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還能看到各路大片嗎?
1
下午洗衣服,掏兜的時候,突然掏出來兩張阿凡達2的票。
十幾天前的事情,竟然感覺有點恍若隔世。
跟那個賣壯陽藥去了的編劇朋友聊天,我感慨阿凡達2救不了市場,得等著流浪地球2了,但現在這個狀況,大家可能都不敢去線下。
如果這些巨大投入的片子都賺不到錢,以后誰還敢砸錢拍電影?
壯陽編劇笑了,他說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好萊塢大片也好,巨大投資的特效片也罷,連帶3A游戲,這些成本巨高的文化商品,可能只是某個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
我們習以為常的大片和3A游戲,可能只是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才有的。
而往后的日子里,這種東西就跟比特幣一樣,出一個少一個。
我說不應該啊,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計算機越來越擬真,效果應該是越來越好的,大片什么的肯定也是主流趨勢,怎么可能越來越少。
他表示,這次你多買點藥,我就繼續講。
當然,我不是買給我的,主要是為了聽他講故事,藥是買給牛老師的。
壯陽編劇確認收款之后繼續說,確實,隨著技術的發展,特效肯定是越來越逼真,但是經費也是嗖嗖燒燃,之前幾百萬美元就能拍一部非常好看的劇情片,現在一兩個億美元弄不好還不夠給主角團們發工資。
所以問題就來了,制作的錢從哪來?
我說外國就沒有煤老板么,找找沙特王子啥的。
他說去你的吧,投資人是土豪,又不是缺心眼。
他能投多少錢,取決于這東西有可能賺到多少錢。
2
電影也好,3A游戲也罷,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買斷制。
電影得買票,游戲得買盤。
你只有交了這份錢,才能體驗到這份產品。
所以,預期的票房和銷量,決定了這個作品的投資上限在哪。
有多少潛在的消費者,決定了產品的水平。
如何預估消費者的數量?
靠壟斷發售和播出的渠道。
你想一下,電影里的大片,我們說的砸大錢做大特效的那種,基本也都是美國做的吧。
歐洲國家, 法國盛產的是喜劇片,西班牙盛產的是懸疑片,意大利。。。我都忘了意大利有啥電影里。
亞洲這邊,我們出過大量的動作片,韓國最多的是愛情片,日本最多的是韓國電影的花絮補充,以及動作愛情片。
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電影市場,才是正常的。
但好萊塢玩的不是這套。
九十年代的美國市場消費人數足夠多,票房足夠高,電影公司足夠賺錢,他們的市場撐得起特效制作的費用,而這種特效大片進入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后,又產生了馬太效應,把其他國家的電影市場全都卷死了。
但是反過來,法國電影想要打入美國成為票房第一,是非常困難的。
不是水平問題,而是因為你的制作經費就在哪,你的演員也好編劇也好,說的是純正的法蘭西段子,玩的是地道的巴黎梗,美國人根本不愛看。
結果就是,作為發明電影的國度,法國人在美國人面前再一次舉了白旗。
游戲市場也差不多,只不過美國的優勢沒那么明顯,法國,瑞典和日本的一些制作公司還能分一杯羹,但這些分羹的人,主攻的也都是歐美市場。
而美國電影和游戲能在九十年代后期到前些年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是因為大家真的沒啥娛樂項目。
中日韓三國還能下班去唱歌ktv。
老歐洲的年輕人除了在酒吧打架,剩下的日子里真的就是無聊。
電影和游戲,壟斷了當時的娛樂方式。
而好萊塢和游戲主機公司,又壟斷了制作和發行。
再加上電影院和主機平臺與他們狼狽為奸,你作為一個消費者,你能選的不多。
這才是好萊塢能占領全球的根本原因。
市場越來越大,他們也越來越賺錢,為了永遠在技術上領先,他們又會拿錢投入到新的研發當中,什么3D,4K,8k,120幀240幀等等等等。
新的技術又能帶來新的震撼,讓他們繼續壟斷話語權。
理論上來講,只要不斷地擴張,全球宣發,這套玩法是可以繼續下去的。
但是,這個世界上最怕的就是這個但是。
壯陽編劇沉默了一下,說這只是理論,目前來看這套玩法在這個時代不行了。
因為娛樂方式越開越多樣化了。
3
當英國人不在地鐵里看書而是玩手機的時候,就已經宣告著大片時代走向倒計時了。
好萊塢可以控制電影院,可以控制發行商。
但是你不能控制大家玩手機啊。
當娛樂手段多樣化之后,觀眾的喜好就會被細分。
過去是好萊塢一家獨大,獨占市場鰲頭。
現在是喜歡啥的都有,票房都未必趕得上特效大片的投資。
換句話說,潛在的消費者們,注意力轉移了。
類似的還有,音樂市場,前幾代人幾乎都有相同的音樂記憶,沒有什么特殊原因,因為電臺與唱片公司是有合作的。
唱片公司推誰,誰的歌就出現在電臺里,那誰就火。
現在電臺都沒人聽了,唱片都沒人買了,能聽歌的途徑多太多了,你再想塑造一個全民回憶的偶像歌手就是不可能了。
我說你說的不對啊。
他說哦?
你是不是想說電影票房年年創新高,怎么能說市場崩了呢?
我表示是的,從數據上,不支持你的論斷。
編劇朋友繼續說,不沖突。
電影市場沒問題,是大片市場崩了。
就像3A游戲的賺錢能力被手游吊起來打一樣。
互聯網出現后,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就徹底變了。
電臺,電視臺,電影院都是單向輸出的平臺。
而互聯網是雙向選擇的平臺。
所以互聯網時代下長大的一代人,他們的喜歡根本不是好萊塢能夠預測的。
因為他們的喜好不像從前是好萊塢們塑造的。
所以為啥現在的大片好像開dao車了。
因為窮了。
從這個角度說,其實想進入電影行業,當初就不應該學編劇或者導演,而是去學計算機。
最近這二十年,電影行業最燒錢的地方就是搞特效。
但問題是,當你開始研究這套東西之后。
你會發現,你還選啥電影行業,直接去搞游戲,搞短視頻,賺的更多。
時代,已經變了。
我說這就是你去賣壯陽藥的原因嗎?
他說是的,要找這個不確定性時代中的確定性。
例如陽痿。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