元宇宙結合最為緊密,也是商業變現最為高效的領域,相信對于騰訊而言,游戲并不是XR部門唯一布局的場景。”袁帥說道。
王媛婭也指出,XR在消費端市場的主要應用領域還是游戲和社交,這兩個領域是騰訊的優勢領域。“此外,騰訊還有很多成熟的應用已經具備元宇宙特征,XR能夠結合到的板塊或者應用場景是很豐富的。”
馬曉軼也對外稱,游戲并不止于玩,甚至不止于文化,它正在逐步超越傳統的狹義認知,成為一個可以不斷創造新價值與新可能的“超級數字場景”。“相信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我們認識的升級,游戲一定會融入到更多經濟發展與社會生活之中,釋放更大的科技力量和更為豐富的價值。”馬曉軼說,比較明確的是,游戲技術應用的場景一定會越來越多,而且會在下一代互聯網的探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上來源:中國經營網 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圖片來源:網絡 百度圖庫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執行院長袁帥認為,早在2019年5月,騰訊與Roblox就達成戰略合作,獲得國內代理權。據不完全統計,騰訊直接或間接投資了67家游戲公司,而游戲被認為是元宇宙的入口之一。2020年騰訊內部刊物《三觀》中,當時馬化騰第一次提出“全真互聯網”概念。全真互聯意味著連接一切、打通虛實。“全真”意味著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一樣,兩者密不可分。線上和線下更全面地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更深度地融合,從而將人、信息、物、服務、制造越來越緊密地連接到一起。2021年被認為是元宇宙元年,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VR/AR/MR等硬件,更被認為是現實世界通往虛擬世界的一個重要入口,而騰訊在經歷了被字節跳動高溢價搶走Pico、收購黑鯊失敗之后,成立XR部門顯然并不意外,有消息稱騰訊成立軟硬一體的XR業務線,是希望抓住未來4-5年內的機會,在軟件、內容、系統、工具SDK、硬件等各環節積極嘗試,打造行業標桿的VR產品與體驗。
雖然從兩年前開始,騰訊已經開啟轉型,擁抱產業互聯網,但是眾所周知,游戲業務一直占據騰訊營收的大梁。而游戲領域也是業界普遍認為是和元宇宙結合最為緊密,也是商業變現最為高效變現的領域,雖然我們相信對于騰訊而言游戲或許并不是XR部門唯一布局的場景,加之當下具體業務負責人沈黎在游戲領域有多年積累,各種因素綜合來看,當下騰訊選擇將XR部門放在游戲事業部順理成章且再合適不過。
元宇宙它是新一代的網絡:數字網絡。數字網絡之所以是未來新的網絡平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人類社會進行了數字化遷徙。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元宇宙是一場信息革命,其實說到底,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隨著VR、AR、云計算技術進一步常態化,元宇宙勢必會在智慧城市、虛擬消費體系、虛擬化服務等領域大放異彩,未來中長期如何發展,是一個開放性命題,有無限可能。元宇宙較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目標,只是元宇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各個互聯網頭部的大廠都有在搭建元宇宙的基礎,那么誰能先搶奪到元宇宙的入場券,就會有明顯的先發優勢,這有賴于底層技術和算力層面出現的核心技術突破、技術演進與變化。元宇宙其實還是一個遠期的目標,元宇宙有關的所有討論都是在資本和媒體層面,它需要產品和技術有突破才能夠去實現這個概念,雖然各個互聯網大廠都在布局和紛紛發聲在落地嘗試,角度和領域雖有不同,誰能成為第一個在元宇宙賽道上的贏家,這有賴于時間的見證,我相信嘗過互聯網巨大紅利的大廠們,是絕對不會錯過被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的元宇宙的。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元宇宙不止互聯網大廠,它不屬于互聯網大廠所專屬,元宇宙需要大量的軟件與技術協同,包括但不限于:5G、6G、云計算、區塊鏈節點、邊緣計算節點、DPU等。在用戶端需要路由器、傳感器、芯片、VR 頭顯、顯示器等必備硬件。基于這些載體之上,元宇宙才可以衍生出相應的應用,并基于元宇宙各類應用進而發展出潛在的內容載體,技術端、內容端、載體端的相互配合是呈現元宇宙的關鍵。元宇宙是一個包含著無數未來機會的想象,如果有一天元宇宙時代真的到來,那么必然將在進程中,顛覆很多現有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并創造誕生出新生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企業,改變互聯網產業格局,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是在淘汰、競爭和迭代中前行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