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觀傳播:新時代下的輿論特性對公關的影響
前段時間,微博上可以說是躁動不斷。
二舅視頻、周劼朋友圈炫富、妻子曬中金老公工資、彩虹夫婦自爆直播收入,每一件事都在挑動著網友們敏感的神經。
然而,最值得PR注意的是,這四起看似毫不相關的熱點事件都有著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這一點也正是這四件事得以引爆輿論的根本原因。
1.資源分配問題是大眾的核心關切
“我怕你會讀書嗎,名校研究生都別想那么容易進我單位。這個人當年仗著自己會讀書,看不起我們這種靠父母的,社會會教他做人。”——周公子語錄
從古至今,人類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為了兩件事。
一、資源的生產。
二、資源的分配。
由于通常情況下,生產的效率無法在短期內形成質變。所以,資源的分配問題就自然地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關切。
結合前面提到的四起事件看,周劼事件涉及到了貪污腐敗,是官員利用職權侵占百姓利益;中金老公的工資和彩虹夫婦的直播收入問題,則體現著各行業的從業者之間堪稱恐怖的收入差異;至于二舅視頻,大家的關注點也從最初的感動,逐漸轉移到了百姓享受的社會福利待遇嚴重失衡的問題上。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們在先后目睹了努力生活卻窮困潦倒的二舅和含著金鑰匙長大而不勞而獲的周公子后,對于當下社會的分配制度的信心難免會產生動搖。
接下來,人們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所得是否也會遭到了這些人侵占。在個人權益的驅動下,人們的情緒勢能會迅速高漲,并形成鼎沸的輿論場。
至于中金交易員和彩虹夫婦,他們的言行中似乎并沒有透露出明顯的違法行為。而他們之所以能引起比肩周公子事件的關注度,則很大程度上源于環境與個體的不協調。
比如,在股市連年低迷、證交所連年虧損的情況下,為什么中金的一名90后交易員居然能月入8萬。這件事之所以能夠發酵,成千上萬的股民的推動作用注定不會太小。
同時,在就業難、守業難、薪資普遍拉低的背景下,一場直播就收入幾百萬的網紅,也勢必會引起打工族和求職者的極大不悅。
2.新時代下 人們的發聲欲望劇增
“人人都佩服二舅,但沒有人想成為二舅;人人都罵周劼,但所有人都想成為周劼。”——微博網友熱評
貧富差距,自古有之。
但近幾十年來,批評之聲從未鼎沸至此。
究其原因,一是當下的信息的交流更為發達,二是大家思想意識出現了深徹的變化。
先說其一。
隨著社交平臺的發展,所有的網民都從傳統時代純粹的信息接收者,成為了輿論的參與者甚至是制造者。
但凡能夠引起大眾情緒起伏的事件,都可以在網絡上自然發酵,在網友的努力下呈現輿論一浪高過一浪的態勢。
除了參與者的多元化外,承擔熱點事件發酵和傳播功能的平臺也呈現了多元化的趨勢。
除了傳統的微博、微信外,抖音、頭條、小紅書、B站、知乎等平臺也成為了輿論發酵的溫床。
(注:二舅視頻發酵于B站、彩虹夫婦直播自爆發生在抖音、周劼事件和中金交易員事件則起源于小紅書。)
其二,相比于若干年前偏向于自掃門前雪的主流思想理念,當下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具有更高的表達欲望和發聲的勇氣。
在這我們可以參考00后整頓職場的那個段子。雖說有戲虐成分,但之所以這個話題得以躥紅全網,還在于當下的年輕人對公平環境和個人權益的合法訴求,已經達到了一個足以讓前人感到頗有戲劇性的高度。
隨著網絡信息的普及,人們接觸到了更多的思想,許多過去人們未曾有過的意識都在逐一覺醒,一些傳統的觀念也在勢微。這就意味著,大眾的思想已更加豐富、獨立思考能力和意愿也在大幅增強。相比于過去,政府及各界大V的誘導能力也變得更為隨機。
很多時候,沒有人能預測到大眾的意愿會被誘導到哪一個方向。
這就為企業在營銷之前的預案,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3.新時代的PR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以上內容,新時代的公關人需要學會解決2個重要問題。
其一,完美規則的制定和不完美規則的規避。
除了政府以外,企業、甚至個人也都有制定規則的權利。只是在強制性上無法達到法律的程度。
我先給完美的規則下個定義:所有遵守這一規則的個體(包括店家在內)均能收益。與此同時,它不會對其它群體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如此,規則才具有延續性。
在店家制定的完美規則內,所有的參與者各司其職,就可以促使店家和顧客陷入良性循環,在雙向受益中實現共同壯大。
譬如,潮品為顧客提供的社交價值、螞蟻森林為顧客提供的心理價值、趣味活動為顧客提供的情緒價值。
相反地,如果店家制定了不完美的營銷規則時,就很容易遭到營銷的反噬。
諸多的營銷翻車案例,一定都符合這一點。即傷害了部分群體的利益。
所以,對于PR來說,審核一個活動是否有可能翻車的標準是:看這個規則是否會傷害某一群體的利益。
其二,緊跟時代變化來調整公關策略。
當下的輿論環境和受眾心理在前面已經簡要分析過了,那么為了保證新時代下的品牌聲譽維護,PR們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輿情的監控上多點發力
當下,網媒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紙媒和電媒。輿論的爆發點越來越多,那么PR在監控上就必須覆蓋更大的范圍。除了兩微一端一號一抖一網外,也必須涵蓋小紅書、知乎等新興平臺。
(2)尊重大眾的思辯能力
當下,獨立思考的人群在大幅增加,這會帶來兩大影響。其一,把大眾當傻子的公關方式已經成為了下策中的下策。其二,所有的營銷活動必須做足預案,多考慮不同的人群可能發出的聲音。否則,活動很有可能在意料之外的聲音的沖擊下,在形象塑造上弄巧成拙。
(3)及時且充分地分享信息
在輿情發生后,響應的速度有多重要,PR們都了解,在此也無需闡述。而分享信息的充分性則是許多企業容易忽略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用的是“充分”而不是“全面”,充分分享信息也需要進行甄選,它不意味著要將所有的信息不分利害、不論輕重一股腦地發布出來。)
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意見相左大多來源于信息的不對稱,這也是造成大眾常常對企業的行為表達無法理解的主要原因。通過及時且充分地分享信息,來消除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誤會和不信任,是每一個PR應盡的義務。
以上,即是本文作者對四起事件的主要看法。希望所有的讀者也能在評論區給出你的見解。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