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利好!7月起這些企業可以緩繳3個月社工醫保,且免收滯納金
【摘要】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分會秘書長鄧之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家持續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緩繳醫保,減輕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助力中小微企業減負穩崗,幫助中小微企業盡快走出困境,生產經營恢復好轉,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中小微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百年變局和長期疫情沖擊下,當前不少企業經營受到影響,特別是資金實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因此,為緩解中小微企業壓力,國家相關部門近期發布了系列紓困措施。
繼日前國家發改委對中小企業減免房租之后,又再次對中小微企業繳納社工醫保事宜放寬政策。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分會秘書長鄧之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家持續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緩繳醫保,減輕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助力中小微企業減負穩崗,幫助中小微企業盡快走出困境,生產經營恢復好轉,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7月起可緩繳3個月職工醫保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階段性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統籌基金累計結存可支付月數大于6個月的統籌地區,自7月起,對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緩繳3個月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對中小微企業實施緩繳職工醫保單位繳費政策,主要是考慮到基金的承受能力,各統籌地區,基金累計結余支付在6個月以上的,可以允許地方對這些中小微企業單位繳費緩繳3個月。《通知》明確,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經辦模式,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無需提出緩繳申請即可享受緩繳單位繳費政策。在當地政府主導下,由醫療保障、稅務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聯合確定享受緩繳政策的企業范圍。
關于企業參保人權益保障方面,《通知》強調,中小微企業緩繳職工醫保單位繳費,不影響該企業參保人就醫正常報銷醫療費用。緩繳期間,相關企業參保人發生的符合基本醫保政策規定的醫療費用應及時報銷、應報盡報,確保基本醫保報銷水平保持穩定不降低。此外,在緩繳期限內,中小微企業應依法履行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費的義務,正常申報職工醫保費信息,確保職工連續參保,個人權益連續記錄。
“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階段性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的通知》體現出了讓中小微企業緩口氣,加把勁,穩經濟,促生產的意味。”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活水,穩崗就業就是穩定經濟。緩繳醫保政策的推行,將進一步減輕困境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高成本負擔,緩解企業當期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渡過暫時難關。”
大多數地區中小微企業受益
從數據上來看,今年中小微企業日子并不好過。
北京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中小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72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315.3億元,同比增長5.7%;小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702.4億元,同比下降3.5%;微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10.5億元,同比增長15.1%。
中小微企業營業收入總體呈增長勢頭,但利潤卻出現下降。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北京中小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3.5億元,同比下降65.1%。可見,在百年變局和長期疫情的沖擊下,資金實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微企業所受影響很大。
那么,此次醫保政策調整能夠幫助多少中小微企業?
針對《通知》中的企業條件,陳金甫表示,2021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一年的收入是2.8萬億元,支出2.4萬億元。職工統籌基金累計結余1.7萬億元,因此,全國絕大多數統籌地區可支付的月數都在6個月以上。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地區的中小微企業都可以享受到此次的紓困穩崗措施。
“中小微企業是保經濟、穩就業的重要力量,貢獻了六成以上GDP、八成以上社會就業崗位,中小微企業的穩定發展關系國家經濟大盤穩定,”鄧之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家持續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緩繳醫保,使在多重壓力下負重前行的中小微企業獲得喘息之機,減輕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助力中小微企業減負穩崗,幫助中小微企業盡快走出困境,生產經營恢復好轉,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以上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張琪 徐蕓茜 北京報道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階段性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的通知》體現出了讓中小微企業緩口氣,加把勁,穩經濟,促生產的意味。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活水,穩崗就業就是穩定經濟。緩繳醫保政策的推行,將進一步減輕困境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高成本負擔,緩解企業當期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渡過暫時難關。
面對中小微企業在醫保方面面臨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各級政府相關部門要做好調度統計分析等相關工作,要做好統計監測,管控好可能出現的運行風險點,相關部門要建立有效的與中小微企業的信息溝通機制,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政策平穩的落地實施推行。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