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世界,弱者為王
你聽說過弱者優勢嗎???
1.電動車車主被罵vs女城管被打哭
我們先來舉兩個近期發生的例子。
7月11日,一輛奔馳車與電動車發生刮蹭。在交警到達前,奔馳車主對著電動車車主連吼數次“你就是窮”。這一幕被路人拍下后,發布到了網上。
眾多網友對這位奔馳車主十分不滿。
有人質疑奔馳車主因為一點剮蹭就氣成這樣,大概是個窮裝富的,也有人希望不要給他打碼,讓大家看看他的丑相。
總之,大家的觀點十分一致。那就是這位奔馳車主沒素質,且令人厭惡,這位開著奔馳罵別人窮的車主,在網友眼中完全是個小丑的存在。
比起這件事網友的萬口一詞,昨日發生的另一起沖突事件,則在評論區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這件事發生在7月13日的晚間。一位女城管在執法過程中,與一名買家發生爭執,被買家的隨行人員打哭。在利物的重擊下,這位城管的眼部受傷,眼角縫了三針。
然而,在事件剛剛爆出時,評論區卻出現了大量奇怪的言論。
比如:
“打得好!”
“你不惹群眾,怎么會被打,活該!”
“顧客都看不下去了,你到底是做了什么?”
“城管混成今天這樣,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直到事件爆出10幾個小時后,也就是今天凌晨,熱評里才開始出現心疼城管的聲音。
2.示弱定律
這兩件事性質上十分相似,都是在沖突過后,一方對另一方施加了傷害,但輿論狀態卻截然相反。一個是施暴者被全網怒罵,另一個卻要求被傷害的人自我反思。
這兩件事究竟差在了什么地方?
其實啊,網友對這兩件事的偏向性大不相同的關鍵就是:一個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強者傷害弱者,另一個則是人們傳統印象中的弱者傷害強者。而那些情緒化的網友,第一個支持的,都是弱者。
在輿論世界里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人們心中的強者通常會在輿論場上處于弱勢地位,而往往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弱勢者,在輿論場上更容易占據上風。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項理論,叫做示弱定律。大意是這樣的:
人性,喜歡逞強、討厭懦弱;可輿論,鄙夷蠻橫、同情弱者。強硬的一方容易提升別人心中的戒備和抵觸情緒。弱勢的一方,反倒讓人覺得親切,并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嗎?
《貓和老鼠》中,為什么主角是一只聰明的小老鼠,被欺負的卻是一只體型碩大的貓。《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為什么喜羊羊他們是善良的一方,而灰太狼卻是那個永遠被傷害的反派。如果角色互換,讓看起來更強大的那一方去欺負弱小的,可能小朋友們也就笑不出來了。
3.示弱公關
這一理論在商界同樣適用。
當年加多寶和王老吉的紅罐之爭打得轟轟烈烈。在20多起官司中接連敗訴的加多寶,在廣告中向顧客連發四個“對不起”,從而贏得客戶的同情。
騰訊在被冒充老干媽工作人員的騙子騙取大量錢財后,推出了“逗鵝冤”表情包,幽默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幸,讓大眾對它們的情緒由不滿轉為了同情。
我們也看到過一些水果商販,將一位滿臉褶皺的老人誤導為果農,從而讓水果大賣特賣的故事。
要知道,輿論世界就是一個由感性構筑的世界。誰更能贏得同情,誰就能在烈火烹油的輿論場中,獲得足夠多的眷顧。
輿論世界,弱者為王。學會示弱,才能在狂風暴雨中更堅定地站立。
我是熨斗先生。
關注我,帶你探知熱點背后的公關秘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