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痛揍鯊魚,然后征服世界
1
一艘漁船拖著長長的漁網孤獨的行駛在太平洋上。
船上的工人各司其職,有的在甲板操作絞車,有的在船尾協助起網。
對于船上所有人而言,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刻。
漁獲=收入=命根子。
發財還是咸魚白菜,就看收網一刻。
漁網打開,一條條金槍魚重重的砸在甲板上。
船員們緊張的神情,被笑容取代。
他們看著甲板上掙扎的魚兒,就像老板看著辦公室里加班的員工。
多么活力,多么痛苦,多么值錢。
當然,漁網中也不是只有膀大腰圓一身爆發紅肌的金槍魚。
幼年金槍魚、海鰻、螃蟹、大蝦,甚至是經常作為恐怖電影主角的鯊魚,都是漁網中的常客。
非目標魚類?低價值?放生?功德無量?
不,漁網一撒,眾生平等。
不管你是金槍魚還是雜魚,不論你是小丑尼莫還是干柿鬼鮫,漁網面前死路一條。
漁網,就是海洋二向箔。
大網一撒,無所不能的自然法則就此失效;
網口一收,等級深嚴的食物鏈壓得極致扁平。
死亡,是最大的公平。
這時候你或許會覺得奇怪。
鯊魚也算雜魚?
只要不是目標,只要賣得不貴,就是雜。
好魚給人類,雜魚當做飼料。
于是大小不一的雜魚們被平等的切割、公平的剁成小塊,一視同仁的放進鐵皮罐頭里,實現了自然界難得一見的平等死亡。
而后送至世界各地,被一種原本生活于沙漠的四足陸行生物所享用。
他們是人類的主人。
貓。
喵~愚蠢的人類。
2
貓罐頭,是“追求效率”的產物。
一戰后,美國環境總體和平,經濟快速發展。
錢多事少,人就開始閑。
人閑,便會折騰。
于是,美國養寵人士開始增多。
新群體,帶來新需求;
新需求,帶來新市場。
寵物食品需求日益強烈,導致屠宰業喜迎新發展。
歐美畜牧業發達,牛肉是一個規模化的產業。
但牛的出肉率一般最多也只有60%左右,歐美人對內臟的接受度不是特別普遍。
大量的內臟、邊角料被浪費。
再小的浪費,乘以基數,都是巨大的數額。
原本這是個讓公司頭疼的問題。
結果,貓和狗來了。
人會挑食,貓和狗不會。
就算它會,它也說不出來。
人類的好朋友,也是資本的好幫手。
寵物罐頭,在那時成了屠宰邊角料最好的去處。
那些沒人碰的牛肝牛胃牛骨頭,被研磨剁碎,塞進罐頭,隨著鐵路貨車輸送到城市,成為中產們的新消費。
為了人類的歡愉,動物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一等寵物,二等生產工具,三等賣肉。
牛馬們也不明白,那些在野外靠扒拉老鼠過活被自己一蹄子送走小畜生,怎么突然就成了食物鏈的上位。
寵物和動物。
看似一字之差,實則天差地別。
至于現在流行的膨化寵物糧。
其實吃的是罐頭讓出來的市場。
寵物罐頭流行不久,二戰爆發。
金屬成為重要物資。
胳膊擰不過坦克;
民用干不過軍需。
養寵背后,是人的需求。
戰爭之下,貓狗給人讓步,罐頭給子彈讓步。
沒了寵物罐頭,便催生出替代用的膨化寵物糧。
但沒想到,作為替代品的膨化寵物食品性價比更高,直接取代罐頭成為最主流的寵物食品。
罐頭轉身一看,壞了,我成替身了。
3
二戰結束后,經濟再度繁榮。
錢又多了,事又少了,人又閑了,又開始折騰貓貓狗狗了。
這次,是日本。
隨著日本經濟崛起,養貓人士逐漸增多。
幾十年前,同樣的需求,讓美國畜牧屠宰產業喜迎新發展。
幾十年后,一樣的事情發生在了日本。
盡管需求一樣,但解決方式卻有所不同。
日本是島國,地少人多,不適合規模化養殖。
靠各種仙人手搓撐起來的市場,搞不了大規模工業化。
怎么辦?
需要轉換思路。
低情商的說法,是地少,周圍都是海;
高情商的說法,是海洋資源豐富。
日本越發強烈的寵物需求,讓漁業迎來快速發展。
瑪魯哈日魯株式會社借此勢頭推出以貓糧為主打的罐頭產品,暢銷多國,成為其支柱性產品之一,使其在一眾漁業公司中脫穎而出。
罐頭雖小,錢卻不少。
高溢價的,永遠是非必需品。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閑下來的人可以為寵物花多少錢。
寵物某種意義上,就是奢侈品。
直到現在,瑪魯哈日魯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海產品公司之一。
4
萬事總有代價。
漁業發展了。
人們高興了。
貓也開心了。
但魚,要罵娘了。
百年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海洋寬廣巨大,漁業資源取之不盡。
海洋有意識的話,自己也得這么想。
我占地表面積7成,孕育萬物的生命之母,就憑那點破船爛網,撈幾條魚,能怎么樣?
多撈幾條當母愛了唄。
但生命之母沒想到,人類不講武德。
你捕魚就捕魚吧,這長達幾十公里的網是怎么回事?
這不斷分岔一根繩子搭上百個魚鉤的延繩釣是怎么回事?
這個長度上百米,自帶加工廠,一天連捕帶加工出貨上百噸的玩意又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玩不起啊。
在工業化席卷一切的20世紀,人類用工業化作業給生命之母開了個大眼。
拖網捕撈、圍網捕撈、刺網捕撈、延繩釣,各種遠洋捕撈技術把水底下的小朋友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拖網捕撈技術甚至連魚帶珊瑚都給你犁爛了。
量變產生質變。
資源再多,也經不住這么折騰。
在幾十年的工業化捕撈下,海洋資源從20世紀后半頁便開始衰減。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漁業資源,在臨近21世紀時開始衰減。
全球漁業產出開始撓頭。
而其中,作為關鍵一環的鯊魚,已經脆弱得瀕臨崩潰。
為什么是鯊魚呢?
因為它夠頂級。
頂級捕食者在生態環境中,一般都充當調節平衡的作用。
還記得小學課本里,獵殺狼群的故事嗎?
上世紀,美國人們見不得狼群殺生,就把黃石公園里的狼全宰了。
結果,失去天敵的馬鹿們開始大量繁殖。
他們吃光了青草,啃光了樹苗。
破壞環境,擠壓其他動物生存空間。
鳥類、河貍,無處立足。
最后,當地管理者不得不再度引進狼群。
鯊魚在海洋中的作用,相當于豺狼虎豹在陸地的作用。
鯊魚是海洋生態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最為脆弱的一環。
作為生態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層,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作用在它們身上。
這就導致它們成了捕撈產業最大的受害者。
鯊魚既是捕撈的目標,也是其他魚類被捕撈的受害者。
同時,鯊魚還是典型的K策略型生物,繁衍周期長,生長緩慢,性成熟晚。
更容易受環境影響,也更難從災難中恢復。
K策略和R策略是在1967年,由生物學家R·H·麥克阿瑟和E·O·威爾遜首次提出的一個進化學概念:
K策略的原意是指,大象、獅子、鯨、人類等一胎只生一兩個,每一個都是高質量且長壽命的物種的生存策略。
人類的每一次攻擊,都是對鯊魚的暴擊。
5
說到鯊魚,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一個東西——魚翅。
過去,許多西方媒體喜歡宣揚中國人的魚翅生意導致鯊魚過度捕撈瀕臨滅絕。
記錄片和公益廣告中,鯊魚被割掉魚鰭,扔進海里等死的樣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
相關產業,一落千丈。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
中國內地干魚翅進出口量,分別從2004年的4774.14噸和2475.64噸,下降到2014年的19.64噸和278.14噸。
鯊魚產品市場嚴重萎縮。
然后,鯊魚得救,可喜可賀?
想多了。
根據聯合國聯農組織(FAO)的統計,
從2000至今,全球鯊魚捕撈量始終在70~90萬噸間浮動,基本沒變過。
根據《自然》雜志2021年5月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
半個世紀以來,由于過度捕撈,鯊魚的數量下降了71%,全球近四分之三的鯊魚種群有滅絕的危險。
我們是不吃魚翅了,但鯊魚的情況一點沒好轉。
鯊魚的日子依然過得一比吊糟。
為啥呢?
因為魚翅,根本不是鯊魚遭難的主要原因。
抵制魚翅,為的不是拯救鯊魚,而是攻擊我國的捕撈漁業。
為什么鯊魚陷入危機中呢?
鯊魚這玩意長得丑,形象糟,肉還臭,卻偏偏有一個好肝。
鯊魚肝臟富含角鯊烯,這是一種具備高保濕性,能夠增強機體免疫能力、改善性功能、抗衰老、抗疲勞、抗腫瘤等多種生理功能的物質,常被用于藥品、護膚品、化妝品制造領域。
自1997年,美國醫藥公司Chiron在流感疫苗中首次使用角鯊烯后,許多大型制藥公司開始在各種流感疫苗中使用角鯊烯。
同時,鯊魚肝臟能夠提煉魚肝油,身體可以提煉軟骨素。
這里面的利益,可比魚翅大多了。
有利益,就有生意。
鯊魚捕撈一直是一門專門的產業。
根據2009年《中國鯊魚產業報告》中的數據,印度尼西亞、西班牙、阿根廷、美國、日本在鯊魚捕撈產業中,均位列前茅。
即便不吃魚翅,工業社會下,鯊魚依然難逃一死。
不怪你好吃,就怪你好用。
6
工業社會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成了鯊魚的原罪。
但鯊魚更大的問題,在于它們可以被“效率最大化”。
當今世界,針對鯊魚捕撈的監管,自然是越來越強的。
在一些監管嚴格的地區,你說你出海捕鯊,監管部門和動保機構能立刻讓你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因此,專門針對鯊魚的捕撈行為,大多存在于小型漁業公司,監管不全面的地區或國家,或是不在保護范圍的鯊魚種類上。
投胎,是個技術活兒。
投在保護區,你是大鯊魚;
投在印度尼西亞,你是大鯊幣。
可即便如此,針對性的捕撈依然不是鯊魚最大的麻煩。
最大麻煩,其實是“兼捕”。
所謂指兼捕,是指漁業從業者在捕撈時,意外捕獲了非目標的魚類。
海洋生物的分布,具有隨機性。
在人類規模化捕撈下,一個動輒幾公里長的漁網,指不定會捕上什么東西。
你去撈派大星,順道撈上來個蟹老板。
這個蟹老板,就屬于“兼捕”產物。
在捕撈作業中,兼捕不可避免。
受害物種從魚類到海龜,從海豚到海鳥,無所不有。
據估算,美國從1990-1999年兼捕的鰭足類和鯨豚類動物在6000頭左右。
尤其是捕蝦時所用的漁網,被認為是造成鯨豚類和有鰭魚類死亡的首要因素。
全世界每年約有10%,相當于860萬噸的野生漁獲被丟棄,而罪魁禍首就是不精準的漁具導致的兼捕行為。
這時候會出現一個問題。
鯊魚,是兼捕最大的受害者。
一般而言,鯊魚很少會被大型漁業公司視作專門的捕撈對象。
一方面是監管問題;
另一方面,鯊魚孤軍作戰的生活習性很難形成規模化的經濟價值。
不會專門抓,但兼捕,就是另一回事了。
鯊魚這玩意,家族大,適應力強,分布廣。
有的在北極吃海豹,有的在熱帶啃小蝦。
廣闊的分布,原本代表著鯊魚作為物種的成功;
現在代表的,則是鯊魚作為漁獲的悲劇。
全球范圍內的鯊魚漁獲,有一半以上是通過兼捕的方式獲得的。
甚至于,像雙髻鯊這樣的瀕危鯊魚,也常以兼捕漁獲的方式出現在近海的市場上。
延繩釣這種捕撈方式更是兼捕鯊魚的重災區。
在部分金槍魚延繩釣的捕撈區域,被兼捕上來的鯊魚重量,幾乎是目標金槍魚重量的一半。
漁民都忍不住要問一句,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而這些數據,只統計了一些被嚴密監管的捕撈行業。
一般來說,兼捕上來的魚類應該直接扔回海里。
許多大型漁業公司也確實是這么做的。
甚至他們船上還有專門的駐船監管人員。
但大公司永遠是少數,小公司和私人漁民是大多數。
作為大多數的小公司和漁民,很多時候并不會將兼捕漁獲物丟棄,而是保留。
特別是鯊魚這種具備經濟價值的漁獲物,更是不能錯過。
可他們拿鯊魚來做什么?鯊魚又不好吃,而且公然賣還要喜提銀手鐲。
答案是,作為工業化原料。
更進一步。
貓罐頭。
7
最日常的生意,永遠是最賺錢的生意。
如果你喜歡貓,會專門研究貓糧、貓罐頭,你會發現貓罐頭廠商會在配料表中列出具體的肉類來源,如“金槍魚”或“鮭魚”。
但也有一些罐頭的成分,沒有標明明確出處、具體種類。
而是采用“魚”、“海魚 ”、“海白魚”等模棱兩可的表述。
這些“海魚”是哪種魚?
其中有,鯊魚。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在一項課題研究中,使用DNA檢測技術,對新加坡境內16個品牌的45種寵物食品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有約三分之一的樣品內含鯊魚肉。
其中包括已被過度捕撈的大青鯊,以及被列入易危物種的沙虎鯊、加勒比尖吻鯊等。
小貓吃大魚。
人類又一次戲耍了自然法則。
富含角鯊烯、維生素A和軟骨素,鯊魚成了寵物市場里的新賣點。
進化了數億年的鯊魚,沒有被時代拋棄。
新時代里,到處都是承載它們的貓食盆。
億萬年的演化,海洋霸主的尊嚴,不如人類寵物一聲嚎。
如果鯊魚能說話,它也想學貓叫。
第一句,就是你他喵的。
貓假人威了屬于是。
寫到這里,我要去給我家的貓加糧加水了。
我突然意識到。
人類征服世界。
貓咪通過征服人類,征服世界。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1】.捕鯊割鰭.維基百科.
【2】.兼捕.維基百科.
【3】.鯊魚:為何躺槍的總是我?鯊魚兼捕究竟是如何發生的?綠色和平.
【4】.美國的割鰭棄鯊禁令如何促進鯊魚捕撈可持續管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5】.全球魚類過度捕撈 3成遭浪費.科技生活快報.
【6】.全球鯊魚制品市場現狀.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7】.中國鯊魚產業報告:西方是鯊魚產業主要收益區.中國經濟網.
【8】.吃魚翅真致鯊魚瀕危?中國消費量降七成,全球捕鯊量一點沒少.澎湃新聞.鄒娟.
【9】.瑪魯哈日魯.官方網站.
【10】.執法淺析:鯊魚及魚翅貿易.TRAFFIC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
【11】.美食作家王剛制作佛跳墻使用到的這種大小的魚翅,有沒有可能是養殖鯊魚的?知乎.一個男人在流浪.
【12】.1/3 的魚類正被人過度捕撈,而同時撈上來的又有 1/3 被丟棄 | 好奇心小數據.好奇心日報.
【13】.中國鯊魚產業報告:西方是鯊魚產業主要收益區.中國經濟網.
【14】.2018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15】.2022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