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律師第一步,研究小紅書
1
昨晚跟作者【綠牙齒】老師吃飯。
他還帶了一個人,是他師弟,做了律師。
綠老師是北大法律碩士,后來做律師充分意識到了自己生理卷不過別人,于是跑路了。
他帶師弟來吃飯,是想看看怎么解決師弟作為新晉律師吃不飽飯的問題。
師弟一坐下就倒苦水,說之前自己的師父自己都吃不飽,沒有辦法給他提供足夠的案源,后來就獨自執業了。
日子過的非常苦,但今天,還是要他請客。
因為在小紅書上賺到了錢。
這個轉折,差點騷斷了我和綠老師的腰。
綠老師嚴肅的跟師弟講,咱們法律人,可不能做那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啊。
師弟說師兄你放心,我是一個正經的男孩子,在小紅書,只接客。
他這么一說,我們更擔心了。
畢竟牛老師也這么說,但每次掃黃他都被捉。
看出了我們的擔心,師弟開始解釋。
我現在作為一個年輕的律師,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沒有足夠多的案子來讓我成長。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嘛,我也想當個網紅接點案子。
我各個平臺都試了一遍,效果一般。
只有小紅書,像是我的天選,我現在都被案子塞滿了。
我說那上面不都是消費的嗎?
他說是。
但請律師,難道就不是一種消費嗎?
如果你還想靠著法律這碗飯吃飯,而且手頭沒有案源,還是可以通過小紅書來破局的。
怎么破局呢?
其實很簡單,攻略帖子。
詳詳細細的攻略。
不用做特別高大上的,那種對你這個新律師沒啥用。
就專發勞動仲裁,離婚,借貸,情侶之間的財產糾紛。
這些東西,大多數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
誰還沒有個煞筆同學借錢不還了?
誰還沒有碰到過房東押金不退了?
對吧。
就那種雞毛蒜皮的事兒。
法理都很簡單。
法條也很簡單。
很多新一代的互聯網用戶,在學校里也會學過法學通論,法律常識識要遠遠高于上一代人。
你作為律師的優勢,也根本不是給他們轉發個法條和司法解釋。
他們甚至比你熟。
他們缺的是經驗,不知道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不知道流程是什么樣的。
被裁,所有人都知道要N+1,都知道去找勞動仲裁,但需要哪些材料,準備哪些證據,他們是沒有那么清楚的。
記住,一定是要做【攻略】,而不是做【搞笑】,那就是藝人路線了。
小紅書妙就妙在,你做純圖文也能吸引精準的消費流量。
就幾百字,相對來說,啟動成本低,也容易堅持下來。
這是其一。
第二,小紅書的本質是,具象化場景的搜索引擎。
短視頻里的很多內容是別人搜索不出來的。
小紅書寫攻略,幾百字,都是可以搜索的詞條,可以帶來更多的長尾流量。
文字SEO要比視頻標簽好做太多太多太多了。
第三,更精準的客戶篩選。
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視頻要比圖文門檻高。
但對于潛在客戶來說,圖文要比短視頻有門檻。
小紅書本身就有分享、攻略的屬性。
他們習慣了這種【遇到事情-搜索攻略-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的解決需求的模式。
愿意看這些圖文攻略的人本身就已經是有一定閱讀理解能力的,不會在售后環節產生糾紛的。
過去很多律師不明白,他覺得自己賺錢靠的是信息差。
覺得一旦潛在客戶知道了需要準備什么材料,不就沒有人買他們的服務了嗎?
不。
你賺的不是信息差,而是跑腿費。
服務的成單邏輯在于服務提供者能一次性搞定,而不是要藏信息。
你越是藏,他們越會產生一種想法,我是不是也能自己搞定。
你得清清楚楚告訴他們流程,明明白白告訴他們需要什么材料,坦誠需要走哪些坑。
第一是,他們看了你的帖子,媽的,這么麻煩。
還是需要有個人幫忙搞一下。
第二是信任你。覺得你懂,你專業,好,你去辦吧,我買單。
于是,私聊勾搭上了,微信加上了,單子就成了。
后面轉介紹的也就多了。
這就是購買服務的邏輯。
所以,你看小紅書是不是特別適合小律師拿單子。
非常匹配。
快卷起來吧。
他說完,我陷入了沉思。
兄弟,你這么做的邏輯我完全理解,但為什么你不能直接走搞笑案子分享或者情感案子咨詢的路徑,直接出道呢?
賺什么做案子的錢,那錢都是辛苦錢,為什么不直接當法律網紅進軍綜藝或者直播呢?
師弟笑了。
你說的對,前面賺的都是辛苦錢。
所以這不就是,請你們吃飯的目的嘛。
光做小案子,不夠勁。
做搞笑,又有些卷。
我正打算女裝出道,來取取經。
說著,一提牛仔褲。
露出了里面的黑絲。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