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事件:如何防止“網紅品牌”迅速消失
鐘薛高,最近應該很難過。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已經牢牢地把“貴糕”的帽子扣在了品牌的頭上。
可以說,這個公關危機,已經上升到了消費者群嘲的角度,有大量衍生自創段子。在評級上,已經是國家點名批評、消費者群體又不買單的災害級別。若分為Issue/Crisis/Disaster。那肯定是disaster級。
哦,換成大白話:危機中的蟑螂、恐龍、哥斯拉。這種危機,拔上去調性,又不能輕易下臺階,可謂燙手。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不是來踩他一腳的。我們都是專業營銷人員,有人跌倒的時候,去思考絆倒品牌的石頭到底有幾個,對我們行業的素質提升,更有借鑒意義。
所以,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在給國內品牌當絆腳石呢?
立論:逃課學生,遇到考試,都要0分
1.品牌必修課:好的品牌,賣的是價值
鐘薛高出問題的本源:消費者感知上,認為它不配。
性價比=品牌/價格
我們這幾年看過很多國內企業高定價失敗的案例了。“天價xx”的故事屢見不鮮。品牌一次一次想收割高消費人群的韭菜,卻屢屢被人懟到全網皆知。
價格,是真的貴嗎?消費市場溝通中,價格敏感度并不是問題。而是,品牌的溢價,支不支持定價并足以讓消費者忽略價格敏感。
舉個例子:茅臺冰激凌不香嗎?高端化妝品的原材料不便宜嗎?女性高價購買的很多產品的溢價,都不只是天價可以描述了。
為什么單單是你的品牌,一做高價格產品,就天價?因為,消費者覺得:你不配。你不配,因為你沒有社會角色,沒有社會參與感,你只是個冰冷的牌子,毫無心理上的附加價值。
2.長必修課:買賣,不帶來長期信賴
國內企業無品牌。這個事兒,很多乙方都在吐槽。為什么呢?花過很多錢。ROI算得很精。但,沒有忠誠度和熱愛。
這好比一個品牌,常年跟消費者之間,只有不停地帶貨、交易。就像你有一個親戚,要是天天只知道拉著你買自己做的香皂,你估計早就拉黑她了。
可是,這個粗淺道理,放到體系龐大的公司內,面對ROI內卷的時候,往往就沒什么感受了。反正明天這個項目能賣得動就好了。畢竟,大家公司都是以“銷售為王”起的家。
這個道理是沒有錯的。但是企業發展到了一個區域、一個階段,這個銷售體系的支持能力,就一定發生問題了。很多企業,投放大媒介:第一次好使,第二次腰斬,第三次麻木。為什么呢?
因為媒介效率下降了,支持企業持續高頻交易的是慣性,是品牌感知能力,是品牌的價值感認同。一個企業,天天天天天天搞滿減,那和農貿市場上叫賣胡蘿卜有什么區別呢?阻礙企業進入高維競爭的因素,都是高價值壁壘。低價值壁壘,例如價格,很容易被貼牌代工廠代替。
反過來講,國外這么多品牌,做了這么多的品牌經營體系工作。那些百年的公司,高管離任如流水的公司,都是傻子么?他們都數學不好,沒你算賬明白嗎?不不不,他們比你還精明呢。他們造就強的品牌體系,可以支持公司低風險運營下去,產生對市場的持續拉動。動不動喊著把品類第一打倒在地,那為什么可口可樂還是上海的硬通貨。這不值得深思嗎?
3.公關的必修課:好的公關,在搞關系
前不久,有些行業的人跟我講:“雪花集團的人,都很會做人。人家是有公關思維的。”這話令人驚訝了,我們公關行業的要求變低了。因為這不是個行業基本功嗎?如今竟是個稀缺物件了。
公關=公共關系
搞好關系的就是好公關,沒有搞好的,就是爛公關。
可笑的是,很多品牌建立公關部的第一步,就是辟謠,去鏟負面。
問,為什么你們只有在負面的時候,才想起公關?很簡單,因為你們覺得他不重要。而且只要鏟負面,就可以完成公關了。
錯了!大錯特錯了!又降維了!
為什么負面多?因為你從來不溝通。網上到處充斥的都是別人提供的信息,那有負面不是應該的嗎?你作為品牌主,只會叫屈,蠢笨對應,發邏輯不通的新聞稿,擬言辭閃爍的聲明。問:解決核心問題了嗎?沒有。你們就是敷衍。甚至,你們連敷衍都懶得做。這樣的品牌不該死嗎?這都能活下去,靠競品比我更爛嗎?
真的很苦心去講:很多品牌這么新,需要理解和認同。要主動去教育和滲透信息。對,有的媒體喜歡寫負面。這是行業的現狀。可是,作為一個媒體,他不寫問題,寫表揚信么?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在跟我為敵。這是在媒體溝通上的認知水平較低。
在企業的角度。你如果好,是沒有人能講得動你的。你現在的不好,被他講,是多好的事兒。因為有人幫你在糾錯了。所以公關都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去救火。公司有高等的公關智慧,是很有必要的。
企業面對公關的態度,是要學會:
1,構建自己的對外溝通語言體系結構 2,巧妙利用媒體聲音反饋到生意發展中
你們說阿里公關以前做的好。為什么?通人性、懂專業。他們能游走在阿里體系內外,把潤滑劑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很多民營企業的公關專家,都是水軍大戶。我理解大家有被迫害的經驗和經歷。但是,體系化的PR不是靠水軍做的。PR是利用我的智慧,和外界達成什么和解。認同是最終目的。
每年315,倒下的企業都懷疑:有人害我。這反而是個機會,你順便質問自己一下:在你面對公眾質疑的時候,交過多少朋友,誰在你危難之際愿意自愿挺你?
以上就是貴糕事件帶來的一些雜談。總結:
1,品牌要懂價值,是長期主義
2,品牌溝通+效果營銷,不是單選題,是全選題
3,公關是搞關系,要有智慧
雖然每個品牌都是個例。通往高級學府路上,遇到的問題都一樣。缺課就要交學費。不長教訓,就要吃虧。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愿與國貨共勉。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