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從獨立設計師到國產TOP1箱包品牌創始人,我怎么理解“品牌”?
作者 | 晶敏
上個月,箱包品牌 Songmont山下有松為紀念品牌誕生 9 周年,發布了一組 TVC《你與我》。短片分別以質檢師、客服、制版師這三個崗位上的普通員工視角,講述個人與品牌共同成長的故事。
Songmont 成立于 2013 年,是一個專注于原創包袋設計的獨立品牌。2019 年以來,Songmont 常駐天貓箱包榜 TOP 10。今年 618,更是位列國產箱包品牌銷量 TOP 1 。同時,它也是國內少數擁有線下門店的箱包品牌。2021 年,Songmont 先后在北京頤堤港、上海淮海中路開設實體店,并將品牌旗艦店選在上海。
作為一個定位中高端的品牌,Songmont 產品均價約為 1550+ 元。其中,1800-2000 元價格帶的銷量約占整體的近 1/3 。很多時候,產品價格和銷量是成反比的。但 Songmont 在保持高客單的同時,銷量也在穩步增長,目前年銷售額已經破億。
Songmont 是如何在定價和銷量之間找到平衡點,并在破圈過程中保持品牌調性,逐漸提高溢價的?我們和品牌創始人付崧聊了聊,試圖找到答案。
故事要從 9 年前說起。當時,付崧還在 Google 擔任設計主管,負責 Gboard 輸入法產品的設計。因為每天都要帶電腦上下班,她十分需要一個好看又好用的電腦包。但這個不算太難的需求,卻遲遲沒有被滿足。
既然市場上買不到,畢業于清華美院的付崧決定自己做一個。于是,付崧利用自己的設計能力,加上母親的手工技藝,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款包。為了讓這款包更加適合女性,付崧一改沉悶的黑色,使用的材料也更加輕便,并且設計了一個專門放手機的袋子,可以在一秒內拿出手機。
當她把這款包發到朋友圈時,很多朋友都來找她定制。付崧便利用業余時間幫朋友定制皮包。這也為后來 Songmont 的誕生埋下了種子。當時的付崧沒想到,自己會從一個“打工人”,踏上了品牌創始人的進階之路。
01
從私域長成的品牌,和“年薪百萬”的客服
“不要把產品當生意做,也不希望被稱為商人或者老板,”付崧說,“品牌的本質就是為跟你有共同需求的人,提供更完美的解決方案。”
和很多設計師品牌創始人一樣,付崧精通設計和產品,但缺乏對商業的運作經驗。因此,Songmont 成立最初的幾年,基本是自由生長的狀態。
“我設計了一款自己需要的包,發在朋友圈,有很多朋友也需要,我就盡力滿足,大家收到很喜歡,也愿意自發分享,就是很有機的原生狀態。”這樣的狀態維持了將近 5 年。2018 年,Songmont 開設淘寶店,依靠朋友圈流量和口碑傳播,年銷售額突破百萬。
現在回過頭看,Songmont 其實是依靠朋友圈的口口相傳起盤的。只是當時付崧并沒有私域這個概念,也沒有方法論總結,只埋頭做好兩件事:產品和服務。
起初的幾年間,付崧一邊上班,一邊利用業余時間經營愛好。每周四晚上 8 點,付崧會發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通知喜歡的朋友們預定。收到訂單后,她母親帶領的 60 歲老手藝人團就開始手工制作。付崧的母親是一名工程師,也喜歡做裁縫。在付崧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為她親手做過許多衣服,也實現了很多她的設計想法。因此做包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品牌成立第二年,團隊加入了一個客服表妹,專門負責與用戶對接。當時,雖然銷售規模突破百萬,但付崧每天工作 17 個小時以上。“好好上班挺好的,忙到孩子都顧不上,為什么要給人生選擇困難模式?”類似的問題付崧被問過無數次。2019 年,她終于給了自己一個堅定的答案。
那一年,淘寶找到付崧,邀請 Songmont 入駐天貓。天貓旗艦店開業后,銷售額很快突破千萬。付崧意識到,Songmont 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成一棵大樹。想要它繼續成長,必須辭職 all in。
“我想要把 Songmont 做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當時剛好趕上疫情,充滿了不確定。但我的精力沒辦法兼顧工作和品牌,必須二選一,”付崧說,“在職場上,我可以看到未來 10 年甚至 20 年的生活。但我在做品牌的過程中,有一種被用戶認可的巨大推動力,可以讓我體驗不一樣不確定的人生之旅,這值得我在 40 歲時冒險嘗試。”
02
在增長和試錯之間,不斷刷新對品牌的認知
辭去工作后,付崧將全部精力投入創業。Songmont 也終于脫離了自由生長的狀態,開始有計劃地增長。“我當時都想好了,如果創業失敗,大不了去當滴滴司機。”付崧半開玩笑地說。
2019 年,付崧租了辦公室,開始打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品牌。在 互聯網行業 16 年的工作經歷給付崧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對她而言,做產品是強項,但做品牌是弱項。“我最初認為品牌就是給產品貼個 logo,然后像 Google 那樣形成企業文化,給員工好的福利,員工就有主人的感覺。”
創業初期,付崧十分重視辦公環境。一年搬家 4 次,只是為了找一個舒適的辦公場所。最終,Songmont 從寫字樓搬進了帶院子的獨棟平房。會議室沒有座位,全是沙發,讓大家可以躺著開會,午休有榻榻米,還請了專門做飯的阿姨。
隨著 Songmont 規模從千萬破億,付崧也逐漸意識到品牌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品牌要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要把產品做到極致,更要讓用戶知道產品背后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在用戶心理建立認知。”
于是,付崧開始重新規劃 Songmont 的品牌定位。基于原料、人力、運營、供應鏈成本,將用戶定位在和她一樣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都市新女性。但想要獲得更大規模的增長,僅靠私域流量遠不能滿足。為了提高品牌聲量,Songmont 通過 KOL 投放,觸達目標用戶。
但品牌預算有限,如何用低成本撬動大流量?付崧選擇了當時正在崛起的平臺小紅書,并確定了“精準投放”策略——不做大規模的投放,在 KOL 的選擇上也有一套嚴格的標準。
“所以我們選擇的 KOL 一定要自己使用過,并且發自內心地喜歡我們的產品的。這樣才能客觀表達他的真實感受,不只是誰流量大就找他帶貨。”付崧說。
通過與小紅書博主的合作,Songmont 在短時間內種草了大量潛在用戶。但隨著品牌用戶量的增長,價值也更容易被稀釋。于是,Songmont 找到舞蹈家兼導演麥子作為品牌摯友,讓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在營銷上的克制使得 Songmont 的營銷成本保持在比行業平均低 5% 左右的水平。付崧認為, KOL 是一個加速器,能讓產品更快被傳播,但品牌的引擎,只能是產品,產品本身才是最大的 KOL 。
在產品策略上,Songmont 并不急于推新品,而是專注于制作經典款。
淘寶店剛開業的時候,為了追趕市場潮流,Songmont 曾經嘗試過加速上新,結果并沒有得到好的反饋。這讓付崧開始反思,她決定砍掉銷量不佳的產品線,并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目前,Songmont 保持著一年 4-5 款的上新速度。
事實上,Songmont 的上新速度一直算不上快。即便是最快的時候,一年也只有不到 10 款新品。不同的是,原來慢是因為產能不足,現在慢是出于品牌考量。
目前,Songmont 三個經典款巧克力包、菜籃子包、豆腐包的銷量占據總體銷量的 75% 左右。其中,占據整體銷量約 25% 的菜籃子包,從設計到上市歷時一年。設計過程中,利用私域和用戶共創。比如最初的設計沒有肩帶,但最終成品在用戶建議下增加了更加實用的肩帶設計。
03
線下門店精細化運營,讓品牌看得見更摸得著
經過 2 年的商業化建設,Songmont 達成銷量破億目標,成功躋身天貓箱包榜單 TOP 10 ,并做到國產箱包品牌 TOP1 。如果品牌只在線上,始終只做了一半。尤其對于定位中高端市場的 Songmont 而言,線下渠道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線上經營階段,我們經常會收到消費者反饋稱‘你們的包包實物比圖片好看很多’,我們一開始覺得是圖片拍的不夠好,就去提升視覺。后來發現無論怎么拍,都難以還原肉眼看到和親手摸到的質感。”付崧說。
與此同時,品牌的爆火也迎來了一些爭議。“有些潛在的新客戶質疑我們為什么能賣這么貴,是不是把錢都花在營銷上了。”這些刺耳的評價在提醒付崧,是時候開線下店,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真實質感了。
在付崧看來,線下店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分別是產品體驗和用戶溝通。“對用戶而言,線下店不是終點,而是體驗環節,它應該和線上形成互補。”
因此,Songmont 的線下門店沒有采用貨架邏輯,而是強調品牌視覺的塑造,將“山下有松”的意境帶入是室內空間。 Songmont 將山谷元素融入門店設計,形成微縮景觀,讓它不僅成為一個消費的場所,也是任何人在疲憊的時候,可以休息的地方。
雖然線下門店不承擔過多的銷售功能,但它一定程度上也在反哺線上渠道。除了間接帶來的銷量之外,通過效仿線下門店的陳列邏輯,線上渠道的產品視覺也得到有效提升。
新業務背后必然伴隨著新團隊。為了優化門店運營, Songmont 專門成立了一支經驗豐富的運營團隊,并重新搭建培訓體系,要求所有員工也要懂基本的線下門店運營知識。
目前,Songmont 擁有 2 家線下門店。但付崧并不打算繼續擴張,而是先集中精力優化現有門店,將模式跑通之后再加速。
而要滿足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的貨品需求,離不開高效的供應鏈。Songmont 在東莞和河北均建立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并拓展了國際化生產線,以滿足生產需求。
04
分析師點評
做生意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人經過精密的數據調研和理性思考之后決定入局,有人僅憑一腔理想和熱情就敢去嘗試,付崧更像是后者,我們暫且稱她為“體驗派”創業者。
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新消費品牌席卷美妝、食品飲料等各大品類榜單的同時,箱包品牌上新品牌卻寥寥無幾。當我們向付崧拋出這個問題時,她的答案是:“這個行業本身就比較慢,箱包不是快消品,一個包基本上會陪伴消費者 4-5 年,有些經典款可能 10 年都不會換,所以它對于時間的檢驗是最苛刻的。”
這意味著做箱包品牌,也是一件需要經受時間考驗的事。站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再思考什么是品牌,付崧認為,品牌最重要的是“自知”。“做品牌就是不斷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