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傅松因嚼食檳榔去世,這“惡魔果實”是如何攻陷全國市場的?
日前,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一事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傅松是2007年《快樂男生》的參賽選手,因喜嚼檳榔而患上了口腔癌。
從2016年開始,傅松便在短視頻平臺上分析自己對抗癌癥的過程。在今年6月11日,傅松更新了最后一條動態。9月10日,傅松去世,享年36歲。
傅松的去世引起了許多圈內好友的追悼,也由此引發了人們對檳榔危害的關注。
1
檳榔——吃人的惡魔果實
檳榔真的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嗎?我們可以從4年前的一件舊聞中得到答案。
2018年,湖南某醫院的口腔科病房里,45位口腔癌患者中,居然有44個人酷愛咀嚼檳榔。
這則消息被傳到網上后,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據醫生表示,檳榔最初是被作為殺蟲的藥物來使用的。但由于其中含有的檳榔堿成分具有促使人體釋放腎上腺皮質激素、加速血液循環的,因此人在嚼食檳榔的過程中會產生幻覺,感動心情愉悅而逐漸上癮,一旦開始攝入就會朝思暮想,越嚼越多,因此檳榔被有心人制作成了零食,形成了產業鏈,而由此帶來的惡果令人觸目驚心。
咀嚼者的口腔黏膜在檳榔果粗纖維的長期磨損下,會形成潰瘍和病變。在持續的咀嚼中,一些患者的牙齒被磨平、舌頭被磨爛,且不斷的出現口腔潰瘍的癥狀。到了后期,患者的嘴巴沒法正常打開,要依靠靜脈注射葡萄糖來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更有甚者,會在這種狀態下忍著劇痛繼續嚼檳榔,那么就會進一步引發口腔癌。
一旦癌變,醫生就只能切掉患者的舌頭或下巴,來組織癌細胞擴散到全身。即便如此,癌細胞依然會緩慢地向四周擴散,此時的患者就只能過上癌細胞擴散到哪兒,就切掉哪個面部組織的日子。
同時,口腔癌的治療費用動輒達到幾十萬元。很多患者也會因為無法承擔高昂的手術費而放棄治療,有的患者因持續的手術讓整個家庭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毀掉了全家人的幸福。
有人曾對檳榔給出過這樣的評價——你以為是你在嚼檳榔,其實是檳榔在咀嚼你。
正因如此,檳榔被人們稱作“惡魔果實”、“軟性毒品”,更是被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與砒霜并列。
2
“惡魔果實”的營銷之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國海南等地已經有上千年的嚼檳榔的歷史了,但其形成產業,并在全國范圍內被大肆推廣也不過是近20年多的事兒。
那么,這種害人匪淺的“零食”究竟是如何攻陷全國市場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國的檳榔企業們精明的營銷之道了。
首先,檳榔企業從檳榔的優點出發,向消費者強調著檳榔提神醒腦、制造刺激感的功能。從檳榔歷年的廣告中就不難看出這一點。
“想提神,嚼檳榔。”
“不怕你口刁,就怕你受不了?!?/p>
“開車瞌睡心慌,就嚼XX檳郎?!?/p>
更有企業在檳榔廣告中加入了“性暗示”的成分,迎合了人們及時行樂的心理,讓檳榔成為了“放縱”的代名詞。
除了廣告外,一些不知是商家還是買家編出的口號也為檳榔的推廣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像“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泡酒,永垂不朽”都在檳榔的食用者中廣為流傳,成為了激勵自己和勸他人食用的“檳榔令”。
其次,檳榔企業還針對被大眾詬病的檳榔危害健康的問題,下了不少的功夫。
由于檳榔最初是作為藥物被使用的,因此檳榔業大力向世人普及其藥用價值,稱其為綠色健康食物,吃了能讓人返老還童。
檳榔業還宣稱,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但這是因為他們只檢測了東南亞的食用方法,與國內并不相同。
甚至檳榔也還一直致力于把檳榔直接放進食品目錄,來助力其完成進一步的推廣。
一些檳榔企業推出的枸杞檳榔則更具有諷刺意味,他們利用廣告詞,將枸杞等成分對身體的益處模糊到枸杞檳榔之上。
盡管檳榔企業大部分的檳榔養生言論根本禁不起推敲,可仍有許多“裝睡的人”對這些觀點堅信不疑,一邊大口咀嚼著檳榔,一邊宣稱自己是在“朋克養生”。
最后,就是檳榔企業為其產品塑造的社交價值。
在此前的多篇文章中,我們都提到過社交價值這一點。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實用產品、奢侈品還是游戲等虛擬產品都可以通過社交價值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為了提升檳榔的社交價值,檳榔企業在海南、湖南等多地大搞旅游開發,將檳榔塑造成地區名片、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甚至是檳榔文化。
此外,許多年輕人鐘愛的熱門綜藝和熱播劇都有檳榔企業的代言,像《歡樂喜劇人》、《鬼吹燈》甚至受到了檳榔企業的獨家代言,收視率全國居首的湖南春晚也連續三年得到了檳榔企業的贊助。
一些知名的檳榔企業還推出了包裝精美、價格昂貴的鐵盒檳榔,在圈內已經像中華、茅臺一樣,成為了咀嚼者身份的象征。
3
罪惡的檳榔為何沒有遭到禁售?
看到這,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既然檳榔的危害如此之大,那為什么相關部門要看著它鋪向全國各地,而不去立法來阻止它的生產呢?
其根本問題在于兩點:經濟和可執行性。
先說經濟。
在2019年,我國的檳榔市場就已經超過了400億元,且正在以每年都不低于10%的增速迅猛發展。
在作為檳榔原料主產地的海南,檳榔已經成為了島內第二大經濟產物。海南省甚至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檳榔原產地,有超過41%的農民都在從事檳榔種植。
而在檳榔深加工基地湖南,檳榔業從事人員早已超過500萬人,被冠以“地方特色產品”,甚至成為了一些區域的支柱型產業。
今年國內檳榔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撬動的資金預計可以突破千億。因此一旦全面禁售,將會對我國部分省份的經濟帶來沉重打擊,并帶來嚴重的就業問題。
再說可執行性問題。
這一點可以參考美國在1920-1933年推出的禁酒令。當時在這一政策推出后,美國陷入了巨大的動亂之中,無數嗜酒者走上街頭罷工抗議,給美國全國的治安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問題。
同時,由于需求仍然存在。酒品的生產和銷售就由地上轉到了地下,無數艘貨輪在加拿大駛向公海,在漆黑的海上進行著一次次的黑市交易。此外,由于酒價飆漲,一些黑幫都在這些年里大發橫財。他們一邊利用這筆財富壯大勢力,一邊大肆賄賂官員,來幫助酒水通過海關、自由銷售。
在禁酒的14年里,美國的經濟出現嚴重問題,官員腐敗日益加劇,社會陷入了持續的動亂,這才促使美國政府最終宣布廢除禁酒令。
相對而言,檳榔盡管規模有限,但其成癮性要遠高于酒水,一旦全面禁封,勢必會帶來黑色市場,并激起相關從業者和喜嚼檳榔者的抵制。
然而,檳榔的存在依舊是一個擾亂社會的因素。盡管其整治尚不能一刀切,但也要逐步推進。相關部門還是要從檳榔的正確宣傳出發,幫助企業實現產業轉移,著力于替代品的探索或找到抑制檳榔危害的方法。
對于個人,我們能做的就是遠離這一軟性毒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總而言之,要想讓公眾逃離檳榔的危害,我們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