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全國消費券“萬券齊發”,你領到了嗎?
【摘要】不僅是上海,從年初開始,北京、杭州、成都、深圳、鄭州、青島、重慶、西安等地刮起一陣“消費熱”,以不同形式對本地居民發放消費券,以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復蘇。
“滿618元減100元,促銷力度挺大的,可以跟門店優惠同享。領了消費券,我趕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天用掉了?!奔易∩虾F謻|新區的劉女士趁著百聯股份消費券發放期,在百聯川沙購物中心購買了心儀產品。
為修復長達兩個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后遺癥”,上海出臺了《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明確大力促進消費加快恢復。6月30日,紅星美凱龍啟動2022中國家居提“申”行動,家居板塊發放2萬張大額消費券;6月18日,美團外賣聯合500家餐飲品牌,在活動時段發放大額消費券,每人每日最高可領1000元;6月16日,百聯集團啟動為期三個多月的促消費活動,送出18億消費券。
不僅是上海,從年初開始,北京、杭州、成都、深圳、鄭州、青島、重慶、西安等地刮起一陣“消費熱”,以不同形式對本地居民發放消費券,以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復蘇。
現如今,這些“消費券”作用如何?是否能夠提振經濟?又是否能真正促進消費呢?
億元級別消費券“萬券齊發”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回升的意見》,各地也紛紛出臺一系列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為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復蘇和潛力釋放,全國各地精準發放消費券,有的省級層面還對地市發放消費券資金按實際發生的一定比例進行獎補。
記者觀察到,各地“花式”發放“消費券”現象頻出。
在城市數量上,參與發放“消費券”的城市逐漸增多。不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參與發放“消費券”,在省級政府的帶動下,成都、杭州、重慶、西安、鄭州等新一線城市以及二、三、四線城市均有參與。
在發放規模上,不少城市發放了億元級別消費券,有些甚至連發四輪券。在廣東,政府通過銀聯云閃付APP已發放了數億元消費券,其中廣州消費券1億元,發券量已超過200萬張;在湖北,政府在六個平臺上發放了三億元文旅消費券,其中僅在6月13日就發放了1765萬張消費券;在山東濰坊,自5月27日起,政府已先后發放了購物、餐飲、家電和汽車的政府消費券,第四輪普惠性消費券已經在6月30日晚8點整開搶,該券分為購物消費券、餐飲消費券兩種,自領券日起至7月10日晚24:00有效,僅限中心城區線下到店使用,可與商家優惠疊加使用。
在發放種類上,大多集中在超市、餐飲、零售連鎖、文旅、家電、汽車等方面,但也會根據地區的不同各有側重。
在海南海口,政府從6月18日發布消費券,每位市民最多可領取1張免稅消費券和2張通用消費券;在旅游城市廈門,政府通過飛豬平臺發放1000萬元暑期文旅消費優惠券;在濰坊,山東財政撥付500萬元專項資金發放消費券,開展“山東預制菜美食專享周”電商促消費活動;在四川,政府一次性補助符合條件的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民營旅游景區等,補貼金額最高可達50萬元。
在發放方式上,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在湖北,今年“惠購湖北”消費券在支付寶、云閃付、美團、建行生活、抖音、翼支付6個指定服務平臺發放,但此6個平臺發放的消費券類型不完全相同,其中支付寶、云閃付發放商場券、超市券和餐飲券,美團、建行生活、翼支付僅發放超市券和餐飲券,抖音僅發放餐飲券;在四川成都,7月1日起將進行線下消費券返場,此次消費券財政資金規模1億元,發動銀行、商戶疊加優惠,共計發放2億元,涵蓋零售、餐飲、文旅等行業。
“在地域選擇上,各地消費券的發放更多是面向本地的生產、消費行業,消費刺激主要集中在餐飲、購物、旅游、文化、體育等領域,兜底方式大多采用‘少量財政資金投入+商家配套’的方式?!备呒壗洕鷰熰囍畺|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整體來看,各地更多的從本地經濟角度出發,重點支持提振當地部分行業的消費需求。
“消費券”具有乘數效應
為何全國各地紛紛發放“消費券”?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消費數據出現下滑,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多重壓力,保民生、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挑戰。”根據《2022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報告:外冷內熱柳暗花明》,前5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5%,其中4月下降 11.1%,創兩年以來的新低。
袁帥表示,從大眾的消費角度來看,發放消費券實際上變向提高了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這種收入效應會刺激大眾的定向消費意愿,提升大眾的消費購買能力,從而拉動經濟。
“作為一種很好的短期刺激手段,消費券可以讓政府或企業向民眾轉移購買力,在特定期限內用于特定領域的消費,從而通過‘杠桿效應’在短期內迅速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刺激相關領域消費的復蘇,進而帶動企業生產經營好轉,緩解經濟運行壓力?!毙菆D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在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看來,消費券還具有乘數效應,持續發放消費券可以帶動企業訂單和生產運營,進而形成“消費-生產-就業-消費”的良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我國也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有效促進了經濟復蘇。2020年上半年,我國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消費券達190多億元。隨后,2020年北京消費季發放了122億消費券,促進了消費的迅速復蘇。
“今年以來,我國政府、企業開始了第二輪消費券的發放,這對促進消費、啟動我國經濟、扶持中小微型企業、以及復蘇五大重點受損企業,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促進作用?!比珖M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洪濤對本報記者表示。
付一夫同樣認為,從疫情以來各地的實踐來看,發放消費券在刺激消費方面發揮的作用立竿見影,該方法有效促進了消費市場的復蘇和商家經營的改善。
促消費應“多管齊下”
如果說發放消費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消費、穩經濟,那么為了更好的提振消費,還應該從其他方面同時下功夫。
吳琦表示,一方面,加快推進消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加個性化、品質化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覆蓋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消費需求;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大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公共交通、旅游、餐飲、休閑娛樂、體育、養老等消費便利化建設。
另一方面,建立提振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破除制約消費特別是重點消費領域的體制機制障礙和隱性壁壘。完善消費市場體制機制,加大對于疫情沖擊行業和企業的扶持力度,完善居民收入分配、社保醫療、養老等制度安排,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費意愿;有序放寬外資進入健康醫療、金融等特定領域限制;優化流通領域營商環境,疏通物流運輸的堵點和人員流動的限制,建立健全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對于下半年消費提振,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頗有信心。他認為,“隨著疫情不斷好轉和復商復市的加速推進,二季度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有望被進一步激發。政策層面要求下半年促消費力度加大,各類消費券和購物券的發行也將助力消費恢復。另外,在復工復產和紓困政策逐步落實到位的共同推動下,就業情況將得到一定好轉。此外,在近期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汽車消費市場也將得到進一步提振。”以上多重積極因素無疑將推動下半年消費加快修復。
連平預計,6月消費繼續加快恢復,但增速回正可能性不大。綜合來看,預計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將會回正至2.5%,四季度增速加快至4%。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增長1.5%至2%左右。
此外,連平還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恢復性回升。他表示,若得到強力政策的支持,全年GDP增速仍有可能接近或實現預期目標?!邦A計GDP二季度增長0.5%,上半年增長2.7%;三季度GDP增長6.2%,成為年內高點,四季度GDP增長6%。全年GDP增長4.8%左右。若在抗疫特別國債發行等強有力政策支持下,GDP增速將有望達到5%-5.5%,接近或達到預期增長目標。”(以上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胡金華 見習記者 耿倩 上海報道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消費數據出現下滑,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多重壓力,保民生、穩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挑戰。消費券作為一種專用券或支付憑證,從大眾的消費角度來看,發放消費券實際上變向提高了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這種收入效應會刺激大眾的定向消費意愿,提升大眾的消費購買能力,從而拉動經濟,特別在當市場經濟不景氣,消費能力大幅降低時,政府或企業向大眾發放消費券,借此刺激居民的消費欲望,通過消費振興,帶動生產、就業、投資等活動的成長,加速經濟的復蘇。
消費券的發放,核心的要點是在企業B端和有效C端客群、也就是消費者的穿透力,觸達力上。通過精準發放消費券,來實現扶助受困行業商戶和促進消費,提振經濟的目的。
2022年上半年,因多個重要城市疫情出現反復以及國際經濟金融局勢動蕩,造成了發展的多元化壓力。但是,我個人認為我國下半年的總體經濟是有望全面回升的。這取決于多重各項積極因素綜合作用,在中央政府的強力督導、各級政府部門的層層落實,以及隨著疫情不斷好轉和復商復市的加速推進,復工復產有序開展,各地方的政策和財政支持紓困,還有各類消費券的發行助力消費恢復等等綜合作用下,我國經濟發展在下半年回歸軌道,在調控有力的財政貨幣政策等一系列穩經濟政策推動下,經濟增長勢頭有望實現反彈。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