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媒體內容亂象治理成難,杉車網有何良策?
前段時間,騰訊起訴幣應抄襲事件鬧得沸騰,馬蜂窩的千萬抄襲點評事件更是令人嘩然。內容亂象事件頻發,使得媒體內容真實性的敏感度再次拔高,汽車媒體也沒能“避嫌”。長城和吉利的“水軍門”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甚至牽扯出了一系列汽車媒體內容亂象,引起的風波越卷越大。
近期,長城、奇瑞、比亞迪等8家國內車企共同成立了“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旗幟鮮明地反對“黑公關”和“黑媒體”,力圖改善汽車媒體內容亂象。可有意思的是,與會者中,來了長城卻不見吉利,這一現象著實耐人尋味。不管怎么說,能讓多家根基深厚的傳統車企按捺不住火氣共同聯盟diss,可見汽車媒體的內容亂象已讓人忍無可忍。而汽車之家、百度百家號、杉車網等各大汽車內容平臺,更是不能獨善其身……
汽車自媒體亂象頻出,眾火再旺也燒不盡
近幾年,不少內容生產者踩準風口,收獲了大量內容上的"變現",但伴隨著利益而來的是不可避免的行業剽竊抄襲亂象,媒體調查顯示,六成的自媒體人文章作品曾被抄襲剽竊。長城、奇瑞、吉利等多家車企都曾披露過,企業這幾年來都遭受過或大或小的惡意網絡攻擊。
針對此般內容亂象,杉車網、百家號等各大內容創作平臺也在發布多重舉措,致力于保護原創作者的權益,進行維權拉鋸戰。由此,既然是人人唾棄的行為,為何黑稿、剽竊、水軍等亂象(下面簡稱“黑剽水”)還能如此猖狂?
洗稿灰色產業鏈成型,利益驅動多“勇者”: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抄襲、剽竊、洗白洗黑等行為在沒有正面道德支持的情況下還能“獨領風騷”數載,其中定然離不開利益的驅動。近幾年國內汽車市場增長勢頭迅猛,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領先國際,這也滋生了不少負面競爭。
此次的長城吉利黑公關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市場上扎根多年的“老”企業都涉及其中,更何況后來者。另外,《新民周刊》在10月20日針對媒體亂象發布的《獨家調查 | 地產自媒體敲詐勒索觸目驚心:有公號年入千萬》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了整個媒體界內容亂象下驚人的利益誘惑。
“黑作家”泛濫,盜版、洗稿成風:各類汽車媒體平臺中都不乏優秀的自媒作家,“黑作家”僅需要蹲點優秀內容媒體平臺,通過復制粘貼便能快速出稿,頃刻間就能將原創淹沒在“盜版”海洋中,可以說是“量產”無壓力。
據2016年《中國微信500強月度報告》顯示,前500強微信公眾號中就有30%涉及內容抄襲。另外,由于多數汽車官網的咨詢內容缺少市場交流信息,企業和市場間溝通空白很明顯。不少水軍將文章流量刷高,消費者思維被其引導,自然受騙其中。
無慣性嚴懲,維權路上多“算了吧”:如此惡行,就沒有法律來制裁嗎?答案自然是“有”,國家針對內容版權頒發的行政法規不少,而且對侵犯他人商譽的惡劣行徑做出了明確的裁判。但根據問卷網的一份調查統計,面對侵權行為,58.97%的自媒體人都選擇“沒辦法,任由被抄襲”,只有41.03%人選擇“舉報,維護自己的權益”。
且在涉及利益不大時,受害作家最多是在網上進一步說明并吐槽,很少涉及到法律層面。其中不是因為作者沒有維權意識,而是“打官司”背后的花費得不償失,且多為費時費力,多數人都認為“沒必要”。據業內人士不完全統計,光是被抄襲公證費就要近兩千元,費事一周左右,另外還有律師費、差旅費等,整個維權活動下來,少則數千多則上萬也不是沒可能,而且其中還沒計入時間花費。
總而言之,有錢賺、來路多、風險還不大,“黑剽水”產業鏈常年“剪不斷理不完”也是有原因的。當然,這種違背大眾利益的行為注定會惹眾怒,此次的由長城、奇瑞、比亞迪等8家車企創立的“自律聯盟”就是一種眾怒體現。可群眾的反抗聲再大,怒火再旺,也難燒盡這些“黑剽水”亂象。對此,杉車網,百家號等汽車媒體平臺也都在為“滅怒火”而努力著。
汽車之家、百度百家的張良計,杉車網的過墻梯
現今,汽車媒體平臺對策不少,如拉黑賬號、刪除信息、和舉報公告等等,但“黑公關”見招拆招的能力也不弱,刷號、顛倒黑白、自導自演等等各種手段層出。幽默點來說,雙方在“共同進步”,但就算黑公關再猖狂,也有被壓制的一天,汽車之家、百家號、杉車網等各路媒體平臺正為大眾創造一個真實的網絡環境。
汽車內容巨頭汽車之家在論壇中再三表明:如發現用戶有抄襲行為,將對其進行刪帖、封禁30天并嚴控IP信息,如若同一IP多次再犯不正當內容行為,便將此IP提交后臺進行相應處理。另外,如果發言內容涉及敏感用語便會被后臺管理員禁言,禁言時間不一。
這類“發現后再治理”的補救性措施是多數傳統汽車媒體的“常規”選擇,此類做法雖能給作家提供一個基本的寫作權利保障,但其中欠缺平臺主動性和懲處嚴厲性,不能高效預防和遏制內容亂象。
另一“大佬”百度百家的應對方法相對完善些。一是,讓作者自行提供資料主動進行申述,后臺管理員查證后會采取刪除抄襲文章并對抄襲賬號進行處罰等措施。二是,上線了“作者等級權益體系”,其中對原創的保護力度提升至有效法律層面,從作者身份和文章內容提供雙重保護。但在該保護資質的申請上有作家等級限制,平臺強力有效的保護力度并沒有普及。
百度百家此類綜合內容媒體平臺維權的嚴謹性很強,給作家提供的維權保障力度強勁,而且在懲處制度上也有明確的劃分。但此類綜合性平臺更重視“擇優”,自然存在優勝略汰之分,雖然保護力度強,但給作家的成長保障不足,很容易造成優秀作品的流失。
新晉勢力杉車網在“前輩”們防治內容亂象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和創新。平臺在上線之初就向作者發布公告,嚴正聲明平臺將嚴懲各類抄襲行為,違反將給予永久封號的嚴厲懲罰。另外,該平臺還計劃陸續推出原創標識等相應作者權益保護措施,并專人負責監測和維護內容版權,防止抄襲等違規現象的發生。而且,關于用戶的評論和審核都需要通過杉車后臺的關鍵詞攔截以及評論審核,避免了黑水軍的不當行為。
從注冊信息的審核到評論的監控,杉車網的防護措施涉及面較全,理論上可對原創進行多方位的保護和打擊惡劣行徑,但其中仍需要平臺付出相對較大的成本與精力。待平臺勢力范圍進一步擴大后,如何保持有效的防護也是此類新晉汽車媒體平臺需要重視的問題。
面對行業內容“黑剽水”亂象,杉車網、百家號等各大內容創作平臺各顯神通,致力保護用戶知曉真實信息的權益。然而,剛發生的案例表明,這些防治手段還不足以根除內容剽竊和黑水軍的問題。那么,汽車媒體平臺怎么才能真正做到實時化生產、內容真實化等滿足用戶需求?
發力防、守、攻,一“網”打盡成效佳
“黑剽水”經過長年累月的演化,定然已積累不少堅固的產業鏈條。對于此類惡劣行徑,如汽車之家、杉車網等汽車媒體平臺不僅要防、要治還要主動出擊,從根源嚴審,中途監督,后續牢控,做到全面防守和出擊,從而扼住“黑剽水”生長蔓延的咽喉。
防:在平臺注冊上設定嚴謹的審核標準,狠下心寧缺毋濫。為防止“買賣小號”、“多渠道備號”等亂象發生,汽車媒體平臺可在“門檻”多費功夫,如設置實名驗證程序,既保護了作家權益又便于平臺管理。
另外,汽車媒體平臺可在作者注冊后設定一個期限,如果作者在此期限內無任何作品發布,平臺可提前進行系統警告,而后對無作品的賬號進行銷號處理,防止僵尸號和水軍備號的存在。尤其是杉車網、第一電動網此類的垂直類平臺更應引起重視,汽車涉及到人事安全等敏感話題,平臺內容質量上更要以真實為主。
守:給原創作者提供相關內容保護手段,讓作者放心創作。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在保護作者權益上,不僅要作者主動,平臺也應著重出力。平臺可經常性發起維權活動,宣傳相關法律知識,設定相關咨詢服務或適當提供維權獎勵等,營造良好的平臺維權氛圍給自媒體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維權幫助,分擔作者的維權負擔。
攻:查漏補缺,揪出“黑名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并非虛言,平臺預防守護后難免還會有落網之魚的存在,所以查漏補缺是打擊惡劣行徑不能少的一環。最好是將人力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例如:在評論區設置同一賬號評論次數過多系統提示,后臺人員具體辨別水軍嫌疑是否存在。另外,可設定系統不定期搜索文章相似度,依靠后臺人員對相似度高的文章進一步溝通鑒定并作出裁判等等。如此不僅可以提高審查的精確性,還能減少優質文章被“誤解”的風險。
媒體平臺的內容亂象已不是一日之禍,想要根治也不是一日之事。在打擊黑稿、剽竊、水軍等惡劣行徑上不僅需要個人的力量,平臺與整個行業人員也都應擔起相應的責任,共同致力摒棄惡劣行徑。此次的“中國汽車行業自律聯盟”只是個反“黑剽水”的活動又一里程碑,相信后面還會有更多“自律”之人和更多如杉車網一樣的平臺勢力加入其中,凈化汽車媒體內容環境,推動媒體內容行業的正向發展。
更多解讀關注公眾號ID:liukuangtmt,內容合作加微信號:sanche2017,本文首發杉車網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