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月,品牌為啥都在扎堆過小眾節日?
十月,和桂花季一同結束了。
回顧這個月的節日營銷,前有大家盼了又盼的(七天小長假)國慶,期間有重陽節這樣的傳統佳節,假期回來還得馬不停蹄為萬圣節預熱。
不過,品牌們過大節的架勢雖然繁盛,但八九不離十的創意主題,總會讓人有些審美疲勞。
好在,還有一些品牌慧眼識珠,在十月的日歷里拾起了一些小眾節日,并用新穎別致的洞察與創意,把尋常的日子重新粉刷上了新鮮感。
去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珀萊雅的回聲計劃曾以真誠的發聲贏得一眾好評。
而在今年,品牌則在去年的主題“情緒合理化”上繼續深挖,聚焦于“情緒出口”這一概念,并上線了一支短片《出口》,真實還原了很多生活中自我壓抑的情景,引發了年輕人的強烈共鳴。
片中,面對無處釋放的負面情緒,珀萊雅一針見血地發問“情緒真的消失了嗎”,引導人們審視與反思之余,以一句slogan亮出了觀點“說出口就是最近的出口”,給人一種重回光明的既視感。
相比去年,今年除了在主題上更聚焦于“情緒出口”,品牌還開設了公益傾訴熱線,并聯動了豆瓣、小宇宙等多個平臺,以多元化的線上活動,提供了更具體的解決方案,將對情緒問題的關注真正落到了實處,也展現出了品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
同樣是以情緒出口為洞察點的網易云音樂,則聯動了上海精神衛生中心,以更為專業科普的形式,提出了“生活處處都有出口”的積極主張。
品牌通過推出歌曲《美麗心靈》,在用戶查看歌曲評論區時,偶然發現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賬號@傳說中的600號的留言驚喜:解鎖治愈向的H5彩蛋,享受畫面與音樂的雙重安撫。
另外,品牌還特別推出了「情緒出口燈箱」定制周邊,為整個活動增添了些許新潮、活潑感。可以說,網易云系列官方抗“抑”行動,硬核、顏值兩不誤,完美戳在年輕人的心巴上。
隨著女性困境被更多人看見,關于女性權益保護的節日,也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
在今年的10月11日國際女童日,就有一群廣告人發起了一場寓意深刻的行為藝術:給華爾街的著名雕像“無畏女孩”貼上創可貼。
稍稍觀察這些創可貼便能發現,上面用不同的語言寫下了各式各樣的女童困境:少女拐賣、性教育缺失、重男輕女……當無數創可貼被貼到雕像女孩的身上時,也暗示著女童群體面臨的問題無關國界,且急需關注與解決。
正如這場行為藝術的slogan“less harmful,more fearless(更少的傷害,更多的無畏)”,這是一種美好的期許,更是一種嚴肅的呼吁、無聲卻有力的抗爭。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意義非凡的行為藝術也來到了上海,吸引不少觀眾前往打卡、合影。
10月11日當天,其實還有另一個小眾節日:世界陣痛日。
洞察到“分娩疼痛象征母愛”這一刻板印象,Babycare聯合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醫師報》推出了一組主題海報“母愛無需疼痛來證明”,通過暖心的科普形式,展現出推廣無痛分娩的必要性。
不僅如此,Babycare還用實際的福利為無痛分娩正名:每一百人轉發話題,即可免除一位母親無痛分娩費用。可見品牌并沒有讓宣傳止步于口號,而是以行動本身再次深化了活動主題。
通過獨特的反向洞察,Babycare借勢這一小眾節日,給予了品牌用戶以更實質性的關懷,不僅凸顯了品牌在專業領域的聚焦,也為品牌增添了具有人文溫度的正面形象。
當代年輕人的常態,仿佛不是在失敗中自嘲,就是在放棄后開擺。基于這一現象,新一代的廣告人會如何解讀?
在10月13日國際失敗日——這個看似除了諷刺百無一用的節日里,獨立廣告公司“正在沸騰”發布了一條創意短片《人生失敗指南》,用幽默的口吻,道出了失敗的種種世俗定義。
全片鬼馬俏皮的畫面,讓略顯沉重的社會議題不再令人emo,給人一種舒適的觀感;同時,正在沸騰想傳達給年輕人的,也正是一種笑對愁苦的態度:既然不能成功,那就和失敗好好相處。
把握住看似“無意義”的小眾節日,正在沸騰削弱廣告目的性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了一種樂觀包容、貼近年輕人的公司文化與理念。放在金九銀十的當下,想必這部短片也不失為一則收攏人心的招聘號角(狗頭)~
雖然更年期困境常被社會提及,但鮮有品牌真正為其發聲。
作為首次將“污名化更年期”推至人前的節日營銷,坤泰膠囊在世界更年期關懷日發布的這組海報,可以說讓人眼前一亮。
整組海報構圖簡單,但文案的部分依舊打動人心:在“劃去”種種污名化的聲音后,品牌又在科普的基礎上進一步呼吁,抵達消費者心中柔軟的領域。
雖說主題與創意并不夠突出,但坤泰膠囊在如此小眾的節日,所展現的對更年期人群的真誠關懷,也足以讓消費者對這個老品牌刮目相看。
經過去年很多品牌的借勢動作,10月24日世界程序員節開始逐漸被大眾看見,但仍未完全褪去小眾節日的外殼。
而今年,京東選擇以程序員們更為熟悉的符號入手,推出了一支代碼濃度超標的短片。
短片將文案進行“代碼化”,并添加了各種活潑的視覺元素,達到了圖“碼”并茂的效果,削弱了大眾的理解門檻,也讓更多人讀懂了程序員眼中多彩的代碼世界。
除了別具一格的文案形式,在主題上,短片也對“開發者”這一獨特的稱呼進行解讀,傳達出了程序員職業的無限創造力,以及品牌對這一行業的真誠致敬。
在臨近雙11的節點,京東用這支浪漫短片獻禮程序員節,也意在以更深度、去商業化的形式,為數碼家電產品宣傳預熱。如此會玩的花樣借勢手法,還得是京東啊。
從一組簡單的借勢海報,到結構豐富的整套campaign,這些小眾節日已然在品牌們的眼中,漸漸成為了主流賽道之外的遺落珍珠。
而讓小眾節日發光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小眾意味著更新穎的玩法。比起讓人略感審美疲勞,且很難玩出新花樣的大節營銷,更小眾的節日話題往往具備新鮮感,也對應著更具體、更新的受眾人群。
其次,每個人其實都愛過節,畢竟生活得有一些儀式感。大節總是在少數,而這些零星多樣的小眾節日,無異于點亮平庸日常的一盞燈。
另外,很多小眾節日都具備一定的深刻寓意。譬如上面提到的“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女童日”等,這些節日主題往往與社會問題契合,更容易引發大家的關注與共鳴,以賦予品牌形象以更豐富的內涵。
當然,把小眾節日玩好的前提,還得回歸到品牌獨特、深刻的洞察。
相信在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品牌,將這些遺落的珍珠一一拾起,擦拭出它們的閃耀光澤。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