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麥郎涼白開,穩中帶騷
1
快過年了。
好多人說現在年味淡了。
其實不是年味兒淡,而是年味兒換了一個皮。
仔細想想,儀式其實是沒變的。
以前串門玩麻將,現在串門連王者。
以前過年看電視春晚,現在過年刷短視頻。
以前放煙花爆竹,現在搞無人機燈光秀。
1月6日,在青島奧帆中心上空,就有1000架無人機搞了一場以“中國之美正當紅”為主題的大型無人機燈光秀。
里面出現的,清一色,都是能夠代表中國的美學元素。
中國龍、書簡卷軸、青山紅日、牡丹、中國結、紅燈籠。
而且都和“紅”有關。
剛開始,我懷疑有人在搞一種很新的年俗。
中國美學元素的拼盤,中國特色風物的集錦。
等無人機大秀結束,謎底揭曉,才發現這是今麥郎涼白開的營銷活動。
這場營銷,鏈路清晰。
且邏輯嚴謹。
在2023新年來臨的前兩天,也就是2022年的12月30日至31日,今麥郎就開始在北京京信大廈、上海環球港雙子塔兩處地標樓體廣告屏投放了“今麥郎涼白開想紅想瘋了”喊話式大字報,并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討論熱潮。
這是第一波,制造懸念。
想紅想瘋了?為啥?
緊接著,在新年第一天和第二天,今麥郎在這兩處地標樓體大屏再度喊話“涼白開紅了”,官宣涼白開包裝升級,這一次,官媒也下場點贊——中國日報微博第一時間報道此事,盛贊涼白開是“2023開年‘國潮’新爆款”。
第二波,懸念揭曉。
涼白開升級后的“紅字瓶”正式亮相。
喔,原來是這個“紅”。
緊接著,就是無人機大秀,把“變紅”這件事兒推上高潮。
最后收尾,即將和賀歲檔電影《滿江紅》跨界聯名。
在每個階段,都吸引到媒體和KOL的圍觀點評,引發相關話題討論。
今麥郎涼白開搞的這一通連續操作,就只是要給消費者傳遞一個信息:
我,涼白開,變“紅”了。
興師動眾,大張旗鼓,大費周章。
圖啥?
圖的是“聯想”,謀的是“心智”。
2
一切營銷活動的本質和終極目的,都是去幫消費者快速建立“聯想”。
讓消費者看到A,聽到B,聞到C,摸到D,就能想到自己家的品牌和產品。
這是一個供遠遠大于求的時代,只有讓消費者時時刻刻想起自己家產品,才能在過剩的供給大戰中殺出來。
恰如其分的“聯想”,才能保證產品銷量,才能讓品牌活下去。
而且最好的“聯想”,一定是能讓消費者想到的,都是好詞。
既能促銷量,也能拉逼格。
一舉,兩得。
聯想建立得越是緊密,越是持續,品牌價值也就越高。
為什么只是外包裝換個字體顏色,就要這么興師動眾?
為什么只是改個瓶型,就要大費周章花真金白銀搞這么大陣仗?
核心原因也是要建立“聯想”。
“喝涼白開”是已經形成共識的中國獨有風俗,是一個家庭三四代人的最大公約數。
在某些場景里,你甚至可以用“喝不喝涼白開”,去辨識對方是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雖然涼白開是一個風俗,一個共識。
但并不代表,這就已經是一個消費共識了。
【喝涼白開】這個動作又實在是太日常了,太接地氣了,以至于很多人往往忘記了,這已經是一件事實上的中國風俗文化了。
事實已經形成了,但心智上還沒有完全扎根。
而想要讓涼白開在更多消費者心中從日常習慣上升為國民風俗,就需要建立“聯想”。
今麥郎搞的無人機大秀,就是讓消費者建立起一種聯想:涼白開不僅僅是單純的市井之物,也不是低廉生活方式的代名詞,而是和“中國龍、書簡卷軸、牡丹、中國結、紅燈籠、福字”這些東西并列的中國特色風物。
拔高了。
上價值了。
這是今麥郎赤裸裸的陽謀:當消費者看到這些能夠代表中國的美學元素時,也能想到“涼白開”。
而今麥郎,又是“涼白開”的代表。
整個今麥郎的品牌形象也就上了個臺階。
今麥郎涼白開≈中式獨有飲品≈中式美學、中式特有風物、中式生活方式。
“聯想”的初始目標是≈,最終目標則是=。
3
要完成“聯想”的快速建立和持續鞏固,需要對整個產品和品牌形象進行全方面改造。
要內外自洽。
要表里合一。
今麥郎涼白開的內核是中國特色的“熟水”,外包裝也應該是能夠體現中國元素的設計。
首先,是字體顏色。
中國人喜歡紅色,熱鬧,喜慶,生機勃勃。紅色更能代表中國。
于是,從黑變紅。
其次,是瓶身形狀。
“圓”是東方美學里的核心元素,無論是祭祀天地的天壇還是民間巨富的園林,都可以找到圓在其中的應用。
“圓”要比“方”,更能代表中國。
于是,由方變圓。
變紅不是單單的字體升級,變圓也不是單單的瓶身更新。
無論是字體顏色從黑到紅,還是瓶身從方到圓,今麥郎涼白開都是在建立“聯想”、鞏固“聯想”。
把涼白開和中國美學、中式風俗掛鉤,把涼白開打造成中國獨有的風物特產。
建立了這種聯想的收益是巨大的。
間接的效果,是品牌氣質拉滿。
直接的效果,是銷量的飛躍。
再來一遍。
今麥郎涼白開≈中式獨有飲品≈中式美學、中式特有風物、中式生活方式。
頂級消費品的終點,說到底,都是在賣一種生活方式。
可口可樂,蘋果,茅臺,宜家,本質都是如此。
要成為常青樹,就一定要在消費者的頭腦里種樹。
4
建立聯想,并不是憑空起高樓。
不是從0到1,不是無中生有,不是建造空中花園。
涼白開從黑變紅,由方變圓,不斷增加中國元素,都是順勢而為。
都是先滿足了兩個要件。
一是,涼白開有廣泛的國民基礎。
二是,得自己爭氣。
得先有足夠高的產品力,通過長期運營和銷售,攢夠了一大批對品牌有黏性的長期消費者的認同。
在此基礎上,通過持續的營銷活動把這種弱聯想加強。
沒有足夠的國民基礎,天天搞無人機大秀也沒有卵用。
沒有足夠的產品力和忠實消費者,你把字體顏色改成五彩斑斕的紅,也不會有任何反響。
有認同基礎,當你打出廣告以后,這些人不會咂舌,而是恍然大悟:確實確實,早該如此。
有認同基礎,事半,功倍。
超級加倍。
2016年,今麥郎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條熟水生產線,生產線價格是普通瓶裝水的兩倍,首創125°C高溫熟化技術。為了國人能喝上健康好水,今麥郎持續堅持投入,把水的加工工藝提升了一個級別。
在工藝和技術的加持下,涼白開推出當年就賣出了500萬箱。
自2018年起,今麥郎飲品已經連續十幾個季度保持飲品行業增速第一。
歐睿國際發布調研數據顯示,
2019-2021年,今麥郎涼白開連續三年蟬聯瓶裝熟水全國銷量第一。
2022年涼白開的銷售額更是超過30億。
銷量,代表了被認同。
增速,代表了這種認同,得以持續。
同時,今麥郎涼白開在外包裝上一直在向中式美學的方向努力。涼白開“十二時辰”玻璃瓶榮獲2022年德國紅點獎、榮獲2022年Pentawards金獎。
這些數據和獎項,都表明涼白開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足夠強的心智。
5
品牌想要長期走下去,靠自說自話自吹自擂沒有用。
而是需要消費者的認同。
持續認同。
畢竟大家真到了掏錢的時候,是一個比一個清醒的。
怎么讓這種認同得以持續?
靠占領心智,靠建立聯想。
“聯想”強化認同,認同再鞏固聯想。
這是一個左腳踩右腳的增長飛輪。
這是一個商品過剩、存量博弈的時代。
品牌之間搞PK,豬腦子打成狗腦子,搶市場,爭銷量,歸根到底都是對消費者爭奪心智資源。
消費者能記住A,那就意味著對B的記憶和印象會減少。
所以,要千方百計地讓消費者記住自己。
近幾年國內消費品市場的主基調是:大國崛起,文化自信。
新世代的消費者早就已對洋品牌祛魅,開始擁抱國貨。
在這種基調下,中式美學也不再成為一種雕花式的裝飾,而是成為主流的消費日常。
涼白開也剛好踩中了這個時代紅利。
而與那些本來就源自西方的消費品品類相比,涼白開可謂是從里到外從頭到腳,都是貨真價實的“真國貨”。
當文化自信成為國民心智底色,與中國文化緊密綁定的產品便會被新生代消費者所追捧。
而以傳統文化為載體的真國貨品牌,將會在這場心智競賽中殺瘋。
今麥郎涼白開還與張藝謀導演的春節檔電影《滿江紅》展開跨界合作,后續將為大家奉上一大波新春福利,開啟“紅你開心”的春節大戲,請大家密切關注。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