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2025年產業規模將達3500億!上海搶占“元宇宙”賽道
【摘要】“上海將力爭打造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出50+示范場景、100+標桿性產品和服務,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在7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了上海在“元宇宙”賽道的最新布局。
“上海將力爭打造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出50+示范場景、100+標桿性產品和服務,到2025年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在7月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介紹了上海在“元宇宙”賽道的最新布局。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
吳金城表示,元宇宙是未來虛擬世界和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平臺,是數字經濟新的表現形態,潛力巨大。上海將堅持虛實結合、以虛強實價值導向,發揮上海在5G、數據要素、應用場景、在線新經濟等方面優勢,推動元宇宙更好賦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
“上海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基礎,而元宇宙發展的動力來源就是將云計算、分布式存儲、物聯網、VR、AR、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進行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在元宇宙的關鍵技術層面,上海在三維圖形圖像引擎、數字建模、數字設計、數字人生成等元宇宙關鍵生產力工具都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可以說在這一方面,上海發展元宇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于佳寧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上海具備“元宇宙”發展的先天優勢
據吳金城介紹,上海推動新賽道新動能布局,重點考慮幾個發展導向:一是具有引領未來的高度,比如智能、綠色、健康,既是全球產業創新發展的大趨勢,又是國家重點布局的戰略方向;二是具有賦能千行百業的廣度,比如元宇宙通過虛實融合,將驅動實體經濟各行業轉型升級;智能終端的發展能帶動上游產業鏈整體躍升;三是具有持續爆發增長的速度,比如元宇宙和智能終端,有望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涌現“殺手級”應用、爆款產品,釋放巨大市場價值。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三個產業新賽道將是上海“3+6”新型產業體系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增長動能,將不斷豐富、充實和拓展上海產業發展的內涵。
事實上,早在2021年年底,上海便了印發《上海市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上海要前瞻部署量子計算、第三代半導體、6G通信和元宇宙等領域。同時,支持滿足元宇宙要求的圖像引擎、區塊鏈等技術的攻關;鼓勵元宇宙在公共服務、商務辦公、社交娛樂、工業制造、安全生產、電子游戲等領域的應用。這也是元宇宙首次被寫入地方“十四五”產業規劃。
于佳寧表示,元宇宙關鍵的應用場景是產業應用,在元宇宙中,身處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高效溝通協作,全面聯網的智能設備將有效聯動,產業鏈協作將變得更加透明高效。2020年,上海實施“工賦上海”行動,加快培育新主體,在全國率先探索以“知識化、質量型、數字孿生”為特色的工業轉型。其中,新主體加快培育,培育了涵蓋網絡、平臺、安全等39個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造了15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上海雄厚的工業基礎為‘元宇宙+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提供了無限可能。本次上海發布的‘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特別強調要聚焦航空、汽車、核電、生物醫藥等領域,培育一批市級‘元宇宙+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場景。支持企業建設基于多維感知、實時逆向建模等技術的智能制造孿生平臺。”于佳寧如是說。
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中心副教授王鵬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海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可以與國外相關機構、國際互聯網巨頭形成有機聯動,帶動技術的進步。同時,上海本地信息化水平很高,包括政府治理的基礎設施,也包括數字經濟企業、互聯網軟硬件企業等一些列相關服務型企業發展非常旺盛。此外,上海是全國重要的商業中心,擁有非常多的娛樂消費場景,上海也是我國金融中心,資本活躍,可以給相關企業、項目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這些都是上海在發展元宇宙產業方面具有先天的優勢。
多地政府超前布局,搶占“元宇宙”先機
元宇宙被認為是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交互的重要契機。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執行院長袁帥表示,元宇宙是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再次集結,不僅包涵了互聯網從1.0時代向3.0時代的轉變,也是覆蓋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人工智能、XR等多種熱點技術的創新成果。
《華夏時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各地政府在“元宇宙”賽道上的競爭已經悄然開始,2022年以來,各省市政府紛紛推出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政策,搶占先機。
1月5日,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浙江將在先導區重點建設任務中明確加快在腦機協作、虛擬現實、區塊鏈等領域搭建開放創新平臺,促進產業技術賦能,集成創新。
1月19日,北京市出臺《關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八條措施》,將依托通州產業引導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方式聯合其他社會資本,打造一只覆蓋元宇宙產業的基金,支持元宇宙初創項目和重大項目,完善服務體系,支撐產業生態建設,支持設立專注于早期和長期投資的元宇宙子基金。
此外,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無錫市濱湖區發布《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廈門市發布《廈門市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元宇宙產業等數字經濟的發展也指出,要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
對此,歐科云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蔣照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我國各地政府部門關注元宇宙概念,出臺一系列與元宇宙相關的政策文件,鼓勵發展元宇宙產業,究其本質也都是在鼓勵科技創新和技術賦能,并將元宇宙作為數字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陣地,希望以元宇宙為重要抓手,在前沿科技領域占據先機,把握數字時代的競爭主動權,推動數字經濟長期健康發展。
于佳寧對此認為,元宇宙將在各地政府的引導下,在技術創新、產業融合、數字財富這三個領域將快速發展。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每一次新興產業的興起階段,往往會因為過于樂觀的期望和過熱的投資而產生泡沫。目前元宇宙已經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創新方向,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公司打著元宇宙的概念進行炒作,存在較大風險。未來要積極引導元宇宙產業理性發展,有必要在開展相關研究基礎上,制定指導意見,引導產業客觀理性看待元宇宙,既肯定元宇宙的正面價值,也避免盲目投資和使用。”于佳寧如是說。(以上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 趙奕 胡金華 上海報道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中關村物聯網數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執行院長袁帥表示,元宇宙是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再次集結,不僅包涵了互聯網從1.0時代向3.0時代的轉變,也是覆蓋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邊緣計算、人工智能、XR等多種熱點技術的創新成果。
元宇宙將真正改變我們與時空互動的方式,對社會和個人帶來廣闊價值空間:
1) 元宇宙包括能承載人類現實活動的虛擬世界,基于元宇宙本身的沉浸化、實時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個體在短期內能夠利用元宇宙增加多元化的人生體驗;
2)元宇宙的虛擬數字化減少了物理距離的隔閡和通勤的時間成本,降低了交通堵塞等傳統城市痛點問題對社會整體幸福感的削弱;
3)元宇宙掃清了物理距離、社會地位等因素造成的社交障礙,為個體實現自我價值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4)元宇宙是對現實中的社交、生活以及經濟社會系統的重構和融合,對硬件、運算等核心能力和內容創造、服務提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將改造當前的社會經 濟生態。
我個人認為元宇宙在以下三個領域將帶來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一】元宇宙+文旅產業,未來可期。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及今年印發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都在為數字文旅轉型指引方向。
“萬物皆可元宇宙”的浪潮下文旅產業如何擁抱元宇宙?元宇宙它能夠進行時空的轉換,可以忽略物理空間把人和景、現實地、實時地、全息地投射在身邊,形成一個孿生世界,更為特色的是我們可以基于技術實現對歷史上已損失的文明進行虛擬世界重構,實現時間層面的“穿越”,這對擁有文化歷史積淀的文旅產業目的地具有著新興的創造性的吸引力。
元宇宙+文旅的未來可期,可能還會超出我們的想象,當然,實現元宇宙+文旅的許多愿景還需要技術的進一步迭代,但趨勢依然勢不可擋。元宇宙存在的根本意義不是對現實世界的取代,而是使現實世界的人可以更快樂、更高效地學習、工作和生活。
【二】元宇宙+會展產業。現在的網絡游戲、云會展、云博物館、虛擬社群等這類的產品,本身就和元宇宙概念很接近,他們可以被視為元宇宙雛形世界里的孤島,當硬件技術成熟、全場景鏈路打通、社會及經濟體系整體建立之后,一個個孤島就會被有機重構,形成一個平行且持久存在的虛擬世界,現實中的人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虛擬時空中生活,同時在虛擬世界中還擁有完整運行的社會和經濟系統。
“元宇宙”是前沿數字科技與文化智慧的集成體,是第三代互聯網,也是全球創新競爭新高地;元宇宙作為前沿數字科技的集成體,應用到全社會的各類運行場景,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必將開啟人類數字世界全新空間。我國數字(智慧)會展產業經歷了自己的發展歷程,從1.0時代,只有文字圖片的電子會刊,到2.0時代,加入了短視頻和實時交互、電子商務的在線逛展模式,在到3.0時代增加了視頻會議和直播,4.0時代的到來又增添了虛擬游戲化沉浸體驗等,4.0時代正是我們即將到來的元宇宙雛形。
【三】元宇宙+社區場景。鄉村振興新征程時期,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以空間融合為模式、以產業融合為基礎、以要素融合為動力、以治理融合為支撐、以制度融合為保障、以技術融合為載體,全面激活鄉村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外延張力。以推動城鄉融合為重點促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根本目的是讓城市和農村這兩個差異性地域空間,發展為交錯相融、功能互補、利益協調、和諧共生的地域共同體。城鄉更新融合發展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一個強勁動力,是釋放市場活力的必要舉措,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建立城鄉更新融合發展機制和市場服務體系是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保障,要堅持走好跨域聯動、以城帶鄉,企村幫扶、以需促產,品牌興業、融合發展的路子。
社區經濟是以更好地滿???群眾對美好?活的向往為宗旨,以社區居?為服務對象,以增強社區商業服務供給為?標,融合購物、餐飲、健康、教育、便利、創業、低碳等相關??服務類產業于 ?體,在 5 分鐘、10 分鐘、15 分鐘?活圈內呈現的?種商業消費形態。元宇宙將以虛實融合的方式深刻改變現有社會的組織與運作,不是虛擬生活替代現實生活,而會形成虛實二維的新型生活方式,從而催生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從虛擬維度賦予實體經濟新的活力。
元宇宙需要大量的軟件與技術協同,包括但不限于:5G、6G、云計算、區塊鏈節點、邊緣計算節點、DPU等。在用戶端需要路由器、傳感器、芯片、VR 頭顯、顯示器等必備硬件。基于這些載體之上,元宇宙才可以衍生出相應的應用,并基于元宇宙各類應用進而發展出潛在的內容載體,技術端、內容端、載體端的相互配合是呈現元宇宙的關鍵。元宇宙是一個包含著無數未來機會的想象,如果有一天元宇宙時代真的到來,那么必然將在進程中,顛覆很多現有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并創造誕生出新生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型企業,改變互聯網產業格局,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是在淘汰、競爭和迭代中前行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