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零售能收割美團最后一波流量紅利?
截至2022年中,美團交易用戶數達到6.847億,同比增長8.9%,同時活躍商家數達到920萬,同比增長18.5%。
另外,根據Trustdata數據顯示,2022年1月,美團APP月活用戶達12702萬,成為生活類APP月活榜第一名。
近兩年大家都在討論互聯網流量的天花板,那么美團上如此大的客流量,除了成就美團8000億港元市值之外,還能造福哪一方了?相比這個問題是所有零售從業者都想了解的問題。
實際上美團其實也一在想如何將這些流量價值最大化,我們可以看見美團開始調整了公司的財務統計口徑,將原來的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游、美團閃購、民宿和交通票務統一歸為核心本地商業,并將美團優選、美團買菜、餐飲供應鏈、網約車、共享單車、充電寶、餐廳管理系統及其他歸屬為新業務。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美團在將閃購列入公司核心業務陣營之后,開始加碼即時零售的戰略野心。
時間拉回到2020年9月,美團低調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試點閃電倉,兩年不到,截至到今年6月,美團閃電倉據說已經落地了100多個城市,合作商戶數也達到了近4位數。
美團閃電倉,到底是個什么新物種?簡單理解,就是包含批發商,經銷商、零售商,代理商和傭金商等在內任何渠道商都可以在美團上開便利店,然后再結合線下倉庫,就可以輕松實現便利店自由了。
開好店鋪之后,倉庫附近3-5公里范圍(最大覆蓋半徑10公里)的居民在美團上下單,商家只需在倉庫完成快速接單、配貨,下一個即時配送快遞訂單,接著美團騎手就會接單、取貨,送貨,整個流程只需要30多分鐘。
這件事情乍一聽與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蘇寧小店有點類似,但實則完全不同,譬如不管是天貓小店,還是京東便利店,都依賴門店的選址,實則還是線下門店的零售邏輯,如果選錯了地址,意味著前期投入的幾十萬就只能交房租,但閃電倉開店邏輯則不依賴于選址,而是選擇5公里范圍內的覆蓋區域,只需要選一個可以堆放商品的倉就可以了,可以是地下車庫、可以是居民樓,也可以是民房,或者是共享倉庫,甚至是一大間辦公室。
此外,相比于便利店,以倉代店還可以大大突破門店陳列商品的sku數量限制,一般在120平-300平的閃電倉,就可以輕松做到3000-6000個sku,約為普通同面積便利店或小超市的3倍,經營品類可以輕松覆蓋香煙、酒水飲料、休閑零食、日用百貨、美妝洗護、服飾鞋帽、手機數碼、學習用品、玩具禮品、小型電器、寵物食品等日常生活便利類商品。
換言之,每個渠道商只需要投入一個倉的成本,就可以成功開出一家中型超市。并且在美團平臺的流量紅利下,整個獲客成本要遠低于當下的電商平臺,而倉店運營效率又遠高傳統夫妻小超市。
“近距梨”聯合創始人丁健作為閃電倉的加盟商,同時也是近距梨總店的店長,其表示閃電倉具有24小時經營屬性,通過即時+全時,不僅大大擴充了每一個消費者的可消費維度,更可以實現多場景全時消費需求滿足,譬如說在酒店附近的線下便利店,一般經營時間最晚到凌晨1點就結束了,但恰恰1、2點是年輕群體的消費高峰,所以開一家閃電倉在美團平臺上獲得的流量紅利正是就滿足這寫年輕群體的即時消費需求。而對于閃電倉的上架來說,晚上只需要1個上夜班的員工足以完成這些訂單的交付。
丁健表示,除了95后和00后年輕群體之外,在疫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85后和90后消費者也已經接受并習慣了不接觸式購物消費,所以即時零售提供的足不出戶的安全便捷購物體驗,將帶來閃電倉的巨大想象空間。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社區零售市場總規模約11.9萬億。同時,根據美團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即時零售的相關市場規模約為1500億元,預計到2026年,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在這個萬億新藍海風口中,誰將成為“倉王”?值得期待。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