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率提升400%,我們拆解了adidas的騰訊全域營效打法
作者 | 楚晴
這兩年,「降本增效」被各大品牌反復拎出來講。都說廣告行業是經濟的晴雨表,廣告投放的“降本”也尤其明顯。
一方面,市場不穩定,廣告投放預算作為營銷部門的大頭,也免不了受到抑制,絕大多數品牌在做投放時也更為謹慎;另一方面,數字化變革,媒介渠道更加多元,品牌方和投手們在“要不要投”和“怎么投”的問題上反復拉扯。
以前,廣告投放主要靠人工盯觸點(比如開屏、信息流等)數據,這經常會出現兩個難題:一是數據維度不夠精細,比如品牌要做人群破圈,但看不到“圈外”人群是怎么流轉到“圈內”的;二是投放方案的迭代存在割裂,比如某傳媒公司前策劃曾向刀法抱怨過,策劃部只能靠對接銷售、運營來獲得數據反饋,一輪方案結束后基本留不住可復用的投放經驗。
由此可見,品牌為了讓廣告投放「降本增效」,訴求無非是:需要更加全盤統一、精細、可視化的投放反饋數據,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媒介資源組合策略。
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關注到,上半年,adidas 的投放頻頻出現在公眾號、朋友圈等,其廣告形式也很多樣,互動效果也不錯。對于上述問題,國際品牌 adidas 有什么新的解決方案呢?為此,我們聯系了相關案例的操盤手,了解到其中有兩次投放特別針對人群數據分層、投放方案迭代等展開,本文將這些實戰經驗做一個復盤,希望帶給大家一些新的思考。
01
怎么判斷品牌廣告有效種草?關鍵看人群流轉的心智價值
之前,我們經常和新銳品牌聊增長,和成熟品牌聊轉型;現在,「降本增效」已成為品牌們的必修課。
作為運動頭部品牌,adidas 同樣面臨著一些挑戰。國潮、國貨正當時,消費者的選擇更為廣泛。相對于 adidas 以往瞄準自身和運動行業相關人群做品宣、依賴老客復購,顯然破圈找新客才是大勢所趨,也是品牌增長的關鍵。
那么,如何突破原有人群限制,以更少的成本通過廣告投放獲得更多新客?相關操盤手表示,在項目準備期,因為看到 adidas 微信小程序銷量增速快,所以選擇了騰訊系的觸點作為投放渠道。而考慮到品牌希望通過這次投放圈粉更多 Z 世代,與年輕人形成更深度的互動,他們最終確定了 YOUTH 品牌活動。
在 5 月中旬正式推廣期,品牌一方面做數據建模,挖掘騰訊全域內對 adidas 可能感興趣的年輕群體,另一方面推進 YOUTH 建模組和非 YOUTH 對照組的人群測試——做 AB test 。
adidas YOUTH 品牌廣告
包括建模、投放、測試的整個過程,adidas 都是借助騰訊廣告營銷科學產品RACE(以下簡稱“騰訊廣告RACE”)來實現的。刀法進一步了解到,這個模型不僅囊括了 ROI(投入回報率)等傳統的轉化指標,還重點關注品牌在人群中的心智價值。
心智價值是什么意思呢?騰訊廣告行業銷售運營總經理、騰訊智慧零售商務副總裁范奕瑾認為,這個價值就是說,當品牌“轉化一個本來不喜歡你的消費者,才是心智營銷的成功”。
在以往的廣告投放中,購買轉化是最為常見的判斷標準。隨著投放渠道越來越多元,想要掌握人群對品牌的熟悉度,常見做法是發問卷、測輿情等等。而隨著數字化營銷的滲透率,問卷等形式的反饋效率低、評價偏差高、滯后性高,這類人群資產劃分已經不能滿足品牌的廣告投放需求。
因此,針對日益復雜的曝光歸因需求,騰訊廣告 RACE 結合與廣告主共建前后鏈路匹配,建立騰訊廣告專屬 5R 鏈路,即:R1曝光觸達、R2淺層互動、R3深層觸動、R4轉化行動、R5復購忠誠,分別對應:人群覆蓋、瀏覽點贊、分享關注、下單購買、品牌層面的復購等行為。
借助這一人群漏斗下的多維指標,品牌既可以從數量維度,清晰地看到不同層級之間的人群流轉率,并對比歷史投放及行業水平,判斷本次投放表現;也可以從質量維度,按照轉化難度分為本品偏好(只和這個品牌互動、只搜索這個品牌)、搖擺偏好(都互動、都搜索)、其他品牌偏好(只和其他品牌互動、只搜索其他品牌),觀測到不同偏好下的人群占比和流轉,以「獨占行為」來顯示品牌自身在人群中的心智價值。
結合 YOUTH 案例實際操作來看,adidas 建模并針對運動行業外的人群投放,先是廣告去重曝光,覆蓋到廣大用戶群體(R1);然后觀察廣告點評贊、內容瀏覽評論收藏等(R2);接著觀察人群的主動分享、關注加粉、表單領券、社群導購添加等行為(R3)。通過品牌廣告觸達進行潛客挖掘,將目標人群盡可能沉淀至R2和R3。
從 YOUTH 案例的實際效果來看,建模人群和非建模人群相比,在R1流轉至R2/R3的互動率上提升 29% ,Z 世代人群占比提升 65% 。同時,建模組還大大降低了每一層級人群的平均獲客成本(CPR,計算方法=花費/每個層級的人群數量),CPR1、CPR2、CPR3 比非建模組成本降低了約六成。
特別地,在其他品牌心智流轉這個細分指標上,adidas 的建模人群比非建模人群的流轉率提升了 11%。具體來說,這部分人群以往只關注 adidas 的競品(比如 Nike 、Vans 等運動品牌),而在本次 YOUTH 品牌活動的觸動下,初步和品牌產生了一些互動——這些行為被騰訊廣告 RACE 捕捉到,并用可視化的數據呈現出來,有助于品牌進一步評估互動效果,為后續構建生意增長飛輪,提前定制好科學可靠的歸因模型和投放策劃基礎。
總體而言,通過建模,adidas 能夠在保證品牌活動轉化效率、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拓展觸達騰訊全域內除了品牌及運動行業之外、與 adidas 核心人群相似的潛在人群。品牌借助騰訊廣告RACE補齊了前端媒體指標,不僅可以看到觸達效率,還可以深入掌握不同人群行為下的互動效果,為投放期間的放量調整提供科學的依據,也為后續購物節活動做了重要的人群蓄水工作。
02
用科學產品優化媒介組合,用重要節點承接確定性增長
除了追求短線轉化目標,當我們將每一次推廣動作放在品牌建設的長河中來看,廣告觸達人群、形成交互的過程,同樣是打造品牌認知和沉淀品牌資產的過程。
由于 YOUTH 品牌活動已經驗證了騰訊廣告RACE建模的有效性,在 618 活動中,adidas 順理成章復用了建模思路,先后在 618 預售、返場期間兩次進行模型投放。在具體操作上,adidas 計劃通過數據建模,挖掘 YOUTH 品牌活動沉淀的R2/R3人群中的高潛購買群體,在官方小程序等場景下進行全鏈路承接轉化。
adidas 在 618 大促期間的投放廣告
眾所周知,618 期間各大品牌爭奪激烈,其實本身就存在對流量和轉化的擔憂,但從騰訊廣告RACE多維度數據指標可以看到,對比 618 大促的建模人群和非建模人群,活動期間建模組的 CTR(點擊率)、ROI 分別高出非建模組 86% 和 19%,而從R1人群向R2-R5目標人群的流轉率則增加 179%。
刀法還注意到兩組有關品牌心智的指標數據:
和非 YOUTH 組對照來看,由 YOUTH 品牌廣告R2/R3人群至 618 的5R人群中,R2/R3-R4/R5提升了 400%。
對比非 YOUTH 為 618 大促輸送的R4/R5人群還可以發現,YOUTH 品牌廣告R2/R3流轉至 618 大促R4/R5的人群構成中,Z 世代濃度提升了 46%。
這些數據也佐證了本次 618 投放的兩點設想:一是 YOUTH 品牌廣告對 618 大促的蓄水作用,二是 618 大促對 YOUTH 的有效承接。
更重要的是,YOUTH 沉淀人群(R2/R3)的再觸達,可以明顯提升 618 大促目標人群的流轉率,同時能夠幫助 618 拓展更多年輕購買人群。換句話說,這種基于騰訊廣告RACE的建模投放,不僅可以在每次投放中形成全鏈路承接轉化閉環,還能打通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人群之間的流轉壁壘,提升人群復用率,形成品牌可靠的人群資產。
到這里,許多人可能有疑惑,adidas 是如何去確定 YOUTH 品牌廣告+618 大促效果廣告“組合拳”的呢?兩次投放中的競價廣告、合約廣告配比放量多少合適?整體的投放節奏又是怎么去判斷和把控的?
上述問題都可以歸納到品牌對媒介渠道、廣告形式的選擇。
操盤手告訴刀法,不管是 5 月 YOUTH 品牌廣告積累R2/R3意向用戶,還是抓住 618 大促節點完成轉化,都是建立在對品牌投放、競品投放等行業歷史數據的洞察之上,這套邏輯在騰訊廣告RACE中有相應的數據指標,操盤手可以根據品牌目前的排名,尋找新的投放時機,并決定后續投放的渠道和節奏——在騰訊廣告RACE中,這些數據被統一歸入品牌的競爭資產。
復盤 adidas 的兩個案例,從用戶端看,YOUTH 活動和 618 大促的內容物料讓更多用戶對品牌形象有了更深的印象;從品牌端看,借助騰訊廣告RACE中的“種草指數”和“招商歸因能力”等指標,可以顯示品牌在公眾號及視頻號互選廣告中的種草能力,進而數字化衡量品牌在騰訊廣告的內容力,用可復制的經驗助力可持續增長。
品牌借助騰訊廣告RACE對歷史投放的多維數據,對各個觸點的轉化情況進行溯源,優化下一波投放選擇。而歷史推廣、投放節奏以及多觸點沉淀的品牌內容,也在源源不斷地從各個維度持續豐富品牌形象。最終,品牌可以基于騰訊廣告RACE建立一個完整的全鏈路價值評估體系,完成人群拓寬、精準獲取,更加靈活地定制解決方案,實現預算的更優配置,推動生意增長。
03
分析師點評
通過拆解 adidas 上半年的 YOUTH 品牌廣告、618 大促效果廣告,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套實操方案:
投前:根據具體的營銷訴求及以往投放數據,通過騰訊廣告RACE進行建模投放,找到優質目標人群
投中:根據投放工具反饋的多維數據,及時調整,實現人群的精準觸達和成本控制
投后:根據投放效果復盤,迭代下一個方案的建模、觸點、投放節奏等環節,最大化下一波預算的投放效果
善用騰訊廣告RACE這個產品,adidas 跑通了一條從品牌廣告到效果廣告穩定高效的轉換鏈路。當然,掌握工具是僅僅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步驟之一。
以此為基礎,adidas 也在探索騰訊廣告RACE對品牌建設和增長的深度價值,目前可見有兩個重點:一方面,通過該產品將品牌投放廣告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追蹤,高效復用歷史項目經驗,重新定義品牌廣告的價值;另一方面,借助騰訊廣告RACE,不斷地去沉淀所有投放人群、放大目標人群、定位高價值人群,讓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做到最大化程度的破圈,在更長的發展周期實現更有確定性的增長。
在實踐中,品牌需要通過不斷地投放-復盤,積累人群資產、競爭資產和內容資產,投前、投中、投后都有可視化的數據作為判斷依據,營銷前后鏈路不再“割裂”,讓降本增效在堅實的“飛輪”基礎上得以實現,在積累人群心智價值基礎上,最終達成更高的增益價值。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