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月餅制作榮獲“非遺認定”,榮華月餅助推傳統美食文化發揚
2022年8月5日,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公布了順德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在這批“非遺名錄”中,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飲食協會推薦的“廣式月餅制作技藝”成功入選,來自廣東佛山順德的“榮華月餅”憑借對廣式月餅的傳承和發揚,再次以精湛技藝贏得權威認可,也為廣式月餅贏得又一項寶貴殊榮。
今年年初,佛山市順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便啟動并開展“順德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經各鎮街各單位推薦,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評審組評審,順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研究,提出順德區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8項,其中包括:“廣東醒獅”,“大良蟲崩?制作技藝”,“生菜會”,“春節習俗(容桂飲燈酒)”,“廣式月餅制作技藝”,“糯米雞制作技藝”,“醬魚制作技藝”,“龍舞”。
作為現代月餅的前身,廣式月餅始于19世紀末的清代,其在傳統月餅基礎上于餅皮內加入了糖漿和堿,使烘烤后的餅皮色澤誘人且筋力十足,能包裹更多餡料,使月餅制作技法大大改良,更加靠近現代月餅的樣貌。
正宗廣式月餅具有“皮薄餡厚、味美香醇、品種多樣、工藝獨特”等特點,其制作技藝主要包含備料、熬(糖)漿、制餡、開皮、包餡、印模、烘焙等工序流程,講究用料純正,工藝考究。而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廣東佛山順德,是廣府民系的重要分布區,廣式月餅制作技法于此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也是如今中國人最常吃的一類月餅,不論是從美食角度還是在歷史民俗方面,廣式月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在廣式月餅的傳承者中,此次入選“非遺名錄”的榮華月餅可謂一顆明珠。已經有40年歷史的老字號品牌,憑借對嶺南文化的深耕,和對粵食內涵的發揚與創新,已經成為順德飲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招牌產品“雙黃白蓮蓉月餅”更以“蓮蓉三道正”為特色,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榮華月餅會在原料選取階段嚴格把關,選用100%湖南湘蓮和天然牧場的優質鴨蛋,保證廣式月餅的用料純正;加工階段則遵循傳統工藝,利用現代生產線精控標準;出品階段則利用器械輔助人工,使成品具有統一高標要求,在味覺和口感上完整呈現廣式月餅的精髓。
在傳統“守正”之外,榮華月餅還立足新時代消費者喜好,將傳統融合創新,開發出全新的“榮華流心系列”。采用進口奶油與傳統餡料搭配,打造出“新”與“舊”相得益彰的自然口感,“金沙奶黃”與“流心奶黃”中包裹的奶黃餡料為月餅增添了優雅口感,為傳統月餅做了頗為年輕化的改進。而同時,榮華月餅還特別臻選燕窩、黑松露這類珍貴食材,將之同流心餡料復合烘焗,烘烤出柔順潔凈、馥郁濃香的高級口感,是適合饋贈長輩貴客的中秋佳禮。
立足傳統,守正創新,是榮華月餅獲得此次殊榮的關鍵所在,也是品牌系列得以暢銷走俏的根本。在廣式月餅技藝的傳承中,榮華月餅已然走出一條富有生命力的煥新之路,此次入選“非遺名單”則再次證明了傳統美食的長久活力,相信在未來,在榮華月餅等品牌的帶領下,會有更多的傳統美食技法得到保護和繼承,將文化之光薪火相傳。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