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出海,唯快不破
1
都說中國快遞世界最猛,你知道現在在海外大殺特殺的是哪家么?
極兔。
剛剛成立七年,這家快遞小霸王已經在東亞、東南亞、中東、北非和拉美的十三個國家建立起了自營末端配送網絡。
注意,是自營哦,自營的搭建難度和加盟不是一個量級的。
都說狡兔有三窟,極兔直接十三窟,對手看了都想哭。
中國快遞天下無雙,但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只有極兔真正做到了在海外嘎嘎亂殺?
是因為別家不想把海外卷起來嗎?
不是,而是極兔操作特別騷。
極兔有“三極”。
第一,是極致的快。
你名字都叫快遞了,當然一切都要快起來。
是的,是一切,是全部。
搶地盤,搶貨運航線,搶倉儲資源,搶終端網點。物理上的搶。
搶用戶心智。心理上的搶。
每一件事情都要以最快速度完成。
在快遞這個行業,快就是唯一的心法。
第二,是極致的卷王打擊。
像東南亞這樣的海外國家,之前快遞的攬收和派送都是很慢的。
為什么慢?
競爭不激烈,沒有壓力,當然不會有進化的動力。
一共就那么幾家提供這個服務。
消費者愛用不用,不用拉倒。
與之相比的是,國內最卷的義烏快遞都可以做到不滿1元錢發全國。
這考驗的是極致的統籌能力和成本管理水平。
卷到最后,你一車貨塞滿才能有賺,少運一箱就可能賠。
極兔拿了國內快遞卷王的答案,在東南亞這樣的新興市場考試,能不贏麻?
第三,是極致的本地化。
很多企業剛出海的時候笑哈哈,覺得自己稍微一卷就可以在外面亂殺;
結果慘遭現實教做人,告訴他們什么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高效率是通用的,但卷的方法并不通用。
你得找準當地能接受的方法。
而極兔的優勢,在于它很早就開始做海外市場了,該試的錯都已經試過了,該碰的壁也沒少碰,早就深刻理解了不同市場的差異。
怎么解決?
極兔靠的也是中國智慧,【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高度信任海外的本土團隊,從管理到運營,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本地化。
卷的思路沒有變,但具體怎么卷,得看當地環境。
和本地同行競爭的時候,我用國內更先進的電商快遞模式實現降維打擊;
國內同行來海外跟我競爭,我又可以用本地化策略告訴他們什么叫先來后到。
不管誰來了,都有針對它的大殺招。
極快,極先進,極靈活,三極一出,極兔發現自己一不小心就無敵了。
2
有的友商就很委屈,怎么就你極兔運氣這么好,出海這么早。
這還真不是運氣。
不僅跑得快,嗅覺也靈敏。
把時間拉回到2015年,視角先放在國內電商巨頭身上。
隨著移動互聯網在國內的快速普及,中國電商迅速成為了橫掃全球的兇猛存在。
多、快、好、省,要啥有啥。
GMV年年漲,賣家數量月月升。
但卷得太快,已經遇到了增長的天花板。
國內電商市場接近飽和后,互聯網巨頭們把目光投向了東南亞。
這是一個有六億人,且包含大量華人的大市場。
東盟內部還有關稅優惠,流通成本小,也相對穩定,沒那么亂。
電商巨頭們的哈喇子都流下來了。
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個最適合中國電商再戰三百回合的出海戰場。
電商公司們摩拳擦掌,通過股權投資或者直接下場,在國外又打了起來。
但最期待他們打起來的不是想借機漲工資的程序員,也不是想薅羊毛的消費者。
而是一家剛剛誕生的快遞公司:極兔。
電商戰火在東南亞蔓延,快遞訂單自然也跟著每年翻一番。
但問題來了,電商巨頭們出海了,但是沒把電商的配套工具——快遞帶出去。
不是不想帶,而是帶不出去。
因為快遞是一個【面向本地人且直接接觸】的生意。
快遞服務比電商服務還要更注重本地化。
當時東南亞本地的快遞服務,兩個字就可以形容。
貴,慢。
需求暴增,本地服務商又接不住,這是一個典型的商業爽文開頭。
誰能接住這個機會,誰就能拿到一份主角模板。
極兔,接住了。
3
當所有人都在淘金的時候,賣水才是最賺錢的。
當大家都在搞電商做平臺的時候,你最好去做基建。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極兔沒有去做當時大熱的電商平臺,沒有做支付平臺,沒有做外賣平臺。
而是選擇去做最苦、最累、投入還不少的快遞行業。
看起來很“傻”,很“笨”。
但長遠來看,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第一,大量聰明人都去干有想象力的電商平臺了,短期內還真沒誰和極兔搶,于是極兔就有了慢慢發育的機會。
第二,極兔創始人是OPPO印尼的總代理商,手上有大批東南亞原OV手機加盟商和分銷商資源,在起跑階段就有巨大優勢。
要做事,就要做自己有優勢有資源的事兒。
要看自己手里的牌。
而不是什么風口大就追什么。
但即使有這么多先天優勢,極兔依然沒有絲毫大意。
什么叫嗅覺敏銳,不僅僅是要發現機會,更要緊的是發現危險。
因為現在沒有對手,不代表永遠沒有對手。
其他巨頭只是暫時沒功夫賺這個慢錢,不代表他們會永遠打盹兒。
極兔必須想清楚,這會不會是一個僅有的機會。
是不是這個階段唯一打開的窗口。
它必須要以最猛的力道抓住這個短暫開啟的窗口期,然后把車門焊死。
快,快,還是快。
快才有活路。
慢一步就沒有機會。
4
當年極兔在印尼乃至東南亞的發展,以速度告訴所有同行:
什么才配叫作“快遞”?
它快速起網、快速擴充網點、快速建設中轉節點,從倉儲、航線到貨船資源,都被快速拿下。
不計成本地拿,生死時速地拿。
當地快遞同行們懵逼了,原來生意還可以這么做?
為什么要這么著急?就不能慢慢來嗎?
不能。
物流快遞這個生意,是典型的贏家通吃。
很多物流資源雖然可以共享,但如果被你先占住了,別人再進來的成本就會巨高。
對手要么被嚇退,要么不得不以高成本對你的低成本,然后被你亂殺。
而且物流資源中還有一部分,屬于不可分資源,誰拿到了就是誰的。
比如航線,比如中轉節點的獨家經營權。
當年順豐起家的核心資源,就是幾條獨家的航線,這東西你占住了就是占住了,別人掏再多錢也沒用。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極兔都可以通過“快”這一殺招,來先發制人,構建自己的壁壘和護城河。
三年經營下來,到2018年的時候,極兔在雅加達的網點密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
“每五公里就有一家”。
這背后代表的是快速、源源不斷提供的資金和人力。
等到2018年年中,極兔甚至已經可以做到“今天下單,明天到”。
要知道,這可不是在道路基建已經極度完善的中國,而是在居民分散在6000個島的印尼。
建成這一切,極兔僅僅用了三年時間。
對手要跟,怎么跟?
消費者和商家,不會等你三年。
更何況,最好的資源,極兔已經拿下了,你要拿,那就是好幾倍的成本。
當你的賬開始算不平的時候,極兔過去砸進去的所有錢,都會變得極為劃算。
這不是利潤率的差別,這是0和1的差別。
極兔是1。
5
更厲害的是,作為電商基礎設施,極兔的崛起,也進一步促成了東南亞電商的繁榮。
很多印尼人之前不愿意用電商,就是因為之前的電商快遞不是快遞。
是慢遞。
但極兔讓他們見識到了真正的快遞是什么樣的。
他們享受到了【隔天就到、所見即所得】的快樂,于是一大批印尼新用戶因為極兔而皈依了電商。
印尼的電商市場給了極兔機會,極兔的高效率帶動了印尼電商的繁榮。
而更加繁榮的印尼電商,又為極兔帶來了強大的規模效應和更極致的成本控制。
電商的用戶和訂單多了,產生了更多的快遞件。
于是,一輛車、一艘船可以裝更多快遞,把單個快遞件的運輸成本攤下去。
更便宜的快遞價格,又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更多的消費者,又會進一步攤薄成本。
這是一個不斷互相促進、相互提升的雙螺旋結構。
電商和快遞一起發展,最后大家同步螺旋上天。
6
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對吧,過去在國內發生過對吧?
但真的落地,很困難。
機會給你了,你也抓住了,但到底能不能成事,還得靠真刀真槍殺出來。
用速度搶資源,用速度建網點,只是第一步。
還要拿國內已經卷出來的先進做法來改造東南亞的快遞行業。
極兔東南亞征途的第一站,是印尼。
得印尼者,得東南亞。
印尼有3億人口,而且其中只有6.5%是老人。
一個極度年輕化的人口大國。
但這么有潛力的一個市場,卻沒有配得上市場的本地快遞企業。
為什么慢?
因為模式粗糙。
在極兔之前,印尼快遞企業沒有轉運中心,沒有配送點,一個大倉庫直接吃下整個城市的快遞,快遞員去倉庫取了以后送到收貨地點。
在這種模式下,你要做好一個月以上才能收貨的準備。
不僅僅快遞拉,東南亞的整個電商產業都拉。
我在印尼的朋友告訴我,他2015年的時候在印尼網購的體驗非常不美好。
粗糙的賣家照片、銀行ATM轉賬、手動上傳付款憑證、漫長的物流周期、沒有物流軌跡、沒有短信提醒、退貨不便。
相較之下,線下購物簡直不要太愉悅。
直到極兔出現,大家才對電商的印象開始扭轉。
極兔在印尼率先引入物流系統后,用戶終于可以在下單后看到自己的物流軌跡,不用擔心快遞員送著送著把自己的快遞送去火星了。
極兔在2015年剛創立的時候,甚至直接打出了【免費上門取件】的口號。
這個口號在國內用戶聽起來是廢話,但在印尼卻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
因為在極兔之前,印尼快遞取件就是要收費的。
這個市場就是這么魔幻。
想吃,就低下頭,腿上帶泥,跑起來。
在印尼立足腳跟后,極兔又進而擴張到了整個東南亞。
兩年后,極兔將口號升級為express your online business(助力你的電商生意),成為了東南亞第一個提出電商快遞概念并做到極致的公司。
極兔還在東南亞首創了365x24h無休服務,電商賣家什么時候發貨,極兔就會什么時候攬收。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隨時攬收不是應該的嗎?
但對東南亞消費者來說,這還是頭一次。
極兔的出現,也讓東南亞的電商平臺們終于有底氣發起類似雙十一的雙九購物節。
以前不做,是因為快遞運力承受不住。
現在極兔出現了,電商購物節也整起來。
在極兔之前,印尼的很多普通人甚至壓根兒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快遞這個行業。
而在極兔之后,印尼乃至整個東南亞的快遞行業,都在被極兔重新定義。
在很多印尼用戶眼中,極兔就等于快遞,品名就是品類。
這些東西值多少錢?
無法估算。
7
第三個大招,就是極致的本地化。
極致本地化,首先是人的本地化。
極兔除了少數創始團隊是中國人,其余絕大部分員工均為當地人。
就連在極兔的創辦地印尼,團隊CEO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尼人。
員工招本地人,企業文化也要本地化。
怎么本地化?
一個很有趣的案例。
極兔就很喜歡在企業內部推廣跳舞。
你沒看錯,真的是跳舞。
跳舞是一個非常通用的文化溝通工具,只要是人,都喜歡跳舞和看人跳舞。
通過舞蹈來進行團隊建設,通過舞蹈來減少內部溝通成本,來減少潛在的文化沖突和敵意。
舞蹈在極兔的本地化策略上效果出奇得好,所以團隊融合得很快,決策也能被快速理解和執行。
除了在組織結構和文化上向當地靠攏,本地化策略更重要的,還有對本土團隊的充分信任和充分授權。
要讓本地人有決策權。
他們才是最熟悉這塊市場的人。
極兔奉行的是一套【區域高度自治/總部垂直管理】的管理模式,各區域有著極大的自主權,本土團隊可以自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調整各種細節,自己制定適宜的市場政策、自主招聘,乃至自己制定適宜的管理政策。
沒辦法,要讓一個成熟市場卷出來的管理者在新興市場不傲慢,不擺架子,去虛心聽取來自新興市場的員工的合理建議,這本身非常難。
也非常反人性。
一個人再怎么虛懷若谷,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真正理解他鄉的異域文化,畢竟他過去有自己的成功路徑和慣性。
好不容易理解了,知道謙虛了,市場也被別人搶了。
前面說了很多遍,快遞是一個要快的生意。
所以還不如真正放權,讓本地化團隊高度自治。
極兔的極致本地化,還源于當年OPPO、vivo在東南亞打下的海外基礎。
極兔創始人曾是OPPO印尼的總代理商,一手搭建了OPPO印尼經銷體系,在當地有極強的人脈網絡。
讓這些跟著OV吃過肉的當地加盟商跟著當年的大哥一起干快遞,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
所以,即使高度放權了,總部也是真的放心。
一起戰斗過,也共同分過蛋糕,就會少很多內耗。
在GR資源的本地化上,極兔同樣很有一手。
去年,極兔中東團隊剛剛空降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通訊產業部部長阿卜杜拉就曾公開力挺,表示:
“我們期待極兔中東把最好的物流快遞解決方案帶到沙特?!?/p>
不到一個月,極兔便成為沙特第20家擁有“跨境清關”與“本地派送”兩個牌照,且牌證合一的正式持牌運營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極兔的中東網絡背后,還站著資產規模超過6000億美元的沙特主權基金。
2021年年底才進入沙特市場的極兔,在2022年6-8月期間日均派單量的月增速就已經高達79.4%,位居行業第一。
人、文化、授權、GR資源,統統本地化,極致本地化。
這是極兔的公開的秘術。
8
極致的本地化,已經成為了極兔最深的護城河。
為什么當地快遞公司都想成為極兔,卻都成不了?
因為就連當地人自己搞的快遞公司,都不如極兔對本土化吃得那么透、那么深。
有時候越是了解,越容易缺乏敬畏。
反而極兔因為一開始就出生在異國他鄉,想要拼命活下來,反而持續戰戰兢兢地去想怎么更好地本地化。
不過,就算其他快遞公司補上這個短板,也沒有成事的機會了。
因為快遞,是速度的生意。
窗口已經過去,就再也不會回來。
即使讓當年的極兔創始團隊現在重新再做一個極兔,也無法復刻當初的自己了。
9
縱觀極兔這些年來的發展方向,它可能是所有國內電商公司里,在國際化路線上節奏感最好的一個。
極兔走的是【ABC】路線。
A是東南亞,B是回國,C是海外其他國家。
從A到B到C,思路連貫,路線清晰。
在A策略上,極兔已經做到了東南亞第一。
在B策略上,極兔成功邁過了日單量4000萬這個關鍵節點,在國內邁進第一梯隊,站穩了腳跟。
而在C策略上,有著東南亞和中國市場優秀成績的加持,極兔更有了去其他新興市場闖蕩的信心。
很多人覺得很奇怪,既然你極兔要走國際化路線,為什么還要回來國內卷呢?這不是南轅北轍嗎?
而且這里已經卷麻了,性價比會不會太低了?這里強敵環伺,不比新興市場,不怕被卷出去嗎?
第一,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最好的防卷策略是我先去卷別人。
極兔能拿著國內的先進模式來吊打國外友商,他們當然知道國內模式多強、競爭有多激烈,但正因為如此,才更要做國內市場。
不然國內同行又偷偷摸摸卷出了新版本怎么辦。
一起卷,才是王道。
要通過最難的試煉關卡,才有資格真正成為一家全球快遞企業。
否則即使出海了,也站不穩。
沒底氣。
第二,這場出海大戰早晚要打起來。
目前國內快遞行業也已經卷得差不多了,大家早晚都會出海,到時候還是要和極兔打起來。
這本身就是一場避免不了的戰爭。
與其等著別人過來搶自己地盤,還不如自己主動回國,讓同行們先頭疼頭疼。
第三,國內電商快遞市場也并非真的毫無潛力可挖。
隨便舉個例子。拼多多的崛起,就讓很多三四五六線的快遞數量暴增。抖音、快手的興起,也給電商快遞帶來了全新的增量市場。
這些新市場,還沒有被人完全吃下去。
不僅僅能喝湯,還有肉吃。
第四,從長期來看,東南亞和中國將會是一個整體的大市場,很多東南亞的大賣家也都是從中國出去的批發商。
作為這個整體電商快遞市場最大的一個部分,國內市場一定要做。
不管有沒有其他對手來搶地盤,都要把國內市場做了。
這是必須完成的部分,快遞是速度和規模的生意,國內市場的規模,同樣是決勝點。
最后,在壯大實力的同時,極兔還可以在這個大市場里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送去海外開拓新的市場。
這既可以成為極兔的大后方,也是它的練兵基地。
在這個競爭最激烈的市場里做出來,才能證明你確實有【極致的卷人能力】。
10
最后,看看國內快遞市場的發展。
國內快遞企業是怎么卷出來的呢?
電商。
再具體一些。
雙11。
雙11代表的不僅是節日,更是考驗。
在極短的時間里,海量快遞單子同時產生,非常考驗快遞企業的網點密度和運籌能力。只要稍微拉胯一點兒,就會被電商賣家快速拋棄。
金錢和效率,是最客觀最殘酷的東西。
僥幸活下來的,會在下一次的雙11中迭代。
或者淘汰。
最后能跑出來的,都是卷王中的卷王。
今年雙11,仍然是快遞企業的最大試煉場之一。
再過二十多天,我們也可以檢驗一下極兔這個快遞新卷王的真正成色。
畢竟在國內做到單量2000萬單,極兔也只花了十個月時間。
同樣的目標,國內同行用了十五年。
當今年5月,極兔在國內完成4000萬日單量時,極兔的大勢就已經成了,無法再被任何國內同行輕易扼殺。
等到未來極兔打通各國快遞全鏈路的時候,那真的就是任何競爭對手都攔不住它了。
憑借著在東南亞和其他地方已經驗證過的【極快】、【極致的本地化能力】、【極致的卷王模式】,極兔卷翻世界,有充足的底氣。
全球雖大,沒什么好怕的。
在東南亞的快遞業稱王稱霸只是一道開胃菜而已,歐美才是極兔真正的大目標。
既然要卷,那就要卷翻世界,讓整個地球都感受快感。
沖,沖,沖。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