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秋天就買羽絨服
1
給大家講個驚悚小故事。
堪稱是史上最炎熱的夏天才過去,波司登前幾天剛剛推出的新款輕薄羽絨服線上已經賣爆了。
驚悚嗎?
驚悚。
輕薄羽絨服每年都是這個時候上新,老品類,款式單調,好多年都沒變過。
沒有理由有任何期待。
就這,還需要搶?
但當我看了波司登專門為了這次推出的輕薄羽絨服搞的時裝秀以后,我沉默了。
就,這踏馬是輕薄羽絨服?
對,這確實是輕薄羽絨服。
不是,它到底咋想的。
它居然真的想把這種保暖產品往【好看】的方向做。
離譜。
但又確實有點炫。
在消費者認可之前,同行也挺認的。
波司登在國際上榮獲了在全球有很高影響力的全球十大設計創新金獎。該獎項被譽為“世界領先設計獎”,每年度在全球超1000多件設計作品中篩選,旨在發掘世界各地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創作。
ELLE、VOGUE、時尚芭莎、嘉人等時尚大刊也集體點贊。
這還是過去認識的波司登么?
我的風濕隱隱作痛。
確實,有點太潮了。
2
之所以能誕生【輕薄羽絨服】這種聽起來很矛盾很糾結的品類,是因為消費者又想穿輕一點,又想穿得暖和些。
魚和熊掌,都想要。
但理想豐滿如我,現實骨感如五年前的我。
很多傳統輕薄羽絨服既沒做到保暖,也沒做到好看。
魚和熊掌,啥都沒吃著。
傳統的輕薄羽絨服款式是啥模樣呢?
大多數是“橫豎線條”的排骨條。
和美不沾邊,和時尚沒有半毛錢關系。
在我心中,對輕薄羽絨服的印象基本等同于:
保暖秋褲。
輕薄了,沒完全輕薄。
保暖了,又沒完全保暖。
所以這個賽道極其詭異。
你說它是藍海嘛,市場上早就卷成狗腦子了。
但你要是說它是紅海嘛,又確實沒有出現拿的出手的、有競爭力的產品。
但凡有一款讓大家有想穿出去顯擺的產品呢?
完全沒有。
這就給波司登留了機會。
誰說輕薄羽絨服就不可以有美學設計了?不可以有搭配力了?
就只能丑?
波司登不太服。
3
想要擺脫輕薄羽絨服的單調和千篇一律,挺難的。
畢竟大家已經默認輕薄羽絨服就是這個樣子了,就像你想在秋褲上增加點時尚元素也挺難的。
首先,得讓設計師放飛自己。
設計語言得【膽子大】。
波司登的創意總監皮耶特羅曾在Prada,Armani,Neil Barrett等多個大牌操刀過,他認為傳統輕薄羽絨服太單一,想要解決消費者對于更時尚的需求,要從跨領域尋找新的靈感啟發。
要敢從那些傳承幾個世紀還受人歡迎的百年時尚單品里拿素材。
波司登的設計師膽子就挺大,去年把風衣和羽絨服結合在一起,搞出了風衣羽絨服。今年又首次把衛衣、針織與羽絨服融合為一體。
針織和衛衣都是非常古老的單品,衛衣甚至可以上溯到中世紀。
它是一件輕薄羽絨服,同時也是一件衛衣。
它是一件輕薄羽絨服,同時也是一件針織衫。
就問你妙不妙吧。
創新設計,有時候就是要硬組CP。
這不就好看了嗎?這不就有搭配力了嗎?
傳統的輕薄羽絨服之所以沒什么搭配力,也不是僅僅是因為其他品牌的設計師想不到,而是因為【難】。
不同材質之間,縮水率、色牢度及面料延展完全不一樣。
成本高,風險大,不一定能做出來。
硬組CP,不僅僅是需要靈感,也需要實力。
經過幾百次測試,波司登最終實現多種面料與羽絨的結合。
波司登輕薄羽絨服,并沒有在美的路上停下腳步。
這次推出的輕薄羽絨服,除了有拼接款,還有藝術絎縫款。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藝術珩縫。
這是一個曾經在18世紀流行于歐洲貴族圈子里的服裝縫制工藝,最早起源于法國馬賽。最早的珩縫,復雜,精細,只能依靠手工完成。
有了縫紉機后,被引入到現代時尚圈里,成為設計師常用的一個美學符號。
但珩縫也是對設計師的一個巨大挑戰。
這是一種將多層材料縫合在一起的工藝。
稍微搞不好,就像是把被子披在身上。
很臃腫。
尤其是要用在蓬松的羽絨服上,就更難。
設計師在輕薄羽絨服設計里加入了這個古老的時尚要素。在傳承古老絎縫手藝的基礎上,獨創全新藝術絎縫,打破了傳統定式。
關鍵是,效果看起來,逼格拉滿。
同時,經過無數次反復測試,波司登在絎線疏密及排布形式與保暖性能上找到了平衡,兼顧美觀與保暖性,以羽絨絎線交織塑造3D效果,呈現最輕盈的視覺線條。
成年人,全都要。
4
除了設計以外,波司登在面料上也下足了功夫。
如果選用更輕、保暖效率更高的面料,所有精心設計的美學要素才能體現出來。
這次推出的輕薄羽絨服采用了多層保溫空氣層面料,氣體隔層可以儲蓄更多空氣,有效鎖溫,保暖性較傳統輕薄羽絨服提升70%。
這種超輕裸膚面料,每平米僅重41g,比普通輕薄羽絨服面料輕18%。精選700+高蓬松度鵝絨,高達90%含絨量,獲得瑞士藍標及國際RDS雙重認證優質大朵鵝絨。
當然,這畢竟還是一款輕薄羽絨服,不能光為了美,舍棄了保暖。
不保暖了,和普通衛衣有什么區別?
不抗凍了,和普通針織有什么差異?
很多人會擔心鉆絨跑絨,波司登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波司登采用了德國防跑絨針,針孔更精細,有效避免縫制過程中高溫破壞面料。每3厘米高達13針,輕盈防跑絨。還搞出了智能分格充絨技術,確保羽絨服每個區域都能夠均勻保暖。
【既要時尚,也要保暖】是有門檻的。
很高很高很高很高的門檻。
三四百樓那么高。
5
在國內消費品里,波司登其實一直是一個“另類”。
它總是在扮演一個先行者的角色。
當別人都還在按照國標要求填充50%的絨的時候,它要填90%。
當別人還在電視機上吹噓自己多么保暖的時候,它直接跑去贊助國家登山隊去攀珠穆朗瑪了,去贊助南北極考察隊了。
別人還是試圖抄襲其他品牌設計的時候,它直接去紐約時裝周、米蘭時裝周、倫敦時裝周上走秀去了。
別人做了半天輕薄羽絨服,它瞧不上,看不起。
它要【重新定義】。
去年首創了風衣羽絨服,今年又要重新定義輕薄羽絨服。
事事要爭領先別人一步。
2019年波司登跟頂級設計師讓-保羅·高緹耶合作聯名,搞一次還不夠。
還在第二年又聯名了一次。
跟同行較勁兒,也跟自己較勁兒。
早在1995年的時候,波司登就提出了羽絨服“時裝化”的概念,使原來“厚、重、腫”的防寒服向“輕、薄、美”的羽絨時裝轉變。
2001年,波司登在國內獨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智能化保暖特征的羽絨服,開啟了羽絨服走向智能化的黑科技模式。
2003年,成為首個推出及率先使用具有國際領先水平“chitosante生態抑菌絨”的品牌。
2021年全球首創專利空氣自循環體系,在滑雪羽絨服中采用彈力織帶將滑雪過程中產生的熱氣通過后背和領口排出,更有利于空氣流通,榮獲2021年德國慕尼黑ISPO全球設計大獎。
而這次對于輕薄羽絨服的大膽革新,又一次走在了整個行業的前面。
不斷變革,還不斷革自己。
有必要嗎?
當然有。
必須有。
從消費力來看,中國是最好的市場之一。一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人口大國,全球最大的單一統一市場。
從制造業和供應鏈水平來看,中國制造冠絕全球。
手握供給和消費兩大優勢,中國本土消費品牌的崛起幾乎是必然的。
不過,這只是簡單粗暴的宏觀敘事。
具體到公司個體來說,想要成為一家穿越百年的國產消費巨頭,太難了太難了。
運氣一般,會死。
運氣好,能成為一家平庸的消費品品牌。
太卷了太卷了。
想要成為一個頂級的世界品牌,就得更狠一點,跳出內卷邏輯。
不能跟在別人后面走。
要當先行者,要當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要在產品上領先,要在品牌上領先,要在渠道上領先。
破卷,就是要狂起來。
我給大家打個樣兒,你們,得,按照我的標準來。
對不起,你們做的都不對,我來告訴你們怎么做。
【重新定義輕薄羽絨服】就是這種品牌自信的體現。
真正能改變品牌命運的,真正能讓一個消費品基業長青的秘訣,只有一個。
不要瞻前顧后。
不斷向前,沖沖沖。
當你沖到最前面的時候,向身后落你好幾個段位的同行打個招呼。
過來吧,這里風景挺好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