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充電難堪的充電寶生意:下沉市場成新掘金池?
9月8日,怪獸充電發布了2022年Q2財報。據財報披露,第二季度怪獸充電營收為6.905億元,較2021年同期下滑29%,凈虧損1.845億元,自進入2021年三季度后,怪獸充電單季度凈利潤由盈轉虧,且虧損態勢一直延續到今年二季度。
怪獸充電業績慘淡的背后,是共享充電行業在疫情影響下集體困境的縮影。曾幾何時,怪獸充電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曾一舉成為“共享充電第一股”。而在后疫情時代,線下收支難平衡、門店獲客難度猶如關山阻隔,共享充電寶的生意也沒有一開始那么好做了。
今不如昔
自2008年國內步入共享經濟初創階段起,共享之風便彌漫各個行業。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加速擴張,達到了36881億元,從市場結構上看,生活服務領域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位居第一,約為17118億元,追溯到2013-2019年,共享經濟的快速擴張期,乘著當年的東風,共享充電行業也進入了繁榮的發展期,并在2019年形成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三方鼎立的局面。
不過,不同于快速發展期“躺著都能融到資”的好光景,隨著疫情點狀爆發到塊狀覆蓋,共享充電行業也受到了極大影響,收入端艱難承壓,與此同時,2019年以來,共享充電行業的融資也愈發趨于冷靜。在此背景下,怪獸充電亟需加快重審公司業務的發展情況。
第一,共享充電的機會市場受到疫情反復重創,點位擴張受到影響。由于疫情的持續沖擊,共享充電寶在大型商場、街邊門店的進駐難度上升、線下POI人流也受疫情影響持續下滑,怪獸充電由此放慢了共享業務的擴張。截至2022年6月30日,怪獸充電的服務覆蓋了89.5萬個POI(投放點位),作為對比怪獸充電2021年的POI投放數據為84.5萬個,2020年為66.4萬個。
網點的覆蓋是線下POI營收增速的核心,疫情反復下業務增收的主要渠道受阻。蔡光淵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到,“參考以往數據來看,通常在疫情控制住2個月內,公司的業務就可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公司未來的工作重心還是會放在擴大服務網點覆蓋和提升運營效率上。”
第二,價格“討伐”雪上加霜。回望過去,2元/時的當年情早已澌滅無聞,4元/時甚至6元/時的充電寶租價戰幾度引起大眾不滿、監管討伐,當接到用戶投訴后,多位平臺運營人員均表明,“充電寶租借價格由商戶自定,平臺并不多加干涉,只有在定價過高無人租用的情況下,平臺才會提供一些建議。”然而“過高”究竟是多高、“建議”又是否真的有效,外界不得而知。
但很明顯消費者的不滿并沒有催生出新的解決辦法,充電寶“刺客”仍在市場橫行。目前,無論是怪獸充電、小電,還是街電,都雷同地出現了價格不規范問題,按理說,市場反映問題的時候就是企業找到新發力點的突破口,然而共享充電寶行業卻在以水濟水,在“沒辦法”的“辦法”背后,隱藏著共享充電行業缺少多元化選擇帶來的發展弊病。
后知后覺的單行危機
據了解,怪獸充電超九成的收入均來源于線下共享充電寶的租用,由此可見,怪獸充電目前還在走業務單行道,而連續三個季度的業績下滑,無疑將其承受的風險和單邊行走的危機暴露無遺。
從收入結構上看,怪獸充電商業模式過于單一。據了解,其目前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移動設備充電業務、移動電源銷售及其他,由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移動設備充電業務在怪獸充電的所有業務中所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9.24億元、27.12億元和34.56億元,占各年度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達95.2%、96.5%和96.4%,時至2022上半年,該業務的收入占比進一步增至97.4%。
由此,隨著移動設備充電業務在整體業務的加速滲透,怪獸充電的共享充電業務雖然在穩定增加,但這也意味著其需要支付的運營成本也更多。要知道,怪獸充電憑借單一業務的經營,營收毛利率直逼茅臺,高達82.69%,毛利如此之高,業績卻不盈反虧,跟怪獸充電運營模式有不可割裂的關系。
從運營模式上看,高企的運營成本是直指其入不敷出的矛頭。怪獸充電從過去的“直加代”優化到近期新推出的“直助代”模式,實際上并無二致,只是“直助代”是由當地直營團隊招募并發展代理商,盡管其大力推行直營與代理共營的業務模式,但目前看來,怪獸充電依舊是以直營點位為主,直營點位占比超過六成。
據怪獸充電的招股書顯示,其在直營渠道給商家的激勵資費率高于行業標準,為50%-70%,這是什么概念?簡而言之,在怪獸充電進駐商家門店后,產生的收益會被商家分走50%-75%,綜合上述移動設備充電業務的高額占比,直接點說商家在直接分走企業盈利大半的同時,還坐享了怪獸充電地推人員對POI門店的設備維護服務,而對怪獸充電來說,可謂成本很高、活沒少干、就是錢卻沒多分,而對商家來說則只是耗了些電費成本而已。
總的來說,占據業務大頭的直營模式雖有利于企業直接有效地獲得市場信息,但與此同時也需支付較多工資給地推人員,隨著行業賽道的擁堵,單一的業務和優質直營點位的激烈競爭使企業難承重壓,怪獸充電由此展開自救。
積極布局第二增長曲線
面對單一主業的困境,怪獸充電也創新了業務面的新玩法,試圖通過“跨界”等方式,為企業的營收創造新的增長點。
一方面,怪獸充電不再局限于POI的數量拓展,而是逐步在內容上同新玩法展開聯動,典型如聯手熱門IP立體營銷,提高用戶對品牌的粘性。
諸如潮玩零售、國風美妝等興趣消費的需求逐成風尚,怪獸充電也抓住了興趣消費的風口,直擊明星、游戲、動漫、國潮等Z世代關注度較高的話題,通過聯名熱門IP進行營銷,并開發設計了帶有原創風的充電寶產品嘗試立體營銷,以增強用戶對其品牌的粘性。
另一方面,怪獸充電打開格局,拓展共享充電之外的新業務領域,試圖打造新的變現方式。典型如以“開歡”白酒為入口,積極布局酒水飲料市場。據了解,面對業務板塊單一的窘境,2021年4月開歡白酒正式上線,怪獸充電積極利用自身超過80萬網點和2億多用戶資源的優勢,為滿足不同消費層級的用戶,將開歡白酒定價在100-1000的寬泛價位,作出第二增長曲線的嘗鮮新舉措,同年,開歡白酒產品品質還獲得了相關權威大賽的肯定。
然而,新業務目前還未釋放出期望中的活力。根據Q2財報顯示,以新業務為主的其他業務二季度的收入為450萬人民幣,同比下滑50.8%。通過天貓旗艦店的數據得以了解,目前怪獸充電所有產品的銷量尚未過萬,熱度不溫不火,由此可見,怪獸充電的白酒業務增長動力明顯不足,還需要進一步調整戰略。
總的來說,怪獸充電在業務上的創新舉動值得肯定,但白酒生意已有高端茅臺和平價江小白霸榜,加之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線下POI客流量并未回暖至疫情前,所以怪獸充電寄希望于通過IP聯名增強用戶粘性的愿景,離實戰生效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怪獸充電也做了兩手準備,在一邊積極調整業務結構的同時,另一邊積極挖掘下沉市場的潛力。
繼續挖掘下沉市場潛力
由于移動設備充電業務還是怪獸充電的主要業務,且相對于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共享充電業務覆蓋率不高,用戶規模和消費潛力十足。據了解,2020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共享充電POI滲透率僅有3.7%,約為一、二線城市滲透率的1/5,可見共享充電在下沉市場的潛力之大。
在看到下沉市場業務滲透相比一、二線城市較淺的情況后,怪獸充電深入下沉市場,參與到占領三線及以下城市優質點位的爭奪賽中。就東方證券分析,“小竹獸”中的怪獸充電在三線城市的月度營收、交易訂單量和POI點位比例都不及竹芒科技,點位比例不及小電,其中竹芒科技主要憑借搜電在代理商端的資源優勢,通過代理模式拓展下沉市場,使其在下沉市場的點位覆蓋率和交易訂單量方面均高于同業競爭對手,在月度營收方面亦位于行業首位。
為了拓展下沉市場,怪獸充電積極開展與下沉品牌重要客戶的合作,加速向下沉市場邁進。自去年一季度至今,怪獸充電積極布局下沉市場的重要客戶,典型如與區域性便利店品牌萬嘉便利、以及連鎖快餐品牌華萊士展開合作,鑒于這些品牌的下沉特征明顯,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滲透率與怪獸充電的需求不謀而合,于是借助這樣的方式較快地進入下沉市場,也就成了其推進的重要手段了。
不過,在規模較小的城市或者縣級區域,怪獸充電則更多采用代理的商業模式。在“直助代”模式的推動下,怪獸充電與代理商結成合作關系,由代理商負責在本地與商家聯系,鋪設機柜,怪獸充電提供設備和業務支持,一方面深入了下沉市場,另一方面為“直助代”的試驗節省了成本。
據了解,代理商需要負責業務拓展、尋找合適的 POI、合同談判、充電寶和機柜設備維護,怪獸充電則會從消費者收取的租金中,以一定比例向代理商支付傭金費用,根據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來看,傭金費率為75%-90%,不得不提此舉也有很大劣勢。
其一,下沉市場人群對價格和收益敏感,導致共享充電寶漲價彈性相對較低,結合上文闡述的內容,怪獸充電需要在規范化定價問題上更加慎重;其二,代理商雖承擔了部分的責任及成本,但抽取的傭金比例也高于直營模式,所以下沉市場的代理模式能否在后疫情時代為怪獸充電帶來營收增長,有待時間檢驗。
不過多元化發展現狀雖不達預期,疫情風險也未完全消弭,但怪獸充電發展新業務的趨勢已經呈現出企業加速變革的勢頭,尤其是重心業務也在持續的優化,相信下沉嘗鮮之后,怪獸充電會交出一份風雨過后的新成績單。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