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觀傳播:特斯拉的公關憑什么這么硬?
你知道特斯拉的公關部有多強硬嗎?
從不認錯、從不道歉、從不妥協,以三不原則,應對一切危機。
可是時至今日,這家公司不僅屹立不倒,甚至市值還與日俱增。他們的老板馬斯克還成為世界首富。
這家習慣性“反向公關”的企業(yè),究竟是如何做到讓消費者不離不棄的呢?
1.特斯拉的公關到底有多強硬?
想說清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當年轟動一時的“特斯拉車頂維權事件”了。
2021年4月19日,上海車展。
一位女車主站上特斯拉車頂,白恤衫上印著特斯拉LOGO和“剎車失靈”的大紅字,口口聲稱特斯拉的剎車問題造成了她父母的受傷。
為了應對這一危機,特斯拉先是生拉硬拽地將其趕出展廳,接著又以尋釁滋事為由將其送進了拘留所。當天下午,特斯拉中國副總裁陶琳表示“特斯拉沒有辦法妥協”。
一時間,民怨沸騰。
直到一份交警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出現,才讓事件告一段落轉機。
認定書表示:張先生(車主父親)違反了關于安全駕駛和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的規(guī)定,對事故應承擔全部責任。
從結果看,特斯拉的確無辜。可它面對維權事件的傲慢態(tài)度,仍舊遭到了中央新聞,甚至是中央紀委和中央政法委的批評。
可翻閱特斯拉的歷史我們就會發(fā)現,這個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是特斯拉的常態(tài)。
2014年特斯拉遭海關扣車,特斯拉中國傳播總監(jiān)拒接媒體電話。
2020年因電池被挪威汽車公司問題,特斯拉不予回應
2021年地庫起火事件,特斯拉堅決不承認特斯拉是自燃。
2022年林志穎車禍,特斯拉在表示車輛駕駛位絕對沒有易燃材質后,掛斷了媒體電話。
……
凡是質疑過特斯拉的,就沒有它不敢懟回去的。
2.革命者——特斯拉
按說這樣的企業(yè)通常都會被消費者所抵制,可特斯拉的銷量卻是年年創(chuàng)新高。
2020年,特斯拉交付新車499550輛,闖歷年新高;2021年,特斯拉交付量又增漲到了936172輛,相比去年整整上漲了87%。
這幾乎與一切公關邏輯背道而馳的特斯拉,憑什么能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呢?
細論原因,這大概是由于特斯拉的從創(chuàng)立至今,走的就是一條與眾不同之路。
從創(chuàng)立之初,特斯拉就定下了它們的企業(yè)愿景,即“加速全球向可持續(xù)能源的轉變”。
也就是說從那天起,它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革命者——革傳統汽車的命,也革傳統思想的命。
既然是革命者,那就要特立獨行。
他們追求的新技術的體驗,追求冒險的快感,追求對全人類的推動意義。
正因如此,特斯拉才不需要降低姿態(tài),因為永不妥協就是大眾心中的特斯拉。而這份企業(yè)形象也和特斯拉的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的“狂人”形象完美契合。
3.特斯拉的公關模式可以被復制嗎?
當下,特斯拉仍舊是一家獨一無二的企業(yè)。無論是公司的內部發(fā)展,還是面對外界的強硬公關。
這樣的態(tài)度可能會讓很多企業(yè)羨慕,但這樣的公關姿態(tài)不見得適合更多的企業(yè)。
從實際來看,特斯拉的強硬是技術上的不可替代性、思想上開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始人脫俗眼界高度融合的產物。
如果有一家企業(yè)想成為特斯拉,那么請在模仿其態(tài)度的同時,不要忽略了那些更為重要的東西,即技術上的開拓性、和仰望宇宙的企業(yè)愿景,這些才是支撐起特斯拉的狂傲的資本。
熨斗先生衷心的希望有一天,我們中國也能有這樣一家仰望宇宙的企業(yè),從一個宏偉的夙愿出發(fā),以扎實的技術為助力,建立起一座龐大的商業(yè)帝國。
關注我,帶你探知品牌背后的秘密。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