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喝奶茶都以桶為單位了?
上個周末是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作為現下季節伊始的保留節目,再次成為話題中心。
也借著這個時機,小編注意到,奶茶的流行風口,從原料升級,油柑、香檸、羽衣甘藍等小眾水果進軍菜單;到小料盛宴,爆珠紅豆、奧利奧、椰奶凍等瘋狂加料,秒變八寶粥;再到現在,走上了加量的道路——
今年的奶茶,好像都開始論桶了?
公元2022年,沒炫過一整桶奶茶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今年,桶裝奶茶一夜之間紛紛從新茶飲的菜單上長了出來。
位于賽道頭部的喜茶,推出了「超大桶多肉桃李」,并把它放在了顯眼的banner位。
奈雪の茶,不僅把七夕新品「霸氣草莓龍卷風」設成了1000ml,還單獨開辟了「霸氣一桶裝」的菜單項,便于用戶點單桶裝飲品。
而七分甜、茶百道、書亦燒仙草、桂源鋪、滬上阿姨等,也都推出了不同類型的桶裝奶茶。
七分甜
桂源鋪
茶百道
書亦燒仙草
雖然我們習慣于把所有新茶飲都叫做奶茶,但事實上絕大部分新茶飲品牌推出的桶裝產品,都是水果茶。
主料基本分為兩個類型,以滬上阿姨的產品舉例,一種是混合類,例如「好大一桶鮮果茶」,包含西瓜、芒果、檸檬、金菠蘿、百香果五種水果;另一種是單一水果類,譬如當下好喝不出錯還應季的桃子和西瓜。
不止新茶飲,咖啡品牌也擦邊加入大容量戰局,seesaw最近就推出了3斤裝的冰美式,雖然品牌的官方定調是便于隨行的分享裝,但對于打工人來說,那就是給我噶脖子炫,今晚誰也別想睡。
用桶 裝 奶茶,最開始是玩梗。
當奶茶在年輕人社交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奶茶文化風靡,桶裝奶茶作為一種表達奶茶狂熱的行為藝術,出現在早期網友的DIY中。
比如粉絲給奶茶小公主周杰倫送大桶珍珠奶茶;
又比如博主@瓦森大娘 裝了一礦泉水桶的奶茶做大胃王挑戰。
而2020年年初的疫情居家,讓人類對奶茶的渴望不斷積攢,也就直接推動了當時解封后,奶茶品牌@人在茶在 豪橫5L裝的走紅。
「10倍奉還 你的奶茶癮」這句文案,其實就已經體現了它是捕捉到疫情后人們的報復性喝奶茶心理,人在茶在的5L桶裝奶茶,只是在追熱點。
包括去年蜜雪冰城聯名漫畫IP小藍和他的朋友,出了一個直飲水桶造型的奶茶杯周邊,也是類似的短期創意營銷。
但今年桶裝奶茶的流行,可以說是進入了日常消費,成為一種常見的新茶飲細分品類。
為什么?
首先,獵奇和跟風心理肯定是少不了,當奶茶桶作為新型的社交貨幣流行在社交平臺上,也就激發了大眾的好奇心與嘗試欲。
而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得益于桶裝奶茶的改良——
一個是把它從5L、4L這種只可咋舌、難以品鑒的夸張容量,穩定在了1L左右。
畢竟幾個小時賞味期內的單人單飲是奶茶最主要的消費方式,相比于常規款的500\650ml,1L裝既保證了它在容量上面脫穎而出,不會不夠喝,又不至于喝不動。
然后就是從奶茶到果茶的變化。
之前的桶裝奶茶,不管是網友自制,還是品牌上新,直飲水桶\礦泉水桶+珍珠奶茶的組合,視覺震撼大過于飲用體驗,為人類實現了飲水機里灌奶茶的幻想,創意行為的色彩濃重。
真要喝起來,就三個字:膩得慌。
轉向桶裝水果茶,不但口感更清爽,逢上今年暑夏時節異常高溫,市場需求擴大,而且也符合新茶飲主做鮮果茶的品類特質,主營業務對口。
當然也不能忽略價格因素。
各個品牌的水果桶價格都在19-26元的區間,和常規新款、熱銷款基本持平,屬于是加量不加價行為。奶茶星人表示,我占便宜等不了明天。
炎炎夏日,昏昏欲睡的打工time,來一桶水果茶喝一下午真的很爽,誰懂……
不過,盡管水果桶的平價大碗,對有些人來說是它的魅力所在,但對另一些奶茶愛好者來說,也是它的勸退理由——
咱都市麗人喝奶茶也得喝個精致,水果桶過于粗獷而不免催生廉價劣質感。
你怎么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