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玩轉品牌廣告的十大指南|Morketing X 巨量引擎 年末觀察③
Morketing 設計部 Moggi 作品
文 | Rita Zeng
“2023年,品牌廣告和流量廣告的預算要5:5開,要堅持長期主義,要相信品牌的力量”,一位在營銷行業戰斗了30年的老兵說道。
可見品牌廣告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行業的認可。其實在Morketing看來,某種層面“流量廣告”是守,“品牌廣告”是進。
如何理解?
品牌瞄準精準流量,盯死效果,守住生意底盤,但較難長期保持增長,畢竟當下流量越來越貴。而“品牌廣告”關鍵在于打透“用戶心智,建立強信任關系”,通過不同的方式,去重復強調一件事情(品牌價值),看似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轉化,然而,長期來看品牌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成為了消費者在某個品類的“首選”,這種價值實則為“進”,且長期有效。
所以在2023年,光靠“守”不夠,品牌還需要“進”,需要持續“進擊”品牌廣告,要攻守協同。
這就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做“品牌廣告”需要注意什么?又該怎么做?
對此,Morketing攜手巨量引擎,調研了一些企業,并基于平臺和媒體雙方的觀察與思考,總結出2023年品牌廣告投放10大指南,希望在具體的實操上,給營銷人帶來一些啟發。
視覺:看似不起眼,實則很關鍵
在業內有這樣一個觀點,“90%的市場營銷人員認為,企業沒有給設計師提供足夠的創作時間。”
這就意味著,很多時候一些關乎于品牌的視覺設計并沒有得到打磨。
但細節,往往決定成敗。看似不起眼的視覺,實則是品牌心智建立的關鍵一環。某種層面品牌視覺等同于你的“品牌文化、品牌審美”,甚至是品牌價值的“放大鏡”,在這件事上,做的好的品牌即便不放上LOGO,通過一張海報,消費者都能聯想到你的品牌。
在這點上,蘋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極簡的風格配上簡短的文案,直接自成一派;再比如花西子產品設計上的浮雕古風等等,通過視覺的手段占據消費者的心智。
對此,落回到品牌廣告打法上,在視覺物料上可以注意這幾件事:
1.找到固定的視覺風格,保持統一,同時在設計上可以盡量簡潔,不要過于復雜,不要出現太多主題,一定要與投放目的相結合。
以尤為重視視覺的開屏廣告為例,Prada在巨量引擎投放的上滑開屏廣告,第一屏就是兩個人物的背影和品牌logo,黑白配色加上極具氣質的模特,凸顯出Prada一貫的低調奢華調性,簡單明了,同時后面引導出了廣告核心要點“去精品店購買本季度「臻愛之禮」的新品”,CTR直接高于大盤均值近500%。
2.可以選擇品牌標志性顏色,或者純色做背景,視覺沖擊感強烈。例如,瑞幸在產品包裝上采用了讓人記憶深刻的藍色,在純色背景下的“麋鹿”LOGO十分亮眼,從視覺上在用戶心中留下記憶點。讓用戶親切的稱之為“小藍杯”,甚至“藍朋友”。
3.做差異化,或者結合推廣節點,在視覺上選擇一些特殊符號和形狀(核心還是要符合品牌調性),以及通過一些動態的手段,去達到視覺上的記憶度。
比如在世界杯的營銷節點,阿迪達斯借助巨量引擎品牌廣告「幸運盒子」創新樣式,凸顯“世界杯官方足球”的精美色彩與質感,配合足球掉落和彈跳的動效,傳遞世界級體育賽事合作品牌的卓越品牌,并贏得用戶關注,最終CTR超2%。
4.注意細節,在排版、字體,層次,圖片清晰度等,把握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通過好的視覺體驗建立品牌心智。
內容:好的內容是硬通貨,是一切基礎
優質內容是品牌廣告的關鍵,好的內容具備長期價值,甚至可以被消費者反復查閱。
不管是自營內容還是和KOL合作,內容是一切基礎。好的內容是有洞察、有情緒、有場景的,同時好的內容甚至能帶動銷量轉化。
那么在內容這方面,Morketing認為營銷人可以從下圖中的金字塔出發思考:
Morketing 設計部 Moggi 作品
基礎內容:實際就是讓消費者了解你的產品信息,包括功能介紹、成分傳播等;
專業內容:核心在于做市場教育,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比如做真實的種草測評對比,或者品牌自己生產一些專業性科普內容,在這點上大杯文胸品牌奶糖派就做的很好,品牌做了大量原創內容,輸出了非常多關于如何判斷胸型、如何選擇內衣、內衣給消費者提供什么價值等內容;
價值內容:核心就是品牌的價值觀是什么,通過一些感人的、真實的故事,引發消費者情感共鳴,甚至建立品牌人設,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有了內容后,怎么更好地做投放?
Morketing認為“興趣匹配”與“精準種草”兩方面值得關注。
“興趣匹配”簡單來說,就是在對的時間,推送給對的人,并匹配對的內容。巨量引擎「有刷必映」產品就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訴求,通過圈選與廣告素材相關度高的自然內容、定位對所圈自然內容感興趣的用戶群體,并針對人群即時興趣30min內展現廣告,構建更短的消費決策路徑。
比如,魔爪飲料在通過「有刷必映」,選擇了戰隊打游戲勝利的場景,會自然聯想到游戲勝利后暢飲、慶祝和魔爪,同時在投放人群上也是選擇了與游戲、電競相關的人群,十分精準。亮眼的結果也驗證了營銷的有效,廣告點擊率提升421%,A1-A3流轉率提升241%。
“精準種草”則是品牌以優質內容贏得用戶心智的必經過程。巨量引擎發現,用戶從認知、興趣、種草到轉化、復購的過程中,種草階段至關重要,巨量引擎O-5A體系中,將A3階段對應的人群定義為”種草人群“,他們對品牌內容有多次點擊、搜索、加購等主動行為,對品牌有較高認可和消費意愿、最接近轉化。
因此,找到A3種草人群,將對品牌的精準種草至關重要。巨量引擎也早已推出了行業首款以種草為優化目標的品牌保量產品“種草通”,幫助品牌降本增效。空刻意面就曾借助種草通,完成了一波“名利雙收”的營銷。品牌通過投放符合“精致”“高級”調性的廣告內容,吸引對品牌有較高認可和消費意愿的用戶群體,再借助內容熱推的磁貼一站式提供用戶購買渠道,在高效種草的同時,助力后續轉化。相較于常規投放,CTR接近翻倍,提升新增A3率提升64%的同時,獲取A3人群成本(CPA3)降低了38%。
背書:通過不同的人,樹立品牌信任度
內容可以幫助企業沉淀品牌資產,背書也同樣如此。品牌本質來說就是與消費者建立“深度的信任關系”。不少品牌對Morketing表示,2023年會加強對背書的關注,幫助品牌更好地講好產品故事。
對此,這里可以看兩點:產品和人。
首先,產品是支撐品牌的核心支點,建議在做品牌廣告時,可以結合相關資質與專利進行營銷,畢竟專業的機構認可,無疑可以更好地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與信任度。
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聰明,會去各種做對比、各種研究,尤其是新一代年輕人,更加注重產品質量。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到現在,很多護膚大牌依舊會投放大量功能性廣告,并強調專利性。比如雅詩蘭黛這幾年在很多產品上,強調ChronoluxCB? 專利配方,稱可以激活時鐘肌因(控制皮膚自我修護節律的某種因素),可以更好的幫助消費者增強修護力。
“功效護膚品非常注重功效實驗,以及專業成分黨背書(不是明星),專業背書是很重要的一環。對于我們來說,建立積累關鍵成分黨網絡是很重要的一個策略,不管是前期配方共同探討,還是原料信息共享,還是早期產品測評,上市后的主動推廣,成分博主和專業配方師對我們都很重要”,某功能性護膚初創品牌表示。
其次,找專業的人或者具備公眾高信任度的人,比如:
行業專家:在某個領域處于頭部人才,專業性極強,行業認知度高;
明星:公眾人物,通過名人價值得到粉絲信任與認可;
KOL:領袖人物,背后沉淀了一定的粉絲;
KOC:粉絲不多,但有自己的圈子,可以形成口碑營銷。
值得一提的是,初創品牌實際還可以通過與成熟品牌聯名的方式,去做品牌背書,通過成熟品牌帶動自身。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通過專利講故事也好,還是名人講故事也好,其中還需要輔以好的內容,才能撬動起用戶,做好市場教育。
節點:抓住自然流量,事半功倍
除了背書外,品牌還可以在大節點時期,抓住自然流量,做品宣。重大節點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天然就是一個流量“引導線”,品牌抓住這條線,往往可以實現意想不到的成效。
但很多時候,品牌在大節點時,只選擇做促銷,實則我們還可以從更高點思考節點帶來的價值。
小仙燉鮮燉燕窩品牌公關總監周亞卓在接受Morketing的一次采訪時就談到,“不要用單純的大折扣、大優惠的促銷思維來做大促活動。相反,大促是一個非常集中爆發的節點。在大促前,我們需要關注日常就做好蓄水和種草,去教育消費者。”
品牌試圖在大節點的前期階段通過品牌廣告給消費者留下印像,中期借助促銷或是效果廣告完成轉化,后期再通過二次精準投放吸引復購,或是將人群引導至品牌私域中,從而在線下和線上更好的服務消費者,甚至最終讓消費者成為品牌的宣傳者。而想要在大節點做好品牌廣告,可以做這幾件事:
1.提前策劃好不同的節點,根據品牌發展或者戰略進行統一作戰。例如大節點推新品,同時通過新品擴大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或者加深品牌印象;
2.在落地時可以結合用戶討論話題和平臺政策,進行熱度+流量的結合,通過自然流量和商業流量,帶動品牌傳播,做進一步價值放大;
3.提前儲備好大量創意內容素材,才能在不同的階段,有序的做反復觸達;
4.品牌甚至還可以自我“造節”,比如結合節點打造品牌自有節日IP,在公域做持續觸達,在私域結合IP策劃相應的活動,雙向推動。
承接:做好后鏈路的用戶流量沉淀
以前一些品牌投放廣告,只需要考慮符合品牌調性,投放后曝光效果不錯就足矣。
但今天在投品牌廣告時,營銷人開始看更多的指標,考量綜合維度,思考這些花大價格投放出去的廣告,獲取到的流量,有沒有被很好的承接下來。關注品牌曝光后流量的轉化和沉淀。
畢竟在降本增效的現在,以及流量端吃緊的現在,大家要節約每一滴留進來的“水”,把這個“水”接住,思考流量是否被沉淀下來、是否利用起來。
對此,Morketing觀察到,隨著數字化的升級,營銷人在品牌廣告投放上,通常會這樣做:
1.通過品牌廣告引導消費者進入小程序精品店、電商平臺,后續引導加入會員;
2.通過品牌廣告吸引消費者關注企業賬號,后續引導加入會員;
3.通過品牌廣告吸引消費者加深印象,再做二次追投,實現再次轉化。
更高階一點的,則是利用一些數字化工具或者技術,將所有廣告投放吸引到的流量進行存儲,做數據清洗后,匹配投放測量,做持續的反復觸達。
可見,現在品牌都希望“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從原來的投放了就行了,到現在投放了要線索、要有效,追求以1換10。
重復:心智的建立需要飽和式投放
一方面是做后鏈路的用戶流量沉淀,另一方面品牌還需要用重復對抗遺忘,用重復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心智」。某種程度,「重復」是最不費力氣、最快速地能讓消費者想起來的最短路徑。
因為不斷的重復,更容易使人們相信一個概念,或者牢牢記住一個概念,甚至熟悉到在思考層面形成條件反射。比如:想到0卡0脂0糖就是元氣森林;說到基礎款很快聯想到蕉內;想到招聘腦海中浮現Boss直聘。重復,帶來了消費者思考時的條件反射,以及不加思索的選擇。
但做重復,不意味著就是狂轟亂炸,要有目的有手段有層次。
目前重復有2種玩法;
1.是洗腦的重復;
2.是價值的重復。
從一些成功品牌的做法來看,這兩種玩法的選擇,大多還是根據品牌發展階段,品牌定位,以及投放渠道而定。
在洗腦廣告上相信大家看到的也比較多,像元氣森林、妙可藍多、Boss直聘都是比較典型的例子,當然這些品牌除了做重復的廣告(這些廣告實際也是通過數字化手段精準定向投放的)外,在后續都會在其他渠道輔以二次精準追投的。
價值類的重復,就偏向于用多個“故事”,講述一個品牌價值觀。
比如SK-II的《她最后去了相親角》,講述女性需要的一種精神,同時延續做了好幾年相似的廣告片系列;還有Olay的無懼年齡;蕉內的重新設計基本款,分了三部去講述,同時在后續的品牌廣告上,也一直在延用基本款的概念。
對此,無論是價值類,還是洗腦類,無論是新銳品牌還是成熟品牌,重復這件事在2023年仍舊要不停地做。
互動:好的交互體驗可以加深品牌印象
與此同時,Morketing觀察到,在做品牌廣告時,營銷人也開始越發在意「人性」。
之前品牌廣告更多還是單項輸出,去教育市場,現在在投放品牌廣告上,大家越來越希望做到“雙向互動”,不是教育,而是玩在一起。
事實上,好的互動體驗,可以促使消費者積極參與和主動傳播。同時好的互動體驗,能夠直接得到反饋,所以品牌與消費者互動重要性不言而喻,品牌要與消費者從單純的買賣關系,到強信任與認同關系。
而互動實際包含很多方面,具體來看可以從以下3個角度出發思考:
其一,選擇互動性的廣告樣式。目前越來越多的廣告類型開始強調“互動性”,像抖音也在開屏中不斷創新與消費者的互動,推出3D扭轉、手勢滑動、TopView倒計時、半圓波紋、裸眼3D等不同創新樣式,以及豐富眾測任務、全民任務、看播任務等UGC互動營銷的玩法。
Morketing發現,抖音互動營銷的新玩法小飛盒在互動和轉化層面表現頗為亮眼。用戶通過視頻瀏覽、品牌詞搜索等方式,有機會觸發“小飛盒彩蛋”,互動后的轉化十分高效,搜索、領券、進店倍數級上漲。
以怡麗絲爾為例,品牌在抖音上發起了一個推廣「純粹視黃醇眼霜」的眾測任務,用戶在參與過程中瀏覽話題/官方任務詳情頁、以及搜索相關詞匯時,會觸發小飛盒,怡麗絲爾再通過派發商品、優惠券等為用戶制造驚喜,實現留資。活動期間,在品類詞眼霜搜索環比下降16%的情況下,怡麗絲爾眼霜的搜索量環比卻逆勢猛增270%,小飛盒的互動效果令人贊嘆。
其二,在產品上做互動。如今很多品牌在包裝上用「環保」理念,跟用戶做深度的交互,比如集齊一些包裝,則可以換一個環保袋,或者更換周邊。再比如可口可樂在瓶身上設置二維碼,用戶掃碼可以獲得定制的昵稱、音樂等;還有奧利奧的音樂盒包裝。
其三,利用一些屏幕,或者AR、VR做線上、線下互動體驗。像優衣庫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智能買手”互動屏,消費者可以在里面選新品,看穿搭等;歐萊雅一直在做AR試妝。用科技的力量,與消費者在線上線下做深度交互。
當消費者在這些互動交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往往能夠推動他們對品牌好感度,甚至引發他們在社交媒體上主動分享,形成更大的傳播效果。
搜索:巧用搜索做品宣,事半功倍
前面提到的互動,更多是品牌找消費者,而搜索則是消費者主動“找品牌”,基本有著認知品牌甚至快速購買的強意愿。
從這點看,「搜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此,品牌具體怎么利用好搜索這一營銷樞紐?在Morketing看來,還是離不開視覺和內容。
視覺是“第一屏”,在抖音上,可以是常規品牌、熱點品專、超級品專等各類搜索品專的露出,第一眼就在視覺上直接占據了消費者眼球,提升用戶對品牌的“第一印象”。
內容則可以看兩方面,一個是好內容,一個是精準性。
好內容就是,如果消費者搜索你的品牌,結果出現的內容和品牌無關,或者是內容質量不佳、甚至負面,很大層面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品牌印象,甚至本來想要購買,結果看完內容選擇放棄。
主動搜索+好的內容,大概率不會有差的結果。
還有就是關鍵詞以及內容的精準性,如果消費者搜索品牌名,結果出現的是競品的優質內容,等于為他人做嫁衣。或者搜索相關內容,一個都沒有搜到,也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質疑,甚至產生“這個品牌是否有問題”的聯想。
因此,精心打磨內容,配合品牌專區第一眼呈現、精準內容靠前呈現,是品牌玩好搜索的重要法則。在這個過程中,搜索品、效廣告是大家可以考慮的助力。
巨量引擎透露,某知名美妝品牌就通過長期投放搜索品專和競價廣告,搭配達人產出的優質內容,獲得了大量忠實粉絲,并為品牌關鍵營銷節點GMV爆發積蓄了力量,助力每個關鍵節點的消費力釋放。
整合:組合打法,效果更大化
前面,我們說了很多不同的注意事項,這里就來說一說“組合玩法”。
事實上,不少品牌對Morketing表示,2023年將會增加在組合玩法上的投入。畢竟1+1<2,組合玩法,往往可以實現效果加倍。
在信息粉末化時代,如果營銷人力、成本、時間充足,通過多種手段、覆蓋更多的精準人群的整合化投放,更能擴大聲量和轉化率。
但是很多時候,品牌在做組合打法時會遇到一些問題:首先,沒有策略思維;其次,工具多,廣告種類復雜、樣式多,不知道怎么用。
Morketing建議,營銷人做組合玩法,需要有短期、中期、長期的策略意識,還要結合產品、渠道、idea,綜合維度去看待。
同時品牌營銷團隊,還需要去深入了解不同平臺玩法和體系,提高自身的專業性。不同的生態有不同的玩法,只有深度了解各平臺特點,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整合投放。
這里其實比較建議品牌要和流量平臺的營銷團隊/商業化團隊做直接交流和溝通,甚至可以找一些專業的人去到公司講解,了解不同平臺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是什么,曝光量最大的產品是什么。這樣才能更好的圍繞品牌傳播目的出發,實現最大化價值。
當然,在投放后,營銷團隊還需要做深度的復盤分析,回顧好與壞,看好的經驗能否賦能給下一次投放,而不是結束了就結束了。
整合投放的玩法太多,僅以巨量引擎品效整合玩法舉例,某汽車合資品牌為了獲取更多線索,提升后鏈路轉化效率,借助了巨量引擎品效整合的玩法,通過撈取高潛力人群、以品牌廣告追投強化心智、觸達后再次追投效果廣告促進轉化。通過品效整合,效果確實優于過往單純的競價廣告投放,高潛人群線索有效率提升(高潛人群vs純競價留資人群)30%。
無論是怎么組合,玩法的核心還是需要根據“品牌營銷目的”出發,匹配相應的產品樣式,才能獲得更高的價值。
度量:看要長期,而非短期
品牌廣告投放后效果如何測量,一直是營銷人的核心“痛點”,
大家都知道營銷圈的一句名言:“營銷里有一半的預算是被浪費的,而且你不知道是哪一半”。花高額預算投放的廣告,結果到頭來不知道是否有效,然后被領導質問與質疑。
所以有效的衡量指標評估體系很關鍵,當然某種程度來說,品牌廣告的效果確實比較難衡量。但這不意味著就不去做衡量,還是要科學度量,盡量不浪費廣告費。
我們也看到不少平臺方推出了新的度量方式,或者針對度量方式進行了迭代。比如巨量引擎的品牌廣告度量體系,覆蓋營銷評估和經營監測兩大視角,提供營銷前中后期各個階段的策略指導和數據支撐,綜合看待與判斷品牌廣告帶來的價值。
德魯克先生曾說過,一個品牌的傳播,不只給購買者看的,它要告訴購買者、決策者、影響者、體驗者、傳播者這五種人群,共同構成社會共識。在衡量品牌廣告效果時,也不能緊盯今天我投放了就要有效果,要拉長戰線,監測綜合效果。結語
說到最后,品牌做的是人找貨,而不是貨找人。品牌廣告,正是品牌和“人”打交道的絕佳工具。
在2023年,品牌做品牌廣告,不妨從以上10個方向出發,圍繞自身核心戰略,做好視覺、內容、背書、節點、承接比較基礎的維度,同時在重復、互動、整合、搜索、度量這些相對較高的維度上,花更多的心思。
2023,讓我們將品牌主張扎根在消費者心中,潛移默化影響消費者并持續促進購買,做真正的長期主義者。
相關閱讀:
拆解10大品牌廣告,發現一個確定性趨勢:人|Morketing X 巨量引擎 年末觀察②
2023年打品牌廣告,不妨看看這4大趨勢和3種路徑 |Morketing X 巨量引擎 年末觀察①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