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帝退全款》討論很豐滿,銷售很骨感!(年度大總結)
作者:B2C先生
公眾號:B2C先生
---------------------------------------------------------------------------------------------------------------------------------
《華帝退全款》這種典型的促銷,
注重的是當下實效。
當下沒有促進銷售,
就算不上成功。
7月20日,
筆者曾找來一組數據,
寫過一篇分析,
《另一組數據顯示“華帝退全款”營銷很差》。
結論很簡單,
《華帝退全款》營銷是很失敗的:
銷售沒因此提升,
利潤也沒因此提升,
且賠了很多錢,
還把品牌形象搞扭曲了。
【有延后效應嗎?沒有!】
有人不服,
說提升了知名度。
然而,
知名度也分有效無效之分:
無效知名度是毫無作用的,
不是一個營銷人應該做的。
而有效知名度,
從量化角度看就是銷售額。
簡言之:
有效知名度=銷售額。
活動當時的銷售數據,
已經在《另一組數據顯示“華帝退全款”營銷很差》分析過,
結論是,
沒有任何促進作用。
那么,
就讓我們來看看《退全款》過去后,
這三個月來(截至9月30日)的情況。
雖然沒有“世界杯產品”的銷售數據,
但“退全款”讓大家知道的是華帝,
知名度若提升,
應該是華帝總銷量的提升,
所以,
直接看華帝總銷量應該合理。
華帝股份(下圖):
看圖,
18年華帝3季度銷售額(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幅6.98%,
比16年3季度的增幅19.96%下滑65.1%,
比17年3季度的增幅32.8%下滑79.3%的,
創這幾年新低。
環比營收增幅更是-5.54%,
比二季度差很多。
當然,這個和大環境有關(房地產銷售下滑),
同行三季度也嚴重下滑。
那就來看看同等規模的同行:
浙江美大(下圖):
看圖,
18年三季度銷售同比增幅31.45%,
16年3季度同比增幅39.22%,
17年3季度同比增幅54.74%,
增幅雖然下滑,
但不算明顯,
比華帝好太多了。
怎么樣?
美大啥大面積營銷都沒做,
銷售額比華帝好太多了。
當然,
美大的戰略比較聚焦,
華帝不聚焦,
這是另外的話題。
總之,
3個月過去了,
華帝的有效知名度根本沒提升,
沒有任何延后效應。
至于無效知名度,
根本不會買的人知道你,
有意義嗎?
比如,
我知道華帝,
但我去買老板方太美大,
可以嗎?
當然可以!
【有沒有對賭?沒有!】
財報顯示,
根本沒有對賭。
且,
對賭是個非常難的東西,
你要對沖虧損,
必須在另一頭要押一樣多的錢,
要不就得加杠桿。
加了杠杠,
很容易爆倉。
不是一般人玩得了的。
華帝肯定玩不了。
【總結】
《華帝退全款》也就是:
客戶有錢任性+某些廣告人自娛自樂=網友吃瓜YY+某些廣告人吹牛+客戶虧錢。
僅此而已。
“We sell,or else”,
而非“we gamble,or else”。
不是嗎?
---------------------------------------------------------------------------------------------------------------------------------
---------------------------------------------------------------------------------------------------------------------------------
【下面是筆者7月20日寫的文章】
---------------------------------------------------------------------------------------------------------------------------------
另一組數據顯示《華帝退全款》營銷很骨感
---------------------------------------------------------------------------------------------------------------------------------
【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微信指數暴漲3016.96%”,
“霸占微博熱搜第二位置”,
“股價大漲9.93%”……
一系列的數據確實堪稱“史詩級”,
讓人頭暈目眩。
但,
6月,人人紛紛熱議華帝退全款時,直覺就告訴我,這個不靠譜,不是好營銷。
直到比賽結束,手機被華帝刷屏,清一色的吹捧文章,有說“華帝是這次賺大了”,有說“史詩級營銷”,有說“無論賠不賠,華帝都是最大贏家”云云。
我的直覺越來越不舒服,對我墻裂抗議,說“你不搞清楚,就天天煩你”。
行行行,那我找理由和證據,行了吧。
眾所周知,一切營銷都是為了銷售,尤其這種促銷性質的。
所以,先從結果開始,先從客觀的數字開始吧:
---------------------------------------------------------------------------------------------------------------------------------
【有沒有促進銷售?】
據華帝董事會7月4日晚7點公開文章顯示說“促進了銷售”,
分別是多少呢?
活動期間從6月1日到7月3日,
線上3億+,同比增30%,(算得:去年2.3億)。
線下7億+,同比增20%,(算得:去年5.8億)。
平均一下,同比增23.45%(今年10億/去年8.1億)。
按理說,
史詩級營銷應該帶來的同比增幅要遠遠高于其它時期,
即,其它時期的同比增幅應該遠遠低于23.45%。
然而,
在沒有史詩級營銷的情況下的增幅:
去年2季度,同比增29.17%。
今年1季度,同比增23.23%。
如此,
同比來看,明顯低于去年2季度。
環比來看,和1季度幾乎沒區別。
所以,答案是:
該營銷即便有促進作用,也只是普通的作用,根本不是所謂的“史詩級”。
具體公告見如下鏈接:
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8-07-05/1205123539.PDF
---------------------------------------------------------------------------------------------------------------------------------
【有沒有增進盈利?】
首先,因為巨額退款造成的損失,肯定讓企業的盈利嚴重低于預期。
至于損失多少,不妨看看官方數據。
根據華帝的財務報表顯示,華帝近幾年的凈利率也就在6%-9%左右,今年一季度是8.31%。
姑且算今年二季度凈利潤達到9%吧,10億銷售額,凈利潤也就9000萬。
而退款造成的損失,這個在公告比較含糊,說“終端零售額為5000+2900=7900萬,退款僅為成本,低于7900萬元”。
這是讓人有些不解的,
兩個角度:
1,現金進出角度:
如果法國隊沒贏,華帝不退款,則,活動期10億銷售額,凈利潤9000萬,而其它的9.1億已經變成其他費用支出了,即,活動結束,華帝的現金多了9000萬(凈賺)。
那么,現在退款了,零售額是7900萬現金,華帝退款肯定是按照零售額7900萬來退的,總不可能退成本吧?你賣包子2元錢,顧客發現有問題,你難道只退顧客成本1元?
所以,7900萬元是實實在在的損失,而不是公告說的低于這個數字。
2,營收占比角度:
10億總銷售額,凈利潤率按9%計算,
奪冠套餐7900萬元,凈利潤711萬;
非奪冠套餐9.21億元,凈利潤8289萬。
現在要退款7900萬零售額現金,則奪冠套餐711萬利潤根本不夠退,必須從非奪冠套餐里支取。
其實這個結果也一樣,說來說去,因為退款7900萬元,本來就是從應收現金里扣除的。
所以,
因退款造成的實際虧損就是7900萬元。
怎么,計算收入時,以零售額;
計算虧損時,以成本呢?
這種雙重標準,太呵呵了吧。
所以,以單一標準來計算,退款帶來的損失為7900萬元。
如果考慮到本次營銷費用是非計入日常營銷費用,則,還有三種算法:
1,
世界杯2000萬營銷費不算在常規營銷支出下,難么,額外支出為:
2000 +7900 =9900萬。
如此:9000-9900=-900萬,是明顯的虧損。
2,
世界杯2000萬營銷費算在常規營銷支出下,那么,額外支出為:7900萬。
如此:9000-7900=1100萬。
本來賺9000萬的,結果1100萬了,這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意味著什么?呵呵。
3,
退款后期的各種額外公關支出,也算在營銷支出里。
這部分肯定不可能算在常規支出下。
那么,大概多少呢?天知道。
總之,
100%沒有增進盈利,
而是超大幅度降低盈利,甚至虧損。
有人要說,5000萬是經銷商虧的。
經銷商虧了錢,不找華帝算賬?
呵呵。
---------------------------------------------------------------------------------------------------------------------------------
【華帝是否賺大了?是否花小錢辦大事?是否比蒙牛更賺?】
其實,和那些大品牌沒有太大可比性。
因為別人是想走國際化戰略了,必須官方渠道,覆蓋全球,自然花費要大一些。
那么,就國內市場來講,華帝是否賺了呢?拿蒙牛舉個例子吧。
據多加媒體報道顯示:
蒙牛贊助費為5000萬美元,國內投放5億元人民幣,
以6月15日匯率6.4計算,合計也就8.2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簽約肯定比6月15日早,如果贊助費在其他時間,可能更低或更高。
若以最高7計算(實際上最近幾年最高也就6.9+),合計也就8.5億。
好了,總之,投入方面:
華帝9900萬。
蒙牛8.2億。
再看兩家的體量:
華帝去年銷售額57億。
蒙牛去年銷售額516億,是華帝的9倍。
一家9倍銷售額的公司,營銷費也9倍,沒毛病吧?何況蒙牛是快銷品,營銷投入比重肯定更大。
好了,
華帝9900萬的9倍是8.91億。
也就是說,蒙牛投入8.91億也是非常合理的。
產出上:
蒙牛獲得了國際知名度、梅西代言人等各種和牛奶匹配的正面形象。
而華帝獲得了什么?獲得了眾人皆知的“賭球退款”而已,和廚電有關系嗎?
所以,
華帝根本就不是花小錢辦大事。
---------------------------------------------------------------------------------------------------------------------------------
【資本市場角度看,是否好營銷?】
直接上股價圖:
當然,下跌,大盤不好,是重要的原因。
但有意思的是,
6月30日法國贏了阿根廷后,
周一7月2日開市,股價跌停了就。
另外,拋開大盤因素,
再對比下同行“浙江美大”集成灶。
這兩家公司的總市值都在120億左右,都是廚電類,有可比性。
世界杯第一天6月15日收盤價:
華帝股份18.55元,
浙江美大19.89元。
截至上周五7月20日收盤價:
華帝股份13.71元,
浙江美大18.68元。
資本市場給出的答案很明確:
華帝史詩級營銷的股價走勢,要比浙江美大這個沒做任何營銷的要差很多。
---------------------------------------------------------------------------------------------------------------------------------
【風控做得好不好?】
據說開始,是想做全系促銷的。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全系促銷,那么法國隊贏了,就得退款所有銷售額10億+,這是凈虧損。
這是什么概念?
2017年華帝全年凈利潤5.10億,今年會多少呢?
16年,17年,凈利潤同比增55%左右,是因為房地產火爆,
15年,凈利潤同比就是-25%;
14年,凈利潤同比也就25%左右;
今年1季度同比增49.59%;
就算今年同比也是增55%,凈利潤也就也就7.9億。
7.9-10=-2.1億,
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白忙一年,還得倒貼2.1億。
呵呵。
退一步講,這個方案開始設計,就缺乏風險意識,賭性太大。
因為一共32支球隊,任何一支球隊都有3%的奪冠概率(除非你2002年押中國隊奪冠)。
而法國隊近20年歷史,最差也是29名,而且好幾次成績都好的很,98年冠軍,06年亞軍,14年八強。
何況,這次法國隊的陣容相當強大。在比賽前,多家媒體就分析說“法國隊是奪冠熱門”。
另外,6月30日,法國進入八強,這時候奪冠概率已經12.5%了。而且里面球員的厲害眾人皆知,奪冠氣質很明顯。這時候,華帝竟然追加3天。
厲害了,我的華帝。
這里不得不提及下去年的阿根廷的一個相似案例,noblex電視促銷,看看人家的風控意識。
案例是這樣的:
在去年的世界杯預選賽上,這家廠商就承諾“如果阿根廷沒在2018世界杯出線,消費者購買旗下的4K電視會獲得全部賠款”。結果首批300臺電視全部售罄,后來加注的1000臺電視也在6小時內銷售一空。
這里可以看到:
1,
對賭條件“阿根廷沒有出線”,
尼瑪,這概率是多么的低啊,起碼比“中國隊出線”的概率低多了。
2,
一共也就1300臺電視。
圖片顯示貌似一臺21000阿根廷比索,
折算人民幣差不多5200元,
合計也就670萬元左右。
也就是說,
即使真的阿根廷不出現,
也就損失670萬元。
雖然不知道noblex公司規模多大,
但根據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來看,670萬也不算什么吧。
何況虧損的概率幾乎為0。
好了,一開始,
華帝就冒著不小的風險,
noblex卻幾乎沒有風險。
---------------------------------------------------------------------------------------------------------------------------------
行了。
數據部分挖得差不多了,
結論是非常不理想的。
那么,
為何會這樣呢?
為何史詩級營銷,
引發不來好的銷售呢?
下面接著分析。
---------------------------------------------------------------------------------------------------------------------------------
【被討論≠被需求】
被廣泛討論,這個,華帝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尤其在賭性很深的我朝,真的很刺激人的神經。
但,被討論,根本不等于被需求。
看看各大媒體就知道,
大家都在討論“賭球”本身,
根本沒人討論“華帝產品如何如何”。
更沒人討論“我是多么需要華帝啊”。
或者“華帝原來竟然這么好,比我買的老板、方太還好”之類。
即,討論的內容和品牌幾乎無關。
這種討論有意義嗎?
媒體上經常報道某某人中了億萬大獎,每次報道時,都是眾人傾羨。
但事情過去了,啥都沒有了,人們很快淡忘。
因為整個過程中,獲獎人并沒有什么真實的付出,就是一個賭博而已。
而那些獲獎人,最后很多再次貧窮。
所以,
再火爆的傳播,
最后不能讓受眾關注你的性能,被你品牌自身觸動,
都算不上成功。
都是嘴巴動的厲害,卻沒有任何心動,也沒有任何行動。
這讓我想起了貌似奧格威當年書里的一段話:
一個將軍演講,聽眾都說“講得真好啊”。
另一個將軍演講,聽眾說“讓我們去戰斗吧”。
華帝史詩級營銷,顯然屬于“講得真好啊”。
---------------------------------------------------------------------------------------------------------------------------------
【廚房≠球場】
首先看,
足球的體驗是什么?
力量,娛樂。
再看,
廚電的體驗是什么?
菜的美味,做菜的人的情感。
所以,
廚電和足球的關聯在哪里?
一邊做菜一邊看足球?討論足球?
呵呵。
再看看noblex電視。
49英寸4k智能電視看足球。
關聯不能再強了吧。
---------------------------------------------------------------------------------------------------------------------------------
【廚電專家≠賭球輸家】
看華帝官網,寫著“高端智能廚電”。
如果強調“高端”,就多贊助些高品位生活的節目。
如果強調“智能”,就多贊助些動腦的節目。
足球,即談不高端,也談不上智能。
本來就和核心定位無關。
何況,
華帝營銷的只是足球里面更小的領域——賭球。
高端智能廚電專家,和賭球,有關系嗎?
人們會邊炒菜變賭球嗎?
呵呵。
noblex電視呢?
電視機前看球賽,大家猜輸贏,很自然吧。
---------------------------------------------------------------------------------------------------------------------------------
好了,
差不多分析完了,
核心就是,
熱議和需求沒啥關系,
賭球和廚電沒啥關聯。
所以,
從邏輯上分析,
華帝的“史詩級營銷”,
合理的說法應該是“史詩級熱議”,
或者“史詩級賭球”。
至此,
這個案例,
本文的主要內容差不多就結束了。
至于“退款變退卡”,
危機公關等,
那些我沒啥興趣,
不想談了。
接下來,
再看看華帝所在廚電行業的營銷環境吧。
---------------------------------------------------------------------------------------------------------------------------------
【同行的老板、方太、浙江美大,在說什么?】
廚電市場份額:
老板、方太,是第一陣營,市場份額均24%+,
美的,華帝,第二陣營,市場份額12%左右。
浙江美大,屬于細分市場,集成灶,可比性不大。
(1,美的是綜合類的,不討論)。
(2,數據來自中怡康雙 11 的線上數據,大差不差)。
再看2017年財務數據:
老板電器, 銷售額70億,毛利50%,凈利20%,
華帝股份,銷售額57億,毛利45%,凈利9%,
浙江美大,銷售額10億,毛利50%,凈利30%。
(由于方太沒有上市,所以查不到財務數據)。
由此看出,
華帝的凈利潤率是最低的,
其實也就是品議價能力是最弱的,
其實也就是品牌力是最弱的。
為什么?
回到廚電的本質,看看廚房的體驗是什么?
一個是,食物的美味。
另一個是,做菜的人的情感。
好了,再看各品牌的營銷主題,
老板,營銷的是中國餐飲文化,中國味。
方太,營銷的是“愛”。
(美大,因為是細分市場,直接聚焦集成灶,也可以獲得高利潤,沒有文化訴求其實也無所謂。就像老板,之前也是“大吸力”就很厲害了,現在因為市場復雜了,也提及“中國味”這種文化訴求了)。
這兩家基本把廚房的核心體驗都占據了。
---------------------------------------------------------------------------------------------------------------------------------
【華帝的“高端智能廚電”如何呢?】
首先,“高端”也就是相對的,從價格看,肯定不如老板、方太高端。
其次,“智能”其實也是相對的,除非你做出同行領先的智能程序。這一點我沒有考證。就我粗見,老板、方太,也很智能。
由此看,
華帝并沒找到一個非常有力量的品牌價值訴求。
當然,
這個也十分不容易。
畢竟老板、方太,占據了兩大核心價值了。
而華帝也是全品類廚電,不可能走浙江美大那種細分市場。
所以,
難!
---------------------------------------------------------------------------------------------------------------------------------
最后的總結:
《華帝退全款》的史詩級營銷,
銷售數據不支持,
品牌邏輯說不通,
真不算什么史詩級,
甚至高水準也算不上,
若法國隊沒奪冠就更為普通,
也就日常營銷水準,
而奪冠了虧了7900萬,
就真的……
不過,
華帝確實是非常有活力的公司,
敢于嘗試,
這一點在家電行業太難的了。
最近幾年的發展也十分迅速。
筆者相信,
華帝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真正震撼的營銷案例,
一定會讓產品大賣特賣,
一定會讓品牌大幅提升。
行了。
就挖掘這么多了。
直覺說“可以了”。
收工。
作者:B2C先生
2018年7月20日
---------------------------------------------------------------------------------------------------------------------------------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