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六千萬賺過一百億嗎?
0
如果世界范圍內,我們說巴菲特。
只有一個巴菲特。
但如果把標準變?yōu)椤局袊陌头铺亍浚菙盗靠删投嗔恕?/p>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巴菲特,一直是資本市場最大的謎團之一。
商業(yè)教父段永平老師,被雪球股民稱為中國巴菲特。
白酒股的最早信奉者、茅臺的忠實守護者林園老師,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白酒之王張坤老師,也曾經被稱為中國巴菲特。
和巴菲特一樣用低成本保險資金構建投資帝國的復星老板郭廣昌老師,是中國巴菲特。
以二級市場起家,卻在一級市場里博得大名的張磊老師,不僅是中國巴菲特,還是時間的朋友。
今天,要給大家再介紹一個巴菲特。
經歷最魔幻,但戰(zhàn)績同樣彪炳的牛X投資人。
陳發(fā)樹老師。
1
上個世紀90年代,看起來是最適合普通人做生意的時間窗口。
很多市場,都是藍海,都是空白。
也是最不適合做生意的時候。
互聯網沒有普及,信息差無處不在。
很多縣城里就有專門倒買倒賣信息的生意,名字就叫【信息部】。
這些信息信息往往不能確定真假。
整個市場,是一個巨大盲盒。
滋生出了很多掮客、中介、串串以及騙子。
到底是暴富機會,還是暴負機會,真的不確定。
別以為你經驗老道,腦子靈光。
很多人上一秒憑運氣賺到的錢,下一秒就憑本事被騙光了。
甚至,都不用斗智斗勇。
你想想,連電子地圖都沒有的年代,我尋思著你們穿越回去,直接連路都不認識。
發(fā)樹老哥的創(chuàng)業(yè)史,就是一部被騙的歷史。
1997年的一天,一個長相敦厚的中年人找到了陳發(fā)樹,提出要買一批工程機械,但卻不知道哪里有。
很著急啊,陳老板,我知道你人脈廣,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
此時的陳發(fā)樹,已經小有名氣。
算是零售大亨的Pro max版。
他的新華都,已經是福州數一數二的百貨商場。
看著陳老板狐疑的眼神,中年人說你要是不放心,我先V你100萬。
行,那我瞅瞅。
幾天后,陳老板又“偶然”遇到了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呢,手上剛好有他要的貨,要賣出去。
算了一下賬,有的做。
于是,陳老板拿出6000萬買下這批工程設備。
沒有這么多現金,貸的款。
等陳老板興沖沖地準備賺一波差價時,再去找要買設備的客戶,發(fā)現對方已經不見了。
人間蒸發(fā)了。
6000萬的設備,砸手里了。
不,實際上,這批設備不值6000萬,需要打五折才能轉手。
沒辦法,為了消化這批設備,陳老板專門成立了一家工程公司:新華都工程。
拿著這批設備,四處去做土石方工程。
為了吃這碗醋,特意去包了餃子。
2
陳發(fā)樹人生第一份職業(yè),是在老家福建安溪林場的運輸工。
所以人生想要成功,先要取個好名字。
發(fā)樹發(fā)樹,靠樹發(fā)財。
在當了五年運輸工后,陳發(fā)樹跟著老板坐上一輛貨車來到了大城市廈門。
這趟差,是他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在圍觀了老板做木材生意的具體流(tao)程(lu)后,回到安溪的陳發(fā)樹又坐著公交車跑到了廈門,和一家公司簽訂了運木材的合同。
他賺了一千多塊錢。
那是80年代初的一千塊錢。
真的是巨款。
這一年,他只有21歲。
如果人生分版本的話,小陳的2.0版本開啟。
這個全新版本里,他的角色升級成為了貿易商。
左手找客戶,右手找林場。
茶海一擺,利用信息差,生意就談成了。
只要做成了第一單生意,個人信用值就是不斷積累的。
會有更多的生意找上門來。
陳老板守信用,腦子活,很快就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貿易商。
做貿易生意門檻低,風險其實不低。
不僅僅要撮合,也要墊資。
很容易被自己客戶給拖欠賬款。
客戶要是沒良心呢,直接就被拖死。
如果稍微有點良心,這些賬款就會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其中有個小老板還不上錢了,就把自己的雜貨鋪抵賬給他。
但陳老板不得不接下來,硬著頭皮做了下來。
就這么硬做了十幾年,居然做成了福州最大的民營百貨之一。
當年青澀的毛頭小子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大商人,有了自己的產業(yè),有了自己的品牌。
陳發(fā)樹3.0版本:企業(yè)家。
百貨這個生意,本質上也是【買進來,賣出去】。
看起來換了賽道,陳老板還是干老本行:二道販子。
于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個故事。
被迫去做工程。
3
其中有一家新成立的礦業(yè)公司,成了陳老板新公司的客戶。
結果陳老板又遇到了同樣的悲劇:這個客戶沒錢結算工程款,只能拿東西抵賬。
淦,你們行不行啊。
麻了,習慣了。
不被拖欠幾十次賬款,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生意人。
陳老板把手扶額頭,行吧,那就。
抵就抵吧。
用什么抵呢?
這個礦的股份。
債主被迫成了股東。
而且是第二大股東。
欠他錢的這個礦,是一個非常貧瘠的金礦。
連工程款都付不起,你想想能是什么好礦。
陳老板已經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
人生最重要的快樂秘訣就是沒有期待。
沒有期待,就不會痛苦。
但這個礦主是債務人里的一股清流。
他不但讓這筆錢沒打水漂,反而讓這筆錢成為了陳老板4.0版本開啟的道具。
和大家對礦主的印象不太一樣,這位名叫陳景河的礦主是科班出身的地質技術人員,曾經是省地質局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
采礦,也是需要技術的。
砸了很多錢后,他把這個礦的開發(fā)成本壓縮到了行業(yè)的10%,使得這座品位低至0.9克的礦山具備了開發(fā)的可能。
同樣一座礦,別人來了會賠。
但這個礦主,會賺。
陳老板本來也不指望這個工程款能還。
他不斷接工程項目,低價拿下別人急于出手的樓盤搞出了1萬多平米的新華都購物廣場,還投資了酒店。
非常非常勤奮,非常非常忙。
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沒有這筆“不幸”的投資賺的錢多。
在正式入股兩年后,國際金價飆升了六倍。
2003年,這家名為紫金礦業(yè)的礦業(yè)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陳老板,陰差陽錯,成為了這臺超級印鈔機的二股東。
真正的風險投資家,還得看陳老板。
注意,上面那句話的關鍵點,不是投資,而是【風險】。
陳老板的“投資”是真的充滿風險。
有了現金流的紫金礦業(yè)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低價收購了國內外很多礦。
這些礦又給紫金礦業(yè)貢獻了更多的利潤和現金。
2008年4月,紫金礦業(yè)在A股上市。
陳老板當年幾千萬的投資,已經變成了超百億的財富。
短短8年增長超過400倍。
巴菲特要是知道這筆投資,都得請陳老師來頓大腰子。
懵逼的陳老板,就這樣“躺著”成為了福建首富。
陳老板的4.0版本正式開始:
投資人。
4
紫金礦業(yè)在A股上市的同一年,新華都也在A股上市。
那一年,陳老板48歲。
要知天命的年紀。
人到了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要靠命。
命運拖著陳發(fā)樹老師往前走。
已經手握兩家上市公司的陳發(fā)樹老師,在財富上碾壓了那些辛辛苦苦做鞋做衣服的老鄉(xiāng)。
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也是經驗和運氣的產物。
今天回頭來看陳老板過去十幾年的操作,紫金礦業(yè)帶來的財富和成功,是他后來所有行為路徑最大的源頭。
他掌握了做生意的終極密碼:
炒。
讓別人干,自己出錢就好了。
雖然陳老板數次被人騙,但紫金礦業(yè)的巨大成功,讓他懂得了一個投資奧義。
那些真正優(yōu)秀的人,是可以讓企業(yè)發(fā)光的。
就像紫金礦業(yè)的陳景河那樣。
自己能做的事,就是找到這些人。
找到那些有優(yōu)秀企業(yè)家管理的優(yōu)秀企業(yè)。
頂級的投資人,就應該是頂級的HR。
識人,才是投資人的核心能力。
是投資人。
更是投資,人。
5
陳老板自己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對那些喝過洋墨水的人有濾鏡。
非常厚的那種。
知識分子礦主陳景河,讓他看到了【知識就是金錢】這句話的真諦。
他需要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軍師,需要他來輔佐自己押中下一個紫金礦業(yè)。
他相中了當時的明星職業(yè)經理人:
唐駿老師。
很多年輕讀者可能不太清楚唐老師。
我讀書的時候,他的成功學賣的特別好。
唐駿,是PC互聯網時代里的初代大網紅。
他之所以知名度高,最主要原因是他當時老板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富人:
比爾蓋茨。
在PC互聯網時代,你是逃不開微軟產品的。
WindowsXP,Windows98,PPT,Excel,Word。
打工人的噩夢來源。
比爾蓋茨又是1995年-2007年連續(xù)霸榜的全球首富。
【大學輟學就能發(fā)財】這種上古謠言和歪風邪氣,就是因為很多人相信了比爾蓋茨只有半截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實際上人家蓋茨老師他媽是華盛頓大學校董,他爸是大律所老板。
丫一超級富二代,你信他白手起家?
就在蓋茨老師家喻戶曉的2002年,唐駿被任命為微軟中國的總裁。
這個名頭非常唬人。
聽起來像是比爾蓋茨的關門弟子。
但實際上,由于中國內地市場尚未被微軟重視,當時的微軟中國只是微軟大中華區(qū)的一個分公司,甚至可以直接被認為是銷售部和技術支持部。
可以理解成一個大銷售。
與后來的微軟華人高管李開復老師和張亞勤老師相比,唐駿老師在微軟的職級并不高。
但那時候大家不知道啊,而且唐老師很多話講的挺牛的。
說自己跟比爾蓋茨很熟,而且比爾蓋茨很器重他。經常找他請教中國市場問題,唐啊,你覺得應該咋樣咋樣。
這些故事,都被他寫進了自己的書里。
剛剛才年滿三十歲的陳天橋,也注意到了這位冉冉升起的【打工皇帝】。
他給了他一個offer。
來我這里,當總裁。
盛大網絡靠著中國網絡游戲第一股的概念在美國上市,陳天橋也因此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富。
唐老師可能是美夢,也可能是噩夢。
在唐老師擔任盛大總裁的四年里,盛大從全球市值最高的游戲公司不斷跌落,成為一家非常普通的泛互聯網公司。
盛大衰落其實和陳首富本人脫離不了關系,這位靠著網絡游戲起家的復旦高材生,始終對游戲缺乏興趣。
盛大在走下坡路的時候,另一位陳首富,也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陳發(fā)樹老師,向唐老師拋來了橄欖枝。
來,到我這里,完成你的夢想。
唐老師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機會。
他對外宣稱自己來到新華都的轉會費高達:
10億。
這一令人咋舌的天文數字,再一次震撼到了互聯網沖浪的群眾。
當年,北京市區(qū)的房價還不到2萬一平米。
當然,更令圍觀群眾震驚的是,一個打工的還能像頂級運動員一樣有轉會費?
6
這位名義上的總裁只去過兩三個新華都超市,他的主要任務還是輔助陳老板進行資本運作。
唐駿得到陳老板垂青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在兩家科技公司打過工。
陳老板做傳統(tǒng)生意出身,百貨,金礦,房地產,還有一家沒有上市的武夷山旅游。
那個時候,陳老板覺得IT公司還挺高大上。
早在1998年,新華都就成立了一家IT公司:【福州新華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做的是超市管理系統(tǒng)軟件。
唐駿加入后,讓他對IT行業(yè)徹底祛魅。
陳股神的投資風格也越發(fā)趨于保守。
都是他能看得懂的投資。
零售,金礦,和旅游。
都是現金流很好的生意。
非常巴菲特。
巴菲特老師喜歡大消費,喜歡喜詩糖果,喜歡可口可樂,喜歡成癮性的消費品。
在當時中國消費市場上,可以比肩可口可樂的是青島啤酒。
2009年,陳發(fā)樹和他新任軍師唐駿,從百威英博手中買下了青島啤酒7%的股權。
青島啤酒當時的董事長,是赫赫有名的金志國。
我在《啤酒背后的資本大逃殺》里講過金志國。
在他任上,砍掉了一百多個雞肋品牌,主打單一品牌,并且在渠道上猛攻,保住了青啤一線品牌的地位。
金志國和陳發(fā)樹是中歐商學院讀EMBA的同學。
金志國從青啤退休后,陳老板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賣掉了青啤股份,第二件事是邀請金志國來新華都打工。
從這兩個動作,也能看出陳股神當時的大致投資邏輯:
好賽道,好公司,好管理者。
紫金礦業(yè)是因為【人】,才成功的。
沒有陳景河的眼光、毅力,知識、對周期的判斷,也就沒有這家中國頂級礦業(yè)公司。
所以,好公司,一定是需要牛逼的人。
這也很巴菲特。
巴菲特最重要的觀點之一,就是【投資就是投人】。
7
【吃酒喝藥】是2018年以后資本市場的主題,也是讓坤坤得以成名的策略。
陳發(fā)樹很早就洞穿了這一策略的精髓。
在成為青島啤酒第三大股東以后,陳發(fā)樹又相中了藥。
云南白藥。
和青啤一樣,陳發(fā)樹為什么愿意入手,還是因為【人】。
陳發(fā)樹非常喜歡讀商學院。
國內知名的商學院雙雄有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他都去讀了。
在中歐,他看中了金志國。
在長江,他看中了王明輝。
王明輝在云南白藥最大的成就,是推出了云南白藥牙膏和云南白藥創(chuàng)可貼,把一家傳統(tǒng)中藥廠商做成了快消品廠商。
云南白藥牙膏剛推出的時候,就定價為23塊錢。當時國產牙膏普遍在2-6元左右。
云南白藥牙膏上市第一年得到市場認可,幾年后超過了高露潔和佳潔士,登頂牙膏鐵王座,成為日化品里第一個吊打外資品牌的本土品牌。
在陳老板眼里,王明輝之于云南白藥,就如同金志國之于青島啤酒,也之于陳景河之于紫金礦業(yè)。
他,決定,買。
那個時候,陳老板還并不喜歡在二級市場里掃貨。
而是直接從大股東們手里買。
云南白藥的二股東是云南省另外一家著名國企:云南紅塔。
紅塔就是褚時健當廠長那個紅塔,屬于煙草體系。
2009年下半年,中煙出了個政策,讓旗下這些公司把非煙草業(yè)務都處理掉。
紅塔打算把自己持有的云南白藥股份都賣掉。
天賜良機。
買。
剛剛聘請的打工皇帝唐駿老師負責談判,擬定條款以及具體的交易流程。
唐駿老師對此的描述,依然風騷:
“整個收購過程,我們只跟紅塔方面見了一面,我花了10分鐘時間讀了一下股權轉讓協議,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簽。
按照合同約定,五天內,陳老板把股權轉讓款打了過去。
22億元。
壞了事兒了。
8
陳老板信心滿滿,云南白藥會成為另一個紫金礦業(yè)。
這將是他人生第二個經典案例。
結果股權交割的事情如石頭一樣沉了大海。
完全沒有了音信。
一問,就是等審批。
再問,還是等審批。
等誰審批呢?煙草總公司。
因為合同里明確約定了:
“乙方同意受讓甲方持有的云南白藥集團65813912股的股份,并已充分知悉:本協議約定股份轉讓事宜在本協議生效后尚需獲得有權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的批準同意后方能實施。”
但這條風險被忽視了。
兩年以后,陳老板忍無可忍。
錢我給了。
股份呢?股份呢?股份呢?
大冤種陳發(fā)樹不得不打官司。
在800天等待期間,這筆當初價值22億已經漲到了30億。
但當初合同上,就提了一個審核問題。
最后人家沒審核通過,不是人家不守規(guī)則,是你們合同簽的就那樣。
2014年,法院判決紅塔向陳發(fā)樹返還22億元本金及利息,駁回陳發(fā)樹的其他訴訟請求。
五年,投了個寂寞。
甚至一度讓人懷疑,唐駿老師是紅塔的臥底。
而在這筆交易敲定后的次年,唐駿老師就陷入了學歷門一事。
對于老板來說,學歷造假并不算什么。
但證明了他在其他事情上也可能會瞞著自己。
至少,云南白藥這件事,就做得很不專業(yè)。
因為跟國資做交易,這種審批風險完全是可以提前預知的,這不是什么復雜和精深的東西。
關鍵是,唐老師還公開表示:
能騙到所有人就是成功。
啊這。
哥你別這么直接啊。
唐駿老師在三年后,徹底告別新華都。
彼時,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開啟。
更多科技大佬浮出水面,王興、張一鳴、程維、黃崢。
而他們手下的高管均從移動互聯網大潮中受益,出現了不少十億乃至百億級身價的打工人。
打工皇帝的說法,也在這種造富浪潮中徹底消失。
而陳老板,則在這件事情上,學到一個教訓。
就是事兒,還得自己做。
戰(zhàn)場,還得親自上。
陳老板并不是一個賭性堅強的人,他更像是一名獵人。
如果獵物丟了,會難受得睡不著。
他并沒有對云南白藥就此作罷。
既然二股東這么煞筆,那么就找別的股東。
總會有人愿意賣。
2015年,陳老板開始在二級市場操作,從散戶中買到了4.25%的云南白藥股份。
緊接著,在2016年年初,新華都又獲得了云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45%的股權。
前前后后,陳老板砸了280多億,終于如愿以償。
成為了上市公司云南白藥的聯席董事長。
9
在2018年以后,陳老板又瞄準了一只新股票。
隆基綠能。
2018年,市場主題還和光伏沒有啥關系,主要是半導體和大消費。
而且此時,隆基綠能還沒有表現出任何成為光伏王者的跡象。
也正是當年,“531光伏新政”出臺,明確表示要降低補貼強度,全電量度電補貼標準降低0.05元。
消息一出,市場哀嚎,用腳投票。
用連續(xù)幾個跌停板表達對光伏公司前景的看衰。
從2018年6月初到9月初,三個月時間內,隆基綠能的股價直接腰斬。
陳發(fā)樹果斷出手,在股價腰斬時買入4937.28萬股。
2018年第四季度又買了48萬股。
2019年第一季度又買入2497.24萬股。
2019年二季度又買入2950.59萬股。
……..
通過連續(xù)六個季度的持續(xù)加倉,最終成為隆基綠能第六大股東。
他首次買入隆基綠能時,股價不到7塊錢。如今隆基綠能即使股價回落,陳發(fā)樹在這只股票上的收益至少有幾十億,在股價最高點時,浮盈甚至超過百億。
隆基綠能的董事長李振國是蘭州大學物理系半導體材料專業(yè)畢業(yè),工程師背景,從國營廠辭職后做了二十多年的硅材料。
自創(chuàng)業(yè)以來一直堅持和市場主流路線相佐的單晶硅技術路線。
知識分子出身,懂技術,辭去公職,整個人生都all in一件事。
幾乎和紫金礦業(yè)的陳景河一模一樣。
投資就是投人,繼續(xù)押寶。
10
紫金礦業(yè)的超級成功,讓陳老板成了中國股市的一個非常另類的投資人。
一般來說,被稱為中國巴菲特的資本大佬有這么幾類。
第一類,發(fā)財靠杠桿,搞基金,用別人的錢炒股,自己賺管理費。
甭管他們聲稱自己賺的是α的收益還是β的收益。(不和市場一起波動的叫阿爾法收益(α),跟隨市場一起波動的叫β收益)
其實賺的只有一個:杠桿的錢。
如果沒有做過實業(yè)的,多數都是此類。
幾乎所有的私募大佬均是如此。
邱國鷺、馮柳、張磊、林園。
第二類,找?guī)讉€底色好但經營不是很好的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買了以后,介入實際運作,收收資產,包裝包裝,提高市值。
比如復星。
一邊做實業(yè),一邊賺二級市場的收益。
第三類,佛系。把錢給別人,自己做LP。
躺著收錢就行。
做不動實業(yè)了,也做不動投資了。
陳老板屬于非常特殊的第四類,嚴格來說和段永平老師他們是一類的。
以實業(yè)大佬的身份,做超級牛散。
從發(fā)家過程來看,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一級市場投資人。
和海康威視的龔虹嘉、滴滴的王剛一樣,穩(wěn)準狠,自己也懂管理和風險,在企業(yè)最需要錢的時候進入。
價格便宜,但風險也大。
要么不成功,只要成功一次,就成就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而且不像另外兩位,陳老板并沒有就此在一級市場里糾纏。
而是開始轉頭在二級市場里沖浪。
大股持倉(做前十大股東),自有資金,主動管理,只入股不介入具體管理。
任何被捧為神話的基金經理在他眼里,都不堪一擊。
任何基金過來路演,吹得天花亂墜,陳老板只要輕輕問一句:
你用六千萬賺過一百億嗎?
就這么一句話,再精彩的PPT,再口若懸河,也都沒有繼續(xù)宣講的必要了。
不好意思,在這個領域,你們都是弟弟。
1960年出生的陳發(fā)樹老師今年已經62歲。
耳順之年。
耳順的意思是,對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見也能夠正確對待。
有投資者在股吧留言,質疑陳發(fā)樹對新華都股票不聞不問,卻把精力都放在了炒股上,把錢都投入到了隆基綠能和中國中免上。
陳股神并沒有任何回應。
因為,根本不需要。
畢竟,投資才是他最擅長的事情,從頭到位只專注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才能登峰造極。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整天脫離舒適區(qū)。
而是知道死在舒適區(qū)。
死了也要用腐朽的聲音喊出。
舒適區(qū),真的爽。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1】.中國裁判文書網,陳發(fā)樹與云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一般股權轉讓侵權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老刀,福建前首富,中國股神陳發(fā)樹的資本江湖,首席商業(yè)評論,2021.2.17
【3】.趙明超,兩年狂賺近百億,這才是真正的股神,上海證券報,2020.10.19
【4】.熊劍輝,小學沒念完的他,如何成為首富級人物,華商韜略,2016.8.3
【5】.陳若焱,誰在隆基股份上賺了100億?遠川投資評論,2021.9.14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guī)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