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們為什么沒朋友?
最近,又聽到很多甲方吐槽,說現在項目組一天到晚在跑,每次都要重新招標,無論十萬二十萬。天天干熟的東西,換個新供應商他們要重新學習,不如自己干了。
比如:一些IP類項目的推廣,大家都不知道IP和IP地產項目的區別,居然以為國際知名IP都可以隨便擺在一起。這著實鬧出過很多熱搜級笑話。
我想起了一個過去的一篇文章 —— 《老板,我們為什么用乙方》。于是我決定出一個文章——《老板,我們為什么沒朋友》,以乙方視角來講一下,一個公司應該有長期朋友的必要性。
沒有關心,哪來戰友
某公司的采購朋友跟我吐槽過,說:
公司1年來,已經徹底敗壞了人品,現在所有北京的供應商都不愿意接我們公司的brief。以前做采購,我還有挑選的余地。現在當采購,活成了PR,到處跪求,不然湊不齊三家比稿。怎么也是一個知名公司,現在國內供應商的質量真是太差了。真的,我不敢邀約大公司,因為我自己都覺得我不配。這種企業是稀罕物件嗎?也不一定少見。
那你想過,它為什么最后變得沒有朋友了呢?
其實不少企業都沒想明白,如果找到更好的合伙伙伴,還要很懂自己。這個了解的成本,是不能扛在合作伙伴身上的。合作,是有你有我。有你,沒我,那這個合作一動了壓榨的心,關系也就詭異了。
老板,世界是能量守恒的,你占的便宜,都以其他形式會反饋給你。占了便宜,朋友就沒有了。畢竟是買東西砍價,但用人不是買東西。所以,我才建議過一些公司,媒介上是隨行就市的要省錢的,用想法上要嚴選多金求得好人。
沒有朋友,沒有感情
不少企業也覺得,你賺我錢,你低人一等。其實并不是這樣的。
文化傳媒行業,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行業。人開心了,是120%的產出。人不爽了,也可以恪守80%的不作為。這件事,哪朝哪代例外過?熟讀歷史,你會常常看到“君不仁,臣投他國”的案例。時間變了,人沒變。
朋友講過一個故事,真偽無法考察,說:
以前某車企發布。因為甲方一直對乙方爆粗口,乙方在檢查PPT時候,發現甲方標價寫錯了,結果,都假裝沒看見。于是……發布會上……我們不是要鼓勵這種不專業和不職業。這個例子是告訴我們,“以利交,利盡則散,以色交,色衰則竭”。唯有攻心,乃是兵家上策。
很多好的公司,供應商與其是相輔相承的,相互成就的。這不是單純的商業關系可以維護的。乙方,有時候叫供應商,只談錢;有時候叫合作伙伴,會同甘共苦。我記得我剛入行的時候,為客戶贏了200多個評測獎項,客戶真的沒付過我多一毛錢,我作為乙方,真是死心塌地為了得亞洲best agency獎而往死了為客戶盡忠。想來,我也是被客戶洗腦了。還是他精明。
后來,我們又看到一些現象。為什么麥當勞在危機中能度過?為什么KFC瘋狂星期四占領了微信?為什么私域流量又回來了?為什么雙微還沒死?
我想明白了。老板啊,企業必須交朋友,你今天偷的懶,明天都會還。
你要覺得不重要,咱現在假設貴司已經出事兒了…你覺得外部都有誰,能無償挺你一下?又有多少人,會出來多踩你一腳呢?
沒有朋友,說話費勁
朋友的特點,就是懂你。你不需要每次跟不同的人,去講所有的傷心事。
企業中,效率=時間。
所有企業,都是從找個手腳,開始變得走向找個大腦帶手腳的。為什么呢?
因為,只有理解,才能驅動行動。
大量的傳統行業都有長期穩定的合作公司,是他們不會算賬嗎?
錯,好的企業,不是追求爆紅爆火的。而是更希望,線性有規模地變強。
這種條件下,就是需要一些更穩定、更聰明、更專業、更愿意幫自己的人,減少溝通的成本,以求每次都是復盤之上的創新。
所以啊,老板,朋友是長期的。老換朋友這個事兒,你也累,大家也都累。都這么累,不覺得哪里不對嗎?確實,你是想要結果。可是,沒有過程,又該如何獲得結果呢??是不是?
最后:
曾子說: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老板,我們有朋友嗎?
老板,誰是我們的朋友?
老板,我們為什么沒有長期朋友?
老板……
我,們,身,邊,的,是,朋,友,嗎?????
懂了可以轉發,沒懂也歡迎加小編討論?~
關注公眾號!入手定不虧!?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