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情感營銷新思路,大人糖這支廣告夠走心
當情趣用品聚焦情感話題時,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最近,大人糖就交出了一份情感營銷的高分卷:瞄準異地戀人群囿于愛情和距離的博弈故事,發(fā)起了一場探討“如何跨越愛情距離”的情感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將「性」延伸到「情感」這一議題的大人糖,是如何將異地戀這一老生常談的情感話題進行演繹,變成了連接用戶情感和價值認同的雙向互動?
通過對其營銷策略的細品,我們或能梳理出其中的亮點和脈絡。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今所有的戀愛,其實都是異地戀。
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異地、跨國學習或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多,遠距離戀愛群體越來越龐大。而對于異地戀這一話題延伸出來的討論也越來越多。
另一方面,雖然如今的異地戀早已不同于從前“車馬慢、書信遠”的年代,各種通訊技術拉近了空間的距離,但當大家習慣了通過電子屏幕來傳達彼此的喜怒哀樂后,孤獨、不信任的情緒難免日益囤積。
這都讓“異地戀”從一個大家偶有關注的話題,變成一種大多數人公認的常態(tài)。
站在這個角度看,大人糖選擇從異地戀人群出發(fā),首次落地情感溝通Campaign,并發(fā)布首支情緒類短片《遠距離通信記錄》,洞察夠精準也夠討巧。
大人糖品牌TVC《遠距離通信記錄》
順著這個思路再去品《遠距離通信記錄》這支品牌TVC,你也會發(fā)現,不止洞察到位,在俘獲異地戀人群共鳴上,大人糖也很有“技巧”:
——用“真實”和“細膩”讓觀眾卸下心理防備,戳中情感的最柔軟之處。
先說“真實”。
在信息碎片化的大背景下,繼續(xù)圍繞產品做“灌輸式”的廣告,顯然很難引起受眾的關注,尤其是年輕受眾的關注。反而從目標人群的情感現狀出發(fā),直面用戶情感痛點,更能和用戶直接溝通,拉近和受眾的情感距離。
此次大人糖的品牌首支情緒短片《遠距離通信日記》正是脫胎于此。
超出125位用戶走訪,5000分鐘的電話訪談,通過不斷與用戶溝通,大人糖發(fā)現用戶對于情趣用品的需求遠不止產品功能,還有其背后所承載的情感輸出,而異地戀這一情感問題,正困擾著很多用戶。
也正是從一系列真實的用戶故事中,大人糖洞察到女性在異地戀中的不同煩惱,并將她們應對遠距離戀愛的日常以聊天對話框的形式展現出來,引人代入。
這種用情感取代產品、且基于用戶的真實故事呈現的展現手法,更容易消解大家因廣告屬性而產生的排斥心理,用同理心去理解內容、對話品牌。
再說“細膩”。
不同于傳統廣告單一視角地說教,大人糖這支TVC另辟蹊徑地引入了「時刻分享日常」、「保留信任空間」兩種截然相反的異地戀態(tài)度,通過還原兩位異地戀女生一整天的情緒變化,從畫面和文案的細節(jié)處刻畫女性心理變化,將不同的異地戀相處模式通過對話進行展現,上演了一場撩動大眾情緒的攻心戰(zhàn)。
不管是不斷加載卻沒能得到即時回復的短信屏幕:
還是用彩筆一次又一次標記見面日子的日歷:
亦或是金魚、鮮花、光影等呼應著心理狀態(tài)的環(huán)境氛圍感:
都讓人隔著屏幕感受到了異地戀中女生不安、糾結、猶豫、矛盾的情緒拉扯。
而片中與畫面適配的文案,更是將這些情緒更具象化地描述出來。
從起床鬧鐘、早餐內容,到襯衫顏色、工作日常,再到看到的月亮、洗澡時聽的音樂,每一句“告訴我”的關心背后,都把這種“閑下來就會想對方在干嘛”的異地戀心態(tài)形容到位。
對應的,“你睡了吧”、“你買的維生素我有吃”,這種保留空間式的相處,但也不忘回復TA的熱情分享的態(tài)度,也都讓人以微觀視角看到了異地戀中“狀態(tài)不同頻”的不安瞬間。
每個場景、每段文字沒有刻意地煽情秀技巧,但似乎每對異地戀情侶,都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套路式情節(jié),這支片子更像是給觀眾留出了單獨的思考空間。把「如果觸碰不到對方,愛意如何傳達」這個開篇提出的問題,落在了「即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跨越距離,也同樣會在終點相聚」上。
這種隱喻式的、沒有明確指向的結局,未嘗不是在表達:大人糖想要通過片子所呈現的故事,將“如何維持異地戀”這個沒有明確答案的議題,推到每一對情侶面前,鼓勵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跨越愛的距離。
細膩溫柔而不刻意煽情、平等溝通而不生硬灌輸,都讓品牌與用戶的心理距離無形被拉近。
在情感營銷中,擁有了精準的用戶洞察和情感表達只是第一步,選擇合適的傳播渠道,完成與用戶的情感互動,才能夠真正使整波campaign的效應最大化。
大人糖的切入路徑就很值得細品:
一方面配合#異地戀該有的樣子#話題邀請多位女性博主發(fā)聲,將她們對「異地戀」這一老話題的新視角解讀同步展現于大眾面前,將大家的視線牢牢鎖住。
在這個過程中,頭部意見領袖以對談、自敘等方式,分別討論了各自的異地戀經歷、感受以及對待異地戀不同的態(tài)度,以一種豐富多元的形式,為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異地戀解讀視角,打破了很多人對異地戀原有的刻板印象。
這些對應不同戀愛情境的真實發(fā)言,通過博主的親身講述更能戳中同類型人群,也讓人看到:大人糖這支片子不只是想給你講述異地戀的故事,更像是鼓勵每個人找到合適的戀愛步調、喊出勇敢去愛的宣言。
另一方面,這種高效的情感交流,吸引大眾注意力的同時,也引導大眾產生內容互動,收獲了真實具體的話題回應。
@博主閃光少女斯斯
不少網友紛紛開啟話匣子,分享親身經歷的異地戀愛情故事,甚至從中沉淀的UGC內容又形成了二次傳播,激勵更多年輕人在異地戀關系的守護中更進一步。
轉換視角來看,踴躍發(fā)言的參與度和用戶的有感而發(fā),就是這場話題互動最好的價值印證。
而對于用戶而言,從女性博主到每一個普通人的集體發(fā)聲,提供了“異地戀相處”這一問題的不同參考之余,也傳達了大人糖作為情趣品牌對于女性的鼓勵:不一定要去成為話多的人,也不一定要去成為話少的人,找到自己在相處模式中的舒適區(qū)就好。
總的來看,作為情趣品牌,大人糖這次的品牌動作沒有單純聚焦「性」這一話題,而是將視野延伸,關注到異地戀人群的情感需求,直擊目標用戶內心的同時,也引發(fā)社會對異地戀群體的重新認識。
其中有兩大亮點足以在用戶心中留下品牌烙?。?/p>
1)重視女性感受,從女性自由表達的角度,傳遞陽光、美好、愉悅的品牌形象。
作為致力于顛覆大眾對情趣行業(yè)的刻板偏見、做專注女性友好的情趣用品品牌,大人糖始終以用戶視角出發(fā),鼓勵女性用戶自我探索、自我表達。
體現在這次營銷中,不管是品牌TVC的打造,還是互動話題的承接,大人糖始終是從女性的情感認知為突破口,將品牌塑造成戀愛中有溫度的陪伴者。
內容上沒有生硬地植入產品信息,反而以半啟發(fā)半引導的方式,跟戀愛中的女性一起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和用戶建立深層情感來牢固品牌護城河,而這也正是當下女性用戶所樂于接受的。
2)以情感議題為紐帶,傳遞品牌精神收獲用戶好感及認同。
當產品不再只是一件孤零零的物品,而代表一種向往美好的,傳遞健康陽光的愛情態(tài)度時,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意義便會抬升一個層次。
大人糖正是如此,打破以往用戶對情趣用品的固有印象,擴寬視野聚焦女性情感話題,借助為女性精神需求發(fā)聲的“媒介”角色,不斷沉淀用戶對品牌的信賴度。
除了線上話題打造,大人糖還通過線下快閃店形式,讓情趣用品能夠更廣地進入年輕人的社交場,通過藝術的手法傳遞女性“閱己、越己、悅己”的品牌精神。正因為其正能量的發(fā)聲和感同身受的展現,不斷收獲用戶的好感和認同。
想必這也是它能在2021斬獲成人用品品類雙第一的根源所在。
情感營銷很常見,但真正戳中人心、自帶撫慰能量的情感營銷并不多。
聚焦到大人糖這次品牌動作上,以真實情景下的啟發(fā)式思考,更易敲開用戶心門,實現情感共鳴帶動產品流量甚至品牌認知的傳播效應。
特別是在情趣用品面對營銷難題的當下,一直致力于推動情趣陽光化、帶給用戶“成年人世界里的一點甜”的大人糖,通過這場與用戶情感共振的營銷動作,照見了情趣品牌新的營銷邊界,也給行業(yè)內其他品牌的營銷做了樣板。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